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傳承美術

傳承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2-01 09:02:17

Ⅰ 淺談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何現實意義

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並且有著自己的發展軌跡。如今,一些以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為根基,風格獨特,造詣精深,代表中國文化新風格和新面貌的藝術在中國畫壇崛起。他們詮釋了中國的藝術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命力和生命的延續。

中國傳統藝術涵蓋豐富、博大精深,只有對中國傳統藝術文化進行全面的學習、領悟和理解,才能創造更高、更好的藝術作品。

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目前正處於一種畸形的狀態中。在無形之中中國的傳統藝術又朝著兩極分化的情況發展,哪些無聲的民族藝術,比如繪畫、書法的發展中存在著很多的不正常的現象。

一些著名的書畫家和書法家的作品市場價格不斷上漲,有的甚至頻拍天價。而哪些不具有名氣的作者們則很可悲,因此,被指為是無聲的藝術。

從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可以總結出,民族文學藝術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盛是緊密相關,應該是同步的。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學藝術消亡可以幫助國家民族的壯大和興盛,那是違背歷史發展規律的。

從歷史的教訓中我們就可以認清楚,因此就沒必要去重復那些歷史的教訓,說多了也就沒有什麼現實意義了。

民族的藝術文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民族的文化素養,這主要表現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是對於前任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而在中國當代青少年的藝術教育中卻很缺少這一點。

當代青少年多數接受的是系統的西方式的藝術教育,缺少對於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了解。

因此,當代青少年藝術教育應該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大力發展和傳承當代藝術教育中的傳統藝術文化,根據現實社會的需要去不斷的充實、變化和弘揚,讓青少年的藝術教育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前進。

(1)傳承美術擴展閱讀:

20世紀中國文化中的「繼承」問題,在現代文化語境中是指對於「古代文化遺產」的繼承,從而使得繼承這一法律術語同時具有廣闊的文化意義。在發生學上,這個問題既是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發展轉變中發生的,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在長期武裝斗爭時期就遇到的問題。

就前一點來說,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突顯的新舊文化問題,當時的主流聲音是高舉科學和民主的旗幟,全面批判傳統文化,以求走向近代化。

就後一點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包含著自己的文化主張;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武裝斗爭為中心任務的時代使命不能不規定了文化繼承和選擇的主題。

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需要,繼承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文化不斷創新發展的需要,繼承中華優秀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需要,繼承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文化的繼承,關鍵是承認在中華文化中含有超越時空、跨越國度、富有永恆意義、又有當代價值的成分。因此,在民族精神與價值觀上,中華文化為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並不是僅僅提供了「民族形式」,而是提供了積極豐富的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Ⅱ 想讓孩子去鄭州傳承畫室學習美術,這里的收費貴嗎

收費不會很高,而且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不僅聯考取得好成績,從而考取理想中全國知名的美術院校。

Ⅲ 怎樣保護和傳承民間美術

想要民間美術得到傳承首先一點要讓它轉型成符合現代潮流一種,但又要保留原有的「氣息」。
1.打造一個品牌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雖然有難度。中國的民間美術便不是只有剪紙、皮影、戲劇這幾類。
2.如果說成單獨的美術,其實很狹義,民間很多製造工藝,例如湘綉,竹類編織工藝等,更好定義為民間工藝技術之類的。
3.其實說現在開放,沒有了以前的門戶之見,其實不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這一門技藝是用來吃飯的,便有保守之見,民間技藝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即使在信息時代,但是得不到繼承,簡漸漸的開始精髓失傳的越來越厲害。
4.我曾經聽聞北京有一家烤鴨店,是老字型大小,技藝傳承了百多年,雖然民以食為天,吃這方面比較好傳承,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吃穿住行用樣樣都是人生活必須的,吃能轉化成商業得到傳承,那麼其他的也能。
5.民間美術如果不把他變成商業性質,那麼它最終也只能讓政府去救濟,最終淘汰時必然,誰也擋不住,只有自己轉成了商業性質才能發揚,與推廣。不要跟我說什麼商業化了就玷污了藝術的氣息,那也太假了!
6.不要想著這些東西要考保護就能傳承下去,單獨那京劇來說,開玩笑,現在讓我去看京劇我寧願去看美少女戰士~~ 現在的人對美的感官要求越來越嚴格,京劇這種東西,從古代到現代就那麼幾個無聊的劇情,打得又假,年輕人幾個會去看~~~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馬戲和京劇結合起來還有點意思。
4.

