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學科
⑴ 中國學科分類國家標準的簡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涌現,國家於2006年開始對現行回國家標准進行修訂。
《學科分類與代碼》共設五個門類、58個一級學科、573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
學科分類代碼是基於一定原則對現實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系加以歸類,以符合邏輯的排列形式表述出來並賦予代碼。《答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是科學發展、教育、科技統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依據。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學科分類與代碼表(GB/T13745-92)〉
www.gxtcmu.e.cn/jxky/ktgl/gxtcmu/xkdm.doc
我國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簡稱《學科分類與代碼》,進行學科分類的,這也是我國關於學科分類的國家推薦標准,最新版本是GB/T 13745-20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簡介:
本標准規定了學科分類原則、學科分類依據、編碼方法,以及學科的分類體系和代碼。本標准適用於基於學科的信息分類、共享與交換,亦適用於國家宏觀管理和部門應用。本標準的分類對象是學科,不同於專業和行業。本標準的分類不能代替文獻、情報、圖書分類及學術上的各種觀點。
本標准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第一版本。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第一版本GB/T 13745-1992。2006年國家開始對第一版國家標准進行修訂。並於2009年6月26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批准發布公告 2009年第6號(總第146號)》發布第二版即限行最新版GB/T 13745-2009。
共設5個門類、62個一級學科、748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
學科分類代碼是基於一定原則對現實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系加以歸類並以符合邏輯的排列形式表述出來且賦予代碼的一種學科。《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是科學發展、教育、科技統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依據。鑒於學科分類在科學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聯合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際組織與世界發達國家都很重視學科分類體系標准化工作,紛紛制定相應的學科分類與代碼標准。
分類原則:
1、 科學性原則:根據學科研究對象的客觀的、本質的屬性和主要特徵及其之間的相關聯系,劃分不同的從屬關系和並列次序,組成一個有序的學科分類體系。
2、實用性原則:對學科進行分類和編碼,直接為科技政策和科技發展規劃,以及科研經費、科技人才、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統計和管理服務。
3、 簡明性原則:對學科層次的劃分和組合,力求簡單明了。
4、兼容性原則:考慮國內傳統分類體系的繼承性和實際使用的延續性,並注意提高國際可比性。
5、擴延性原則:根據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具有高度動態性特徵,應為萌芽中的新興學科留有餘地,以便在分類體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得到擴充和延續。
6、唯一性原則:在標准體系中,一個學科只能用一個名稱、一個代碼。
分類依據:
本標准依據學科研究對象,研究特徵、研究方法,學科的派生來源,研究目的、目標等五方面進行劃分。
⑷ 中國學科分類國家標準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簡稱《學科分類與代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學科分類的國家標准,標准號是「GB/T 13745-92」。該標准規定了學科的分類與代碼。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負責起草,國家科委綜合計劃司、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綜合計劃局、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司、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司、中國科協、中國科協幹部管理培訓中 心等單位參加起草。
⑸ 求北京舞蹈學院國標舞819學科方向歷史與理論考研參考書資料
北京舞蹈學院專業二參考書(必備參考書)
雖然北舞沒有指定的參考書目,但根據近年來的考題,以及考上的同學的復習情況,同時也有140 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們歸納總結出來了下面的參考書。
《國際標准舞 理論、實踐、技巧修訂》 (摩登舞系) 羅君帆 嶺南美術出版社
這三本書是北舞的本科教材,對於初試理論及復試面試都有很好的幫助。是 一定要看的。
北京舞蹈學院專業一參考書(補充參考書)
《新世紀交誼舞國標舞》徐爾充,崔世英,崔淑英 金盾出版社
《社會舞蹈概論》馮碧華 文化藝術出版社
《拉丁舞教學法》高超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西方現代舞史綱》 劉青弋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國舞蹈發展史》王克芬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舞蹈概論》作者: 馬丁 譯者: 歐建平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
《舞蹈學導論》呂藝生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舞蹈學基礎》呂藝生 / 毛毳 / 武艷 / 張麟 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年版
《舞蹈學研究》呂藝生 / 毛毳 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年版
備考策略及指導
關於北舞的813學科方向歷史與理論的備考策略,同學們最希望的還是能把上面的書匯總起來,尤其是舞蹈理論與舞蹈史的結合,雖然很難做到完美的融合這些書的內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
上面我們提到了呂藝生/毛毳的《舞蹈學研究》,這本書的語言有一定的難度,涉及到的知識很有代表性。因此,這本書的很多部分可以當做同學們在答題時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
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僅僅看一本書是不夠的,一定要將幾本書結合起來看才可以,不然的話,可能復習起來的全面性會有偏差,答題的時候自然就缺少相關的知識點。
復習資料使用方法
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819學科方向歷史與理論往年真題 》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份資料就不用多說了,我們整理了往年考過的題目。同學們一定要做。往年的專業二科目可能不是叫這個,但主要考的還是舞蹈史論的內容。
《國際標准舞史》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匯總了國標舞的基礎知識,是直接命題的內容,也可以在分析舞蹈作品的時候參考相關論點。表達淺顯,容易掌握。
