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學用文言文
1. 邴原棄學的文言文翻譯
由於你是手機用戶,我給的答案不能超過100字,所以只能給你內翻譯的容網址:
http://ke..com/view/3252232.htm?fr=ala0_1_1
2. 努力學慣用文言文怎麼說
篤學
學以勤
3. 要學文言文下什麼軟體或者是看什麼書
如果你學文言文,只是想隨便學學,附庸風雅,隔壁古風吧、漢服吧不送~如果是中學生為了考試,建議前方右轉新華書店買本教參輔導書~如果是想踏踏實實看懂古人的文章打算長期閱讀,那我建議,從基礎學起。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像學習英語、並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識記、書寫才能基本掌握。以下是學習文言文必讀的書。建議按照順序依次閱讀。
《古代漢語》王力。狹義上說文言文是指先秦時期的書面語,後來口語漸漸變化,但文人寫文章依然沿用先秦時期的書面語。學文言文,就是學習先秦時期書面語。看完這本書,你已經對古代漢語的語法、語音、詞彙、三個方面有了基本了解(也會教你寫詩填詞)。同樣、不論學習哪一門語言,也都主要是從這三方面入手學習,我們稱之為語言三要素,剩下的書,只是填充這三個方面罷了。
《文字學概要》裘錫圭。認識漢字的基本性質、了解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系,為以後獨立閱讀文言文、訓詁提供幫助。
《音韻學教程》唐作藩。了解古代漢語的語音特點。如果把訓詁比作一個人走路,音韻學學不好,就相當於斷了一條腿,而另一條腿是文字學。
《訓詁學 》郭在貽。訓詁、就是使一段晦澀難懂的文字的意思 通順。因為讀到後面你會發現,很多書上的注釋是不準確的。這時需要你自己去運用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等知識獨立地正確疏通詞句含義。
《漢語史稿》王力。對漢語從古至今的演變有一個歷時性的認識。
可以說1-4本讀完後,你已經有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已經可以不用完全依賴他人的注釋去閱讀。不會再人雲亦雲,把書上的翻譯完全當真,有了自己訓詁的能力。相對來說,音韻學是比較難學的,如果不想深究、可以暫時放棄。而文字學則相對容易也有趣得多,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系。
如果再想深入學習、則可以直接根本性地從頭開始。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了解世界上一切語言的共性與差異
②《現代漢語》黃伯榮、廖旭東。學習現代漢語的基本特點、現代漢語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所以很多東西可以追根溯源。主要是幫助你對漢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為《古代漢語》的預設前提是讀者已經閱讀過《現代漢語》,對漢語語法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古代漢語》中有很多重要且基本的語言概念都沒有講(重點,很多重要的語言學基礎概念都沒有講,所以《現代漢語》非常重要)。
以上專業書是教你理論知識的。理論明白了,也要在閱讀中去體味所學的理論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
還有一點很重要,以上這些書並非只可以讀我所指出的版本。比如:我說可以最先先看《古代漢語》王力版。並不是說只有這一種版本的《古代漢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老師編撰的《古代漢語》,比如常用的還有郭錫良、王寧等等,只是說在種種《古代漢語》中,推薦王力版。文字學、音韻學等也相同,只是挑出了一個比較經典的版本。
再說工具書: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出版社(注意不是二三十塊錢綠色皮子那本)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說文解字》不需要買書
《方言》、《爾雅》如果你學得夠深入的話,也許會用到他們
工具網站:
「國學大師」我已知網路上辭書匯總最全的網站,還有海量的影印古籍。
「漢典」查閱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篆體字、異體字
「漢字叔叔」查閱甲骨文、金文
「詩詞吾愛」查閱詩律、詞律
「古詩文網」查閱古籍作品,翻譯相對多一些,如果想圖快直接看翻譯,非常推薦。
工具app:
國學大師:實際上也是網頁=。=
漢典:和上文網站是一家,不過app做得讓我覺得很尷尬,不是特別好用,不如網頁厲害。
最後說說讀原著的問題,以上都是理論書、沒有配合的閱讀,理解很難深入、記憶也不深刻,所以學習文言文同時也要注重閱讀,把王力《古代漢語》前兩本的文選全部熟讀、甚至熟背一些篇章,並且盡力把每個字都搞懂(非常重要,而不是依靠所謂的「語感」去猜。)是很有必要的。然後再精讀如《論語》這類接近先秦口語的書大有裨益。注意選書時要選擇盡量好的版本。比如若想讀論語,可以先在網上查,「論語看誰的版本比較好?」然後再加以選擇。不要在書店裡稀里糊塗隨便買一本39.9的就讀了。
如果你覺得挑來挑去很麻煩、又想要見識到各種各樣古代的文學作品,最推薦的方法是買一套《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至於剩下的、隨便讀吧[笑哭]
順便也許你還需要一個可以和你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可以相互顯擺、呸、相互學習。
2020年7月16日,第二次修改。
4. 邴原泣學 文言文字詞解釋
少孤:年少喪父。
過:經過。
書舍:書塾。
親:父母。
願:羨慕內。
中心:內容心。
惻:心中悲傷。
苟:如果。
徒:白白地,即免費。
資:學費。
就書:上書塾(讀書)。
得:能夠。
欲書可耳:想讀書的願望可以這么強烈!