Ⅳ 有關美術遺產保護和傳承的短文

中國目前正處在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重要時期,外來文化的侵蝕,商業化、現代化的沖擊使得傳統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民間藝人及其技能正在變為即將消失的一道風景。幾千年來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傳統技藝和民俗風習正面臨生存的危機,處於消亡的邊緣。如何保護我們祖先優秀的文化,如何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來滋養我們的子孫,是我們這一代學子的責任和使命。中國繼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公約》後,又加入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年啟動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正在全面推開,全國范圍內已經確定了39個保護工程試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在制定當中,不久將由國務院公布。這一切都表明了國際社會和中國政府對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的重視。

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是全民族的事情,是每一個當代中國人應當自覺的責任。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那些從事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藝人的保護。如果對文化藝術創作者的關懷和保護不重視,保護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話。當前,盡快地搶救和記錄、整理那些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家鮮活的口述史、記述他們精湛的技藝、展示他們美輪美奐的藝術創作,讓全社會尤其是青年一代真實地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我們迫切的任務之一。

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的生存依據的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民俗,一個是民間藝人的口傳心授。民俗的存在讓民間美術的使用功能得以體現,使得民間美術依靠民俗的傳承一代一代承接下來,而口傳心授的教授方式則讓民間美術的製作技藝和相關規矩活在了正史之外的民間藝人的口中和心裡。民間美術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記錄一個民族的圖像史書。民間美術的靈魂也正是在這樣的口訣式的口頭語言中蘊藏著的。民間文化香火不斷鏈,隨著文明的發展走到今天,民間藝人的口頭傳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在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中更加明顯。

口述史在中國歷史上占據了相當的篇幅,眾多的正史在形成文本之前,一直也是靠著民間的口頭傳承沿襲下來的,這一點在文學尤其是民間故事、傳說和民謠等中表現明顯。民間美術方面,承擔傳習任務的民間藝術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他們所掌握的關於民間美術的由來、發展、流變、技藝和相關事項,從來沒有得到官方文化和上層文化正史的重視,一直以來都存在於掌握著這門技藝的藝人頭腦中,依據藝人的記憶和技藝而存在。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定義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分正確的,它不僅僅指無形的文化現象和技藝之類內容,還包含了口述形式的最為鮮活的、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態性質的文化類型。
口述史是一個獨特的視角,從中可以提煉出非常豐富的、具有深厚的哲學和審美思考的文化精神。我們的先民是具有實踐理性的,中國自漢代起就已經有深入民間採集詩歌的采風先例,漢樂府民歌的留存於世就是功在千秋的文化舉措。對於依賴口述形式傳承的文化,口述史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重要。以苗族為例,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來它的文化傳承靠的就是一代代的口傳心授,靠的是傳唱的苗族古歌,靠的是婦女們綉在衣服上的刺綉以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蠟染藝術。在沒有影像手段記錄的幾千年時間里,古老的文化傳統仰仗口傳方式依然活生生地保留在人們的生活中,直到今天,這是口傳文化的力量。傳唱至今的苗族創世紀古歌所敘述的苗族文化的歷史、宗教、信仰、習俗和詭秘奇異的祖先緣起故事,與苗家的傳統刺綉、剪紙、蠟染所表現的內容異曲同工,密不可分,苗綉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由於苗族是從中原遷移到邊遠山區的,苗族文化又與中原和其他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想見,苗族刺綉和古歌的生存就是口述歷史的活的見證。然而,在傳統文化面臨全面沖擊的今天,古老的苗族文化也同樣不能倖免。年青的女子已經很少有人學習綉花了,沒有人再去學唱古歌。如果任由這樣的狀態發展下去,無須多久,我們就再也聽不到優美的古歌,見不到美輪美奐的苗綉了。口述史失去了精神的靈魂,也就失去了色彩和生命,受到威脅的將是整個苗族文化,口述史的搶救和整理已經成為時不我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內容。
那麼,民間美術傳承人的口述史應從哪寫方面著手呢?我的想法如下:
1.項目與講述人選擇原則
選擇的項目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美術品類。講述人必須是親身從事該類藝術創作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其作品具有傳承性、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2.口述史的整理原則
講述人的敘述要求真實客觀。口述內容需包括敘述者的家世、學藝和傳承經歷、製作技藝和流程、代表性作品及其中的故事內容、對他(她)的地位和水平的評價等諸多方面。根據所記述的品類特點,側重點可以不完全相同,可以夾敘夾議,可以以某個體人物作為記述對象,也可以將相同品類中不同地域和風格的多位藝人的講述整合起來,融匯一體。口述史是形式活潑、充滿感性的心靈史。應該具有「保持第一手資料」亦即「原生態」的價值。
3.口述史記述的內容
(1)講述者的學藝經歷,作為傳承人的家族或師承關系的描述。
(2)對講述者的學習和創作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和事件。
(3)對講述者所從事的藝術品類的製作技藝和過程的記述,尤其是具有理論價值的口訣和經驗的記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記述的藝術門類的規律性的東西。
(4)對講述者的藝術創作或表演的心路歷程,所獲榮譽、感受和體會的記述。
(5)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介紹,代表性的作品介紹分析。
(6)對講述者產生影響的生活和創作相關的習俗和文化事項的記述。
(7)對記述者對所述內容的評介和分析、感想。
在我們大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今天,民間美術傳承人的作用和地位已經被越來越深刻地認識,但是,用什麼方式和手段來保護傳承人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呢?除了採用現代的影像記錄方式外,口述史的記述和整理工作是目前最為急迫的。眾多的民間美術傳承人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而他們又都是沒有或缺少文化的人,對他們口述史的整理和文本的出版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還沒有真正開展整理民間藝人口述史的工作,更沒有對口述史有著開創性作用的學術書籍。口述史不僅是簡單的記錄和整理,而是記述者學術水準的體現,其中問題的設計、觀念的提煉、評注的文字,更能體現學術規范和水準。我們應該還口述史一個應有的地位,讓口述史登上大雅之堂。

