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紈字子純文言文翻譯
Ⅰ 片板是什麼
你問的是「海禁」中的「片板不許下海」這句話吧,其實就是用它來代替不準許出海。
出<明史>卷二百五 列傳第九十三《朱紈傳》
「朱紈,字子純,長洲人。正德十六年進士。除景州知州,調開州。嘉靖初,遷南京刑部員外郎。歷四川兵備副使。與副總兵何卿共平深溝諸砦番。五遷至廣東左布政使。二十五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明年七月,倭寇起,改提督浙、閩海防軍務,巡撫浙江。
初,明祖定製,片板不許入海。承平久,奸民闌出入,勾倭人及佛郎機諸國入互市。閩人李光頭、歙人許棟踞寧波之雙嶼為之主,司其質契。勢家護持之,漳、泉為多,或與通婚姻。假濟渡為名,造雙桅大船,運載違禁物,將吏不敢詰也。或負其直,棟等即誘之攻剽。負直者脅將吏捕逐之,泄師期令去,期他日償。」
"片板不許下海「----評閉關鎖國之源
很多人都知道明成祖時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這次壯舉並未引發中國人私人下海的熱潮,許多人都把它歸結於中國人沒有開拓精神。其實不然,這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推行的一項政策有關。
明朝從立國起一直實行」海禁「政策。這個海禁政策實際上只是對私舶而言,明朝前期官方經營的海上朝貢貿易從來沒有停止過,鄭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明實錄》提供的史料看,明朝實施海禁措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朝廷一再昭告濱海居民」不得私出海「。」無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讓海禁政策在沿海家喻戶曉。同時還在律法中明確規定出海違禁物。當時出口的主要貨物如絹、絲、緞、鐵器、銅錢等都被列入其中,不許私運下海。有違禁者查出後,不僅船、貨一起沒收,主犯還要被處以極刑,全家發配充軍,從犯也要被體罰。即使這樣,明朝還惟恐禁海不力,於是下令「禁革雙桅大船」。即民間不得擅造能出遠海的雙桅以上的尖底大船,原有的違式船都要改為平底船。
事實上,朱元璋在位期間,有關海禁的詔令每過一二年就重申一遍。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朱元璋命靖海侯吳禎籍方國珍所部溫、台、慶元三府軍士及蘭秀山無田糧之民隸各衛為軍時,就宣布「仍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明太祖實錄》卷七零)。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月又宣布「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 (《明太祖實錄》卷一三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因兩廣、浙江、福建人民以金銀、銅錢、緞匹、兵器等交通外番,私易貨物,再次詔戶部「申嚴交通外番之禁」(《明太祖實錄》卷二零五)。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於沿海走私活動頻繁,朱元璋又下令:「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見有者,限以三月銷盡」(《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一)。洪武三十年(1397年),他再次「禁申人民,無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明太祖實錄》卷二五一)。關於禁海原因,他只是說:「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嘗禁其往來」(《明太祖實錄》卷七零)。
當然,由於沿海一帶人多地少,許多居民還是私自出海貿易,明廷就進行殘酷鎮壓。如嘉靖十三年(1534年)前後到達松門、海洋等處的私人貿易船有50多艘。這些船上的海商,均被當作盜賊被捕,其中絕大多數被拷斃獄中,未死者也全發配充軍。明朝禁海只針對民間而不針對朝廷,真可謂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就造成了中國無法和外國持續、全面的交往!明朝對船舶的控制使得私人下海只能到達日本、東南亞一帶,無法環繞全球,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均是由私人下海發現的,這不能不說是朱元璋禍及子孫的禁海政策使然!
鄭和下西洋固然是一項壯舉,但這直接受限於朝廷的政策。政策一變,中國的海權就消失了。而私人公司則不然,只要有利益,他們是不會罷手的!如英國、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他們為本國帶來了多大的殖民利益啊!而且,就是鄭和下西洋也大大刺激了國內手工業的生產,如織造業,窯廠等,如果這由私人下海持續刺激下去,中國恐怕早在明朝後期就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了,誰都知道在資本主義早期手工業起了多麼巨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導致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源在於朱元璋的禁海政策,說他是導致中國落後的罪人一點都不為過!後來的清朝只是延續了明朝的政策罷了,畢竟滿人沒什麼文化,只知道因循舊制。而朱元璋禁海,除了倭寇因素外,還是他自己的小農思想作祟,他只希望臣民安分種田,不要做其他事。也是因為他自己受教育程度有限!要根除倭寇,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一隻強大的海軍,再不濟也可以招安一些強大的私人武裝(王直就是一例),可惜因循守舊的明朝皇帝永遠也不願這么做!!!
