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三大
三大面五大調是物體在光照下形成的明暗程度
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五大調:高光、中間調、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2. 繪畫的三大社會功能
繪畫的三大社會功能是認識、教育、審美。當然,由於美術與社會生活聯系的廣泛性以及美術創作的多樣性,美術的社會功能也不是單一的審美功能,而是體現在多方面的。概括地說,美術主要具有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
這三個方面又是互相聯系的,因為美術的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主要是依靠情感的引導和美的感染潛移默化地實現的,而培養美感和陶冶情操也起著認識和教育作用。事實上,具體作品更加明顯地體現哪種功能,是各有側重的。
總起來說,美術的社會作用就在於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世界,普及教育,開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美術三大擴展閱讀:
美術實現它的社會功能的重要環節。美術欣賞是審美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欣賞是一種感情與認識、感受與理解相統一的精神活動。
任何美術作品都是由內容和形式這兩個方面所構成的完整統一體,它們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內容是形式的精神內涵,形式是內容的物質外觀。但是,美術欣賞的方法和渠道則是從外部形式美的感受開始,由表及裡地從現象到本質,逐步體察到形象的深層。
以往從藝術作品到藝術欣賞,大多採用簡單的、直接的傳播方式,傳播的意義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主要是由於生產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傳播功能落後,未能對藝術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
而在近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世界科學技術的迅捷發展對於藝術活動產生了巨大影響。電子技術、衛星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科技的發展以及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廣泛應用,使藝術傳播方式和功能獲得重大進展。
它不僅使影視藝術成為當今最具有大眾性的藝術樣式,同時也將其中許多表現形式和傳播方式影響到其它藝術樣式,視像技術的優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藝術傳播在當代藝術活動領域,已經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對於藝術品的傳播形式、規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對於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賞情趣等,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對繪畫藝術功能的一點看法
3. 素描里的三大面五大調子是什麼
三大面:背光面(黑)、受光面(白)、側光面(灰)。
五調子:高光(受光物體最亮的點)、灰部(高光與明暗交界線之間的區域)、明暗交界線(區分物體亮部與暗部的區域,一般是物體的結構轉折處)、反光(物體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體或物體所處環境的反射光影響的部分)、投影(物體本身遮擋光線後在空間中產生的暗影)。
受光面(亮面)和背光面(暗面)兩大部分,再加上中間層次的側光面(灰面),也就是常說的三大面:背光面,受光面,測光面。即黑,白,灰。
一個六面體,人們可以看見的三個面,或一個六面體在一個光源照射下出現的明暗三種狀態:亮面——受光面;中間面(灰調子)——側面受一部分光,顯出半明半暗的灰色;暗面——背光面。
素描中所描繪的人物及其他對象,其明暗變化往往要比一個六面體復雜得多,為了把握住對象的基本形體,一般都把它歸納概括為三個基本的大面。把握住這三大面的明暗基本規律,就能比較准確地分析和表現對象細部的復雜形體變化,使畫面顯出立體感和空間感。
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產生了明暗,物體都是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面組成的。各個面的方向不同,接受光線的角度也不同,就形成了深淺不同的層次,一般稱為「明暗五調子」。即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五個調子是一切物體在一定光線下明暗變化的最基本格局,其具體明度的差比,要根據具體對象和具體光線去比較表現,五大調的明暗對比的順序是:高光>亮灰>反光>暗灰>明暗交界線。
(3)美術三大擴展閱讀:
暗五調子在深淺變化上有規律,以明暗交界線為界,在背光部是逐漸亮起來到反光;在受光部是逐漸亮來到高光(輝點)。這被稱為漸變規律。漸變規律在每一塊面中部存在,在寫生時,正確找准每一塊面中的明暗漸變是深入描繪的重要手段。
任何物體,無淪形體變化有多麼復雜,接受光源角度有多大的變化,都可以在物體的整體或局部之中忽強忽弱地找到五調子的排列順序,因此,首先要有體、面的觀念,養成分析的習慣,並將明暗變化與對體、面的理解結合起來,在畫紙上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4. 美術中繪畫的三大種類
美術中繪畫的三大種類為素描、速寫、色彩。
素描:指用單色或簡單的顏色的工具描繪對象的輪廓、體積、結構、空間、光線、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繪畫方法。
速寫:一種篇幅短小、文筆簡練生動,扼要描寫生活中有意義的事物或人物的情況的文體。也指用概括有力的筆墨描寫人物或生活場景的表現手法。
