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1 04:48:42

⑴ 周亞夫軍細柳全文翻譯

翻譯: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旋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銳利,開弓搭箭,弓拉滿月。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

先行的衛隊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不多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

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也只好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

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並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為之動容,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了。剛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的,至於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他的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

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亞夫做中尉。文帝將要去世的時候,告誡太子說:'如果發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能真正擔當領兵重任的人。'文帝去世後,景帝授予周亞夫車騎將軍的官職。

(1)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文中周亞夫「真將軍」的風范是通過多次對比體現的。通過漢文帝慰勞守軍的故事,表現了周亞夫的忠於職守和治軍嚴明。

先寫漢文帝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的情況,與後面寫漢文帝在細柳軍營遇到的情況作對比,突現細柳軍營軍紀嚴明。

再一處對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門軍中策馬驅車「直馳入」;而在細柳軍營,「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從。第三處對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漢文帝;

而周亞夫卻「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

⑵ 周亞夫軍細柳中可得而犯邪的而字翻譯

周亞夫軍細柳中可得而犯邪的而字翻譯:而表修飾關系,不譯。

可得而犯邪的翻譯是:豈是能夠侵犯他嗎?

而 ér

釋義

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

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巨的任務。戰~勝之。取~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

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不烈,清~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

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

d)連接事理上前後相因的成分:因困難~畏懼~退卻~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來。挺身~出。為正義~戰。因公~死。視情況~定。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

5、姓。

相關組詞:而今 然而 而後 而且 繼而 幸而 進而 而況 而已 俄而 已而 時而 因而 忽而

(2)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而,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

白話版《說文解字》:而,臉頰上的絡腮鬍子。字形像毛發之形。《周禮》上有句子說,「振作起它的麟和臉頰上的毛」 。所有與而相關的字,都採用「而」作邊旁。

三、相關詞彙解釋

1、幸而

[xìng ér]

副詞。幸虧;多虧:~發現得早,否則釀成大禍。

2、而況

[ér kuàng]

「何況」前可以加「更、又」,「而況」前不能加。

3、而已

[ér yǐ]

罷了:如此~,豈有他哉。我只不過是說說~,你不必過於認真。

4、俄而

[é ér]

表示時間短暫;不久:~日出,光照海上。

5、已而

[yǐ ér]

不久;繼而:突然雷電大作,~大雨傾盆。

⑶ 周亞夫軍細柳翻譯

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
周亞夫治軍嚴肅,軍令威嚴,軍紀嚴明,恪盡職守,治軍有方,剛正不阿,盡職盡責,不畏強權。

⑷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周亞夫軍細柳》譯文: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入侵邊境。於是朝廷任命宗正劉禮擔倒等軍,駐軍在霸上;任命祝茲侯徐厲擔倒等軍,駐軍在棘門;任命河內郡太守周亞夫擔任將軍,駐軍在細柳;用來防備匈奴侵略。

皇上漢文帝親自慰問軍隊。到霸上和棘門的軍營,車馬徑直賓士進入軍營,將軍和他手下的軍官都騎著馬迎接和送別。不久前往細柳的軍營,軍中士兵和軍官們都披著鎧甲,拿著銳利的武器,張開弓弩,弓弦拉足。

皇帝的先遣衛隊到了,不能進入軍營。先遣官說:「皇上馬上就要到了。」守衛營門的軍官說:「將軍有令,『軍營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命。』」過了不久,皇帝到了,還是不能進去。於是皇帝就派使者拿著天子的符節告速將軍:「我想進入軍營慰勞部隊。」周亞夫才下令打開營門。

營門的衛兵對隨從天子的車馬說:「將軍有規定,軍營中車馬不能賓士。」於是天子就控制馬韁,緩緩而行。

到了軍營中,將軍周亞夫拿著兵器向漢文帝拱手行禮說:「穿著鎧甲的將士不能下拜,請讓我用軍中的禮節拜見。」天子被感動了,臉色嚴肅地俯身,手扶車前的橫木,派人告訴周亞夫:「皇帝慰勞將軍。」完成了慰勞軍隊的禮節,然後離去。

已經出了軍營的大門後,臣子們都非常驚異。文帝說:「唉,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隊,就像是兒戲—樣,他們的將領實在是可以襲擊而被抓獲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把周亞夫誇獎了很久。

(4)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背景介紹

絳侯周勃是漢朝開國功臣。呂後家族威脅到劉氏王朝時,他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先為河內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他被封為條侯,延續絳侯的後代封號。

歷經文帝、景帝兩朝,曾任河內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以善於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後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前85左右),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先世為周代史官,父親司馬談任漢武帝太史令。司馬遷少時跟從大儒董仲舒、孔安國學習,二十歲後漫遊全國。

