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計算機學科概論答案

計算機學科概論答案

發布時間: 2020-11-30 20:13:29

『壹』 期末試題:1.學習 計算機導論 這門課的體會以及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學科的認識,求解答。

要好好學習呀!你不會是龍岩學院的吧!

『貳』 求一篇計算機學科概論的論文

幫你買套資料考題。 跨考網上下載也行,好多考研試題可以免費下載。不過浙大的考題不是很多,大多是回憶版,或者是快照版

『叄』 要寫計算機專業導論的論文,其中第一個要談一下對計算機及計算機學科體系的理解。 怎麼理解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itecture),通常是指涉及機器語言或者匯編語言的程序設計人員所見到的計算機系統的屬性,更多說的是計算機的外特性,是硬體子系統的結構概念及其功能特性。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都直接和計算機的指令系統有關,例如計算機的字長,計算機硬體能夠直接識別和處理的數據類型及其表示、存儲、讀寫方式,指令系統的組成,指令類別、格式和功能,指令中使用的寄存器數量和表示方法,支持的定址方式,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和CPU之間數據傳送的方式和控制,也包括中斷的類型和處理流程,系統中對各類信息的保護,計算機運行狀態的定義和切換,對各種運行異常或者出錯的檢測和處理方案等等,這些都是程序設計人員編寫出高質量程序並確保其正常運行必須深入了解的計算機的有關屬性。計算機體系結構主要研究硬體和軟體功能的劃分,確定硬體和軟體的界面,即哪些功能應劃分給硬體子系統完成,哪些功能應劃分到軟體子系統中完成。

計算機組成(computerorganization),是依據計算機體系結構確定並且分配了硬體子系統的概念結構和功能特性的基礎上,設計計算機各部件的具體組成,它們之間的連接關系,實現機器指令級的各種功能和特性。從這一點又可以說,計算機組成是計算機體系結構的邏輯實現。為了實現相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所要求的功能,完全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機組成設計方案。因為半導體器件性能的提高,新的技術成果的面世,或者又有新的價格/性能比的需求出現,都會帶來計算機組成的變化。

在計算機組成的領域內,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合理的性能價格比,關鍵的技術措施在於處理好計算機內部的數據流和控制流,合理地匹配各功能部件的性能參數,也就是盡力避免因一個部件形成的「瓶頸」問題而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例如,對運算器部件,可以通過實現數據運算的流水線處理和設置多個運算功能部件,在運算器內安排更多的寄存器等措施以提高其處理數據的能力;對控制器部件,可以通過指令預取,指令流水線處理,多指令流水線,選用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結構設計方案等措施以提高執行指令的速度;對存儲器部件,使用由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虛擬存儲器構成的層次結構的存儲系統,使用由可以交替運行的多個存儲器構成的多體結構,使用性能更高的改進型的存儲器晶元等措施,以提高存儲器系統的存儲容量和讀寫速度。對輸入輸出設備,實現通道、外圍處理機等方式,合理地設置緩沖器和排隊策略,配備速度更快的設備,配備更多數量的設備,以提高單位時間內數據輸入輸出的流量。對計算機系統而言,關鍵是盡可能地使計算機各個功能部件都以自己所具有的高速度運行,避免或者減少不同功能部件彼此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等待現象,例如通過支持多線程、多進程、多道程序、多任務等措施,選用最合理的資源調度演算法和分配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計算機實現(computerimplementation),是計算機組成的物理實現。包括中央處理機、主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和設備的物理結構,所選用的半導體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器件、模塊、插件、底板的劃分,電源、冷卻、裝配等技術,生產工藝和系統調試等各種問題,一句話,就是把完成邏輯設計的計算機組成方案轉換為真實的計算機,也就是把滿足設計和運行、價格等各項要求的計算機系統真正地製作並調試出來。

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和計算機實現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各自有不同的含義,但是又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隨著時間和技術的進步,這些含義也會有所改變。在某些情況下,有時也無需特意地去區分計算機體系結構和計算機組成的不同含義。

『肆』 第二版計算機科學導論的答案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相對來說應該是計算機方面專業中最熱門的了
清華大學有全國第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大多學校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都是差不多的 當然也有適當的區別
在這里摘錄華中科技大的該專業培養方案(僅供參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系統、扎實的信息學科和計算機學科的理論基礎,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及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研究型、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和較強的英語能力,能在信息技術產業,科研部門,高等院校及其相關領域從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設計、開發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

二、基本規格要求
1、 具有較扎實的信息學科所需的數理基礎;
2、 掌握信息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3、 具有研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了解信息學科、計算機學科的發展動態;
5、 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7、 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
8、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培養特色
以數理為基礎,以信息學科為平台,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方向,以培養創新能力為重點,面向系統,兼顧應用,軟硬結合,計算機科學與計算機工程並重。培養在計算機系統結構與計算機網路系統、軟體系統、計算機工具與應用支撐環境的研究、分析、設計、開發和工程組織等方面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四、主幹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五、學制與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六、學時與學分
完成學業最低課內學分(含課程體系與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要求:200

七、主要課程
離散數學 數據結構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數值分析 操作系統原理 微機介面技術 資料庫系統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編譯原理 計算機系統結構 軟體工程

八、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含專業實驗)
C語言課程設計 數字邏輯課程設計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匯編語言課程設計 操作系統課程設計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微機介面技術課程設計 資料庫系統課程設計 編譯原理課程設計
參考資料:華中科技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計劃

