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學好文言文需看什麼書

學好文言文需看什麼書

發布時間: 2020-12-01 18:31:15

如何學習古漢語應看哪些書籍來提高文言文水平

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書,多翻譯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從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注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麼問題了。

第一,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里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注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面對丑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扎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復句。

第五,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繫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㈡ 學習文言文該讀些什麼書

真正能夠解決文言閱讀的障礙的辦法只有一條,就是多讀。讀得多,積累就深厚,文言閱讀的語言障礙才能從根本上被消除。我個人的經驗是,只要認真讀完《史記》和《聊齋志異》,文言閱讀的基本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影響之大,之深,之遠,超過了你們的想像。由於其影響巨大,後人寫歷史,寫文章,常常有意無意地去模仿《史記》,這個模仿當然也包括語言的形式。所以讀《史記》很重要。讀《史記》,你們可以只讀其中的本紀、世家和列傳,至於書、表,就算了。讀好了《史記》,再去讀一般文言文尤其是史傳文,基本上都不在話下了。此外順便說,讀好了《史記》,你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了解人性。你會懂得,成功的人物之所以成功,倒霉的人物之所以失敗,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它的道理的。
大家都知道它的作者蒲松齡,是一個考場上長期失意的人。這就是說,他參加了許多次考試,但他很背時,總是考不上。然而參加考試的次數一多,就特別熟悉普通的表達程式。蒲松齡不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他是個小知識分子。蘇東坡文章很自在,是因為他是個大知識分子。蘇軾才高,當時文名也高,所以膽子大,於是寫文章就非常自在,想怎樣寫就敢怎樣寫。小知識分子,心理常常是自卑的,尤其是寫文章的時候,他不敢放膽去寫,容易循規蹈矩遵守表達規范,因此《聊齋志異》的語言,是比較規范的文言文。而小知識分子,沉淪社會底層,他內心又常常渴慕高雅,仰慕風雅,於是喜歡賣弄,所以你在《聊齋志異》中,常常能觀察到許多通假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諸多文言文語言現象。通假現象容易帶來文字古雅的錯覺,在某些層面不高的知識分子心目中是很高雅的手段。比如「悅」字,這個字清代早就有了,但蒲松齡們寫文章的時候,偏偏要把「悅」寫成「說」。他們是這樣想的:《論語》上不是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嗎,我把「悅」寫作「說」,那不是直追古人、隱然與聖賢相似了嗎?
《聊齋志異》追仰《史記》,很多篇章末尾模擬「太史公曰」作「異史氏曰」,也是一個證據。當然,追慕古人,並非《聊齋志異》有價值的地方。《聊齋志異》是作為小說文本才那麼有價值。蒲松齡的傑出是後人發現的,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竟然是傑出的。不過,《聊齋志異》謹守規范、追慕古雅的語言,恰好使它成為我們現在解決文言文語言問題的一個絕佳範本。
司馬遷無疑是他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同時也是最具有文學才華和歷史成就的人,他是一個大知識分子,大得來規范了後代的歷史,影響了後代的文學,所以讀一部《史記》,就相當於讀了後代若幹部史書,容易使我們的文言水平大大提升。蒲松齡顯然是他那個時代頗受冷落的人,他的學問也不能稱雄於那個時代,但他作為小知識分子的拘謹、自卑和保守,為我們創作了非常規范的文言文文本。
多讀文言文很有必要,這比枯坐在那裡閱讀10本文言字典、文言語法著作,更為重要。高中三年,讀完這兩本書的時間,完全足夠。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了解這個方法。其實《史記》讀起來十分有趣,你看裡面所描寫的現實人生,精彩程度甚至超過了善於虛構的許多小說家的想像。我是坐在廁所中,斷斷續續讀完《史記》的。真的,很輕松,很有趣,很精彩。
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了解文言語法不重要。那當然是重要的,不過帶給我們的好處有限,而且,那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有敗壞我們的文言閱讀興趣的風險。至於讀文言字典,那也很重要。事實上,你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常常需要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我只是說,具體文本的閱讀更為重要,讀多了,詞彙積累就自動完成,文言語法就無師自通。蒲松齡學過文言語法嗎?沒有。他那時根本就沒有所謂古代漢語語法這門課程。但是,他的《聊齋志異》,比現在的古漢語專家刻意寫出的古文,通泰得多,自然得多。至於現今高考考場上那些所謂的古詩文作文,根本不通,幼稚得可笑還在那裡賣弄,但居然還可以騙得高分。