Ⅳ 美術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是什麼

文化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是指文化作品裡的主流內容。和文化相傳承的東西

Ⅵ 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

工藝美術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態文化,承載了民族的造物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生動表徵,是民族鄉愁的載體。

在文化轉型和城鎮化背景下,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更關繫到如何用文化和藝術來涵養我們的經濟和文化產業,使傳統文化中精神的、心性的、情感的以及道德的種種軟性的構成,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發展的動力,具有工藝匠心傳承的現實意義。

(6)傳承美術擴展閱讀:

工藝發展是一個系統的生態工程,一旦喪失生活載體,則成為形式的遺存。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生態發生變化,包括傳統村落減少,地域文化個性受到同質化消磨,傳統工藝美術的生存土壤發生改變,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大量農村青壯年湧向城市。

傳統工藝美術等生活的文化難以發展壯大,民居營造、生產工具製作、生活用品加工等手藝人漸次老逝,內生動力不足,相關手藝後繼乏人等問題仍然嚴峻。

加上大工業發展,不少體現精湛手工製作技藝的傳統生產工藝被機器大生產所替代,不少民間以使用功能為主的器物被新材質、新形態的工業產品取代,傳統工藝和形式語言等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質載體。還有民間傳統信仰、禮儀、習俗等不同程度上弱化,傳統工藝美術以及民間文化的表達方式和意義傳播受到影響。

就此需採取積極行動,把保護傳統工藝美術技藝,與修復工藝美術文化生態結合起來。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的自然節律載體,充分認識傳統生活中集會、節氣以及與歲律相合的傳統節日作為民間工藝文化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義,進一步還原和培育傳統節日里豐富的民俗、民藝內容,在都市生活的假期空間里充實民間工藝等活動內容。

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相關的人生禮儀載體,深入把握傳統民間藝術的色彩、符號、形制等與生活相依存關系,有計劃地恢復和培育優秀民間禮儀,增強文化認同與情感維系,培育民間工藝文化發生與應用的文化空間。