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得繼父職,他博覽漢室藏書,參以游歷見聞,在其父累積編次的大量史料基礎上,於前104年(太初元年)開始從事《史記》的編寫。

前99年(天漢二年),因替孤軍奮戰、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處腐刑。在獄中,他仍寫作不輟,出獄後,被授以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書令。這使他更加發憤著述,終於在前92年(征和初年)左右,完成了這部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餘年的史事的巨著。

後人將這部書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並被魯迅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⑸ 周亞夫軍細柳營翻譯及原文

1《周亞夫軍細柳》原文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2《周亞夫軍細柳》翻譯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拉滿弩弓,弓拉滿弦。皇上的先行引導人員到了營前,守門軍官不準其進入。先行引導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就控制住車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並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被此感動,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一定會被偷襲且被敵人俘虜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⑹ 《張良敬老》、《周亞夫軍細柳》、《優旃》這三篇古文的翻譯

《周亞夫軍細柳》(譯文)
漢文帝繼位之後第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朝廷於是讓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霸上;讓祝茲侯徐厲做將軍,駐軍棘門;讓河內太守周亞夫做將軍,駐軍細柳:這樣來防備匈奴。皇帝親自慰勞軍隊。來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皇帝車馬徑直馳進軍營,將以下軍官騎馬送迎。接著往細柳軍營,細柳軍營的軍士官吏身披鎧甲,拿著鋒利的刀,拉開弓弩,拉得滿滿的。天子的先頭衛隊到了,不能進入軍營。先頭衛隊說:「天子將要到了。」軍營門的軍官說:「將軍命令說:『軍隊中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於是皇帝就派使臣拿著符節下詔令給周將軍:「我想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話打開營門。營門的軍官對跟隨的車馬上的人說:「將軍約定,軍營中不能驅馬快跑。」於是天子就控制馬韁繩慢行。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執兵器行禮說:「穿戴鎧甲頭盔的軍人不行跪拜之禮,請求用軍禮拜見。」天子被感動了,臉上變得很嚴肅的樣子手撫車前橫木。皇帝派人告訴說:「皇帝尊敬地慰勞將軍。」完成禮儀就離開了。出了軍營門以後,大臣們都很驚訝。漢文帝說:「哎呀!這是真正的將軍啊!先前霸上、棘門軍營,像兒戲罷了,那些將軍本來可以襲擊而俘獲呀。至於周亞夫,能夠侵犯他嗎?」漢文帝稱贊了很久。

<<張良敬老>>譯文
張良在下邳居住的時候,經常到民間去體察世情,看一下老百姓的生活狀況。這一天張良無事可做,信步走到一座小橋上觀風景。沒有注意到一頭白發,身穿布衣的老者慢慢走上橋來,當他經過張良的身邊時,有意無意之間將鞋掉在橋下。然後很不客氣的對張良說:「小夥子,下去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感受到很納悶,我與此人素不相識,他怎麼能用這一種口氣跟我說話,這樣做也太沒道理了,繼而轉念一想:他反正這么大把年紀了,尊老敬老是讀書人的美德,就勞動自己的一回把。

張良很快將鞋撿了回來交給老者,老者不接,卻坐了下了,把腳抬起來,對張良說:「給我穿上。」

鞋都給你撿了,再給你穿上也沒什麼關系,張良這么想著,就恭敬蹲下身子,把鞋給老者穿上。老者看到張良這么謙虛,很滿意,穿上鞋以後,對張良笑了一下,一個字也沒有說,起身走了。

由於老者的行為太為么常,張良開始覺得老者有什麼地方與眾不同,但又不能確定,就遠遠地在老者身後隨行。走了一段路之後,老者轉回身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我老人家有心栽培你,五天之後,天明之後,這一個時候,人在這里等我。」

過了五天,天剛剛亮,張良依照約定出現在橋頭上,沒有想到,老者已經在那裡等他了。老者非常生氣的對他說:「與長者相約,你卻來得這么晚,太沒有禮貌了!五天後你再來吧。「過了五天,雞叫頭遍,張良就急忙出門,趕到橋頭,老者卻比上一次到的時間還早,見到張良,他說生氣的質問:「你又來晚了,回去吧,再過五天再來!」張良暗自慚愧,什麼話也說不出,惟惟諾諾地答應了。又過了五天,張良根本不敢入睡,在深更半夜就來到橋頭等老者。過了好大一會兒,老者姍姍而來,看到張良已到,就高興地說:「與老者約會,這樣子就對了。」老者說完之後,拿出一本書對張良說:「你要努力學習這一本書,如果能夠掌握它你將成為王者之師,十年必有大成,可發佐王興國;十三年後,你到濟北來看我。」說罷,轉身而去。張良知道碰到了神仙,趕緊向老者行大禮。但轉眼間,老者已經不見了。
天亮後,張良他細翻看這本書,發現竟是《太公兵法》,這是周公姜之牙輔佐周王時的兵書。

