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戲劇
Ⅰ 漢語言文學和戲劇文學的區別 前者屬於文史類後者呢也是文史嗎 跪求請您針對所學課程和適合人群談談區
都是文史類的,漢語言文學是基本課程比較偏向古代文學,而後者是回偏向於近現代文答學應用(中外文學都有涉及)。
至於你說的中國很古老的戲,那不是戲劇文學,是中國戲劇,是專業課裡面的,至少我們這是這樣的。戲劇文學基本幾大課程歐洲戲劇,中國戲劇,表演,文學史。
你要是想寫劇本,戲劇文學和漢語言文學都是可以的,但是戲劇文學指向性很強,估計會優先考慮,漢語言文學沒有特定的說可以學到如何寫劇本,但是它比較偏向於寫作和文學創作。
至於你說的分類,我想你問的是劇本的吧。
戲劇文學專業好像有劇本分析任務分析的專業課,由於我是漢語言專業的,所以不太清楚,不過我記得他們說過,應該是有的。
劇本一般分電影劇本,電視劇本,舞台劇劇本,話劇劇本。
Ⅱ 中央戲劇學院的辦學實力
師資概況 2014年,學院制定了教職工隊伍五年發展規劃,全年學院共引進人才31人,其中應屆畢業生10人,從外單位調入和引進具有豐富藝術實踐經驗的人才6人,非事業編制聘任人員15人;有事業編制教職工400人,非事業編制聘任58人,勞動合同制員工116人。2014年,共有47人通過學院專業技術職務委員會評審,其中正高5人,副高15人,中級27人。截至2014年末,學院共有專任教師24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67人,其中教授55人;副高級職稱人員86人,其中副教授71人;本科生師比達8.84:1。 中央戲劇學院師資隊伍結構統計表(截至2014年8月)系別 專任教師
(人) 職稱(人) 學位(人) 教授 副教授 講師 助教 無職稱 博士 碩士 學士 無學位 表演系 40 9 14 12 3 2 7 26 5 2 導演系 13 4 5 4 5 4 4 舞台美術系 48 13 13 18 4 3 34 9 2 戲劇文學系 28 11 11 3 2 1 12 15 1 音樂劇系 13 2 3 4 3 1 8 4 1 京劇系 9 3 1 1 4 7 1 1 歌劇系 13 3 4 5 1 11 2 舞劇系 11 3 1 5 2 8 3 戲劇管理系 14 3 4 6 1 3 11 電影電視系 24 3 11 8 2 9 13 2 基礎教學部 12 4 7 1 1 8 2 1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 5 1 1 1 1 1 5 非教學單位具有教師資格 14 4 9 1 1 11 1 1 合計 244 55 71 78 32 8 41 161 31 11 師資培養 學院實施「126」工程計劃為引領,通過入職培訓、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師英語培訓和教師在線學習培訓構建了基本培訓體系;通過實施青年教師藝術實踐工程,為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和藝術創作能力提供了發展平台;依託教學考察、參加國際會議和戲劇節、出訪講學、專項培訓學習構建了涉外培訓體系。通過引導青年教師申報科研項目,實現了「事業留人」。同時,學院利用外籍教師和名譽教授資源,為學院教師提供有針對性地學術交流和觀摩學習機會。 中央戲劇學院1981年1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7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該校的戲劇歷史及理論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中央戲劇學院開始招收高等學校在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人員。2005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中央戲劇學院成為首批有資格招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的試點單位之一。
截至2015年1月,學校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戲劇戲曲學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戲劇戲曲學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質量工程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中央戲劇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不完全統計)。
2014年,導演系姜濤老師的「中小學戲劇教師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項目被評為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重點項目,導演系王良波老師的「創建音樂戲劇導演專業可行性研究」和舞台美術系劉峰老師的「現代戲劇影視道具技術實踐教學研究」被評為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面上項目;
另外,50個本科學生項目被列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其中35個學生項目與本科教學演出劇目相結合,另外15個學生項目分別組建5個劇組,完成微電影《末吉之家》、《美國有個永和縣》、《夏天所知道的一切》、《有雨的春天》、《不能獨行》的拍攝,部分影片作品獲得了影視教育界的好評,並已在中國國內斬獲獎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導演、戲劇影視文學、表演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劇表演教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戲劇影視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表演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劉立濱)
