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科門類
國民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防經濟、企業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財政學、稅務等
2. 經濟學包括哪些專業
不少的考生特別是文科生在進行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選擇了經濟學專業,其實跟經濟學類相關的專業有很多,就業前景也很可觀,具體包括經濟學專業、金融學專業、保險學專業、投資學專業、財政學專業、稅收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以及經濟統計學專業等。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各位考生和家長推薦3門就業發展前景較好的經濟學專業。
第三門:金融學專業
對於未來想要進入金融領域發展的學子,可以選擇學習金融學專業,這門專業主要培養具備金融基本理論和知識,以及金融實務專業技能的創新型金融人才,學習金融學專業,畢業之後就業發展前景也很客觀,畢業生可以進入證券部門或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從事相關的工作。
在小匠老師看來,數學基礎好,對於數字較為敏感的考生,其實選擇學習經濟類專業是有很大優勢的,因為跟經濟學類相關的專業,一般都會要求學子們掌握有關於數學運算以及數據分析的能力。
上面所介紹到的這三門經濟類專業就業發展前景很不錯,感興趣的考生可以選擇報考。
3. 考研十三個學科門類包括
考研十三個學科門類如下:
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
13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
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3)經濟學科門類擴展閱讀:
考研生分類
1、同等學力考研生:報考碩士研究生同等學力者,是指未獲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但是業務水平,達到了本科畢業生水平的生源,這類沒有沒有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均屬同等學力考生。
2、在職研究生: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研究生,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在職研究生」被改稱為「非全日制研究生」。
3、非定向研究生: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他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范圍內,進行安排或實行雙向選擇。
4、定向培養研究生:在招生時,即通過合同形式,明確其畢業後工作單位的研究生,其學習期間的培養費用,按規定標准,由國家向培養單位提供。
4. 經濟學專業又細分為哪幾類經濟學
教育部將高等院校里的學科分類目錄裡面,經濟學學科門類的碩士專業分為理論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其中,理論經濟學包括 6 個二級學科,有部分學校還新增了網路經濟學、企業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新型專業。應用經濟學包括 10 個二級學科。
理論經濟學,顧名思義比較側重於經濟理論問題的研究,其中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值得推薦,其他幾個二級學科實際上屬於冷門,報考人數很少。如世界經濟,經濟思想史,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這些專業中,除世界經濟外,大多屬於冷門專業,報考人數少,一些院校基本只招收個別研究生,有時還需通過調劑完成招生名額。由於錄取名額太少,一些重點學校會由於報考 人數較多 而錄取線異常高。
應用經濟學,是比較側重於實際應用的學科,其中金融學和國際貿易學是極其熱門的學科,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統計學也廣受關注。2011 年研究生的報考人數比 2010 年有所增加,共 151 萬人。 跨考教育結合最新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數據分析,近三年,北京地區報考應用經濟學類專業增幅 連續三年超過 12.8%。
5. 金融學屬於什麼學科/
經濟學包括兩個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金融學是應用經濟學下的二級學科 。金融學(Finance),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
(5)經濟學科門類擴展閱讀:
一、金融學的相關分類:
1、微觀金融學
微觀金融學,也即國際學術界通常理解的Finance,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資學和證券市場微觀結構(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個大的方向。微觀金融學科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內。微觀金融學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和國際學界差距最大的領域,急需改進。
2、宏觀金融學
國際學術界通常把與微觀金融學相關的宏觀問題研究稱為宏觀金融學(Macro Finance)。我個人認為,Macro Finance 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國際資產定價理論為基礎的國際證券投資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mediations )等等。
這類研究通常設在商學院的金融系和經濟系內。第二類是國內學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等專業,涵蓋有關貨幣、銀行、國際收支、金融體系穩定性、金融危機的研究。這類專業通常設在經濟系內。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
金融市場學(Financial Market,簡稱FM)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簡稱CF)
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
投資學原理(Investment Principles)
貨幣銀行學(Money,Banking and Economics)
國際金融學(International Finance)
公共財政學(Public Finance)
保險學(Insurance Finance)
