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美術室
首先,要找准什麼是值得一去的美術館,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錢。
並不是所有的美術館,博物館都值得一去,也不是一個美術館里的所有作品都值得看,都是最好的作品。那怎麼能知道哪些是好美術館,不妨問問身邊了解藝術行業的朋友,或者上網搜尋一下此類的信息。像我2017年一月就去了一次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觀,在我理解的應該出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的東西基本都沒有出現,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一大堆。而如果你要去紐約就一定不要錯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話就一定要去芝加哥藝術學院,或是去費城就不要錯過了費城美術館,若是去舊金山就不能不去SFMoMA——總之,去專業的大美術館看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一般來說不會浪費時間。
B. 如何參觀美術館
一般美術館都有蠻多功能的,要去參觀美術館,首先要明確自己參觀美術館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根據自己的目的,了解美術館的功能分區,然後才是購票參觀
C. 參觀中國美術館的感受
中國美術館參觀感想
由於
23
、
24
兩天學校開運動會,沒有時間和老師一起去參觀美術館,我只
有自己在
26
號周二的一大早十分睏乏的坐上了公交車。而當我站在那金碧輝煌
的樓宇前,
身心上的睏乏卻出乎意料地被一種妙不可言的崇敬代替。
我想,
那是
由於它黃色琉璃瓦大屋頂下散發的無窮吸引力吧!
它是一座仿古閣樓式、
具有鮮
明民族風格的建築,
氣勢恢宏而不失典雅風情,
獨特的文化底蘊造就了它在世界
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地位。
踏上一層層彷彿白玉砌成的台階,
穿越氣派隆重的大門,
便置身於彌漫著幽
雅氣息的前廳。
可能是因為我時間趕得比較巧吧,
今天正好有三個作品展:
一個
是吳冠中弟子王秦生的作品展,
一個是郭曉光油畫作品展,
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美
術館近藏油畫作品展。
名為
「古韻新風—王秦生藝術作品展」
的這次畫展收錄了王秦生用油畫手法
創作兼具傳統形式結構和現代審美韻致的山水油畫精品二三十幅左右,據了解,
所有作品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進入四號展廳你很容易發現王秦生先生的畫作采
用亞麻材料的畫布,
且尺寸大多在
2
米到
4
米之間。
僅從形式上來看就給人一種
大氣的磅礴之感。從展出作品可以看出,王秦生先生將中國畫的筆、墨、點、線
與油畫中的色彩語言融合在一起,
賦予古代山川新的意蘊。
也就是說他用油畫的
手法和色彩的語言重新詮釋了中國傳統山水畫,
傳做了既有傳統心事和造型構造
又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山水油畫,
有一種自己獨特的個性在裡面。
他用今日造型
的新觀念,
發展古代大師的所思所想,
將古代的大自然之貌賦予了新的意蘊和境
界。
隨著進入五號展廳,進入眼簾的是「郭曉光油畫作品展」
。剛踏入門口,就
讓我猛然間發現郭曉光先生的作品與王秦生先生作品的光從色彩上就有很大的
不同,
郭曉光先生的油畫大多數是以更加多彩的顏色畫出。
大尺幅的畫面,
厚重
的色塊,
構建了一種視覺的沖擊,
或許這就是他的特立獨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
式吧。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郭曉光先生的作品中的風景大多數並不是通常我們意識
中已經形成的那種風景模塊,或許更多的是他心中的風景。他在觀察、感受、認
識自然地基礎上融入了對景物的理解和體驗,
然後再運用構圖、
造型、
色調等方
式,
對藝術進行再創造。
郭曉光先生的作品並不單單是一種作品,
同時也是他自
己的一種痛快淋漓的感情抒寫,
也許因為這樣才使得他的作品呈現出某種特殊的
酣暢與鮮活。
也使得我在欣賞的時候不經意的感覺到一種情緒的釋放和身心的輕
松。
對於中國美術館近藏油畫作品展,時間原因對於每件作品我只能大致看一
下,
不能細細品味,
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是叫人開眼的。
用任何文字來贊美這些畫
201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統考大備戰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
作都不過分,
也不會讓我覺得肉麻
——
藝術是朴實無華的語言,
它就像文學一樣,
能為人開拓理性所不及的能量泉源。
令我深受感動的是,
畫家捕捉到瞬息多變的
生命力,
並能將它騰躍於布上,
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想必就是我們要學習的
能力、要繼承的精神吧!