<<優旃>> 譯文

優旃是秦國的歌舞藝人,個子非常矮小。他擅長說笑話,然而都能合乎大道理。秦始皇時,宮中設置酒宴,正遇上天下雨,殿階下執楯站崗的衛士都淋著雨,受著風寒。優旃看見了十分憐憫他們,對他們說:「你們想要休息么?」衛士們都說:「非常希望。」優旃說:「如果我叫你們,你們要很快地答應我。」過了一會兒,宮殿上向秦始皇祝酒,高呼萬歲。優旃靠近欄干旁大聲喊道:「衛士!」衛士答道:「有。」優旃說:「你們雖然長得高大,有什麼好處?只有幸站在露天淋雨。我雖然長得矮小,卻有幸在這里休息。」於是,秦始皇准許衛士減半值班,輪流接替。
秦始皇曾經計議要擴大射獵的區域,東到函谷關,西到雍縣和陳倉。優旃說:「好。多養些禽獸在裡面,敵人從東面來侵犯,讓麋鹿用角去抵觸他們就足以應付了。」秦始皇聽了這話,就停止了擴大獵場的計劃。
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用漆塗飾城牆。優旃說:「好。皇上即使不講,我本來也要請您這樣做的。漆城牆雖然給百姓帶來愁苦和耗費,可是很美呀!城牆漆得漂漂亮亮的,敵人來了也爬不上來。要想成就這件事,塗漆倒是容易的,但是難辦的是要找一所大房子,把漆過的城牆擱進去,使它陰干。」於是二世皇帝笑了起來,因而取消了這個計劃。不久,二世皇帝被殺死,優旃歸順了漢朝,幾年後就死了。

⑺ 周亞夫軍細柳的翻譯是什麼~

周亞夫軍細柳這則歷史故事,摘自《資治通鑒》。《史記》中也敘述甚詳。

[原文]
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所殺掠甚眾。峰火通於甘泉、長安。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彀弓駑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營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驅。」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上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昔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耶!」稱善者久之。月余,漢兵至邊,匈奴亦遠塞,漢兵亦罷。乃拜周亞夫為中尉。

(註:駐軍三日以上為「次」。)

[釋文]
冬,匈奴三萬騎兵入侵上郡,三萬騎兵入侵中郡,殺掠很兇,報警烽火連綿不斷,直通甘泉、長安。漢文帝派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兵飛狐,派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兵句注,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派河內太守周亞夫駐軍細柳,派宗正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派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以防備匈奴入侵京都。

漢文帝親自勞軍,經霸上、棘門軍,車駕直接馳入,毫無阻擋,將領都恭侯迎送。到細柳軍,將士身披鎧甲,手持兵器,弓箭。天子的先頭護衛到,不給進軍營大門。護衛說:「皇上快到了。」守門軍士說:「我們將軍有令,在軍中只聽將軍號令,不聽天子詔書。」一會兒漢文帝到,也不得入內。於是漢文帝派出使者,帶著手諭去見周亞夫,周亞夫才傳令打開壁門。這時壁門守衛請車駕慢走,軍中不得馳驅。漢文帝吩咐車夫慢慢行走。到了軍營內,將軍周亞夫帶著刀劍向皇上行揖禮,說:「披上鎧甲不下拜了,以軍禮致意。「漢文帝很受感動,改變了原定的儀式,直起身子用手扶在車木上,表示敬意,並派人通知說:「皇上特前來慰勞,」完成儀禮而去。出了軍門,群臣感到吃驚,但皇帝說:「唉!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過去到霸上、棘門勞軍,簡直像兒戲,這些將軍可以被襲擊俘虜的,至於周亞夫將軍,豈可被襲擊的么」稱贊很久。過了一個多月,漢兵到邊境,匈奴兵遠去關塞,漢軍罷手不追。於是漢文帝提升周亞夫為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

[點評]
周亞夫治軍,嚴字當頭,連皇帝也不例子外,可謂嚴得相當徹底了。

在「嚴」字上,貴在一律,最犯忌的是對人嚴,對已寬;或者對下嚴,對上寬。因為這都不是真正的「嚴」,而是假冒偽劣的「嚴」。這種假「嚴」,對人對已,對上對下,都是有害的。正如漢文帝評語:「皆兒戲耳。」同一個人,一會兒唱紅臉,一會兒唱黑臉。豈不如同做兒戲一樣么?漢文帝的評語,形象而生動,襯托出周亞夫治軍,是真正的嚴,不僅沒有怪罪,而且還通過這件事,發現了人才,並加以提拔重用。

