學科與專業的區別與聯系
① 學科與此專業的聯系與區別
所謂學科,它的含義有兩個:一是作為知識體系的科目和分支。它與專業的區別在於它是偏就知識體系而言,而專業偏指社會職業的領域。因此,一個專業可能要求多種學科的綜合,而一個學科可在不同專業領域中應用;學科的第二個含義是高校教學、科研等的功能單位,是對教師教學、科研業務隸屬范圍的相對界定。學科建設中「學科」的含義偏指後者,但與第一個含義也有關聯。長期以來學科和專業的概念經常被混淆,專業被等同於二級學科。在這種觀念指導下,高校中必然出現分化過於綜合的局面,造成學科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養方面表現出過於專門化,知識面不寬;在科研方面也表現出研究方向狹窄和整體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學不得不採取精減、合並專業的措施,並強化大學科和學科群的意識。不少重點大學在競爭進入「211工程」時,才感受到盡管過去幾年中橫 向課題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對分散乃至個體化,而大項目、高水平研究的實力、學科的總體優勢也隨之削弱了。現在各類型的大學都在搞學科建設,無疑是對一段時期內學校發展的總結和反思。
專業和學科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專業以學科為依託、為後盾;學科的發展又以專業為基礎。學科為專業建設提供發展的最新成果、可用於教學的新知識、師資培訓、研究基地;而專業主要為學科承擔人才培養的任務和發展的基礎,更主要的是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勞動者。另一方面,從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學科的作用是間接的。在專業定位及培養目標、專業口徑、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研究與使用、教材、實驗設計與開設、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學科建設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將專業與學科混淆,或主張學科建設代替專業建設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以學科建設代替專業建設的結果必然是削弱專業特有內容的建設,不利於專業的改革與發展,因此,理清關系、搞好專業建設,給專業建設適當的地位很有必要。
② 學科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專業,一般指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根據社會分工需要而劃分的學業門類。學科,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不同的學科就是不同的科學知識體系。
二者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專業是在一定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構成的,離開了學科知識體系,專業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據。在一個學科,可以組成若干專業;在不同學科之間也可以組成跨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又是不同范疇的概念,人們往往容易混淆二者的差異。學科和專業的構成是不同的。構成一門獨立學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
一、研究的對象或研究的領域,即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對象。
二、理論體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化的知識系統
三、方法論,即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
專業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專業人員。培養目標即專業活動的意義表達。課程體系是社會職業需要與學科知識體系相結合的產物,是專業活動的內容和結構。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與否、質量高低、實施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狀況。專業人員主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沒有「人」的介入,專業活動不可能完成
學科與專業所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學科發展的目標是知識的發現和創新。學科以知識形態的成果服務於社會,一般稱之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又可分為科學型和技術型兩種。專業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學科與專業目標的區別表明兩者之間具有不可替代性。學科與專業並存是高校的一種特有現象,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專業是學科承擔人才培養職能的基地;學科是專業發展的基礎。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取決於其學科、專業水平。
學科和專業經常容易為人們所混淆。專業往往被人們等同於二級學科。在這種觀念指導下,高校中必然出現分化甚於綜合的局面,造成學科專業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人才培養表現出過於專門化,知識面拓展不開;科研表現出研究方向狹窄,整體效益低下等。
③ 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你好:他們的關系,類似父親跟兒子,爺爺跟孫子的區別與關系。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也就是專業。
1.我國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本科教育中稱為「專業類」,下同)和二級學科(本科專業目錄中為「專業」,下同)三級。
2.一級學科,包括以下2種提法:①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在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設置中,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根據2011修訂版,共設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110個一級學科。例如,理學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理學等十餘個一級學科。②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GB/T 13745)。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根據2009修訂版,共設5個門類(自然科學類、農業科學類、醫葯科學類、工程與技術科學類、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8個一級學科。例如,自然科學類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球科學等八個一級學科。
3.二級學科是指,一級學科再下設若干二級學科,如數學下設基礎數學、計算數學等5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就授至二級學科,一般意義上的博碩士點數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二級學科的數目。
④ 大學教育中學科、專業、課程間的聯系與區別
各個學校會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專業會先讓你學習一些基礎學科,比如外語,計算機,馬哲毛概之類的,可能都是其他學科的老師上課。然後是專業課,也就是你本專業老師上課,是真正專業入門的知識。
⑤ 學科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網路資料,請參考。
專業,一般指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根據社會分工需要而劃分的學業門類。實際上,專業有廣義、狹義和特指三種解釋。
廣義的專業是指某種職業不同於其他職業的一些特定的勞動特點。
狹義的專業,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會職業。這些職業的從業人員從事的是比較高級、復雜、專門化程度較高的腦力勞動。一般人所理解的專業,大多就是指這類特定的職業
