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打
⑴ 三打白骨精現代文和文言文的區別
《三打白骨精》現代文與文言文的區別在於:現代文閱讀起來通俗易懂,思想內容閱讀後基本能清楚明白;而文言文閱讀起來文鄒鄒的,閱讀半天還弄不明白意思。
⑵ 打 在古文中怎麼說
打在古文中用「擊」字表達
一、打拚音:dǎ
釋義:
1、擊,敲,攻擊:打擊。毆打。打殺。
2、放出,發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號。打電報。
3、做,造:打首飾。打傢具。
4、撥動:打算盤。
5、揭,破,鑿開:打破。打井。
6、舉,提起:打燈籠。打起精神。
7、塗抹,印,畫:打蠟。打戳子。
8、寫出,開出:打證明。
9、捆,扎:打包裹。
10、合,結合:打伙。打成一片。
11、獲取,購取:打水。打魚。
12、除去:打消。打杈。
13、定出,計算:打算。打腹稿。
14、用,採用,使用:打比喻。
15、玩,玩耍:打球。
16、截,停,減,退:打住。打價兒。
17、表示人體發出某種行為動作:打手勢。
18、進行某種活動,從事或擔任某種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與某些動詞結合,基本上保留原動詞詞義:打掃。打擾。
20、自,從:打哪兒來?
二、擊拼音:jī
釋義:
1、敲打,或做類似敲打的動作:擊打。擊鼓。擊中(zhòng)。擊破。擊斃。擊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側擊。
2、攻打:擊敗。擊毀。打擊。聲東擊西。
3、碰,接觸:撞擊。目擊。肩摩轂(gǔ)擊(亦作「摩肩擊轂」)。
(2)文言文三打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打掃[dǎ sǎo]
掃除;清理。
2、吹打[chuī da]
用嘴吹掉(灰塵等)
3、打工[dǎ gōng]
做工(多指臨時的)。
4、打點[dǎ dian]
收拾;准備。
5、抽打[chōu dǎ]
(用條狀物)打。
⑶ 以三打頭的文言文名言
以三打頭的文言文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師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3、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⑷ 求《西遊記》中除「三打白骨精」外的任一一個故事。文言文。
第018回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作者:吳承恩 出版社:
行者辭了菩薩,按落雲頭,將袈裟掛在香楠樹上,掣出棒來,打入黑風洞里。那洞里那得一個小妖?原來是他見菩薩出現,降得那老怪就地打滾,急急都散走了。行者一發行凶,將他那幾層門上,都積了乾柴,前前後後,一齊發火,把個黑風洞燒做個紅風洞,卻拿了袈裟,駕祥光,轉回直北。
話說那三藏望行者急忙不來,心甚疑惑,不知是請菩薩不至,不知是行者託故而逃,正在那胡猜亂想之中,只見半空中彩霧燦燦,行者忽墜階前,叫道:「師父,袈裟來了。」三藏大喜,眾僧亦無不歡悅道:「好了,好了!我等性命,今日方才得全了。」三藏接了袈裟道:「悟空,你早間去時,原約到飯罷晌午,如何此時日西方回?」行者將那請菩薩施變化降妖的事情,備陳了一遍。三藏聞言,遂設香案,朝南禮拜罷,道:「徒弟啊,既然有了佛衣,可快收拾包裹去也。」行者道:「莫忙,莫忙。今日將晚,不是走路的時候,且待明日早行。」眾僧們一齊跪下道:「孫老爺說得是。一則天晚,二來我等有些願心兒,今幸平安,有了寶貝,待我還了願,請老爺散了福,明早再送西行。」行者道:「正是,正是。」你看那些和尚,都傾囊倒底,把那火里搶出的余資,各出所有,整頓了些齋供,燒了些平安無事的紙,念了幾卷消災解厄的經。當晚事畢。
次早方刷扮了馬匹,包裹了行囊出門。眾僧遠送方回。行者引路而去,正是那春融時節,但見那——
草襯玉驄蹄跡軟,柳搖金線露華新。桃杏滿林爭艷麗,
薜蘿繞徑放精神。沙堤日暖鴛鴦睡,山澗花香蛺蝶馴。
這般秋去冬殘春過半,不知何年行滿得真文。
師徒們行了五七日荒路,忽一日天色將晚,遠遠的望見一村人家。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壁廂有座山莊相近,我們去告宿一宵,明日再行何如?」行者道:「且等老孫去看看吉凶,再作區處。」那師父挽住絲韁,這行者定睛觀看,真個是:——