⑻ 周亞夫軍細柳的注釋譯文

譯文: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開弓搭箭,弓拉滿月。

皇上的先行引導人員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引導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

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

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就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

並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被此感動,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

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去偷襲且被敵人俘虜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出自:《周亞夫軍細柳》節選自《史記》中的《絳侯周勃世家》,又名《細柳營》,作者司馬遷。

原文:

周亞夫軍細柳

兩漢:司馬遷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

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

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8)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背景介紹:

絳侯周勃是漢朝開國功臣。呂後家族威脅到劉氏王朝時,他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先為河內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

他被封為條侯,延續絳侯的後代封號。歷經文帝、景帝兩朝,曾任河內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

以善於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後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人物介紹: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的兒子。漢文帝後二年,襲父爵為絳侯。開始,周亞夫做河內郡守,當時有個老婦人許負,以善於看面相著名。

有次,周亞夫請她到自己的官府中,為自己看相。許負對他說:「您的命相比較尊貴,三年之後可以封侯,再過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顯貴了。但您再過九年,就會因飢餓而死的。」

周亞夫聽了根本不信,他說:「我肯定不會被封侯的,因為我的哥哥已經繼承了父親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會讓侄子繼承,排不到我。說我餓死也不可能,因為既然我尊貴了,又怎麼會餓死呢?」

許負說她只是根據面相得出的結論,她還指著周亞夫的嘴角說:「您的嘴邊緣有條豎直的紋到了嘴角,這是種餓死的面相。」周亞夫聽了,驚訝不已。

事情也有湊巧的時候,過了三年,周亞夫的哥哥周勝之因殺人罪被剝奪了侯爵之位。文帝念周勃對漢朝建國立下戰功,所以不願意就此剝奪了周家的爵位。

於是下令推選周勃兒子中最好的來繼承爵位。大家一致推舉了周亞夫,所以周亞夫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作者介紹:

司馬遷(前145年—約前87年)字子長,左馮詡夏陽(今陝西韓城)人。是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正是漢朝國勢強大,經濟繁榮,文化興盛的時候。十歲時,司馬遷隨父親至京師長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

家學淵源既深,復從名師受業,啟發誘導,獲益不淺。大約二十歲,司馬遷開始外出遊歷。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

後因為李陵辯護,身體和心靈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史記》。

⑼ 周亞夫軍細柳翻譯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2)。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3),軍霸上(4);祝茲侯徐厲為將軍(5),軍棘門(6);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7),軍細柳(8);以備胡
上自勞軍(9)。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10),銳兵刃,彀弓弩(11),持滿(12)。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13):「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14):「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15):「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16)。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19)。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餘,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20)。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史記》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旋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銳利,開弓搭箭,弓拉滿月。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衛隊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不多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憑證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也只好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手持兵器,長揖到地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為之動容,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了。剛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的,至於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他的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亞夫做中尉。
(黃屏)
【注 釋】
(1)文帝:漢高祖劉邦之子劉恆,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呂後死後,周勃等平定諸呂,他以代王入為皇帝。在位期間,執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地稅、賦役和刑獄,使農業生產有所恢復發展,又削弱諸侯勢力,以鞏固中央政權。舊史家把他與景帝統治時期並舉,稱「文景之治」。 後六年,即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宗正:官名,負責皇族內部事務的長官。 (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頭,因地處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陝西西安市東。 (5)祝茲侯:封號。 (6)棘門:原為秦宮門,在今陝西咸陽東北。 (7)河內: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區。守,郡的行政長官。 (8)細柳:古地名,在今陝西省咸陽西南,渭河北岸。 (9)上:指漢文帝。 (10)被:通「披」。 (11)彀(gòu夠):張滿弓弩。弩(nù):用機括發箭的弓。 (12)持滿:把弓弦拉足。 (13)軍門都尉:守衛軍營的將官,職位略低於將軍。 (14)節:符節,皇帝給的憑證。 (15)壁門:營門。車騎:漢代將軍的名號。 (16)按:控制。轡:馬韁繩。 (17)揖:拱手行禮。 (18)介:鐵甲;胄:頭盔。《禮記·曲禮》:「介者不拜。」 (19)式車:式通「軾」,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軾)上,表示敬意。 (20)中尉:負責京城治安的武官。

⑽ 舜發於畎畝之中 翻譯全文

白話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並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

(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10)文言文周亞夫軍細柳原文及翻譯擴展閱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煉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

全文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說服力。

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其顯著特點一是氣勢充沛,雄辯而色彩鮮明;

二是善於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事理。此文選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爭,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不敗之地,要奮發圖強,不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篇文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的。

熱點內容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