Ⅱ 何卿傳翻譯 文言文
何卿,成都衛人。有志操,習武事。正德年間,承襲世職任指揮僉事。因他的能力,被提升為筠連守備。隨從巡撫盛應期攻擊殲斬叛賊謝文禮、謝文義。世宗即位,論功晉升為署都指揮僉事,充任左參將,協助鎮守松潘。
嘉靖年代初期,芒部土舍隴政、土婦支祿等人反叛。何卿征討他們,斬敵人二百多首級,降俘叛眾有好幾百人。隴政逃奔到烏撒,何卿檄令土官安寧將隴政擒獲獻來。安寧假裝承諾,而實際上將隴政藏匿起來不交出來。巡撫湯沐說明了這種情況,皇帝剝奪了何卿的官職。川、貴之兵聯合征討,叛賊才被消滅,何卿恢復到原有官職。五年(1526)春天提升何卿為副總兵,仍然鎮守松潘。隴氏已經滅絕,改芒部為鎮雄府,設流官。不久,隴政的遺黨沙保又進行叛亂。何卿和參將魏武、姚汝皋等人並進,斬除沙保等叛賊首領七人,余黨也全部被殲。記錄功勞,魏武最大,何卿第二,賜賞各有不同。黑虎五砦番謀反,圍住長安諸堡,烏都、鵓鴿諸番也相繼反叛。何卿都攻破平定了他們,升為都督僉事。威茂番十多砦連兵劫搶軍餉,而且攻打茂州和長寧諸堡,索要撫恤賞賜。何卿和副使朱紈築茂州外城來圍困他們。不久又用計殘害他們的部眾,屢戰屢勝,於是攻打深溝,焚燒他們的碉砦。諸番處境困迫,請求讓他們贖罪。何卿責令他們獻出首惡,番人不答應。何卿又分別剿攻淺溝、渾水二砦,並殲滅他們。諸番於是爭獻首惡,歃血斷指耳,誓不再反叛。何卿於是與他們刻木為約,分處其部眾,劃疆為守,松潘的道路又暢通起來。巡撫潘鑒等人奏上他們兩人的功勞,皇帝下詔賞賜何卿、朱紈銀幣,晉升何卿為署都督同知,鎮守如故。過了很久,何卿因疾病辭官。
二十三年(1544),塞上戰事頻起。朝廷召何卿,何卿以疾病相辭。皇帝發怒,奪去何卿的都督官職,命他以都指揮使的官職到兵部聽候調遣。不久,敵寇逼近畿輔,命扎營在盧溝橋。松潘的副總兵李爵被巡撫丘養浩彈劾而罷去官職,皇帝下詔用何卿代替他。給事中許天倫說何卿賄賂丘養浩彈劾李爵,自為後路。皇帝發怒,革除何卿和丘養浩的官職,令巡按冉崇禮調查核實。當時兵事棘手,翁萬達又推薦何卿,恢復他的都督僉事官職,督東官廳軍馬。之後冉崇禮具言說李爵貪污「,何卿鎮守松潘有十七年,為蜀保障,軍民頌德,但他還貧窮,哪有所得的錢財進行賄賂呢?」皇帝怒意才消解。四川白草番叛亂,副總兵高岡鳳被彈劾。兵部尚書路迎上奏讓何卿代替他。何卿再次蒞臨松潘,將士都很喜歡。何卿於是會聚巡撫張時徹征討擒獲首惡數人,俘斬九百七十多人,攻克四十七營砦,摧毀四千八百碉房,繳獲馬牛器械儲積各以萬計。何卿進署都督同知。何卿素有威望,為番人所忌憚。自從威茂到松潘、龍安夾道築牆數百里,行旅往來,沒有剽奪的禍患。他先後在鎮二十四年,軍民像愛戴慈母一樣愛戴他。他再次因病回到家鄉。
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略海上。皇帝詔令何卿和沈希儀各率家眾奔赴蘇、松軍門。第二年何卿充任副總兵,總理浙江和蘇、松海防。何卿是蜀中名將,不熟悉海道,年紀已老,兵與將不熟悉,竟不能有所作為。他被巡按御史周如斗彈劾而罷除官職,死去。
---喜歡請贊,O(∩_∩)O謝謝。如有不足請多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