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張學顏

文言文張學顏

發布時間: 2020-12-01 19:19:10

文言文翻譯 明史,楊博傳

楊博,字惟約,蒲州人。其父楊瞻,曾任御史,死於四川僉事職任上。楊博名載嘉靖八年(1529)進士榜,授職為..扁知縣,調遷到長安。被徵召為兵部武庫主事,擔任過職方郎中。
大學士翟鑾巡視九邊,讓楊博跟隨自己。所有經過的山川形勢,當地習俗好壞,士卒多寡強弱,都分門別類做了記載。抵達肅州,臣屬的少數民族民眾幾百人阻塞道路請求封賞。翟鑾顧慮前來求賞的人會更多,自己不能進行遍賞。楊博請求翟鑾盛大儀衛,將少數民族民眾召集到轅門外,訓斥道,天子宰相駕到,不全體遠迎,擬將他們綁縛送給負責官吏。少數民族民眾環列跪拜請罪,於是翟鑾對先來的人稍示賞賜,其餘的人都畏懼而不敢再來。翟鑾返回後,舉薦楊博可以擔當大任。吉囊、俺答在年關時騷擾邊關,尚書張瓚一概倚仗楊博經辦。有時皇帝半夜傳下手諭,楊博依事條分縷析,都合乎皇帝心意。毛伯溫取代張瓚後,楊博本該調走,毛伯溫卻特意上奏挽留他。不久,調任山東提學副使,轉任督糧參政。
嘉靖二十五年(1546)越級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大興屯墾之利,奏請皇帝招募百姓墾荒造田,永遠不征租稅。並利用閑暇修築肅州榆樹泉和甘州平川境外大蘆泉等處的墩台,開鑿龍首等渠道。開始,罕東臣服的少數民族躲避吐魯番的騷擾,遷徙到肅州境內,時常與當地居民搏殺。監生李時..因此發表言論,事情下派到守臣處理。楊博為此修築了白城等七堡,召集他們的頭人,命令他們率領部屬遷徙到那裡居住。少數民族民眾遷徙了七百多帳,州境因此得到整肅。總兵官王繼祖在永昌擊退敵寇,鎮羌參將蔡勛等在鎮番、山丹奮戰,三戰三捷,殺敵一百四十餘眾。楊博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因為母親的喪事歸鄉。仇鸞鎮守甘肅,總督曾銑彈劾他,皇帝下詔逮捕他治罪。楊博也揭發了他三十件貪贓欺騙的事。鸞授職大將軍,屢次詆毀他,皇帝沒有理睬。楊博服喪期滿,仇鸞已被處死,皇帝召見並授予他兵部右侍郎。旋即任左侍郎,為蘇州、保定經略。
起初,俺答迫近都城,從潮河川入關,諫者紛紛請求做好防備。因水流湍急,不能修築城牆。楊博依照水勢修建石墩,安排戍卒守衛,自己返京督守京城九門。當時因為敵寇警報,當年七月分派兵士守衛城垛。楊博告誡:「敵寇來了,必須鎮靜,怎麼能事先自擾!」罷免了縣令。不久調任薊、遼、保定總督負責軍務。楊博認為薊州近臨京都,護衛京都地區和皇族陵寢為大,分遣眾將,劃地設防。
嘉靖三十三年(1554)秋天,把都兒和打來孫十多萬騎兵進犯薊鎮,攻攀城牆。皇帝很擔憂,多次派遣快騎偵探楊博。楊博穿戴盔甲露宿在古北口城牆上,督促總兵官周益昌等人奮力抵抗。皇帝大為歡慰。派快騎賜送緋豸衣,犒賞軍士萬兩白銀。敵寇攻打了四晝夜也沒能攻入,便合力攻擊孤山口,登臨城牆。官軍斬斷了一名敵寇的手腕,敵寇退卻後在虎頭山駐扎。楊博招募敢死隊,夜間用火器驚擾敵營。敵寇憂慮煩亂,天剛亮就全部撤離。楊博晉升為右都御史,蔭庇兒子為錦衣千戶。第二年,打來孫又攻入益昌,楊博擊退了他們。朝廷提拔楊博任兵部尚書,簿錄秋防的功績,加封太子少保。
嚴嵩父子招攬權力,諸司職權時常受到干擾,楊博恪守職責,一切不允通融。嚴嵩惱恨楊博,楊博遇上父親的喪事而辭官。兵部尚書許論罷官,皇帝起用楊博代替他。楊博喪服日期未滿,上疏推辭。但是皇帝以大同右衛圍困急迫,改派楊博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楊博穿戴黑..孝服賓士出關。楊博還未抵達,侍郎江東等大軍進擊,敵寇已經離開。當時,右衛被圍困六個月,守將王德陣亡,城中糧草耗盡,士卒誓死守衛而無反叛之心。楊博大加撫恤,奏請辦理十件善後事宜。因為給事中張學顏的諫言,皇帝留下楊博任鎮撫。楊博奏請免除被敵寇佔領的地方的租稅,於是招募其中的壯丁做義勇,分別隸屬各將官。楊博認為邊地的人不熟諳車戰,敵寇入侵就力不能支,奏請修造一百輛偏箱車;有警報則右衛車在東,左衛車在西,相互聲援。又認為大同城牆毀壞,修繕的事急迫;其次是堵塞銀釵、驛馬諸嶺,以便斷絕敵寇窺探紫荊的道路;在居庸關南山設防,以便斷絕敵寇窺探皇室陵寢京畿的道路;修築陽神地諸城牆阻塹,以便斷絕敵寇入侵山西的通道。於是在大同牛心山等處修築了九座堡壘,九十二個墩台,連接左衛高山站,以便聯絡鎮城。開掘了兩條大溝,各長十八里,開掘小溝六十四條。耗費五十天時間完工,受到嘉獎賞賜。