《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中國舞蹈史做為直接考點比較少,很多時候是涉及考點,因此這邊資料濃縮了參考書上的知識點,可以直接理解記憶。
《舞蹈藝術概論筆記》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匯總了舞蹈藝術概論最為重要的知識點,框架清晰,記憶背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芭蕾史匯總》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匯總了芭蕾舞的發生發展過程的重要知識,補充了參考書里沒有涉及的內容。答題的時候可以當做例子。
《現代舞史簡要》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里匯總了現代舞發展歷史,可以作為我們回答題目的例子。關於現代舞的解讀,也可以運用到國標舞的答題上。
《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從宏觀角度來分析西方舞蹈發展進程,記錄了西方舞蹈發展的重要事件,可以與819的其他資料配合使用。
《舞蹈史論習題庫》才思考研考博·北京舞蹈學院教研組編
舞蹈史論習題庫里整理了舞蹈史論的常考內容,不僅有題目,還有答案可以參考。
目前《北京舞蹈學院國標舞818學科方向歷史與理論資料》很多同學都已經購買了,我們之前也出過使用說明,下面咱們說一個簡單的復習方法。
這幾本教材不應該單獨使用,而是需要結合起來來看,下面我們按照三輪復習的思路,給同學們說明一下如何復習,放在同一行的為同時看的兩本資料。
第一輪復習
真題+國際標准舞史
舞蹈藝術概論筆記+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
真題+舞蹈史論習題庫
第二輪復習
真題+國際標准舞史+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舞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
真題+舞蹈藝術概論筆記+舞蹈史習題庫
第三輪復習
真題+舞蹈史習題庫
舞蹈藝術概論筆記+國際標准舞史+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舞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
第一輪復習
真題+國際標准舞史:先看真題,帶著問題學習國標舞史,能夠有更好的邏輯框架性。
舞蹈藝術概論筆記+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復習國標舞史,結合著中外舞蹈史論,並且這部分知識也是819的考察內容之一,要重點掌握。
真題+舞蹈史論習題庫:做題是需要有章法的,一定要書上的原理+實例才可以,因此,可以用參考舞蹈史習題庫中的答題思路,運用到答題中去。
第二輪復習
真題+國際標准舞史+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舞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通過真題、舞蹈史資料來看自己的記憶是否准確,是否有遺漏的知識點;
真題+舞蹈藝術概論筆記+舞蹈史習題庫:用真題、舞蹈藝術概論及舞蹈史習題庫將自己遺忘的知識點補足, 在做題時,也將舞蹈藝術概論與習題庫中的內容與知識點做到一一對應。
第三輪復習(考前)
真題+舞蹈史習題庫:第三輪可以直接開始做題,同時,參考習題庫里的答題方法,讓自己不會忘記答題要放例子;
舞蹈藝術概論筆記+國際標准舞史+中國舞蹈史重點匯總+芭蕾舞史匯總+現代舞史簡要+西方舞蹈藝術史筆記:用國標舞史、中外舞蹈史論補足自己知識點上的不足,並用知識點來答題。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順利!在這里,我們可以讓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讓你一次圓夢,可以讓你的人生沒有遺憾,才思歡迎你!
⑹ 一級學科的國家標准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簡稱《學科分類與代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學科分類的國家標准,編號「GB/T 13745」。該標准規定了學科的分類與代碼。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負責起草,國家科委綜合計劃司、中國科學院計劃局等單位參加起草。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即GB/T 13745-92,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2009年修訂,即GB/T 13745-2009。
共設5個門類、58個一級學科、573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門類排列順序是:A自然科學,代碼為110-180;B農業科學,代碼為210-240;C醫葯科學,代碼為310-360;D工程與技術科學,代碼為410-630;E人文與社會科學,代碼為710-910。相應五個門類為科技統計使用,不在標准中出現。
一級學科根據情況,分別選用「××學」、「××科學」、「××科學技術」、「××工程」、「××工程技術科學」五種名稱。本學科分類劃分為一、二、三級學科三個層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級學科用三位數字表示,二、三級學科分別用兩位數字表示;一、二級學科中間用點隔開。
學科分類代碼是基於一定原則對現實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系加以歸類並以符合邏輯的排列形式表述出來且賦予代碼的一種學科。《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是科學發展、教育、科技統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依據。鑒於學科分類在科學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聯合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際組織與世界發達國家都很重視學科分類體系標准化工作,紛紛制定相應的學科分類與代碼標准。 學科門類一級學科自然科學類110 數學
120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
130 力學
140 物理學
150 化學
160 天文學
170 地球科學
180 生物學 農業科學類210 農學
220 林學
230 畜牧、獸醫科學
240 水產學 醫葯科學類310 基礎醫學
320 臨床醫學
330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340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350 葯學
360 中醫學與中葯學 工程與技術科學類410 工程與技術學科基礎學科
420 測繪科學技術
430 材料科學
440 礦山工程技術
450 冶金工程技術
460 機械工程
470 動力與電氣工程
480 能源科學技術
490 核科學技術
510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
520 計算機科學技術
530 化學工程
540 紡織科學技術
550 食品科學技術
560 土木建築工程
570 水利工程
580 交通運輸工程
590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
610 環境科學技術
620 安全科學技術
630 管理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類710 馬克思主義
720 哲學
730 宗教學
740 語言學
750 文學
760 藝術學
770 歷史學
780 考古學
790 經濟學
810 政治學
820 法學
830 軍事學
840 社會學
850 民族學
860 新聞學與傳播學
870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880 教育學
890 體育科學
910 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