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的社會聚落載體,深刻認識工藝美術與傳統村落、居民、生活的依存關系,推動傳統村落保護,促進恢復傳統民居營建、民俗活動等,保護民間文藝的豐富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要在自覺、自信的基礎上,修復民藝生態,留存工藝匠心,守望文化鄉愁。

Ⅶ 美術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是什麼

美術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指的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發揚光大,是對傳統文化歷史還有人文景象的一種歷史傳承,非常具有價值,和意義

Ⅷ 美術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是什麼

作品的文化傳承性是什麼?文化作品的傳承性,就是把我們國家的優秀優良傳統傳遞給我們下一代,讓他們繼承以往的老一代的文化傳承作品

Ⅸ 中國美院鄭州傳承美術高考學校

地址:鄭州金水區文化路與優勝北路交口,學校2005年創立於杭州中國美院,在北京、杭州、鄭州設有教學基地,鄭州教學基地硬體設施一流:標準的教學樓、每個教室都有專職的班主任;大型的師生餐廳可同時容納2000人就餐;高標准學生公寓安裝有空調和獨立衛生間、並有專職的生活老師和宿舍管理員;籃球場、田徑場運動設施齊全,整個校園氣勢宏偉;並有24小時保安監控。

專業專向定點培訓

學校專為: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高等藝術院校輸送學生而設立的定向美術培訓基地。專業教師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文化課由多年高考教育經驗的教師擔任。以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招生要求為主導,參照國內外美術教學的方向,專業課與文化課同步進行,嚴謹的教學態度、一流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育教學各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教師、學生頻頻獲獎,深得學生、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許!

美院招生、應試模式

我們的專業教師都是從考場上一路拼殺,並以優異的成績在國美、央美畢業,具有豐富的考試經驗和心理素質,用親身體會總結出一套學習和應試模式。讓你縮短時間、少走彎路,幫你考上美院!

完美的教學體系

實行全日制教學,定期的藝術欣賞課。合理劃分不同的課題,每個階段訓練重點明確,發揮學員思路、挖掘表現素質及感應能力。針對學員情況進行單獨輔導,使學員水平全面提高。針對每位學生合理安排作業,做到專業,文化課兩不誤,定期組織參觀畫展、實地寫生與交流。配備大量的學習資料供學生參考,對各大美院考題、考生作品進行論證評析學習,考前進行集中壓題,給予當年各大美院考題准確定位,使每位學生的備考工作做到最佳狀態,創出最好成績。

積極的激勵機制

定期考試學生:真實反映出學習情況,每月、每周進行專業測試,對課下作業抽查並組織講評,對專業進步較快及學習激情高的學生進行獎勵。
定期考核教師:學生和學校共同為老師評分,成績落後者學校將對其立即解聘,更進一步保障學生的學習成績!

Ⅹ 傳統文化傳承與美術教育之間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結合民間工藝製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的東西得以發展。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本民族豐富的民間文化,由衷地感到驕傲,為我們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級的《江南民間美術》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綉、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同學們利用課余收集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願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後小組進行匯報。有的小組向同學們介紹了風箏的起源、流派、製作方法;有的小組介紹了各式各樣的中國結,及各種結的裝飾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組介紹了各種民間的玩具的形式、特點及民間玩具圖案的裝飾寓意??通過第一課時的討論、交流,同學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設計製作一隻風箏、放飛風箏、中國結的製作,在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對風箏文化、中國結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通過對風箏、中國結的學習、製作,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結合建築藝術的欣賞,領略中華建築的文化歷史,建築特色。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少兒版七年級的《建築與環境》單元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同學們發現傣族的竹樓布局靈活多樣,造型靈巧飄逸,四周以竹籬環繞,幽靜宜人,體現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侗族的鼓樓,不用一釘一鉚而銜接,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同時鼓樓又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使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三)結合名畫欣賞,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在課前我安排三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走進名家、名畫》欄目,通過一周一位學生輪流的交流,感受藝術家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同時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適時地滲透傳統文化,如在六年級美術教材中,在講各種不同的線的表現時,我通過讓學欣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等這樣一些具體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線條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賞畫,使學生對中國畫中的用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唯有在認知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造。

熱點內容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