國家精品課程:台詞基礎課、寫作課、戲劇本體論 教學儀器設備&教學經費 2014年,學院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兩千餘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3.9萬元。
2014年,學院生均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為2177.78元;用於本科教學改革和建設的專項經費達97.75萬元;生均本科實驗經費1436.68元;生均本科實習經費780.58元。 實踐教學 根據2014年新修訂的各專業方向培養方案,除課程環節所包含的實踐教學內容之外,畢業創作、畢業論文、畢業實習、專業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學分佔總學分的比例分別為:表演專業平均比例8.18%、導演專業平均比例9.23%、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平均比例10.49%、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平均比例8.34%、戲劇學專業平均比例6.70%、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平均比例9.14%、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平均比例7.73%。學院本科教育培養方案管理辦法規定,課程每周1學時,行課18周(18學時),每學期計1學分;實踐教學每周1學時,教學周18周(18學時),計0.5學分。
2013-2014學年,學院本科層次教學實習演出劇目近20個,共計演出百餘場次,包括2010級戲劇影視表演(1)班《白鹿原》,2010級戲劇影視表演(2)班《教育的果實》,2010級戲劇影視導演班《如影隨形》,2011級戲劇影視表演新疆班《羅密歐與茱麗葉》,2011級戲劇影視表演班《海鷗》、《無人生還》及《都是我兒子》,2011級音樂劇表演班《拜訪森林》,2011級戲劇影視導演班《玩「命」娛樂》,2011級京劇表演班摺子戲專場及《四郎·嘆》,2012級話劇影視表演兒藝班《拿箱子的人》。 藝術創作 戲劇藝術研究所編輯翻譯出版了《歐陽予倩全集》、《莎士比亞辭典》、《莎士比亞論文集》、《奧尼爾研究文集》、《俄羅斯名家論演技》、《演員創造的再體現的途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劇導演藝術》、《莎士比亞全集》、《父親歐陽予倩》、《舞台美術家齊牧冬》、《傳統與創新——2005年表演教學國際研討會與演出展論文集》等書籍。
創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愛情螞蟻》、《切·格瓦拉》等戲劇作品。
研究所演員還參加了眾多電影、電視劇的演出,獲得政府獎、飛天獎、百花獎、金鷹獎以及柏林、戛納、芝加哥、威尼斯電影節等獎項。
由該校邊文彤擔綱舞台設計的粵劇《包公還硯》,在第11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優秀舞台美術獎。 科研獲獎 該校戲劇文學系教授陳敏老師的專著《對中國問題劇傳統的反思》榮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評選活動中,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學報社獲組織獎;同時,該校沈林教授繼上屆獲獎後,又以學報社選送的《刺目的盲點:再議跨文化戲劇》一文獲得提名獎。
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結題驗收會議中,姜濤教授的研究項目《中國學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講略》通過結題評審驗收。 學術期刊 《戲劇》原名《戲劇學習》,創刊於1956年,是中央戲劇學院學報,國家一級學術刊物,被國家學術機構確定為「戲劇藝術核心期刊」,並被收錄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評選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等。2015年,《戲劇》入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評選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核心期刊,是中國唯一入選的戲劇類期刊。
《戲劇》刊發的稿件覆蓋外國戲劇研究、中國現當代戲劇研究、戲曲研究和影視藝術研究,並推介有代表性的國外新劇本。 館藏資源 中央戲劇學院圖書館於建院之初設立,是以收藏戲劇和影視藝術類圖書資料為主,兼收文學、哲學、史地及其它社科類圖書資料的專業圖書館。建館初期,圖書館繼承了華北大學三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及中央文學講習所的藏書,其中戲劇專業特別是話劇類圖書、報刊資料、圖片、音像資料之豐。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圖書館收藏中外文圖書50萬余冊、中外文現刊300餘種、數字資源和自建特色資源庫近20種、特色音像視頻資源1萬余種、民國時期唱片5000餘張、線裝古籍及民國時期圖書3萬余冊、舞台劇照及演出說明書20萬余份。
Ⅲ 中戲和上戲有什麼區別
1、區別一:教學建設不同
中戲:中央戲劇學院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專家級特色專業屬建設點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不完全統計)。
上戲:上海戲劇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市級精品課程14門。
2、區別二:學科建設不同
中戲:學校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上戲:上海戲劇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個,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2個。
3、區別三:院系專業不同
中戲:中央戲劇學院下轄表演系,導演系,舞台美術系,戲劇文學系,音樂劇系,京劇系、歌劇系,舞劇系,戲劇管理系,電影電視系等10個教學系,開辦7個本科專業。