色彩:主要有色相、飽和度、明度,即色彩三要素的運用。 其次有色彩的冷暖、類似色,對比色,色彩的協調等! 色相:色彩的相貌,如平常說的紅色、綠色指的是色彩相貌; 純度:色彩的鮮灰程度;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5. 美術中的三大面是指什麼
這是一個美術術語,簡單說就是「黑白灰」有關解釋如下:
一、簡介三大面:
三大面為美術術語。物體的素描因素,指物體受光後被分成的三個大的明暗區域:亮面、灰面、暗面。簡單來說就是"黑、白、灰"。
二、詳解三大面:
物體的素描因素。三大面:物體受光後一般可分為三個大的明暗區域:亮面、灰面、暗面。簡單來說就是"黑、白、灰"。
一個六面體,人們可以看見的三個面,或一個六面體在一個光源照射下出現的明暗三種狀態:亮面--受光面;中間面(灰調子)--側面受一部分光,顯出半明半暗的灰色;暗面--背光面。
素描中所描繪的人物及其他對象,其明暗變化往往要比一個六面體復雜得多,為了把握住對象的基本形體,一般都把它歸納概括為三個基本的大面。把握住這三大面的明暗基本規律,就能比較准確地分析和表現對象細部的復雜形體變化,使畫面顯出立體感和空間感。
三、補充:
三大面、五調子是西方繪畫體系中素描教學的專業術語。
三大面:是指具有一定形體結構、一定材質的物體受光的影響後所產生的大的明暗區域劃分。
亮面:受光線照射較充分的一面稱之為亮面;
暗面:背光的一面稱之為暗面;
灰面:介於亮面與暗面之間的部分稱之為灰面。
素描基礎教學中常用石膏立方體舉例說明如何劃分"三大面"。
特殊形體、特殊材質的物體受光影響後不會產生明確的三大面五調子變化,如:液體,玻璃,金屬等。
6. 美術的三大構成是什麼
美術的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與立體構成。
1、平面構成主要在二度空間范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線,描繪形象。它所表現的立體空間並非實的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2、色彩構成就是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們對色彩的感知和心理效果出發,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還原成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和質的可變換性,按照一定的規律去組合構成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
3、立體構成是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之一,是使用各種材料將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則組成新立體的過程。立體構成的構成要素是點、線、面、體、色彩和空間諸方面。
(6)美術三大擴展閱讀:
美術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每個門類又可以根據表現的題材和使用的題材,再分成若干小類。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大構成
7. 三大美院分別是指哪三個
你是指國內的?
中國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清華美術學院
三大美院各有特色:
中央美院是內繪畫類的專業第容一 老傳統油畫。清華美院是設計方面的專業厲害。清華美院是清華大學和原中央工藝美院合並的,工藝美院注重設計清華美院繼承了這個傳統。中國美院也很厲害的。 第二第三可就不好分了 看你喜歡那類院校的風格。
8. 美術中的三大構成如何學習
首先我不是老師哦,我也是剛學完這門課程的學生而已,一下是我個人對這門課程的一些粗淺認識,只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吧:
三大構成是專業設計的一門基礎課,大多數專業的設計者都要經過這個課程的訓練。
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來鍛煉我們今後在設計工作中必須具有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立體思維能力、色彩的構成思維、工藝手工製作能力、對形式美法則的靈活應用能力、色彩綜合運用能力、對點線面的綜合運用能力······
平面構成是三大構成中的基礎,它主要要求我們掌握點線面的構圖問題把具象的東西進行抽象化······如果您扎實地通過了平面構成以後您在色彩構成中的骨格跟立體構成中的構造等問題就容易解決啦。
色彩構成主要研究色彩的基本性質及在設計中的運用,首先要求我們掌握色彩的3大性質,然後就是色彩的各種搭配(如對比搭配、冷暖搭配、鄰近搭配
互補搭配、類似搭配·····)還有色彩的調性(灰、低、中、高、亮等調子問題),還有色彩感情等等問題····
立體構成主要研究點線面在空間中的形態及相互的關系。
總知平面構成是基礎色彩是延續立體是升華。以我過來人的感覺吧,你要系統的學習這門課程你只能多作練習多做嘗試。還有就是要有高手指點點評,這樣才能進步比較快,如果你自己學當然可以,但是可能要走比較多彎路哦。
最後建議你找個老師學學。祝你早日成功。
9. 中國三大美術學院是哪三大
中國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清華美術學院
10. 世界上三大美術是指什麼
繪畫,雕塑和建築被稱為世界三大美術
追溯:
在中文裡,「美術」一詞是舶來品。是上世紀初由日本從西方轉譯之後傳入我國的,得到了我國學術界和文化界的廣泛認同。美術或藝術,希臘語作techne,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藝術不僅和美和道德有關,同時也還與實用有關。
「藝術史」[美術史]在英文中有兩種表述形式,一種為「art history」,另一種為「history of art」,它們一般可以相互替代。但如果說到作為一門學問或學科時,人們通常用「art history」。「history」有「歷史」和「歷史學」的兩種含義。所以「art history」既可以翻譯成「藝術史」[美術史],也可以翻譯成「藝術史學」[美術史學]。
藝術包括的內容有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詩歌和戲劇等。
後來人們通常將「美術」只指是繪畫、雕刻和建築三大類的「藝術」,所以「art history」也可以翻譯成「美術史」或 「美術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