㈢ 看什麼書對學習文言文有好處

文言文的各個方面把抄握都是建立在讀懂的基礎之上.因此一是要培養文言文的閱讀語感.諸如學英語一樣.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寶.毛澤東主席曾說過.對於古代文化要採取[古為今用"的態度.我們學習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們寫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較高的價值.閱讀這些作品可以激發我們的愛國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等詩句至今傳誦.古人寫作時是非常講究謀篇布局.章法技巧的.為寫作可以說是嘔心瀝血.賈島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說.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僅可以使我們受到文學熏陶.而且對我們的寫作也會有幫助的.因此.我們不但要學習文言文.而且還要學好文言文.才能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㈣ 想要學習文言文 我是初學者 推薦需要看些什麼書 從低級到高級的

你先看三國演義,裡面白話、文言都有,比較好懂。接著看馮夢龍的三言系列,然後看古文觀止,文心雕龍,史記,最後看論語,詩經,莊子等先秦文章。

㈤ 想學文言文,看什麼書好

你好:
習古文不要囿於局限,讀書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內取二者,外容國文學不妨先行擱置,國粹畢竟為邦國之本。
1、清季之世,西學東漸,五四運動之前的文言文皆可稱之為古文。登高自卑,涉遠自邇,既然致力於此,即不應囿於局限。建議先從《小學韻語》、《幼學瓊林》、《三字經》、《千字文》入手,否則古文詰屈聱牙之處,難以理解。其次學習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最後研究《古文觀止》,循序漸進,由易至難。
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合百家之長,縱一人之學。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博曉古今,可立一家之說;學貫中西,或成經國之才。

㈥ 學習文言文看什麼書好

《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葯)、《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㈦ 如果要學習文言文,需要什麼書好,要不要買什麼文言文的字典

《古文觀止》 著重看先秦散文
字典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怎麼學習古文啊,初學者該怎麼學習,看什麼書呢

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書,多翻譯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從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注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麼問題了。

第一,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個時代里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注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面對丑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扎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復句。

第五,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繫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推薦:
自學考試的〈古代漢語〉(要全國的,不要北京的)或王力先生著〈古代漢語〉,然後准備幾本工具書,如〈古代漢語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再就是廣泛閱讀古代優秀文學作品,要以先秦2漢文章為主,幫你依次推薦幾本,〈聊齋志異〉〈古文觀止〉〈史記〉(以上三本最好是都帶白話翻譯和註解的)讀完它們,你的古代漢語水平至少等於漢語言專業本科生水平啦

㈨ 要學文言文下什麼軟體或者是看什麼書

如果你學文言文,只是想隨便學學,附庸風雅,隔壁古風吧、漢服吧不送~如果是中學生為了考試,建議前方右轉新華書店買本教參輔導書~如果是想踏踏實實看懂古人的文章打算長期閱讀,那我建議,從基礎學起。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像學習英語、並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識記、書寫才能基本掌握。以下是學習文言文必讀的書。建議按照順序依次閱讀。

  1. 《古代漢語》王力。狹義上說文言文是指先秦時期的書面語,後來口語漸漸變化,但文人寫文章依然沿用先秦時期的書面語。學文言文,就是學習先秦時期書面語。看完這本書,你已經對古代漢語的語法、語音、詞彙、三個方面有了基本了解(也會教你寫詩填詞)。同樣、不論學習哪一門語言,也都主要是從這三方面入手學習,我們稱之為語言三要素,剩下的書,只是填充這三個方面罷了。

  2. 《文字學概要》裘錫圭。認識漢字的基本性質、了解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系,為以後獨立閱讀文言文、訓詁提供幫助。

  3. 《音韻學教程》唐作藩。了解古代漢語的語音特點。如果把訓詁比作一個人走路,音韻學學不好,就相當於斷了一條腿,而另一條腿是文字學。

  4. 《訓詁學 》郭在貽。訓詁、就是使一段晦澀難懂的文字的意思 通順。因為讀到後面你會發現,很多書上的注釋是不準確的。這時需要你自己去運用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等知識獨立地正確疏通詞句含義。