『伍』 計算機組成原理eint

衡量一台計算機性能的優劣是根據多項技術指標綜合確定的,既包括硬體的各種性能指標,又包括軟體的各種功能。

第一章、計算機系統概論
1、計算機系統組成及性能:
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和「軟體」組成。
衡量一台計算機性能的優劣是根據多項技術指標綜合確定的,既包括硬體的各種性能指標,又包括軟體的各種功能。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
計算機系統性能由硬體和軟體共同決定。
2、計算機系統5層層次結構:
為程序機器、傳統機器、操作系統機器、匯編語言機器、高級語言機器
微程序機器和傳統機器是物理機,其他是虛擬機。
3、馮諾依曼機器的主要特點:
計算機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
指令和數據存儲再存儲器中,並可以按地址訪問;
指令和數據均以二進製表示;
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構成,操作碼指明操作的性質,地址碼表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儲器內按順序存放,通常按自動的順序取出執行;
機器以運算器為中心,I/O設備與存儲器交換數據也要通過運算器。(後來有以存儲器為中心的計算機結構)
4、現代計算機組成圖:

5、計算機儲存單元:
存儲單元:存儲一個存儲字並具有特定存儲地址的存儲單位;
存儲字:一個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所有的二進制數據,按照某個地址訪問某個存儲單元獲取的二進制數據。
存儲字長:存儲字中二進制數據的位數,即按照某個地址訪問某個存儲單元獲取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
存儲體:由多個存儲單元構成的存儲器件。
6、主存儲器中的MAR和MDR:
MAR:存儲地址寄存器,保存需要訪問的存儲單元地址。反映存儲單元的個數。
MDR:存儲數據寄存器,緩存讀出/寫入存儲單元的數據。反映存儲字長。
存儲器的最大容量由MAR寄存器的位數和MDR寄存器的位數決定。
7、機器字長和存儲字長:
機器字長:CPU一次能夠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
存儲字長:按照某個地址訪問某個存儲單元獲取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
第二章、計算機系統
硬體結構主機CPUALU運算器CU控制器存儲器主存(計算機的內存條)輔存(如磁碟等虛擬存儲)I/O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主要技術指標機器字長CPU一次能處理的數據位數存儲容量存儲容量=存儲單元個數×存儲字長運算速度單位時間執行指令的平均條數,MIPS(每秒百萬指令條數)
軟體系統軟體用來管理整個計算機系統語言處理程序(編譯器,模擬器等)操作系統(

『陸』 對計算機導論這個學科的認識

你說的是計算機科學導論這門課吧,我覺得是很好的一門入門課程,就我們老師講的挺好,主要介紹了一些圖靈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以及計算機的一些歷史,一些基本的知識等等,很有趣的。

『柒』 計算機學科概論第二版課後答案 王紅梅 胡明著

范德薩佛擋殺佛的事

『捌』 計算機導論的圖書信息4

作者:黃國興,陶樹平,丁岳偉 編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7-1
版次:1
頁數:406
字數:544000
印刷時間:2008-7-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302179641
包裝:平裝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當他進入大學校門時就有著對這門學科所學內容的無限嚮往。到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什麼?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有哪些專業知識要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將來應該成為怎樣的人?他們將來可以從事哪些工作?這些問題在本書中都有比較詳細的闡述。
本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第一門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入門教材,介紹了有關計算機系統、程序設計語言、軟體工程、網路技術等專業知識的知識點以及與信息技術有關的社會人文等知識,力求使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樹立專業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本書對於相近專業的讀者了解和學習計算機科學技術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教材。本書封面貼有清華大學出版社防偽標簽, 無標簽者不得銷售。 第1章 緒論
1.1 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1.1.1 什麼是計算機
1.1.2 計算機的分類
1.1.3 計算機的特點
1.1.4 計算機的用途
1.1.5 計算機的發展
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定義
1.2.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
1.2.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根本問題
1.2.3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研究范疇
1.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教育
1.3.1 技術的變化
1.3.2 文化的變化
1.3.3 教育觀念的變化
1.4 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畢業生的基本要求
1.4.1 知識、能力和素質
1.4.2 檢驗標准
1.4.3 優秀學生
1.5 信息化社會的挑戰
1.5.1 信息化社會的特徵
1.5.2 Internet與信息化社會
1.5.3 信息化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
1.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知識體系
1.6.1 知識體系的結構
1.6.2 學科知識體系一覽
1.6.3 課程體系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2.1 計算機的運算基礎
2.1.1數制
2.1.2數制間的轉換
2.1.3碼制
2.1.4數的定點表示和浮點表示
2.1.5信息的幾種編碼
2.2邏輯代數基礎
2.2.1命題邏輯基礎
2.2.2邏輯代數基礎
2.3計算機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2.3.1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結構
2.3.2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2.3.3計算機組織與系統結構
2.4程序設計基礎
2.4.1程序設計語言
2.4.2結構化程序設計
2.4.3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
2.5演算法基礎
2.5.1解題的步驟
2.5.2什麼是演算法
2.5.3怎樣衡量演算法的優劣
2.6數據結構基礎
2.6.1什麼是數據結構
2.6.2幾種典型的數據結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計算機硬體系統
第4章 計算機系統軟體與工具軟體
第5章 計算機應用軟體
第6章 資料庫系統及其應用
第7章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第8章 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
第9章 軟體工程
第10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第11章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第12章 職業道德與擇業
參考文獻

熱點內容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