惻然:憐憫、同情的樣子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5. 怎樣用文言文贊美一個人學習好急急急急
1、春秋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產生在這個人群中,但又遠遠超出了那一類人。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2、春秋莊子《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譯文:惠施的方術很多,本事很大,惠施讀的書要五輛車了。(即成語學富五車。)
3、春秋孔子弟子《孔子家語·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譯文:聽說老子博古通今。
(5)棄學用文言文擴展閱讀: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的成語典故:
惠施的學問廣博,文章夠五輛馬車之多,道術雜亂無章,言辭多有不當。分析了其中一件事,說:「大到極點而沒有邊際的,稱為『大一』;小到極點而沒有內核的,稱為『小一』。沒有厚度,不可累積,但能擴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澤一樣平。
太陽剛剛正中的時候就偏斜,萬物剛剛生出就向死亡轉化。大同和小同相差異,這叫『小同異』;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這叫『大同異』。南方既沒有窮盡也有窮盡,今天到越國去而昨天已來到。連環可以解開。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國之北越國之南。泛愛萬物,天地合為一體。」
6. 放棄自我,見好就學古文怎麼講
這個就是叫你好好的去掌握自己該怎樣做,你自己知道,千萬不能盲目自棄,好好的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7. 文言文【邴原泣學】中;孤,羨,其,惻然,的翻譯
孤:古文中指失去父親的孩子,稱為「孤兒」 。
羨:羨慕。
其:指代書舍里的學生。
惻然:憐憫、同情的樣子。
8. 中國不是廢棄了文言文了嗎怎麼又學了
什麼叫廢棄啊。。。。
你知道中國5000年來用的都是文言文嗎?你不學文言文將來就沒有人再懂得文言文了,中國的文化怎麼傳承?白話文被廣泛運用,是為了跟上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就簡便迅捷的交流,表達直接的意思。
9. 欲棄學業不事,杜門著書,考古今治亂興衰之故的古文翻譯
每一念至,欲棄舉業不事,杜門著書,考古今治亂興衰之故,以自見於世,專而又念不能為逸民以終老。
屬——每一想到這里,就打算放棄科舉這條路,關門寫書,考證歷史上治與亂、興與衰的根由,通過書向世人發表自己的見解,但又想到不能做個遁世隱居的人了卻一生。
舉業:為應科舉考試而准備的學業。逸民:遁世隱居的人。
10. 《邴原泣學》文言文翻譯
邴原泣學 禮贊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傷感,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三國時有個叫邴原的,他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七八歲時,他路過私塾,聽到裡面傳出朗朗的讀書聲,禁不住號啕大哭起來。塾師於是對他說:「小孩子你為什麼要哭?」邴原說:「失去了父親的人容易悲傷,窮人容易感傷。凡是能進學堂的人,他們都有父母。我一來羨慕他們有父親,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看看他們,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傷,所以忍不住哭了。」塾師聽了邴原的話,既同情又可憐他,想不到這孩子竟有這樣的思想,「(你)想要讀書,就去讀吧!」邴原說:「(我)沒有錢交學費。」塾師於是對他說:「如果你真想讀書,我傳授你知識,不收學費。」於是邴原就開始讀書。只過了一個冬天,就已能背誦《孝經》《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