皇帝幾度想將楊博召回,又顧慮邊疆,便詢問嚴嵩。嚴嵩一向不喜歡楊博,奏請任命他為江東署理部事,等待秋防完畢後再慢慢計議,於是不召楊博。秋防完畢,加封為太子太保,依然留任鎮守。口孛索把伶和反叛了的都記等幾度擁輕騎襲擾邊關,楊博先後設計擒獲了他們。並幾次派出騎兵襲擊敵寇,敵寇稍稍遷移了營帳。於是楊博倡議修築前總督翁萬達所創設的邊牆,招回被敵寇劫掠過的內地民眾一千六百多人。又奏請疏通宣府、大同荒田的水利設施,少征租稅。朝廷准奏。改任薊遼總督。秋防完畢,廷議打算召回楊博,吏部尚書吳鵬不贊成。鄭曉署兵部,爭辯道:「楊博在薊、遼則薊、遼安定,在兵部則九邊都得平安。」於是被召回,加封少保。
皇帝很擔憂邊關,楊博每每事先布署好防務,皇帝倚重他如左右手。曾對內閣大臣講:「自從楊博入朝,我常常憂慮邊關,與楊博談話讓他預先謀劃。」楊博進言「:當今九邊,薊鎮最重要。奏請敕令邊臣驅逐大同的敵寇,使他們不能接近薊,宣、大諸位將領從獨石偵察情況,在黃花、古北諸要害預先設防,不使一騎入關,便是首功。」皇帝稱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敵寇擁眾窺視薊州,聲稱要進犯遼陽。總督楊選率師東進,楊博傳檄制止。又親自給他寫了三封信,楊選最終沒有聽從意見。楊博撫摩著案幾嘆息「:敗了啊!」緊急徵兵增援,敵寇已擊潰牆子嶺守軍,進犯通州。皇帝嘆息「:庚威望戌年(1550)的事情又重現了。」幾路兵馬先後趕到。任命宣、大總督江東統帥文武大臣分路駐守皇城、京城,鎮遼侯顧寰把京營兵分布在城內外。敵寇化解後向東而去,蹂躪順義、三河,大肆劫掠之後退去。援兵不發一箭,沿途擊斃零散的敵騎或傷殘之敵報稱首功。皇帝怏怏不樂,告訴楊博說:「敵賊飽掠而去,以後怎麼懲戒?」便誅殺了楊選。楊博擔憂自己,徐階全力保護了他。皇帝念及楊博以前的功績,沒有治罪。此後很久,改任吏部尚書。
隆慶元年(1567),奏請遵循先帝的遺詔,錄用曾因勸諫而被治罪的大臣們,死者都受贈賜撫恤。當時統計眾吏,山西人沒有一人被罷免。給事中胡慶嘉彈劾楊博庇護同鄉,楊博接連上疏請求退休。朝廷撫慰挽留,而且對輿論進行了駁斥。在一品官任上三次滿考後,升為少傅兼太子太傅。皇帝打算巡遊南海子,楊博率領同僚勸諫。御史詹仰庇因直言被罷免,楊博進行了爭辯。屯鹽部御史龐尚鵬遭議論,楊博提議挽留他。違背了聖意,於是稱病歸鄉。尚書劉體乾等遞交奏章請求他留住,沒有聽從。大學士高拱執掌吏部,舉薦楊博堪為將才。皇帝下詔令他任吏部尚書兼理兵部的事務。陳述薊、昌戰守的方針策略,稱「:言官認為居守城牆是膽怯,言論可以聽聽,其實沒有什麼效果。在牆外迎擊,害佔七成利為三成;在牆內格鬥,利佔一成害為九成。憑借城牆據守,稱為先抵戰場等待敵人。名義稱守,實際上是戰。我任部督,曾抗拒打來孫的十萬之餘,認為應當毫無疑慮地據守城牆。」因此陳述明確呼應與援、申明駐守、安排京營、曉諭少數部族、修正內治等事,皇帝全都聽從了。
楊博魁梧肥壯,遇事能安閑處置,有膽識、有度量。出入朝廷四十多年,始終以兵事著稱。隆慶六年(1572),高拱罷官,於是改派楊博負責吏部,晉升少師兼太子太師。第二年秋天,患疾病,多次請求辭官歸鄉。過了一年去世。贈封太傅,謚號襄毅。
高拱主持朝政時欲使徐階陷入危險的禍難,楊博拜訪高拱盡力替他解脫。高拱也被感動,事情才算完結了。此後張居正排擠了高拱,准備周密地羅織他的罪狀,楊博毅然抗爭。等到興起王大臣獄案,楊博與都御史葛守禮到張居正處盡力替他解脫。張居正憤懣道「:二公說我對高公有成見耶?」楊博回答「:不敢如此,但是除了您無人能有回天術。」遇上皇帝任命守禮和都督朱希孝聯合審訊,楊博暗中替他謀劃計策,唆使校尉恐嚇王大臣翻供;又指使高拱的僕人混雜在人群中,指令王大臣識別,卻茫然不能分辨,事情才弄明白。人們因此稱楊博為長者。

