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生物
北極的苔蘚,共有500多種,在大大小小的土丘上和密密麻麻的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絨布一樣,一片一片。苔蘚既不怕冷,也不怕干,只要有一片土壤,它們就能頑強地生存下去。
北極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楊柳科,莎科,禾木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薔薇科,大多為多年生,主要靠根莖擴展的無性繁殖,因為生長期很短,來不及按步就班地完成發芽、開花、結果、成熟這樣一個漫長的周期,只好八仙過海,各獻其能。例如,蒲公英的花蕊,來不及授精便可發育為成活的種子。還有北極棉花,每一顆都頂著一個小小的絨球,花花點點,白色一片,象是散落在苔原上的無數珍珠,它們就是用這些小球來保護種子,天氣再冷也可以照常發育。
生活在北極的昆蟲,還面臨著另外一種特殊的困難,就是這里地廣人稀,連動物也很稀少,它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進攻的對象呢?據生物學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種非常先進的紅外線探測器,能在相當遠的距離,准確無誤地遙感到人或動物身上發射出來的紅外線,從而順藤摸瓜,群起而攻之。
北極絕大多數都是候鳥,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極燕歐,它們在北極繁殖,卻要到南極去越冬,每年在南北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四萬多公里。因此,北極燕鷗不僅是地球上遷移距離最長的鳥類,可以說是鳥中之王,而且還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抓到了一隻腿上套環的燕鷗,結果發現他已經活了34年。由此算來,這種體重只有100克左右的小小的鳥類,一生中大約要飛行一百五十多萬公里的距離,其非凡的能力真令人贊嘆。
狐狸是北極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除了人類之外,沒有什麼天敵。在皮毛商人到達北極之前,狐狸生活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雖然無力向馴鹿那樣的大型食草動物進攻,但捕捉小鳥,揀食鳥蛋,追逐兔子,在海邊上撈取軟體動物,都是它們的拿手好戲。到了秋天,它們也會換換口味,到草叢中尋找一點漿果吃,以補充一下身體所必需的維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還是旅鼠。它們象貓一樣地敏捷輕巧,機動靈活,往往能縱身跳起,准確地撲過去,將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在旅鼠稀少的冬天,它們的日子就會特別難過。但狐狸忍飢挨餓的能力很強,它們可以連續幾天甚至幾個星期不吃東西而不至於餓死。
在北極動物中,狼和狐狸是親戚,但它們捕食的目標卻大不相同。狼雖然對送到口邊的旅鼠和兔子之類小動物也不肯放過,但它們追逐的主要是馴鹿和麝香牛之類的大動物,這是由於它們的生活方式所決定的。狼群總是集體捕獵,分而享之,如果跑了半天才抓到一隻兔子,怎麼能滿足飢腸碌碌的群體的需要呢?當然,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小的食肉動物捕食小的食草動物,大的食肉動物則捕食大的食草動物,各取所需,互不爭食,只有這樣,生態平衡才有可能維持下去。
北極熊雖然主要生活在北冰洋的冰蓋上,但卻要到陸地上來繁殖,所以還是陸地動物。
『貳』 南方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這東西要怎麼比,首先華南師范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都不是屬於那種絕對意義上的綜合類大學。深圳大學的話,雖然近些年進步飛速,但是它不是211也不是985,總感覺差了點什麼。
至於暨南大學,那是一所華僑高等學府。是一所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以及廣東省聯合建立,但是直屬統戰部管轄的大學。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來看,暨南大學很明顯從身份等各個方面都要強於其他的三所大學。其次是華南師范大學,畢竟人家華南師范大學屬於211工程。
深圳大學建校要比南方科技大學早,而且其地位獨特,國家會給予大力扶持。
而且,深圳作為國家重點扶持城市,其發展一直是遙遙領先。而南方科技大學,因為其主攻科技方面,國家對於培養科技人才又頗為重視。所以這兩所學校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還是令人期待。
深圳大學的歷史就沒有那麼悠久了,它是在1983年才建設起來的。但是因為其地位相當獨特,所以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援助。
在建校初期,就受到了來自我國頂尖的三所大學、清華、北大和人大的支援。其中,北大因為屬文科,所以援助深圳大學中文、外語類的學科。而清華屬理科,則援助電子、建築類的學科。至於人大,則是援助經濟和法律類的學科。
試問,國內又有哪幾所學校能夠獲此殊榮。而且,因為深圳還是重點發展地區,所以深圳大學還是一直在被國家重點扶持中。說不定幾年後,深圳大學也會成為黑馬,一鼓作氣沖入國內大學TOP10呢。
四、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就更年輕了,它建設於2010年。而且這所大學主攻的是科技方面,目前國家對於科技人才相當重視,所以這個南方科技大學未來應當也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