  5. 《漢語史稿》王力。對漢語從古至今的演變有一個歷時性的認識。

可以說1-4本讀完後,你已經有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已經可以不用完全依賴他人的注釋去閱讀。不會再人雲亦雲,把書上的翻譯完全當真,有了自己訓詁的能力。相對來說,音韻學是比較難學的,如果不想深究、可以暫時放棄。而文字學則相對容易也有趣得多,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系。

如果再想深入學習、則可以直接根本性地從頭開始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了解世界上一切語言的共性與差異

②《現代漢語》黃伯榮、廖旭東。學習現代漢語的基本特點、現代漢語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所以很多東西可以追根溯源。主要是幫助你對漢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為《古代漢語》的預設前提是讀者已經閱讀過《現代漢語》,對漢語語法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古代漢語》中有很多重要且基本的語言概念都沒有講(重點,很多重要的語言學基礎概念都沒有講,所以《現代漢語》非常重要)

以上專業書是教你理論知識的。理論明白了,也要在閱讀中去體味所學的理論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

還有一點很重要,以上這些書並非只可以讀我所指出的版本。比如:我說可以最先先看《古代漢語》王力版。並不是說只有這一種版本的《古代漢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老師編撰的《古代漢語》,比如常用的還有郭錫良、王寧等等,只是說在種種《古代漢語》中,推薦王力版。文字學、音韻學等也相同,只是挑出了一個比較經典的版本。

再說工具書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出版社(注意不是二三十塊錢綠色皮子那本)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說文解字》不需要買書

《方言》、《爾雅》如果你學得夠深入的話,也許會用到他們

工具網站:

「國學大師」我已知網路上辭書匯總最全的網站,還有海量的影印古籍。

「漢典」查閱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篆體字、異體字

「漢字叔叔」查閱甲骨文、金文

「詩詞吾愛」查閱詩律、詞律

「古詩文網」查閱古籍作品,翻譯相對多一些,如果想圖快直接看翻譯,非常推薦。

工具app:

國學大師:實際上也是網頁=。=

漢典:和上文網站是一家,不過app做得讓我覺得很尷尬,不是特別好用,不如網頁厲害。

最後說說讀原著的問題,以上都是理論書、沒有配合的閱讀,理解很難深入、記憶也不深刻,所以學習文言文同時也要注重閱讀,把王力《古代漢語》前兩本的文選全部熟讀、甚至熟背一些篇章,並且盡力把每個字都搞懂(非常重要,而不是依靠所謂的「語感」去猜。)是很有必要的。然後再精讀如《論語》這類接近先秦口語的書大有裨益。注意選書時要選擇盡量好的版本。比如若想讀論語,可以先在網上查,「論語看誰的版本比較好?」然後再加以選擇。不要在書店裡稀里糊塗隨便買一本39.9的就讀了

如果你覺得挑來挑去很麻煩、又想要見識到各種各樣古代的文學作品,最推薦的方法是買一套《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至於剩下的、隨便讀吧[笑哭]

順便也許你還需要一個可以和你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可以相互顯擺、呸、相互學習。

2020年7月16日,第二次修改。

㈩ 學習古文先讀哪些書為好從哪些讀到哪些

學習古文不要囿於局限,讀書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取二者,外國文學不回妨先行擱置,國粹畢竟為答邦國之本。
1、清季之世,西學東漸,五四運動之前的文言文皆可稱之為古文。登高自卑,涉遠自邇,既然致力於此,即不應囿於局限。建議先從《小學韻語》、《幼學瓊林》、《三字經》、《千字文》入手,否則古文詰屈聱牙之處,難以理解。其次學習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最後研究《古文觀止》,循序漸進,由易至難。
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合百家之長,縱一人之學。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博曉古今,可立一家之說;學貫中西,或成經國之才。

熱點內容
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00:17:53 瀏覽:419
上海高中化學知識點 發布:2025-05-10 23:57:31 瀏覽:826
教師的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10 23:09:53 瀏覽:485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