竹籬密密,茅屋重重。參天野樹迎門,曲水溪橋映戶。道旁楊柳綠依依,園內花開香馥馥。此時那夕照沉西,處處山林喧鳥雀;晚煙出爨,條條道徑轉牛羊。又見那食飽雞豚眠屋角,醉酣鄰叟唱歌來。
行者看罷道:「師父請行,定是一村好人家,正可借宿。」那長老催動白馬,早到街衢之口。又見一個少年,頭裹綿布,身穿藍襖,持傘背包,斂紥褲,腳踏著一雙三耳草鞋,雄糾糾的出街忙走。行者順手一把扯住道:「那裡去?我問你一個信兒,此間是什麼地方?」那個人只管苦掙,口裡嚷道:「我莊上沒人,只是我好問信?」行者陪著笑道:「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何害?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那人掙不脫手,氣得亂跳道:「蹭蹬,蹭蹬!家長的屈氣受不了,又撞著這個光頭,受他的清氣!」行者道:「你有本事,劈開我的手,你便就去了也罷。」那人左扭右扭,那裡扭得動,卻似一把鐵鈐紘住一般,氣得他丟了包袱,撇了傘,兩只手,雨點似來抓行者。行者把一隻手扶著行李,一隻手抵住那人,憑他怎麼支吾,只是不能抓著。行者愈加不放,急得爆燥如雷。三藏道:「悟空,那裡不有人來了?你再問那人就是,只管扯住他怎的?放他去罷。」行者笑道:「師父不知,若是問了別人沒趣,須是問他,才有買賣。」
那人被行者扯住不過,只得說出道:「此處乃是烏斯藏國界之地,喚做高老莊。一庄人家有大半姓高,故此喚做高老莊。你放了我去罷。」行者又道:「你這樣行裝,不是個走近路的。你實與我說你要往那裡去,端的所干何事,我才放你。」這人無奈,只得以實情告訴道:「我是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我那太公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十歲,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個妖精佔了。那妖整做了這三年女婿,我太公不悅,說道女兒招了妖精,不是長法,一則敗壞家門,二則沒個親家來往,一向要退這妖精。那妖精那裡肯退,轉把女兒關在他後宅,將有半年,再不放出與家內人相見。我太公與了我幾兩銀子,教我尋訪法師,拿那妖怪。我這些時不曾住腳,前前後後,請了有三四個人,都是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降不得那妖精。剛才罵了我一場,說我不會幹事,又與了我五錢銀子做盤纏,教我再去請好法師降他。不期撞著你這個紇刺星扯住,誤了我走路,故此里外受氣,我無奈,才與你叫喊。不想你又有些拿法,我掙不過你,所以說此實情。你放我走罷。」
行者道:「你的造化,我有營生,這才是湊四合六的勾當。你也不須遠行,莫要化費了銀子。我們不是那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其實有些手段,慣會拿妖。這正是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眼好。煩你回去上復你那家主,說我們是東土駕下差來的御弟聖僧往西天拜佛求經者,善能降妖縛怪。」高才道:「你莫誤了我。我是一肚子氣的人,你若哄了我,沒甚手段,拿不住那妖精,卻不又帶累我來受氣?」行者道:「管教不誤了你。你引我到你家門首去來。」那人也無計奈何,真個提著包袱,拿了傘,轉步回身,領他師徒到於門首道:「二位長老,你且在馬台上略坐坐,等我進去報主人知道。」行者才放了手,落擔牽馬,師徒們坐立門旁等候。
那高才入了大門,徑往中堂上走,可可的撞見高太公。太公罵道:「你那個蠻皮畜生,怎麼不去尋人,又回來做甚?」高才放下包傘道:「上告主人公得知,小人才行出街口,忽撞見兩個和尚,一個騎馬,一個挑擔。他扯住我不放,問我那裡去。我再三不曾與他說及,他纏得沒奈何,不得脫手,遂將主人公的事情,一一說與他知。他卻十分歡喜,要與我們拿那妖怪哩。」高老道:「是那裡來的?」高才道:「他說是東土駕下差來的御弟聖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太公道:「既是遠來的和尚,怕不真有些手段。他如今在那裡?」高才道:「現在門外等候。」那太公即忙換了衣服,與高才出來迎接,叫聲「長老」。三藏聽見,急轉身,早已到了面前。