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闕文言文

闕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1 09:08:59

文言文中「闕」「獄」的意思。

闕 jué
去除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若闕地及泉.——《左傳內》
毀傷
如:闕翦(削弱容,毀壞).
闕 quē
缺點;錯誤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豁口,空缺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①<名>官司;案件。《曹劌論戰》:「小大之~,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名>監獄。《獄中雜記》:「余在刑部~,見死而由竇出者,日三四人。」
③<名>罪狀。《獄中雜記》:「法應立決,~具矣。」

滿意請採納哦

Ⅱ 《勸將士勤攻己闕教》這篇文言文的譯文

只是我自己的翻譯,不抄准確的話請多包涵

原文:
勸將士勤攻己闕教

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以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成,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

翻譯:
勸勉三軍將士勤加批評自己過失的教令
大軍在祁山、箕谷兩地數量都比敵人多,但不能擊敗敵人反而被敵人擊敗(的原因,這里還是省略吧),那麼這個弊病不在於兵力少,而在我一個人。如今我想要裁減軍隊,精簡將領,明確刑罰,反省過失,為將來訂正一個變通的方法,如果不能這樣,就算兵力多又有什麼助益呢!從今以後,諸位如對國事有忠直的思慮,只管勤加批評我的過失,(這樣)則事情可以做成,敵人可以消滅,平定天下的大功可以蹺足以待了。

Ⅲ 闕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闕有3種意思。

1.闕在古代是一種很罕見的姓氏,讀作(què),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

2.闕也叫做象魏,是用來頒布法令的地方以及宮殿入口處的雙柱的名稱,所以被稱為宮闕;如果在城門的兩旁建立闕,則稱為城闕。

3.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而始。

(3)闕文言文擴展閱讀:

分類

闕的種類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約有:宮闕、壇廟闕、墓祠闕、城闕、國門闕等等。

1.宮闕

位於帝王之居宮門前面,那種在宮門前建獨立的二台(兩觀)的形式,自漢魏以後已有變化,逐漸與皇宮大門相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了。早期的遺物也已不存,現在保存唯一的一處宮闕遺物就是北京明清故宮的午門。

2.壇廟闕

位於大型的壇廟大門左右,現存實物有著明的嵩山三闕,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之麓,即太室廟闕、少室廟闕、啟母廟闕,公元二世紀初東漢時期所建。

3.陵墓闕

陵墓闕是現存漢闕中保存得最多的類型。它們均位於陵墓之前,兩相對稱,中闕為道,為陵墓神道的入口大門。它們或木構,或石砌;木闕現已無存,石闕則實例頗多,均為後漢物。闕身形制略如碑而略厚,上覆以檐;其附有子闕者,則有較低較小之闕,另具檐瓦,倚於主闕之側。

4.城闕

古時候,常常在城門的兩旁建立雙闕,以為守望,稱作城闕。《詩經·鄭風·子衿》上有「挑兮達兮,在城闕兮」的句子。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指的更是整個京城了。

Ⅳ 求翻譯,或者這篇文言文答案

魚崇諒,字仲益,他先祖是楚州山陽人,後來遷到陝。崇諒原名劉崇遠,後避漢高祖名諱而改的。小時候能寫文章,20歲時被後梁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刺史徵辟為隨從。恰逢相州兵變,嘩變軍隊投誠後唐庄宗李存勖。魚崇諒逃回陝縣,被後唐秦王李冷靜錄用,任記室官。後李冷靜叛亂被殺,魚崇諒連坐,流放慶州(今甘肅省慶陽縣境),後改放華州(今陝西省華縣境),不久又放回家鄉。後唐清泰三年(936),被潞王李從珂起用為陝州司馬,後令知制誥。後唐亡,入任後晉,任殿中侍御史,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境)長官李儼請調魚崇諒為察看指使。崇諒向朝廷進奉物品時,為宰相看重,引薦為屯田員外郎,擔任草擬制誥、詔書。後晉開運三年(946),契丹入開封,契丹國丞相張礪力薦魚為翰林學士。契丹北退,魚崇諒未隨,後漢高祖劉知遠進入開封,魚崇諒獻契丹國全部詔敕,高祖任他為知制詔。不久又任為翰林學士。後漢高祖乾祐元年(948),回陝州任保義軍節度副使,領合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境)刺史。時遇討叛,崇諒擔任前方事務,供給前線。不久回朝任學士。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崇諒仕周,仍為學士,後周太祖郭威將書詔俱委之,且加工部侍郎。時兗州(今山東省兗州市境)節度使慕容彥欲叛,高祖命魚崇諒擔任使者,安慰慕容彥歸心。後周進策獻計人很多,高祖任命崇諒為樞密院引試,考核、調查進策獻計者才幹。不久魚崇諒又奏請回陝縣養母,詔准長假,假滿百天,回朝任禮部侍郎、學士。崇諒再次上表,請延假養母送終。
太宗即位,下詔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兵部侍郎退休。一年多後死。

Ⅳ 闕在文言文里的解釋,舉例

闕 jué

去除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若闕地及泉。——《左傳》
毀傷內
如:闕翦(削弱,容毀壞)。

闕 quē
缺點;錯誤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漏。——諸葛亮《出師表》
豁口,空缺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Ⅵ 凡得別本三千於卷 五經諸史 殆無遺闕 文言文翻譯

