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鄒忌陷害田忌文言文

鄒忌陷害田忌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30 23:40:11

⑴ 鄒忌、田忌是同一人嗎﹖

鄒忌(約前385---前319),戰國時齊國大臣。以鼓琴游說齊威王,被任相國,封於下邳內(今江蘇邳[pī容]縣西南),稱成侯。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革新政治,修訂法律,選拔人才,獎勵賢臣,處罰奸吏,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從此齊國漸強。

田忌,生卒年不詳,媯姓,田氏(亦作陳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齊國宗室大將,活躍在公元前354年-前340年

——田忌比鄒忌要早一些

⑵ 古文翻譯

古文呢?
孫臏算計龐涓的行程,夜晚應當到馬陵,馬陵的道路狹而旁倆旁多阻專隘,可屬以設下伏兵。於是砍下大樹在上邊寫道,龐涓死在此樹下。於是命令齊師善於射箭者萬弩在道倆旁埋伏,在當天晚上看見火把舉起的話就全部發射。龐涓果然在夜裡到那棵被砍到得樹下,見到上邊寫的字,用火把照著看。還沒看完,就有萬箭齊發,,魏國的軍隊大亂不能相互接應。龐涓自己知到智力窮盡兵敗,所以自刎了,死前說,這樣就成全了你這小子【孫臏】的名氣。齊國因此乘勝大敗魏國的部隊,俘虜了魏國的太子申。
成侯鄒忌想敗壞田忌的名聲,拿十倆金子給人【應該是十兩】,讓他到集市上占卜說,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田忌不能為自己解釋,率領他的部署攻打臨淄,想殺了成侯鄒忌來洗清冤屈,沒能成功,出走楚國避禍。
翻譯的不是太好,見諒

⑶ 古文《成侯鄒忌為相》(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田忌遂走。)翻譯。謝謝啊,急啊!~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孫閈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聞言大恐,出走避禍。

全文在參考資料裡面有全的

⑷ 田忌和孫臏是什麼關系 田忌和鄒忌又是什麼

他們三人復同朝為官。鄒忌在政治制上確實是個人才,他力主齊王納諫除弊,還親身做實地調查。但他心胸狹窄,所以他想方設法害孫臏,孫臏取了兩次大捷之後。遭鄒忌陷害。於是田忌交出兵權,孫臏辭職。後來,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不得不再次啟用孫臏和田忌。這次孫臏又取了個勝仗。鄒忌便不好意思當相國,便辭職。不久,齊王讓田忌當相國。要賜給孫臏土地,孫臏不受,將孫子兵法13篇獻給了齊王後,隱居了。

⑸ 成侯鄒忌聽信公孫之計連續兩次陷害田忌。致使田忌出走避禍的計策是什麼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版孫獻計給鄒忌說權:「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誰料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商量對策。公孫?就派人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聞言大恐,出走避禍。

⑹ 電影《戰國》 是田忌害了 孫臏 歷史是這樣么

不是,歷史上在魏國害 孫臏的是龐涓,在齊國田忌和孫臏一直是兄弟同心與齊國宰相鄒忌抗衡,後來鄒忌陷害田忌和孫臏,田忌逃到楚國。田夕的歷史原型應該是鍾離春(鍾無艷)