⑵ 2016屆高三大聯考語文五 新課標卷答案圖片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標志性、概括性意義,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著無法替代的重要意義。不過文明起源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體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個結晶。在文明形成過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體的表層結構,是文明的結果與呈現。支持表層結構進步與改變的,是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技術因素的發展——特別是導致集約化生產出現的關鍵性技術因素的突變,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礎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建立在其上的社會文化形態的形成。因此,技術因素在文明起源過程中,提供了原生動力,是文明起源的內因。技術因素、基礎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可以理解成驅動文明這輛馬車前行的兩輪,相互支持,互為表裡。從世界文明史發展的視野看,決定不同區域文明特質的常常是那些文明體的表層結構,而驅動文明馬車前行的技術因素在不同文明體中通過交流存在明顯互動性,存在著趨同現象。
和其他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成熟一樣,夏文明體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外因和內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開始以來,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區匯集的步伐加快,使這里演變成文化的接觸與交融的漩渦地帶。整個公元前3千紀的下半葉數百年間,中原文明已經孕育了深層的變革,至2千紀初前後,夏文明誕生。
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頻繁匯集,更多學者不斷舉出南方以水稻種植文化的北傳和對黃河流域農業文化產生的深刻的影響來進行說明:源於中國境外更多的文化因素這一時期傳至中原,對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這些外來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區的社會變化更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近來有學者立足於青銅技術的西東向傳播的史實,用「青銅革命」來概括這一時期社會的變化。
青銅技術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這是因為每一件青銅器都需要找礦、開礦、選礦、熔煉、設計、鍛造和鑄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銅器的產生就需要更復雜的程序,這無疑需要嚴密有效的基礎社會組織才能實現。其次是小麥,小麥是一種高產農作物,中原地區夏代或略早突然開始普遍種植的小麥,對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於小麥是需要灌溉的農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積種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統對水源進行分配與調節。國際學術界曾站在水利資源分配的角度,探究過西亞兩河流域以及埃及文明出現的動因。可以推測相應的水利灌溉與水源管理知識體系的應用,與中原夏代文明機制的不斷成熟必然存在內在關系。牛羊類動物牲畜傳入中原內地對中原早期文明發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牛羊人工畜養傳入中原內地後,大大改變了當地傳統的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結構,豐富了人類的營養,增強了人類體質。
(摘編自劉學堂、李文瑛《史前「青銅之路」與中原文明》)
1.下列關於「文明起源」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盡管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標志性、概括性意義,但是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一個結晶,文明起源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體系T程。
B.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技術因素的發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礎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建立在其上的社會文化形態的形成,是支持文明表層結構進步與改變的因素。
C.技術因素、基礎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是驅動文明這輛馬車前行的兩輪,相互支持,互為表裡,技術因素在文明起源過程中,提供了原生動力。
D.從世界文明史發展看,文明體的表層結構常常決定不同區域文明的特質,驅動文明車馬前行的技術因素在不同文明體中,從各不相同逐漸趨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中原文在幾百年間孕育了深層的變革,2千紀初前後,夏文明誕生,夏文明體的出現並非偶然,是外因和內因交互作用的結果。
B.西方文明因素從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開始向中原地區匯集的步伐加快,使中原地區演變成文化的接觸與交融的中心地帶。
C.源於中國境外很多文化因素在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傳至中原,對中原文明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但一直遭到學界的否定。
D.可以用「青銅革命」來概括的,以為青銅技術的西東向傳播為主要表現之一的外來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區社會革命性的變化。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每一件青銅器都需要找礦、開礦、選礦、熔煉、設計、鍛造和鑄造等系列T序,如果是合金,T序更為復雜,這需要嚴密有效的基礎社會組織才能實現。
B.中原地區夏代或略早突然開始普遍種植高產農作物小麥,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小麥的大面積種植使公共管理系統對水源進行分配與調節。
C.從水利資源的分配與西亞兩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出現的關系,可以推測水利灌溉與水源管理知識體系的應用,與中原夏代文明機制的不斷成熟有關系。
D.牛羊人工畜養傳人中原內地後,大大改變了當地的肉食結構,豐富了人類的營養,增強了人類體質,對中原早期文明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 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撫李秋免,大學士高拱欲用學顏,或疑之,拱日:「張生卓犖倜儻,人未之識也,置諸盤錯,利器當見。」侍郎魏學曾後至,拱迎問日:「遼撫誰可者?」學曾思良久,曰:「張學顏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進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遼鎮邊長二千餘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鄰敵。官軍七萬二千,月給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馬則冬春給料,月折銀一錢八分,即歲稔不足支數日。自嘉靖戊午大飢,士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撫王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未復全盛之半。繼以荒旱,餓莩枕籍。學顏首請振恤,實軍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黜懦將數人,創平陽堡以通兩河,移游擊於正安堡以衛鎮城,戰守具悉就經畫。
建州都督王果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撫順,守將賈汝翼詰責之。果益憾,約諸部為寇,副總兵趙完責汝翼啟釁,學顏奏曰:「汝翼卻杲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趙完懼,饋金貂,學顏發之,詔逮完,而宣諭王杲如學顏策。諸部聞大兵且出,悉竄匿山谷。果懼,十二月約海西王台送俘獲就款,學顏因而撫之。
時張居正當國,以學顏精心計,深倚任之。學顏撰會計錄以勾稽出納。又奏列清丈條例,厘兩京、山東、陝西勛戚莊田,清溢額、脫漏、詭借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餘萬頃。民困賠累②者,以其賦抵之。自正、嘉虛耗之後,至萬曆十年間,最稱富庶,學顏有力焉。學顏八疏乞休,許致仕去。卒於家。