每一幅畫作,每一個造型,每一類畫風,每一種思想,都是畫家心之花蕾的
綻放,是深自靈魂的抒情、發自肺腑的感嘆。重要的是,在作者的感情隨筆流動
成凝聚靈性的作品時,
它對旁人的啟迪也往往是不可估量的。
我想,
正是這些激
起了我對藝術之路充滿嚮往,
期望著不遠的一天可以有一個十分空閑的時間讓我
再次踏入這座藝術的殿堂,
好好欣賞一下館中的每一幅作品,
努力看透每一幅作
品背後的精神所在。
D. 參觀美術館500字
參觀美術館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平時為了准備月考更忙,忙到沒有辦法讓自己的生活有美麗的回味。在這年假假期,爸爸決定帶我們去美術館。爸爸開車帶著我們去接一位老爺爺,他就是舉辦展覽的藝術家,一個拍照片超過七十年的攝影家。
由於老爺爺的作品非常多,而且不同於我生活的年代,於是爸爸開始為參觀的人一一導覽。經過解釋後,我終於可以看懂作品的內容,這也是黑白照片的神奇之處。首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十幾年前所拍的野柳「女王頭」,那時的女王頭有著粗粗的脖子和今天看起來十分不同,媽媽解釋這是因為風侵蝕作用的結果,社會課本裡面也有提到。我想再經過一百年,女王頭也許會完全消失。另外我也喜歡野柳的特殊岩石。老爺爺透過他藝術的眼光與黑白照片的手法,將平凡無奇的石壁都拍成了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曠世巨作了。除了黑白照片,老爺爺也運用特殊的鏡頭,捕捉平常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他把花朵最細微的地方放大成繽紛的彩色畫面。這都是攝影家非常不一樣的眼睛才能看到的。
展覽中,我也觀察到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細細的觀賞,也許每一個人在美術館都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而豐富了每天忙碌而且無趣的生活了吧!所以我希望大家再忙也要去逛逛美術館,那麼平凡的生活也會充滿美麗的回憶。
E. 關於參觀美術館的作文500字
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許多名畫全在此展出,由此引來了很多的中外遊客。
剛剛進門,一堆抽象畫撲入眼簾,抽象畫說來也奇,看著人不像人,樹不像樹,可走近一賞也卻別有一番情趣。
我們繼續往裡走,那是應天齊老師的作品,他的畫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有的平淡無奇,有的波濤洶涌,有的則栩栩如生,而的卻熱情奔放。一進他的展廳,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文明」,還是平淡無奇「竹簾」,全都讓人感到瞠目結舌,大廳中間,一塊「金磚」極為醒目,據說這「金磚」是為了紀念西遞老城而製作的,磚上刻有「西遞」二字,這是一位老人家贈給應天齊的,贈後卻去世了,應天齊就把這塊磚當模子,製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金磚」。旁邊的牆上掛了三幅單色調的油墨畫「厚黑」、「無極」、「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別多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十分立體的藝術,走近細品會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濤洶涌;「無極」則是純白色的,它則讓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卻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以紅色色調為主,使人感到充滿希望。
再往裡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畫作品,他是悲憤畫神,老人家出生於1915年,2006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畫是「禁鳴」,這幅畫是一頭肥碩的貓頭鷹用力咬住一隻瘦小的公雞,不讓它打鳴,這幅畫反應了文革時期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文化知識分子們就是這只瘦小的公雞,沒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還有「自嘲」、「破爐」、「血膩魚肥」等作品非常有名,這真是「悲憤畫神」呀!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悲憤畫神廖冰兄,還讓我見識到了用油墨感動世界的應天齊老師,這次參觀收獲不小呀!
