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浪費文言文

浪費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1 15:58:14

Ⅰ 浪費錢再什麼上面文言文怎麼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浪費」文言詞語可以用「糟」。「錢」文言詞語可以是「幣」。「再什麼」文言詞語可以是「又何」。「上面」文言詞語可以用「上」。「浪費錢再什麼上面」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糟幣又何上也。

Ⅱ 浪費我的時間用文言文怎麼說

浪費我的時間

文言文:費吾之時
費吾晝夜之功 (誇張的說法)

Ⅲ 表達浪費光陰的四字文言文或者成語有哪

虛度年華
[ xū dù nián huá ]
虛:沒有收獲、成就。白白地度過年歲。
出 處
《憶鄧拓·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Ⅳ 表達詩人對浪費人才的統治者的傾訴的古文有哪些

就是表達詩人懷才不遇的古文有
韓愈的《馬說》
李白的《行路難其一》
希望能幫到你
祝你生活愉快

Ⅳ 白白浪費古文怎麼說

徒勞、枉然、枉費、以上三個都可以,別的暫時我想不起來了,請原諒!

Ⅵ 形容浪費糧食的古代名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內勤儉破由奢
●勤儉永容不窮,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家有萬石糧,揮堆不長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一頓
●精打細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當屋賣鍋
●小富由儉,大富由天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Ⅶ 卻只能浪費 用文言文怎麼說

現代文與文言文對譯:「卻」文言詞語可以用「然」。「只能」文言詞語可以用「惟」。「浪費」文言詞語可以用「糟蹋」。「卻只能浪費」用文言文可以這么說:然惟糟蹋也。

Ⅷ 古代節約糧食的文言文

1、《詠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

2、《雜曲歌辭·太平樂》唐代·白居易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聖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翻譯:豐收了也要節儉,時運吉利太平更要消弭戰爭。如果掌權者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念頭,那天下又怎麼會不太平。

3、《度關山》兩漢·曹操

世嘆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翻譯:難怪世人贊賞伯夷,盼望搞好社會風氣。奢侈本是最大罪惡,節儉美德不容懷疑。

4、《朱子家訓·全文》清·朱柏廬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翻譯: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5、《憫農二首》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

Ⅸ 而青春更不能浪費用文言文怎麼說

要問「而青春更不能浪費」用文言文怎麼說了,先來看看句子裡面的現代漢語詞回語可以用哪些文言詞語來替代答。「而」文言詞語可以用「然」。「青春」文言詞語可以翻譯為「錦瑟年華」。「更不能」文言詞語可以翻譯為「尤未可」。「浪費」文言詞語有「暴殄天物」之說。「而青春更不能浪費」用文言文可以這樣說:然錦瑟年華尤未可暴殄天物也。

Ⅹ 要節約不要浪費的文言文。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這句食堂幾乎都用)
4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
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勞。
5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6存錢猶如針挑土,用錢猶如水推沙。

訓儉示康
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餚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餚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聽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聽事誠隘,為太祝奉禮聽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餚、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山

熱點內容
教育雲公司 發布:2025-05-11 04:15:38 瀏覽:601
英語基礎1 發布:2025-05-11 01:46:36 瀏覽:45
燕趙教育 發布:2025-05-11 01:34:11 瀏覽:24
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00:17:53 瀏覽:419
上海高中化學知識點 發布:2025-05-10 23:57:31 瀏覽:826
教師的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10 23:09:53 瀏覽:485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