那老者戴一頂烏綾巾,穿一領蔥白蜀錦衣,踏一雙糙米皮的犢子靴,系一條黑綠絛子,出來笑語相迎,便叫:「二位長老,作揖了。」三藏還了禮,行者站著不動。那老者見他相貌凶丑,便就不敢與他作揖。行者道:「怎麼不唱老孫喏?」那老兒有幾分害怕,叫高才道:「你這小廝卻不弄殺我也?家裡現有一個丑頭怪腦的女婿打發不開,怎麼又引這個雷公來害我?」行者道:「老高,你空長了許大年紀,還不省事!若專以相貌取人,干凈錯了。我老孫丑自丑,卻有些本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捉得鬼魅,拿住你那女婿,還了你女兒,便是好事,何必諄諄以相貌為言!」太公見說,戰兢兢的,只得強打精神,叫聲「請進」。這行者見請,才牽了白馬,教高才挑著行李,與三藏進去。他也不管好歹,就把馬拴在敞廳柱上,扯過一張退光漆交椅,叫三藏坐下。他又扯過一張椅子,坐在旁邊。那高老道:「這個小長老,倒也家懷。」行者道:「你若肯留我住得半年,還家懷哩。」
坐定,高老問道:「適間小價說,二位長老是東土來的?」三藏道:「便是。貧僧奉朝命往西天拜佛求經,因過寶庄,特借一宿,明日早行。」高老道:「二位原是借宿的,怎麼說會拿怪?」行者道:「因是借宿,順便拿幾個妖怪兒耍耍的。動問府上有多少妖怪?」高老道:「天哪!還吃得有多少哩!只這一個妖怪女婿,已彀他磨慌了!」行者道:「你把那妖怪的始末,有多大手段,從頭兒說說我聽,我好替你拿他。」高老道:「我們這莊上,自古至今,也不曉得有什麼鬼祟魍魎,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曾有子,止生三個女兒:大的喚名香蘭,第二的名玉蘭,第三的名翠蘭。那兩個從小兒配與本庄人家,止有小的個,要招個女婿,指望他與我同家過活,做個養老女婿,撐門抵戶,做活當差。不期三年前,有一個漢子,模樣兒倒也精緻,他說是福陵山上人家,姓豬,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願與人家做個女婿。我老拙見是這般一個無羈無絆的人,就招了他。一進門時,倒也勤謹,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來,其實也好。只是一件,有些會變嘴臉。」行者道:「怎麼變么?」高老道:「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後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獃子,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喜得還吃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家業田產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凈!」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還是件小事,他如今又會弄風,雲來霧去,走石飛砂,唬得我一家並左鄰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蘭小女關在後宅子里,一發半年也不曾見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個妖怪,要請個法師與他去退,去退。」行者道:「這個何難?老兒你管放心,今夜管情與你拿住,教他寫了退親文書,還你女兒如何?」高老大喜道:「我為招了他不打緊,壞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親眷。但得拿住他,要什麼文書?就煩與我除了根罷。」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時,就見好歹。」
老兒十分歡喜,才教展抹桌椅,擺列齋供。齋罷將晚,老兒問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隨?趁早好備。」行者道:「兵器我自有。」老兒道:「二位只是那根錫杖,錫杖怎麼打得妖精?」行者隨於耳內取出一個綉花針來,捻在手中,迎風幌了一幌,就是碗來粗細的一根金箍鐵棒,對著高老道:「你看這條棍子,比你家兵器如何?可打得這怪否?」高老又道:「既有兵器,可要人跟?」行者道:「我不用人,只是要幾個年高有德的老兒,陪我師父清坐閑敘,我好撇他而去。等我把那妖精拿來,對眾取供,替你除了根罷。」那老兒即喚家僮,請了幾個親故朋友。一時都到,相見已畢,行者道:「師父,你放心穩坐,老孫去也。」
