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科弱化
一、課的亮點
本次會課有以下主要優點:
1.問題解決教學理念得到體現
主要表現為:()以「驅動性問題」引領課堂,引導學生基於問題學習,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發展思維能力,體驗化學知識的價值;(2)問題開放合理,結構完整,如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教學問題設計等。
2.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得到落實
主要表現為問題設計彈性化,適度預設,適度生成,預設中潛生成,生成中顯預設,放而不亂,有效地實現兩者的對立統一。
3.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得到重視
主要表現為大多數課突出對基本概念、化學用語、實驗基本操作與基本原理等重點的強化教學,如重視基礎知識網路的構建等。
4.解題策略反思教學得到強化
大多數課重視策略性知識的教學,不僅較好地體現了復習課的特點與功能,而且突出了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既能「舉一反三」,又能「反三歸一」。
5.化學與STS的關系得到關注
幾乎每一節課都注意化學與STS的滲透,有效地促進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讓學生感悟化學學科的價值。
6.各種教學媒體功能得到發揮
每位老師都注意各種教學媒體的合理使用,發揮各種媒體的教學功能,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幾乎每位老師都精心板書,重視學生板演,師生共同用好黑板這一最基本的教學媒體,值得發揚光大。
7.新型師生互動關系得到建立
每一位老師都盡力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互動關系,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教師的親和力較強。
二、課的不足
1.少數課的課型特徵不夠明顯
表現為課型特徵介於復習課與新授課(或習題課)之間。
2.少數課的教學理念走入誤區
表現為將化學課簡單還原為常識,淡化了學科核心知識與知識結構的教學,脫離學科基礎搞所謂「探究」,出現了化學課堂科普化、低幼化(弱智化)的傾向,甚至出現科學性錯誤,降低了化學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品質。
3.少數課的問題設計質量不高
主要表現在:(1)以大量選擇題或瑣碎的填空題等中考試題(含有過多提示性內容,開放度不夠)代替師生共同探究的課堂教學問題,導致問題探究的思維容量大大降低,思維品質的培養大打折扣;(2)將完整的問題「肢解」,使課堂變成「問題碎片」的空間,對學生學習知識和發展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4.少數課的教學語言不太精煉
主要表現在:(1)教學語言的學科性弱化,非學科教學語言增多;(2)教師講得過多。
三、幾點建議
1.重視化學課程理念的學習
新時代的化學課程有兩條主線:一是學科知識線,它遵循學科知識間的邏輯關系;二是STS線,主要為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提供必要的問題情境,體現化學學科的價值。兩者不是獨立的,也不是並行的,而是一種密不可分的融合的關系。應從整合的角度處理這兩條主線,突出學生信息素養和學科能力的培養。
2.重視化學常見課型的研究
中學化學的常見課型有新授課、復習課(單元、專題等)、習題課、講評課和實驗課等。教師要熟悉每種課型的特徵,掌握其基本結構和功能(如復習課最重要的任務應是處理好知識結構的完備性和問題解決的針對性。)。這是備好課、上好課的基本前提,是促進有效教學的基本途徑之一,也是克服教學隨意性的妙方。
3.重視化學教學問題的設計
適用於化學課堂的教學的問題是圍繞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而生成的,它是能夠驅動和組織師生開展討論、探究等課堂教學活動,以實現教學目標和促進學生發展的真實的、有意義的問題。這種問題的設計特別要注意:
(1)問題的情境要有效。好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產生探究的原動力和內在需求。好的問題情境首先必須是真實的,而後才是有趣的和有思考價值的。思維活動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活動。而思維總是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的,思維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如果只是以教師的思路來引導學生的思路,這實質上是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師思維的框架之中,學生仍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創造。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學情境本身要有利於教學核心問題的生成。
(2)問題的本體要充實。一是要突出核心知識,二是要強化思維力度。問題是思維活動有一個載體,離開了問題解決的過程,知識就失去了活力和光彩。而思維能力又是智能的核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始終應當成為知識教育和學生能力發展的中心任務。教學問題的設計,必須通過知識與相關素材的有效整合和問題結構的合理構建來充分體現科學思維的作用,使教學問題成為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的一個有效平台,進而使化學課堂成為「思維爬坡」的基地,成為「思維舞蹈」的中心。
4.重視教學語言能力的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科學教學語言能力對於一名化學教師和化學課堂都十分重要。每一節課的教學語言應盡力做到精煉、准確、親切、適時,課前要精心預設,課上如「出水芙蓉」。要盡可能防止過多的非學科教學語言對課堂的有效性的干擾,但同時又不機械刻板,追求嚴謹與浪漫的有機統一。
② 化學學科的大化和小化是什麼意思
大化---大化工一般說石油化工、煤化工、合成氨等,硅酸鹽,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化工行業,
小化工一般是產能和規模都比較小基精細化工。
③ 高考只剩最後兩個月了,我的化學很差,幾乎是零基礎,怎麼樣能快速的提高化學學科的成績
可以進行針對高考的題型訓練,這是短期提高化學成績的重要方法
④ 現在高中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哪些問題
元素化合物知識最可怕。
⑤ 我國高中化學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基礎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實施課程的改革,構
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改革更加註重基礎性、社會性、人文性和發展性。為此我們的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將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知識能力的全面性和學生素質與發展的差異性。新課程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課程目標。為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目標,高中化學新課程進行了顯著的改變:打破了舊課程化學科學體系組織化學教學內容的傳統課程結構,削弱了學科的知識性,弱化雙基的教學;對化學課程體系進行了重組,建立不同的化學課程模塊,充分體現學習者個體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習的開放性、實效性、選擇性和發展性,所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教師的觀念應化學教學向化學教育轉化
高中化學新教材學科難度明顯下降,知識面和新科技的介紹有大幅度的增加,課時大幅下降、與此同時新大綱所賦予化學教學的任務明確指出:化學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為此承擔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要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轉變為進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化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並能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
1/5頁
興趣。不能只注重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而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了解化學製品對人類的貢獻,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使化學教學更清醒,充分體現化學教育的功能。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而更是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⑥ 化學學科的分類
化學學科的分類多種多樣,有材料化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等等。
⑦ 上海今年高考改革第一年,化學方面弱化了計算,請問計算方面還需要重視嗎
相信我,這種問題,你最好去問老師,不要在這里問網友,很多網友的答案都不知道在哪裡復制粘貼的,沒有絲毫的參考價值,而且就算是有的話,也許只是他們自己的yy罷了。
這種東西要聽老師的,老師他們才是對於高考套路研究最深的,也是對於這種東西認識最透徹的,也是能夠得到對你們最有利的結論的。
⑧ 化學學科教育就業什麼情況
綜合分析,三者的區別,主要有:
1、辦學學校會有不同:化學(師范類):是由師范大學、師范學院開設的;化學教育和化學:可以由綜合性大學開設這個專業;
2、本科專業課會各有偏重:化學(師范類):應該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化學教學法;化學教育:應該學習教學論、綠色教育、化學教學法、教學管理;化學:應該學習應用化學、環境化學、環境分析化學,....
3、畢業擇業的區別:化學(師范類):去當教師;化學教育:教育管理部門;
化學:去企業、事業、研究部門當工程師、設計員,......
4、化學(師范類):有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有的地方有固定的助學金。而化學及化學教育專業就沒有這個內容。
⑨ 為什麼化學這個學科要存在
重要啊, 人類離不開唄, 建議看一下復旦大學劉旦初老師的人類與化學視頻課,你就懂了
⑩ 化學學科能力主要有哪些
合成新型材料
拓展材料的應用范圍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