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美術作品圖片大全
『壹』 幼師招考面試時該畫什麼畫
在幼兒的全國教師資格面試考試中有意向是必須要會的技能,那就是幼兒教師必備技能—繪畫。
這裡面所說的繪畫不單單是畫出來,而是講出來。抽到題目首先是將教案寫出來給自己一個思路,然後再根據教案的整個流程進行試講
教案從活動名稱,活動目標直到活動延伸完整呈現,但是講的時候主要是活動過程:導入——展開——結束——延伸。
首先來看導入的部分,目的是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融入到活動中,為接下來的環節做好准備。比如情境導入,談話導入,音樂導入等等,選擇一種適合的就好。
接下來是展開的部分,在這部分至少要有三個環節,才會顯得內容很豐富,舉個例子,展示出了三個環節,1、講解示範,提出作畫要求,2、幼兒創作輔導,3、作品評價,接下來我們進行詳細講解,第一環節,首先要讓孩子有個整體感知,出示範畫,這個范畫可以是你自己畫的,如果在備考室裡面有時間,可以完整地畫出來,也可以是名人的話,只要是孩子能整體感知到畫面的意境即可,出示範畫(繪畫作品欣賞或教師作畫)是支持繪畫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幼兒繪畫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授課過程中,范畫的有效使用,不僅使幼兒很快的進入角色,還可以激發幼兒的靈感和創作熱情。緊接著是教師展示繪畫的過程,讓幼兒感知,在這時候可以邊畫邊講解,提示幼兒畫面內容的特點,分析繪畫操作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點,將整個繪畫的過程完整的展現出來,清楚的講解,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
展示完了作品,就到了幼兒作畫的環節了,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幼兒創作輔導,1、教師進行創作引導,對幼兒繪畫表現所必須的生活經驗、繪畫表現計劃、繪畫表現技能進行指導。如:提醒技能要求,如色彩搭配、合理布局、均勻塗色等;提醒養成好的習慣,如正確使用工具、專心作業、愛惜作品等。創作引導在繪畫活動中是最關鍵的環節。要求教師仔細推敲,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並達到相應的效果,留下大量的充足的時間供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教師需提示幼兒繪畫時注意的點,握筆的姿勢,色彩的選擇,構圖的結構,注意的小細節如不要畫在外面,不要扎到自己或其他的小朋友等等。提示完了注意要點就開始了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進行作品的輔導,有人會問了,都指導些什麼啊,怎麼指導啊,指導的內容包括如何構思、如何造型、如何使用色彩、如何構圖等幾方面的內容。針對每位幼兒的特點採用採用巡迴指導、分層指導,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讓每位幼兒在自己原有的發展水平上再向前一步。這時就要將孩子的表現演出來,讓開關感覺到畫面感的存在,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表現,可以多走幾步,營造指導的情境。
指導過之後,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繪畫作品了,自然地進入了第三環節作品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把評價的標准慢慢教給幼兒,並幫助他們學習積極地評價同伴的繪畫作品。幼兒自身評價與相互評價,不僅有利於其評價能力的提高,還有利於其社會性的發展。可以讓孩子之間進行評價,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然孩子展示教師進行評價,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畫的怎麼樣,都不要否定它,鼓勵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興趣。
展開部分三個環節進行完,就進入了結束的部分,耐人尋味的結束將使繪畫活動得到美的升華,不但能引起幼兒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注意,也利於幼兒對整個美術活動的回味和思考。結束也有多種方式,如游戲式的結尾,帶著孩子組織游戲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故事式的結尾,可以講這幅畫變成一個小故事與大家分享,或者你之前的導入用的是故事,在這里正好首尾呼應,還顯得比較完整,另外展覽式的結束,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都展示出來,形成掛圖的形式進行展覽。
活動過程的結束不代表活動的額結束,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延伸的部分,在活動後圍繞活動的主題、目標,在游戲或美工區(角)中,適當安排一些相關的內容來鞏固幼兒新學的繪畫知識與技能。根據之前這個例子,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式延伸?(美工區講畫貼在美工牆上,學一首關於顏色的歌曲,延伸到戶外做游戲,家園共育)這么多種延伸方式選擇一種即可。
『貳』 幼教論文:淺談如何培養中班幼兒折紙的興趣
好多剛上崗不久的幼教老師抱怨小班三歲的孩子太小,在上美術課時,不聽老師指揮,亂塗亂畫,更有調皮的小朋友撕扯圖畫紙,破壞畫具,一節課時下來,最後完成的美術作品質量非常差,教學質量也因此被打折扣。這也讓每周一次的美術課成了老師頭痛的問題,因為孩子雖然小,可他們的這些作品也是要交給家長看的,那些沒作品的、沒完成的,以及質量太差的,會讓老師感到尷尬,家長們也尷尬,甚至會不開心,訓斥孩子。
因此,就需要老師用心設計美術活動課,提高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這樣作品質量才會好。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是怎樣培養三歲幼兒對美術的興趣的。
設計的美術作品範例一定要簡單
三歲小朋友對美術的興趣還在初步培養階段,如果老師的畫作要求太難,不適合他們,孩子自然不會好好按你的要求完成繪畫作品了,所以,範例一定要簡單,不要太復雜,這樣難度不大,孩子就敢大膽動手。
美術主題作品要鮮明、好看
漂亮的范畫會激起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他們有嘗試自己完成的慾望,最後是老師在進行美術活動之前,講講作品裡一些動植物的小故事,小朋友會興趣更濃厚。
多種形式來表現美術作品
三歲的小朋友還不太會拿筆,所以,除了握筆圖畫,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材料來完成一幅漂亮的畫作,比如黏貼卡紙、皺紋紙,棉簽塗色等。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會充分吸引過來。
展示、評價和欣賞作品
當孩子完成了一幅圖畫後,無論好與不好,我都會及時表揚他「畫完了真棒」,這樣他有了信心下次就不會半途而廢。等孩子們都完成後,我會一一評價孩子的畫,注意語氣,以鼓勵為主。美術活動的最後,把孩子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孩子們自己欣賞。
這樣孩子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願意參與美術活動,也會按要求完成,這樣完成的作品質量也會提高。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抵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
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什麼)學,漢。字,答案是小,帥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游戲鞏固。
『叄』 幼教看不懂的美術作品可以給幼兒欣賞嗎
你好,美術欣賞是可以的,我們並不是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畫面畫的是什麼,是一個花瓶還是一個人。比如印象派的畫作最為著名的日出印象,就是充滿了意境和時間感的綜合體現。一千個人看會有一千個日出印象。
如果老師看不懂,可以先去做好功課,了解畫作的時間和繪畫者的情況,如果知道作品創作時間也可以給孩子講一講,讓孩子去體會和感受就好,不用非要說出個所以然才是講得好講得對。
我們幼兒園教育中,要求是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