你看他擅著鐵棒,扯著高老道:「你引我去後宅子里妖精的住處看看。」高老遂引他到後宅門首,行者道:「你去取鑰匙來。」高老道:「你且看看,若是用得鑰匙,卻不請你了。」行者笑道:「你那老兒,年紀雖大,卻不識耍。我把這話兒哄你一哄,你就當真。」走上前,摸了一摸,原來是銅汁灌的鎖子。狠得他將金箍棒一搗,搗開門扇,裡面卻黑洞洞的。行者道:「老高,你去叫你女兒一聲,看他可在裡面。」那老兒硬著膽叫道:「三姐姐!」那女兒認得是他父親的聲音,才少氣無力的應了一聲道:「爹爹,我在這里哩。」行者閃金睛,向黑影里仔細看時,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那——
雲鬢亂堆無掠,玉容未洗塵淄。一片蘭心依舊,十分嬌態傾頹。櫻唇全無氣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語聲低。
他走來看見高老,一把扯住,抱頭大哭。行者道:「且莫哭,且莫哭」!我問你,妖怪往那裡去了?」女子道:「不知往那裡走。這些時,天明就去,入夜方來。雲雲霧霧,往回不知何所。因是曉得父親要祛退他,他也常常防備,故此昏來朝去。」行者道:「不消說了,老兒,你帶令愛往前邊宅里,慢慢的敘闊,讓老孫在此等他。他若不來,你卻莫怪;他若來了,定與你剪草除根。」那老高歡歡喜喜的,把女兒帶將前去。
行者卻弄神通,搖身一變,變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獨自個坐在房裡等那妖精。不多時,一陣風來,真個是走石飛砂。好風——
起初時微微盪盪,向後來渺渺茫茫。微微盪盪乾坤大,渺渺茫茫無阻礙。
凋花折柳勝繕麻,倒樹摧林如拔菜。翻江攪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
銜花糜鹿失來蹤,摘果猿猴迷在外。七層鐵塔侵佛頭,八面幢幡傷寶蓋。
金梁玉柱起根搖,房上瓦飛如燕塊。舉棹梢公許願心,開船忙把豬羊賽。
當坊土地棄祠堂,四海龍王朝上拜。海邊撞損夜叉船,長城颳倒半邊塞。
那陣狂風過處,只見半空里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醜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行者暗笑道:「原來是這個買賣!」好行者,卻不迎他,也不問他,且睡在床上推病,口裡哼哼颭颭的不絕。那怪不識真假,走進房,一把摟住,就要親嘴。行者暗笑道:「真個要來弄老孫哩!」即使個拿法,托著那怪的長嘴,叫做個小跌。漫頭一料,撲的摜下床來。那怪爬起來,扶著床邊道:「姐姐,你怎麼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來得遲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麼就丟我這一跌?」行者道:「你怎麼就這等樣小家子,就摟我親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時,便起來開門等你了。你可脫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個就去脫衣。行者跳起來,坐在凈桶上。那怪依舊復來床上摸一把,摸不著人,叫道:「姐姐,你往那裡去了?請脫衣服睡罷。」行者道:「你先睡,等我出個恭來。」那怪果先解衣上床。
行者忽然嘆口氣,道聲:「造化低了!」那怪道:「你惱怎的?造化怎麼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雖是吃了些茶飯,卻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築土打牆,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有蔬菜烹煎,你還有那些兒不趁心處,這般短嘆長吁,說甚麼造化低了?」行者道:「不是這等說。今日我的父母,隔著牆,丟磚料瓦的,甚是打我罵我哩。」那怪道:「他打罵你怎的?」行者道:「他說我和你做了夫妻,你是他門下一個女婿,全沒些兒禮體。這樣個丑嘴臉的人,又會不得姨夫,又見不得親戚,又不知你雲來霧去,端的是那裡人家,姓甚名誰,敗壞他清德,玷辱他門風,故此這般打罵,所以煩惱。」那怪道:「我雖是有些兒醜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願意方才招我,今日怎麼又說起這話!我家住在福陵山雲棧洞。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他若再來問你,你就以此話與他說便了。」