F. 參觀美術館作文
五年級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廣州美術館參觀名畫。
我們去到那裡,回看見那裡陳列許多名畫。答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高高興興地欣賞名畫。有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梵谷的
向日葵……
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我寫的那麼好而不選我。。。他是抄這里的:http://..com/question/80520061.html
G. 參觀中國美術館的收獲
參考一下
篇一:作文參觀美術館觀後感
昨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寧波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後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裡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後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並且前肢明顯短於後肢,主要依靠後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里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系統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
H. 參觀工藝美術館
[參觀工藝美術館]
有人說,那裡是美的源泉,有人說,那裡是藝術的殿堂,參觀工藝美術館。今天,我有幸到了那裡——工藝美術館。
走進中廳,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著幾行醒目的大字,我國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技藝精湛,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的特色,是世界文明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我激動地想:其實這些榮譽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用辛勤勞動換來的啊!我們走進第一展室,這里是陶塑的天地,那紅結晶300件魚尾瓶,鈞窯雙龍戲珠瓶,那活靈活現的瓷大象、瓷山貓,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釵瓷人。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要數陶塑《天問(屈原)》了。只見屈原仰望天空,好像在高聲長嘆,彷彿在向天控訴不平。「津京,快快來!」隨著媽媽的喊聲我匆匆忙忙地走進了第二展室。忽然一隻下山猛虎向我撲來,我轉身就跑。年幼的小妹妹說:「姐姐,你怕什麼呀?」我扭過頭,仔細一看,噢,原來是湘綉《虎》。只見這只虎左腳插在水中,張大了嘴,兩眼平視遠方,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虎呢!「姐,快點!」拉著妹妹的手,我們又來到別的展品前。我們看了蘇綉《狼狗》,看了象牙扇,看了十萬唐詩扇……尤其是十萬唐詩扇引起了我的深思。看著那密密麻麻、只有黑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的小字,看著那隻有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的娟秀的字體,我不禁想到,藝術家們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製造出這么精緻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麼事總不肯下苦功夫,中學生作文《參觀工藝美術館》。我暗下決心:以後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廢。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進了第三展室了。這里可以說是寶中之精華,四大國寶就在這里展出。我們在一塊長方形的翡翠前停住了腳步。這就是國寶《四海歡騰》。只見,翡翠上雕著九條蛟龍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遨遊。蛟龍形態逼真,令人陷入無邊的遐想。國寶之二是《岱嶽奇觀》。藝術家們運用了翡翠的自然色彩,在翡翠左側偏上方雕出了泰山日出時的美麗景色。看著這精美的藝術品,我彷彿看到了泰山的半山腰雲霧繚繞,漸漸地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長起。那耀眼的紅光照出了絢麗奪目的朝霞,十八盤天街、南天門沐浴在紅色的霞光中,格外壯觀。我們隨著解說員來到珍品《含香聚瑞》前,製造它的藝術家發揮了中國玉器史上高難度的料中套料的工藝,充分地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它晶瑩剔透,十分美觀。藝術珍品《群芳攬勝》原料是梯形,藝術家們在上面雕刻了菊花、臘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種花卉。我心中暗暗稱贊:真棒!這時一位外國友人說:「中國藝術品OK!」說著,挑起了大拇指。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回到了家。但「中國藝術品OK!」這句話總回盪在我耳邊,外國友人那挑起的大拇指總浮現在我眼前。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爭光!
〔參觀工藝美術館〕【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I. 參觀美術館的作文
參觀寧波美術館
昨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寧波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後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裡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1997年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後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並且前肢明顯短於後肢,主要依靠後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里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系統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份紀念品,並有機會獲得恐龍蛋呢!
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不少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更讓我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
J. 參觀美術館的作用
在能畫出那麼好的作品之前更重要的是吸收經驗,也就是所謂的長下「見識」。培養一定的藝術修養是必不可少的。修養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藝術創作或藝術欣賞的實踐中,逐步鍛煉和培養的。首先要多讀、多聽、多看,多接觸各種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只有在博覽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辨別真偽優劣,培養出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博物館和美術院的大師作品,其中的精髓的東西很值得你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