歷史上的情況是這樣的
網路有詳細資料
http://ke..com/view/2911.htm

http://..com/question/241656558.html?an=0&si=3

馬陵大捷後,孫臏名聲大昭。 但時任齊國相國鄒忌,曾多次諷諫齊威王。鄒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卻心胸狹窄,私心極重。齊對魏兩次大戰之前,他都堅決反對出兵。待田忌、孫臏凱旋之時,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 隨著孫臏、田忌威望的提高,鄒忌擔心自己的相位不穩,因此欲除掉田忌、孫臏而後快。 可能因為孫臏是個殘疾人,同鄒忌爭奪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鄒忌將目標首先對准了風頭甚勁的田忌。 馬陵之戰結束不久,鄒忌便找來親信謀劃如何除掉田忌。其親信公孫閱出了個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之卜者,驗其辭於王之所。」 鄒忌聞計大喜,便派人到市中找賣卜者算卦,揚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謀反,是吉還是凶。鄒忌則隨後派人將此人抓獲,送到齊威王那裡。 齊威王這時年紀大了,有點老糊塗了。他本來就對田忌手握重兵心有疑懼,聽了鄒忌的話,遂相信田忌有謀反的意圖。而這時田忌正率兵在外,於是齊威王遣使召田忌回臨淄,准備等田忌回到臨淄後再審問此事。 孫臏此時也在田忌軍中。他對齊國的政局及鄒忌、田忌之間的矛盾洞若觀火,及見齊威王無緣無故忽然派人來召田忌回臨淄,感覺齊威王一定是聽信了鄒忌的諂言,認為田忌如果回到臨淄,將凶多吉少。 田忌在孫臏最艱難的時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長期以來,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孫臏實在不忍田忌自投羅網,乃提醒田忌說,齊王一定聽信了鄒忌的諂言,千萬不要自己貿然回臨淄。情急之下,他建議田忌率軍回臨淄驅逐鄒忌,說:「若是,則齊君可正,成侯鄒忌可走。不然,將軍不得入於齊矣。」 孫臏此言,實是要田忌舉兵「清君側」。與其成為鄒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擲,與鄒忌一決高低,這樣,倒還可能死中求生、反敗為勝。 田忌對孫臏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他言聽計從。他依孫臏之言,率兵攻打臨淄。但鄒忌也不是等閑之輩,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備,田忌攻城不勝,眼見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棄軍逃亡到了楚國。 而孫臏於田忌攻臨淄之時就已不知去向. 傳說他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招收幾個學生,總結、研究早年所學兵法知識和自己的作戰經驗,撰成《孫臏兵法》89篇,另附作戰圖4

⑺ 鄒忌 孫臏 田忌 之間的關系

孫臏雖然為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在政治土卻並不得意回。馬陵之戰前後,答齊國上層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相國鄒忌與大將田忌的關系越來越緊張,發展到互不相容的地步。鄒忌之所以反對出兵救韓,其真實目的就是怕田忌立功,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地位。後來因齊威王贊成出兵救韓,鄒忌無法阻礙,他又改變主意,企圖通過戰爭,借刀殺人,寄希望於田忌成敗身死,或因故敗將田忌除掉。孫臏因在魏國曾親遭龐涓的陷害,有切身的體會,所以對鄒忌的陰謀看得很清,十分警惕。馬陵大捷後,孫臏曾勸田忌擁兵人朝,驅除鄒忌,田忌沒有採納。結果田忌不久遭到鄒忌的政治陷害,被迫流亡到楚國。與田忌關系密切的孫臏,從此也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不知其所終。
歡迎追問

⑻ 鄒忌為什麼要誣陷田忌

鄒忌與田忌是將相不合,戰國策中就說了「不相說」, 肯定與通敵叛國專扯不上關系了。屬
有人說是鄒忌嫉妒田忌的才能,怕田忌會取代他。這也是無道理的,因為鄒忌是相,田忌是將,不存在替代的可能。
鄒忌與田忌之間的矛盾,也不一定單單是是鄒忌的錯。一種比較合理的說法是他們是相互猜忌的。鄒忌與田忌在齊國都算比較有權勢力的,並且將與相一個代表文官利益一個代表武官利益,鄒忌與田忌更可能是兩個政治派別的斗爭。當然用計排斥政敵算不上高尚的行為。
但,鄒忌善於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十分有內涵和思想,是個有本事的人。

⑼ 成侯鄒忌是如何陷害田忌的(資治通鑒,前341年第2條)

1.找人冒充田忌部下。
2,抓的是那個冒充的人,因為最需要的是他的假口供版。
3.無法辯權解。首先,田忌是齊國大將,手握兵權,君王對這種人是即用且防,非常害怕他們作亂,所以一旦有借口,會直接抓捕,田忌也知道,一但因為君主的猜忌尤其是兵變這個理由而下獄,九死一生,而且還有仇敵的栽贓陷害,所以不能辯解,只能逃跑。

⑽ 緊急!語文古文翻譯!!5該!!

【譯文】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內忌。公孫容獻計給鄒忌說:「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於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誰料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商量對策。公孫?就派人帶著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聞言大恐,出走避禍。

【評析】

戰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好事頃刻變成了壞事。語言的危險性又一次暴露出來。事實上人們的確生活在一個傳播的世界中,傳播決定了事實,事實本身是什麼,在於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計了。

個人評價:一本戰國策,千千萬萬個故事,千百年來人卻始不得其意,豈不惜哉!

熱點內容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