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還字在文言文

還字在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2 17:10:54

1. 含有"還"字的文言文

還珠格格(史記中的)第三章

2. 走字在古文裡面還可以翻譯成什麼

走,
有時候,不提走字,也可以表達走的意思。例如:「我翻山越嶺,歷盡辛苦才來版到此處。」人翻山越嶺,權肯定不是飛過來的,而是一步一步的走來的。
「我一路趕來……」這里也沒有說『走』字。
「別嘮了,趕緊睡覺,明早還要『趕路』。」
這兩句就用『趕』字代替了走。

3. 「好」字還可以用文言文什麼字代替

妙、美。

4. 用文言文表達「是」除了用乃,還可以用什麼字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注意判斷句與敘述句的區別。
判斷句分為上古漢語判斷句、中古漢語判斷句和近代漢語判斷句。
上古漢語判斷句從西周開始發展,春秋戰國更顯得紛繁復雜。
從戰國末期開始,系詞「是」已經產生,這時開始就是中古漢語判斷句。但是漢代用「是」構成的判斷句還不是很多,結構也比較單純,主語和表語大都是名詞或名詞性片語,往往同時用語氣詞「也」煞尾。晉宋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字句大大發展起來。唐代起,應用更加普遍,而且大都不和語氣詞「也」連用。
「是」字句中古應用已很廣泛,近代更有新的發展。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為」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例如: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為誰?」
這兩句中的「為」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里,「為」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為」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是敘述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盡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復指主語。 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主語,謂語+「也」。(「制,岩邑也。」)
2、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凶器也。」)
3、主語+「者」,謂語。(「兵者,凶器。」)
4、主語,謂語。(「兵,凶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里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為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范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范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為」的句子也表判斷,如:「余為伯儵」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5. "還" 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用法

● 還

(還)

huánㄏㄨㄢˊ

◎ 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版:~鄉。權~俗。衣錦~鄉。返老~童。

◎ 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手。~擊。以眼~眼。以牙~牙。

◎ 償付:歸~。償~。~本。原物奉~。

◎ 古同「環」,環繞。

◎ 姓。

其它字義

--------------------------------------------------------------------------------

● 還

(還)

háiㄏㄞˊ

◎ 依然,仍然:這本書~沒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鍛煉身體,~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強過得去:身體~好。

◎ 尚且:他~搬不動,何況我呢?

6. "還"在古文中怎麼

「還」字在古詩里該讀huán音。

說文解字:「還」字的讀音

在戲曲——尤其是傳統戲曲——中,「還」字一般都念huán,這是因為「還」字在古代一直就念做huán,而念做hái是很晚近的事,至少在宋代的《廣韻》中,「還」字還沒有hái這個音。這應該是後代的俗讀。在漢語讀音的演變過程中,將「還」讀為hái才出現,並且成為副詞「還」的正確讀音;而huán這個音只保留在當動詞用的時候。戲曲既然是古典藝術,當然要把「還」字讀為huán啦。但念京白的小丑則可以將它念做hái。至於現代戲,因為已經不用韻白,所以也就不必都讀huán,而可以根據這個字的不同詞性區別對待。

「還」字的讀音最早出現的可能是「還」(huan),是個實詞,後來由於應用的需要,人們就將這個字逐漸虛化,也就有了作副詞用的義項,為了表示「再或又」的意思。也就出現了另一個讀音:hai ,以示二者的區分。再就是關於古代詩詞中的有些字是不是讀古音的問題。現在規定都用普通話的讀法。因為在我國的古代沒有漢語拼音,所以,到底當時讀什麼音,現在人只能去推測,而且我國地域廣闊,方言甚多,究竟讀什麼音常常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要現代人完全按古音來讀是十分困難的事。

7. 幫把「還」字翻譯成古文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猶」就是「還」的意思。

8. 古文中的「還」字怎麼解釋

⒈仍舊,依然:他身體~健康。工作~是干勁沖天。
⒉更:今年比去年~好。
⒊再,回又:答~來一個。既要增加產量,~要提高質量。
⒋尚可,勉強過得去:這篇文章~可以。他工作得~不算慢。
⒌尚且:這些老同志干勁~這樣大,我們年青人更應加油干呀!
⒍用來加強語氣或〈表〉未料到的:這~了得。她~真有辦法。
http://ke..com/view/266462.htm

9. 佳在古文里還可用什麼字

佳,本義為「美好」。《說文解字注》:善也。廣韻曰:佳,善也。又曰:好版也。權又曰:大也。
凡是與「美好」同義的字都可以用作選擇。如:善;好;勝(境);妙等等。但是,任何同義詞都不是絕對同義,多少存在一些差別,應該根據語境選用。如:「佳境」多指意境,「勝境」多指實景;「味極佳」,也不能「善」代替。文言文的精煉,也體現在用字的「精」上‍,大多是獨一無二的,替代後會發生語意的差別。

10. 還(hai)在古文里一般怎麼說這個字把這個字用什麼來代表

一般來說讀huan,意思是返回、歸還、納稅、恢復,讀hai的時候意思是依然、還是、在。

還有問題請追問~

熱點內容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
白涼粉是什麼原料做的 發布:2025-05-19 17:32:44 瀏覽:381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