行者暗喜道:「那怪卻也老實,不用動刑,就供得這等明白。既有了地方姓名,不管怎的也拿住他。」行者道:「他要請法師來拿你哩。」那怪笑道:「睡著,睡著!莫睬他!我有天罡數的變化,九齒的釘鈀,怕什麼法師、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請下九天盪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行者道:「他說請一個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姓孫的齊天大聖,要來拿你哩。」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行者道:「你怎的就去?」那怪道:「你不知道,那鬧天宮的弼馬溫,有些本事,只恐我弄他不過,低了名頭,不象模樣。」他套上衣服,開了門,往外就走,被行者一把扯住,將自己臉上抹了一抹,現出原身,喝道:「好妖怪,那裡走!你抬頭看看我是那個?」那怪轉過眼來,看見行者咨牙嘴,火眼金睛,磕頭毛臉,就是個活雷公相似,慌得他手麻腳軟,劃剌的一聲,掙破了衣服,化狂風脫身而去。行者急上前,掣鐵棒,望風打了一下。那怪化萬道火光,徑轉本山而去。行者駕雲,隨後趕來,叫聲:「那裡走!你若上天,我就趕到鬥牛宮!你若入地,我就追至枉死獄!」咦!畢竟不知這一去趕至何方,有何勝敗,且聽下回分解。
⑸ 三打白骨精文言文簡介!!!明天就要用了!不要太過於長,500-600字便可!
白骨精
【簡介】
白骨精,西遊記中人物形像,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經途中遇見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雙劍,武藝出色,想吃唐僧肉,先變成十六七歲的漂亮少女,再變成一個八十歲的老婆婆,後變成年邁力衰的老翁,使出離間計,使唐僧逼走孫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險遭殺身之禍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多番變化,幾經爭斗,終於打得白骨精露出原形,救出了唐僧。
「白骨精」最早出現於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是一個多年成精的妖魔,擅長變化,狡猾又通曉人類的弱點。傳說她是女性,變化的女子形象眉眼生動而嫵媚多嬌,是個非常著名的妖怪,在中國甚至亞洲的其它國家可以稱為家喻戶曉。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一日,走到一座大山中,只見天色陰沉,谷中濃霧彌漫,悟空料定必有妖怪。他用金箍棒在地上劃一圈,讓八戒、沙僧保護師父在圈內休息,他去探聽虛實,順便采些鮮果來充飢。
這座山內千年修行的白骨精,她聽說吃了唐僧肉可長生不老,於是她三次設計捉拿唐僧。第一次,她變成一個美麗少女,手提一籃饅頭,笑著想把師徒三人從圈內騙出,悟空趕到,舉棒就打,女妖化一縷青煙跑掉。第二次,她變成老婆婆,拄一根拐杖從山後走來,悟空認出又是白骨精變的,舉棒又打,白骨精故伎重演,化煙脫逃。第三次變作一個老頭,在一間茅屋前坐等唐僧的到來。悟空看見,上來就打,白骨精招架不住,便用計從雲端扔下一黃絹,上寫:佛心慈悲,切勿殺生;再留悟空,難取真經。唐僧信以為真,怪悟空連傷二命,逼悟空離開。悟空走後,白骨精順利地捉了唐僧,在白骨精邀母親來吃唐僧肉時,孫悟空趕到,並打死老妖,變成白骨精的母親進洞救出了唐僧。
「可憐」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大概是《西遊記》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幾百年來總是被人們掛在嘴上反復品評著。不少聲音都在批評唐僧老邁昏庸,更多的則是在為孫悟空鳴不平。可再仔細想一想,那個看似恐怖、被當做典型示眾的白骨精其實也挺「可憐」的。