凡得別本三千於卷 五經諸史 殆無遺闕
共得到其他本三千在卷五經各史幾乎沒有遺漏

Ⅶ 闕上書理馬援文言文翻譯

詣闕上書理馬援
臣聞王德聖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備於眾。
臣聽說賢明君王的德政不會忘記他人的功勞,有一方面的優點就採用,不求全責備。
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禮葬田橫,大臣曠然,咸不自疑。夫大將在外,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誠為國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將據聊而不下。豈其甘心末規哉,悼巧言之傷類也。竊見故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以四年冬始歸正朔。當此之時,虜述矯號於益州,隗囂擁兵於隴、冀,豪傑盱睢,且自為政。援拔自西州,欽慕聖義,間關險難,觸冒萬死,孤立群貴之間,傍無一言之佐,馳深淵,入虎口,豈顧計哉!寧自知當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車駕西討隗囂,國計狐疑,眾營未集,援建宜進之策,卒破西州。隗囂克定,援有力焉。及吳漢下隴,冀路斷隔,豪強叛城,酋羌殺吏(二語從《書鈔》一百五十六引《東觀記》補)。唯獨狄道為國堅守,士民飢困,乃敢駑者履(此語從《書鈔》補。梅鼎祚《文紀》別收《東觀記》一條,題雲「救狄道策」,列於《理馬援書》之後,實即此書之約文),寄命漏刻。援奉詔西使,鎮慰邊眾,乃奮不顧身,間關山谷之中,揮戈先零之野,招集豪傑,曉誘羌戎,謀如湧泉,勢如轉規(《文選·王仲宣誄》注引作「轉圜」),遂救倒懸之急,存幾亡之城,兵全師進,因糧敵人,隴、冀略平,而獨守空郡,兵動有功,師進輒克。誅鋤先零,緣入山谷,猛怒力戰,飛矢脛。征在虎賁,則有忠策嘉謀於國。又出征交,土多瘴氣,援與妻子生訣,無悔吝之心,遂斬滅征側,克平一州使王府納越裳之貢,邊境無兵革之憂。間復南討,立陷臨鄉,師已有業,未竟而死,吏士離疫,援不獨存。夫戰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敗,深入未必為得,不進未必為非。人情豈樂久屯絕地,不生歸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中,名滅爵絕,國土不傳。海內不知其過,眾庶未聞其罪,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並興,宗親怖栗,死者不能自明,生者莫為之訟,臣竊傷之。夫明主Ο於用賞,約於用刑。高祖嘗與陳平金四萬斤以間楚軍,不問出入所為,豈復疑以錢谷間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於讒,此鄒陽之所悲也。《詩》雲:「取彼讒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惡。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惡,無使功臣懷恨黃泉。臣聞《春秋》之義,罪以功除;聖王之祀,臣有五義。若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所謂以死勤事者也。願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絕宜續,以厭海內之望。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野,竊感欒布哭彭越之義,冒陳悲憤,戰栗闕庭。(《後漢·馬援傳》,袁宏《後漢紀》八)[1]
飛鳥寺衡,馬驚觸虎,物類相生,亦無不有。(《文選·赭白馬賦》注引《東觀記》。案:朱勃《理馬援書》,范《書》、袁《紀》各有刪節,今合錄之,復據《東觀記》補足三語,此又其佚文也。)

Ⅷ 文言文中赴闕的意思

【原文】赴闕

【解析】到朝廷

(去到朝廷)

「闕」quē

古代用作「缺」字回。空缺。

「闕」què

  • 皇宮門答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闕。本義:古代宮殿。

  •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闕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京城,宮殿:「城闕輔三秦」。

闕,門觀也。——《說文》。

宮門的代稱。如:闕下(帝王的宮闕之下。借指朝廷);闕門(宮門。位於兩觀之間)

Ⅸ 高中文言文 闋 這個字有哪些意思

●闋
(闋)
què ㄑㄩㄝˋ
◎ 停止,終了:樂闋。服闋(古代三年之喪滿)。
◎ 量詞,歌曲或詞,一首為一闋;一首詞的一段亦稱一闋,前一段稱「上闋」,後一段稱「下闋
詳細字義
◎闋

〈動〉
(1) (形聲。從門,癸( guǐ)聲。本義:祭事結束而閉門)
(2) 同本義。引申為止息;終了 [cease;end]
闋,事已閉門也。——《說文》
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莊子·人間世》
繁餚既闋,亦有寒羞。——張協《七命》
(3) 盡;無剩餘 [exhaust]
俾民心闋。——《詩·小雅·節南山》
物物卬市,日闕亡儲。——《漢書》。顏師古注:「闋,盡也。日闋,言當日即盡,不蓄積也。」
(4) 舊指服喪期滿 [(mourning term) end]
於是三年禮闋,乃相與刊勒金石。——《山陽太守祝睦後碑》
(5) 樂終[stop]
闋,曲終為闋。——《古今韻會舉要》
主人答拜,樂闋。——《儀禮》
詞性變化
◎闋
闋 què
〈名〉
(1) 樂曲 [word]
歌數闋。——《史記·留侯世家》
曲終闋盡,餘弦更興。——漢· 馬融《長笛賦》
歌曲以闋為稱。——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2) 樂一遍為一闋 [turn]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呂氏春秋》
(3) 空隙 [gap]
瞻彼闋者,虛室生白。——《莊子》
◎闋

〈量〉
(1) 歌曲或詞一首叫一闋。如:彈琴一闋;填一闋詞
(2) 一首詞的一段叫一闋。如:上闋;下闋

Ⅹ 文言文中「闕」「獄」的意思是什麼

  1. 「闕」

    古代用作「缺」字。削減;毀壞空缺;缺少。也作「缺」;欠,應給而不給;通「內掘」。挖。

  2. 「獄」

    獄,確也;容監獄,牢房;刑獄;刑罰。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