上戲:上海戲劇學院設有表演系,戲劇文學系,舞台美術系,導演系,音樂劇中心,電影電視學院,戲曲學院,舞蹈學院,創意學院9個學院(系),設置本科專業20個。
Ⅳ 北影,中戲,上戲,哪個比較易考呢各屬於幾本呢
中戲容易些。
北影是一本。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簡稱北電(BFA),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公辦藝術院校。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建校60餘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學院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電影學院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是一本,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教育部直屬院校,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和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國立戲劇學校(1935年10月18日創建於南京薛家巷) 以及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1950年4月2日,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中央戲劇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東城校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9號,昌平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宏福中路4號。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
- 上戲是一本,上海戲劇學院是中國培養演藝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始建於1945年。學校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戲劇學院共有華山路、蓮花路、虹橋路三個校區,校園佔地35.53公頃,建築面積24625平方米。學校設有8個學院(系),設置本科專業(方向)20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4個。
Ⅳ 我是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畢業兩年,現在想考陝西師范大學學科教育
中國的教育異端點的解決不是你參加高考可以解決的,路子不對,不會找到好的破解方法。另外你擠佔了國家資源,如考取了則剝奪了一個少年的大學夢,鑒於上過大學,要考也是考研,讀教育研究專業。可好?
Ⅵ 全國十大影視學院有哪些
中國十大影視院校: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京藝術學院、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浙江傳媒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拓展資料:
中國十大影視院校是指在影視教育方面比較突出,教學成果以及社會知名度比較突出的高等院校。代表高校有: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
1、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2、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
3、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簡稱」上戲「,是中國培養演藝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始建於1945年,由上海人民市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共建,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4、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傳媒大學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學、藝術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為龍頭,文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
5、南京藝術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始建於1912年,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今、辦學實力最雄厚的高等藝術學府,中國六大藝術院校之一,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國家文化部與江蘇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學,擁有藝術學學科門類全部五個一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
6、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位於重慶大學A校區,是重慶大學和香港美視電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及美視(美國)廣播電視有限公司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共同投資,經教育部批准創建的影視藝術學院。重慶大學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美視電影學院是重慶大學直屬二級學院,重慶大學32個學院之一。
