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因為

文言文因為

發布時間: 2020-11-30 03:40:39

1. 因為一詞在古文中的意思

「因」在古文中一般是「通過……」的意思,而「為」字一般是「作為、成為」,所以在古文中因為的意思就是通過……而成為……

2. 文言文中的「因」字是什麼意思


才:今~得之。「斷其喉,盡其肉,~去」。

是,為:~大丈夫也。

竟:~至如此。

於是,就:「因山勢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時」。

你,你的:~父。~兄。「家祭無忘告~翁」。

3. 因為在文言文種有哪些意思

因為在文言文種有這些意思:
1、以,如「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或者「以……之故」
2、用,如「用心一也」《勸學》
3、緣,如「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4、坐,如「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5、故,如「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4. 「因為」用文言文怎麼

蓋、以。

一、蓋拼音:gài

釋義:

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

2、傘:雨蓋。

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

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

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

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

7、造(房子):蓋樓。翻蓋。

8、文言虛詞(發語詞,如「蓋聞」;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

9、因為,由於 。

二、以拼音:yǐ

釋義:

1、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鑒來。

2、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3、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6、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7、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8、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可以。得以。

9、古同「已」,已經。

10、太,甚:不以急乎?

11、及,連及:富以其鄰。

(4)文言文因為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蓋冒[gài mào]

覆蓋。

2、幢蓋[zhuàng gài]

赤幢和曲蓋。

3、上蓋[shàng gài]

外衣;罩衫。

4、厀蓋[xī gài]

膝蓋。

5、寶蓋[bǎo gài]

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

5. 在古文中表示因為的字

因」「蓋」
以,如「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或者「以……之故」
用,如「用心一也」《勸學》

緣,如「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坐,如「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故,如「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6. 因為用文言文怎麼翻譯

因為用文言文可以翻譯為蓋、以。

以:

因為,由於——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

以貪勤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白話釋義:因為貪婪而奴役百姓。

蓋:

因為,由於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出師表》

白話釋義:可是,侍衛大臣們在宮廷里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們在邊境奮不顧身,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來報答

組詞如下:

以:以後、以前、以為、以往、給以、以及、難以、以上、以下、足以、以來、予以、以致、以便、以期、以免、加以、以內、以外、藉以、以還、以次、以太、以降、是以、無以、以資、以此、以是、以故、

蓋:掩蓋、膝蓋、覆蓋、華蓋、蓋飯、蓋碗、涵蓋、蓋頭、翻蓋、遮蓋、鋪蓋、冠蓋、修蓋、海蓋、塗蓋、蒙蓋、蓋的、金蓋、黃蓋、蓋婭、

(6)文言文因為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以,用也,從反巳。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象形。

白話版《說文解字》:以,使用。字形採取反寫「已」的方法來造字。賈侍中說,已,表示想法已落實。是個象形字。

組詞解釋:

1、以後:比現在或某一時間晚的時期。

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這以後又過了兩個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被國民黨政府用一紙禁令同時查封了。」

2、掩蓋:隱瞞。

葉聖陶 《遊了三個湖》:「妙在四行樹接葉交柯,把 蘇堤 籠成一條綠蔭掩蓋的巷子。」

3、以內:在一定的數量、時間、處所、范圍的界限之內。

曹禺 《日出》第一幕:「請你慎重地考慮一下,最好在二十四小時以內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

4、翻蓋:翻造。

《西遊記》第四九回:「我因省悟本根,養成靈氣,在此處修行,被我將祖居翻蓋了一遍,立做一個水黿之第。」

5、以來:表示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或特指某一時間)的一段時期。

劉大白 《成虎不死》:「 成虎 ,一年以來,你底身子許是爛盡了吧。然而你底心是不會爛的。」

7. 古文中的「因」是什麼意思

①<動>因襲;遵循。《過秦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譯文:秦孝公死了之後,秦惠公、秦武公、秦昭公、秦襄公繼承秦國的事業,按照原來的既定方針,向南攻取了漢中,向西佔領了巴蜀,在東面割佔了富饒的土地,向北收復了關鍵的城鎮。
②<動>接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饉。」
譯文: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中等諸侯國家,夾在大國的中間,(大國)用軍隊侵犯它,接著又遭受災荒。
③<動>依照。
④<動>順應。《察今》:「變法者因時而化。」
譯文:主持變法的人隨著時代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⑤<名>原因;機會。《孫雀東南飛》:「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
譯文:留著作為我贈送給你的紀念品吧,因為從此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⑥<介>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諫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譯文: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
⑦<介>介紹動作行為的依據,可譯為「依靠」、「憑借」。《廉頗藺相如列傳》:「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譯文: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
⑧<介>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依照」、「根據」。《核舟記》:「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譯文:全部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⑨<介>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條件,可譯為「趁機」、「趁著」。《鴻門宴》:「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譯文:請讓我舞劍,趁機把在座位上的沛公殺掉。
⑩<副>就;於是。《鴻門宴》:「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譯文:項王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
⑪<連>因為;於是。

8. 「因」在文言文中有因為的意思嗎

解答:
有的。
簡析:
「因」作為常用的18個文言虛詞之一。意義及用法多樣,其中就有您說的「因為」這一項解釋。例如: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譯文:
有恩賞加給人,就想到不要因為偏愛而獎賞不當。
另附其它常用意思:
①憑借,依靠。
②通過,經由。
③趁機。
④於是,就。
⑤沿襲,接續。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9. 文言文中「因」有哪些意思

用作介詞。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專為「因為」「由於屬」,「趁著」「憑借」,「經過」「通過」。

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造句:

1、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他並不了解,如果讓他講,只能是徒亂人意。

2、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劉明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學習不努力。

3、至於哥倫比亞,則因為對勞工組織人士施以暴力而受到美國議員質疑。

4、他倆是在做好事時不小心打碎花盆的,聽了我講完事情的前因後果,老師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5、我們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商品經濟。



熱點內容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
物理的應用題 發布:2025-07-12 06:29:51 瀏覽:204
初一下學期地理 發布:2025-07-12 06:27:41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