⑶ 關於張學顏,字子愚的文言文

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撫李秋免,
大學士高拱欲用學顏,或疑之,拱日:「張生卓犖倜儻,人未之識也,置
諸盤錯,利器當見。」侍郎魏學曾後至,拱迎問日:「遼撫誰可者?」學曾
思良久,曰:「張學顏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進右僉都御
史,巡撫遼東。
遼鎮邊長二千餘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鄰敵。官軍七萬二
千,月給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馬則冬春給料,月折銀一錢八分,即
歲稔不足支數日。自嘉靖戊午大飢,士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撫王
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未復全盛之半。繼以荒旱,餓莩枕籍。學顏
首請振恤,實軍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黜懦將數人,創
平陽堡以通兩河,移游擊於正安堡以衛鎮城,戰守具悉就經畫。
建州都督王果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撫順,守將賈汝翼詰責之。
果益憾,約諸部為寇,副總兵趙完責汝翼啟釁,學顏奏曰:「汝翼卻杲
饋遺懲其違抗實伸國威苟緣此罷斥是進退邊將皆敵主之矣臣謂宜諭
王杲送還俘掠否則調兵剿殺毋事姑息以蓄禍。」趙完懼,饋金貂,學顏
發之,詔逮完,而宣諭王杲如學顏策。諸部聞大兵且出,悉竄匿山谷。
果懼,十二月約海西王台送俘獲就款,學顏因而撫之。
時張居正當國,以學顏精心計,深倚任之。學顏撰會計錄以勾稽
出納。又奏列清丈條例,厘兩京、山東、陝西勛戚莊田,清溢額、脫漏、
詭借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餘萬頃。民困賠累②
者,以其賦抵之。自正、嘉虛耗之後,至萬曆十年間,最稱富庶,學顏
有力焉。學顏八疏乞休,許致仕去。卒於家。

⑷ 兩道文言文翻譯:1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2趙完懼,饋金貂,學顏發之,詔逮完,而宣諭王杲如

ADD 顧是看的意思
1、招納流民,置辦鎧甲武器,購買戰馬,申明賞罰標准。
2、趙完恐懼,贈送金貂,張學顏上交,詔令逮捕趙完,同時按照張學顏的策略傳達命令給王杲。

熱點內容
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00:17:53 瀏覽:419
上海高中化學知識點 發布:2025-05-10 23:57:31 瀏覽:826
教師的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10 23:09:53 瀏覽:485
陸房中學 發布:2025-05-10 22:10:05 瀏覽:982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