數理金融學(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計量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etrics)
3、交叉學科
伴隨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學科交叉成為突出現象,金融學概莫能外。實踐中,與金融相關性最強的交叉學科主要有兩個:一是由金融學和數學、統計、工程學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學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學(Law and finance)」。金融工程學使金融學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學將金融學帶回現實。
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方法在金融學中被廣泛應用,闡述金融思想的工具從日常語言發展到數理語言,具有了理論的精神與抽象,是金融學科的一個進步。當我開始涉足金融學理論時,正是將物理和應用數學應用於金融模型的高峰期,比如使用差分、偏微分方程和隨機積分等數學工具描述股票走勢、收益率曲線等。我讀金融學博士時的一個同窗是義大利人,他本科學的是物理,之所以選擇金融,是因為期望金融能成為20世紀後期的物理學。11年後的今天,事情並沒有像他當初預期的那樣,物理和數學並未能統治金融學,完美的金融模型並沒有出現,金融學經歷了對物理和數學的狂熱期後,回歸到了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
法和金融學對中國的金融創新和司法改革意義尤為深遠。這門學科在我國尚屬空白,吳敬璉教授和江平教授已開始倡導經濟和法的融合研究,不過學術界的研究還停留在概念引進階段,其對實際工作和教學科研的意義尚未顯露。換言之,要實現法和金融學由概念詮釋到實務操作、教學普及直至學科發展的躍升,學界仍需付出巨大努力,從頭做起。
微觀金融學是金融學的兩大分支之一,是仿照微觀經濟學建立起來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期最優配置的理論體系。核心內容是個人在不確定環境下如何進行最優化;企業如何根據生產的需要接受個人的投資;經濟組織(市場和中介)在協助個人及企業在完成這一資源配置任務時,應起的作用;關鍵在於怎樣達成一個合理的均衡價格體系。微觀金融學藉助正統經濟學的基本方法(例如,個人最優化和均衡分析等),意味著它必然帶有濃厚的新古典特徵;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使用現代數學提供的有力工具—— 隨機過程理論。
二、金融專業相關證書
⒈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此為入門證書,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要證書。共考五科:基礎,法律與法規,等。
⒉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簡稱CIIA)考試是由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ACIIA)為金融和投資領域從業人員量身訂制的一項高級國際認證資格考試。
⒊CFA是「注冊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稱「特許金融分析師」),它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稱號,由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學院」(ICFA)發起成立。
⒋保薦人勝任能力考試2005年後每年考試一次,考試科目為證券知識綜合考試、投資銀行業務專業考試兩科。每科考試時間為 3 小時,每科總分 100 分,合格線為 60 分,兩科全部合格者視為考試通過。成績有效期一年。設北京、上海、深圳三個考場。(2004年兩次考試的實際合格線是兩科總分達到90分),考試採取閉卷機考形式,題目均為客觀題。
⒌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一樣,也是入門所需證書。高中學歷以上報考即可,共考兩站,基礎和法規。金融期貨即將推出,俱期貨人才應該會變的搶手。
⒍保險中介人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可分為: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和保險經紀和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7.黃金分析師、金融英語等方面的證書。
網路-金融學
網路-金融專業
6. 經濟統計學專業屬於什麼門類
經濟統計學是會計專業的必修課,但是,它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因為經濟統計涉及的面比會計專業要廣泛,所以它應該屬於公共學課
7. 公務員專業要求中的經濟學類,是指經濟學門類,還是指專業類的經濟學類
說實話,以往每年都有類似的問題,解釋權在招聘單位,建議電話咨詢。
8. 技術經濟與管理屬於什麼學科門類
技術經濟與管理屬於文科經理管理學范疇。
9. 經濟學(學科門類)的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1.考試科目不一樣
學碩初試考:政治、英語一、數學(一般為數學三)和學碩專業課。
專碩初試考:政治、英語一(二)、數學三(396經濟類聯考)和專碩專業課。
說明如下:
(1)專碩,有的學校要求考英語一,有的學校要求考英語二,如果考生英語水平很差,可以考慮考考題難度小的英語二。
(2)考396經濟類聯考的十所院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廈門大學、湖南大學。396經濟類聯考考試內容為:數學70分、邏輯40分、寫作40分,考得數學為初級數學。如果考生數學水平很差,可以考慮考396經濟類聯考,但是這些學校都為名校,考上難度也不小。
(3)如果考生為理工科專業跨專業考研,推薦考學碩,因為一方面數學有優勢,另外一方面理工科背景有助於學經濟學,而專碩專業課更多的是靠積累和背誦,這方面理工科學員沒有優勢。
2.培養方向不同
一般認為,學碩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專碩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但是,讀學碩並不是說以後要搞學術研究,學碩畢業後直接工作的占很大比例。一般來說,搞學術研究的一般要求碩博連讀。
3.學費差異很大
學碩學費便宜(一般6000元/年),考慮到獎學金和各項補貼,學碩不花錢;專碩學費貴,部分院校專碩學費非常貴,甚至兩年學費達到10萬元,絕大部分學校專碩學費四萬左右。
4.學制不同
學碩一般三年(部分高校兩年,主要是北京這邊的高校,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專碩一般兩年。
5.調劑政策不一樣
學碩可以調劑專碩,專碩不可以調劑學碩。
也就是說,考學碩的多一個機會,可以調劑到專碩。但是,調劑一個重要前提是相關專碩有空缺的調劑名額,比如說金融專碩一般沒有調劑名額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