「可憐」的理由之一,修煉艱苦。白骨精起家的基礎僅僅是一堆白骨,真可謂是出身低、底子薄,在這一點上比不得紅孩兒,人家的爹媽本身就是道行很深的魔頭,騰雲駕霧的功夫是從娘胎里帶來的。同時修煉時也沒有特殊的機遇和優待,不像通天河裡的金魚精,它是沾了觀音菩薩的靈氣得道的,還有那個搗葯的兔子,本來就是廣寒宮里的神靈。有人說這傢伙不是也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華嗎?可你翻開《西遊記》看看,這個精那個怪的哪個沒有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華,他就像現在只要人活著就需要喝水吃飯一樣,是最基本的條件了。
「可憐」的理由之二,法力不濟。可能是先天不足的緣故,白骨精的法力很是一般,她只能笨拙地變個老頭、老太太的騙騙唐僧、豬八戒、沙僧他們幾個,一遇見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立馬露餡,而且露餡後掉頭就跑,一點也不敢招架。不像別的妖怪,無論如何也能抵擋一陣,特別是那個牛魔王,不僅和孫猴子一打就是上百回合,而且變成豬八戒還能逃過火眼金睛,硬是將芭蕉扇騙了回去。更糟糕的是,白骨精不僅自身實力差,而且沒有一件法寶,基本上是赤手空拳上陣。試想想,如果把金剛琢、乾坤袋什麼的給她用用,那孫悟空還能輕易地將她一棒打死嗎?
「可憐」的理由之三,下場悲慘。白骨精的三次出現都是匆匆忙忙縮頭縮腦的,最後連唐僧的邊兒都沒摸著就一命嗚呼了,這種下場在西遊記中的妖怪里無疑是最悲慘的,即便是虎力鹿力羊力這三個禽獸大師,在被砍被剜被烹前不是還在車遲國當了好多年的爺嗎?究其原因,一個是沒有後台,通天河的金魚精是觀音的寵物,吃了童男童女也不會被怎樣,金兜洞的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騎,打了天兵天將也白打,黑臉大鵬雕根子更硬,論輩分如來佛管他叫舅舅,誰又能拿他如何。最會投機的是無底洞的那隻老鼠,私設牌位給他干父干兄李靖和哪吒燒幾根劣質的香,居然也得到他們的庇護而逃過一死。相比之下,白骨精哪裡來的這些條件呢?另一個是她先天就不招人喜歡,看人家水靈的紅孩兒和憨憨的黑熊怪,做不成妖怪也能為人理財護院。白骨精陰森恐怖得根本沒人搭理,即便是觀音菩薩,也不會將大慈大悲的手伸過來。綜合以上兩點,白骨精被利索地打死並當做典型示眾,顯然是命中註定的了。
羅列了這么多的理由,你以為我是真的在可憐白骨精嗎?當然不是。白骨精走的是邪惡之路,被打死也是罪有應得。可是,按著這個標准和原則,金魚精、青牛精、黃眉老怪們也該被一一打死,可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都逃脫了。這一點,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⑹ 以三打頭的八字的文言文名言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後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⑺ 【打罵絕對少不得的。】【一定會又挨打又挨罵的 】【一定會非常生氣】 這三句話用文言文如何寫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打:掌。罵:辱。絕對:須。少不得的:存。「打版罵絕對少不得的權」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掌辱須存也。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一定會:必。挨:被。又挨打又挨罵的。「一定會又挨打又挨罵的」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必被掌辱具也。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一定會:必。非常:尤。生氣:怒。「一定會非常生氣」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必尤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