學科:第一種含義是: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如自然科學中的化學、生物學、物理學;社會科學中的法學、社會學等。 學科是與知識相聯系的一個學術概念,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兩大知識系統(也有自然、社會、人文之三分說)內知識子系統的集合概念,學科是分化的科學領域,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概念的下位概念。學科的第二種含義: 指高校教學、科研等的功能單位,是對高校人才培養、教師教學、科研業務隸屬范圍的相對界定
二者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學科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不同的學科就是不同的科學知識體系;
專業是在一定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構成的,離開了學科知識體系,專業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據。在一個學科,可以組成若干專業;在不同學科之間也可以組成跨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又是不同范疇的概念,人們往往容易混淆二者的差異。學科和專業的構成是不同的。構成一門獨立學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
一、研究的對象或研究的領域,即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對象。
二、理論體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化的知識系統。
三、方法論,即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
專業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專業人員。培養目標即專業活動的意義表達。課程體系是社會職業需要與學科知識體系相結合的產物,是專業活動的內容和結構。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與否、質量高低、實施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狀況。專業人員主要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沒有「人」的介入,專業活動不可能完成。
學科與專業所追求的目標是不同的。學科發展的目標是知識的發現和創新。學科以知識形態的成果服務於社會,一般稱之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又可分為科學型和技術型兩種。專業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學科與專業目標的區別表明兩者之間具有不可替代性。學科與專業並存是高校的一種特有現象,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專業是學科承擔人才培養職能的基地;學科是專業發展的基礎。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取決於其學科、專業水平。
學科和專業經常容易為人們所混淆。專業往往被人們等同於二級學科。在這種觀念指導下,高校中必然出現分化甚於綜合的局面,造成學科專業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人才培養表現出過於專門化,知識面拓展不開;科研表現出研究方向狹窄,整體效益低下等。
⑥ 弄不清學科門類,專業類和專業的區別,談什麼填
范圍由大到小
學科門類一共有12種:理學類,工學類,法學類,經濟學類,哲學類,歷史學類,管理學類,醫學類,教育學類,農學類,文學類,藝術學類
每一個學科門類下又有很多學科大類,學科大類下又有很多個專業
打一個比方,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屬於醫學門類下的醫學技術類(學科大類)
⑦ 科學學科與專業學科有什麼區別
你說的科學學科和專業學科
打個比喻把,科學學科就是上本科選的科學方面的專業,以後可能是科學家
專業學科是專科。
區別是本質上相同,性質不同把
⑧ 學科和專業的區別在哪
您是說學碩和專碩嗎?
1)培養方向不同
根據我國的有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而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
2)考試難度不同
英語課程部分:專碩大部分考英語二,難度較低;考試分數一般專碩比學術低。
3)導師制度不同
專業碩士有兩個導師,一個是學術理論指導導師,一個是實踐活動指導導師,學術碩士只有前者學術理論指導導師。
4)學費不同
普通碩士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或者獎學金制度。2014年後國家取消免學費待遇,但獎學金覆蓋面比較廣,即使收費,學費一般不高於8000元/年,也可以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壓力。
專業碩士學費較貴,按照不同專業類別差別較大。例如,MBA的學費要十幾甚至幾十萬元,而其它專業碩士的學費一般為每年1萬—5萬不等,專業碩士學位一般不能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但也有一定的獎學金制度。
5)學習方式不同
普通碩士是全日制學習,一般學制為3年;專業碩士全日制學習一般為2年,半脫產學習一般為3年。
6)招生條件不同
學術碩士一般沒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專業碩士中的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以及單獨設置考試的,都有相應工作年限的要求。一般專科要求5年,本科要求3年,碩士要求2年。
7)文憑頒發不同
統考的專業碩士和學術型大體一致,都有學歷證和學位證,只是專業碩士學位證書編號前有Z等字樣。
8)招生比例不同
2012年專碩招生比例佔到總招生人數的30%,2014年最新統計,專碩招生比例佔到總招生人數的40%,2015年按照國家政策導向,專碩招生和學術招生比例將達到1:1,而目前專碩只開設了39個專業,這些專業的學術招生人數將大幅減少。
⑨ 學科與專業區別與聯系講的通俗易懂點。
1、學科與專業的復區別就是范圍不同。制
2、我國一共設有10多個學科門類,每個學科門類又有若干個一級學科,一級學科又包括若干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又可以細分為不同的專業。
3、比如工學學科門類其中的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包括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和機械設計及理論等二級學科。高考報考的專業就包括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
⑩ 「學科」與專「專業」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所謂學科,它的含義有兩個:一是作為知識體系的科目和分支。它與專業的區別在於它是偏就知識體系而言,而專業偏指社會職業的領域。因此,一個專業可能要求多種學科的綜合,而一個學科可在不同專業領域中應用;學科的第二個含義是高校教學、科研等的功能單位,是對教師教學、科研業務隸屬范圍的相對界定。學科建設中「學科」的含義偏指後者,但與第一個含義也有關聯。長期以來學科和專業的概念經常被混淆,專業被等同於二級學科。
專業和學科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專業以學科為依託、為後盾;學科的發展又以專業為基礎。學科為專業建設提供發展的最新成果、可用於教學的新知識、師資培訓、研究基地;而專業主要為學科承擔人才培養的任務和發展的基礎,更主要的是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勞動者。另一方面,從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學科的作用是間接的。在專業定位及培養目標、專業口徑、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研究與使用、教材、實驗設計與開設、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學科建設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將專業與學科混淆,或主張學科建設代替專業建設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以學科建設代替專業建設的結果必然是削弱專業特有內容的建設,不利於專業的改革與發展,因此,理清關系、搞好專業建設,給專業建設適當的地位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