7、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藝術學科具有90餘年的悠久歷史。許多著名音樂家、美術家、戲劇家、電影家如蕭友梅、李抱塵、賀綠汀、洪深、老志誠、焦菊隱、蔣風之、衛天霖、張肖虎、吳冠中等曾在此任教。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藝術學科培養了大量音樂、美術、戲劇、影視等領域傑出人才,享譽海內外。學院隨時代發展,拓展建設了嶄新的藝術與傳媒教育體系,依託北京師范大學雄厚的綜合性學科專業背景,形成多學科的藝術與傳媒教育實力。
8、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中央和地方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餘人,以傳媒類和藝術類專業為主幹,文經工管協調發展。
9、解放軍藝術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創建於1960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的一所多學科、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擔負著為全軍培養文學藝術人才、文化管理幹部和開展軍事文藝研究等任務,被譽為「軍隊作家、藝術家的搖籃」。學校隸屬解放軍總政治部,設有文學美術、戲劇、音樂、舞蹈、部隊文化工作等5個系,12個專業。
10、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成立於2015年7月5日,前身是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在綜合性大學開設的影視藝術教育專業學院。在2016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其戲劇與影視學學科並列全國第6名、上海第2名;其新聞傳播學學科並列全國第9名、上海第3名。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十大影視院校
一、適當拓展戲劇學習形式,如劇本點評、劇本寫作戲劇表演等等,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三、注重「個性化語言」的文本解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Ⅷ 中國所有的211類藝術院校是哪幾所
藝術留學生們在申請大學時有很多的選擇,你可以選擇開設藝術系的綜合類學院(college);也可以選擇開設藝術學院的綜合類大學(university)比如愛丁堡大學等;或者是選擇專門的藝術類院校,比如倫敦藝術學院、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皇家藝術學院等。
藝術院校特點:
專業的藝術類院校最大的優勢必然是其在藝術領域上長久的積淀、豐厚氛圍、最精英和非常的資源。如果你是學習藝術設計的同學,那麼選擇最專業和頂尖的藝術院校,必然是沒有錯的。但是具體到不同的學校,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風格,有些可能比較偏純藝、有些比較偏設計、有些比較概念偏創意、有些比較實際偏商業,這些都要結合你自己未來想從事的方向和興趣做考慮。
綜合類院校特點:
牛逼的綜合類學校自然不會吝嗇在硬體和資源上的投資,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所教授技能都不會比專業院校差的。而且有一個比專業院校有優勢的地方在於:跨學科教學。你可以享受學校內其他專業的資源,藝術和商科、藝術和政治甚至藝術和醫學。不同的學術背景在一起或許對於你的藝術成長有更多的好處哦。排名上,綜合類大學在藝術領域的排名可能不如一些專業院校來的高,但是綜合類排名中是比較有優勢的。
那麼,選擇藝術類大學比較好,還是綜合類大學比較好呢?
綜合類高校綜合類大學囊括眾多專業學科,跨學科學術知識領域的大學,其中就包括藝術類,但其專業性就不如純藝術類的學校強。藝術類院校專業性強一些,目標是培養具備各專業知識,能從事各專業門類教育和實踐的人才、多層次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其注重藝術專業的教學和培養。
Ⅸ 藝術類包括哪些專業
所有藝術類專業均屬於藝術學這一學科,藝術學門類下設專業類5個,33個本科專業:
1.藝術學理論類:藝術史論
2.音樂與舞蹈學類:音樂學、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學、舞蹈表演、舞蹈編導
3.戲劇與影視學類: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導演、表演、錄音藝術、影視攝影與製作(特設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動畫
4.美術學類: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中國畫(特設專業)、書法學(特設專業)
5.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公共藝術、工藝美術、藝術設計學、藝術與科技(特設專業)
(9)學科教學戲劇擴展閱讀:
藝術類院校,目標是培養具備各專業知識,能從事各專業門類教育和實踐的人才。藝術院校專業課的考試都是由各個高校自主命題的,部分學校有一定的考前培訓輔導班。其招生工作是由各個學校在教育部的指導下自主進行的,考試內容和時間是由學校自主決定的。截至2016年,有本科藝術類院校48餘所,並且在各類師范類院校、綜合類大學中多設置音樂、美術、傳媒等學院(系、科)。
Ⅹ 我是音樂專業的,想考研,都具體有哪些專業,不知道有哪些參考書,請大家推薦
星亮點音樂考研:這位同學你好,考研一般比較普遍的專業有:音樂學、表演、作曲等等,具體看你是要考哪個院校,考什麼專業,考試大多會考的科目是:和聲曲式、中西音樂史、英語政治。個別專業可能會有其他科目,具體還是要以你需要報考的院校的招生簡章為准。參考書你可以看看西方音樂通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古代音樂史簡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需要進一步了解考研相關信息可以加:五七五七五二五八六 參考網站www.starhighl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