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視頻
①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珠珠滾畫》
活動目標:
1、觀察泥娃娃的外形特徵,並嘗試按某一特徵來分類。
2、願意向同伴介紹各自的記錄方法,體驗給泥娃娃分家的快樂。
活動准備:
泥娃娃圖片、記錄表、課件
② 幼兒園美術拼圖公共汽車公開課視頻大班
大班幼兒公開課,完整教案, Q-_-Q: 3717784
③ 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這是什麼形狀的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一、說教材 學齡前兒童正處於讀圖年齡段。圖畫書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圖畫書對兒童情感,想像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他們喜歡關注畫面的細節,每次閱讀由於關注的細節不同都會有新的發現,這正是他們日後成功與快樂生活的源泉。優秀的兒童繪本有著無窮的魅力,仔細閱讀並加以聯想,就能發現繪本中蘊藏著眾多可借鑒的教學資源。 繪本故事《這是什麼形狀》講述的是小酷和小瑪兄妹倆通過繪畫的形式將各種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創造出了美麗的小鎮。這是一個充滿創意、趣味性很強的故事。整個故事情景生動有趣、跌宕起伏。而如何將繪本富有創意並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之中,這是關鍵所在。我分析後發現,小酷和小瑪通過幾何圖形的組合構造簡單的物體,這和中班上學期的幼兒美術活動幾何圖形的組合非常吻合。幾何圖形的組合比較單調和抽象,幼兒掌握起來有困難。繪本《這是什麼形狀》內容比較簡單易懂,畫面鮮艷,生動,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現在,美術活動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畫」課了,它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並整合各個領域能力的偏向美術欣賞、技巧、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活動。通過這個繪本故事能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對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表現物體的簡單特徵。於是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從簡單的圖形變化入手,尊重幼兒的認知規律,通過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的組合與相加,在游戲中慢慢變化成復雜有趣的圖案,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幫助幼兒初步建立形狀概念,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閱讀活動,能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 2、能力目標:嘗試用圖形組合表現物體特徵,並進行想像添畫,萌發對物體的觀察意識。 3、情感目標:在大膽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嘗試精神,發展想像力。 其中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嘗試用圖形組合表現物體特徵,並進行想像添畫,萌發對物體的觀察意識則是此次活動的難點所在。 三、說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准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准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准備。 1、《小酷和小瑪》PPT課件。我在製作這個繪本課件時不只是為了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而製作課件,而首先是考慮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所以如何製作一個讓孩子喜歡、接受和容易投入的課件,如何把抽象、枯燥的知識容入形象、生動、活潑的課件當中。所以我非常注重課件的兒童化、游戲化,並使活動內容有規律地滲透於課件之中,讓幼兒能與課件充分交互和滲入,成為課件當中的一個角色,成為活動當中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幼兒在活動中愉快地學習。 2、互動式電子白板。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可以改變課堂教學的效果,譬如:聚光燈的強調、即畫即擦、快速對幼兒的作業進行反饋等,這些輔助手段能更好地為老師的活動開展來服務。而且孩子們對白板很感興趣,增加了活動中的交互性。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卡片若干,畫紙、畫筆、漿糊、棉簽和抹布。 4、鋼琴曲為背景音樂。 知識准備: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四、說活動過程: 1、介紹小酷和小瑪,引起幼兒興趣。 孩子進入狀態興趣起很大作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讓幼兒視覺與專注更聚焦,突出了重點,有利於幫助孩子排除其他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動重點上。孩子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都被調動起來,這樣就解決了興趣的問題。 幼兒從小就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朋友,當我介紹小酷和小瑪兩位熊寶寶客人並請幼兒猜想誰是小酷而誰又是小瑪時,馬上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為幼兒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觀看PPT課件,引導幼兒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各種物體。 隨著現在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也將其不斷地滲透到幼兒園的教育中,我將幼兒喜愛的繪本故事製作成PPT課件應用到此次活動中,當故事開始告訴幼兒小酷和小瑪准備畫畫時,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的在猜想他們會畫什麼呢?而小酷畫的圓形更是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孩子們在不斷地猜想究竟會是什麼,我把問題留給他們自己去探討,此處白板的正確利用對解決問題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在白板上畫出圓形請幼兒上來把自己想到的東西畫出來,孩子們的想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可以聯想到生活中太多圓形的物體,當我揭示答案是太陽時,猜對的幼兒會為自己喝彩;小瑪畫的三角形出現時幼兒早已躍躍欲試,都想上來嘗試一次,有的竟然能聯想到三角形的帆船並畫下來,幼兒通過親自的操作使原本看似難以掌握的知識變得水到渠成了。 利用白板強大的畫筆、橡皮、圖形等功能,使幼兒可以更加直接地明確繪畫的步驟,有更多的機會讓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創想和嘗試,有利於老師及時了解幼兒掌握的情況和問題的所在,以調整並實施對策。幫助幼兒在實際繪畫時能夠對重難點能夠有所注意。在興趣的引導下,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探究的慾望。而且這種操作很簡單,不需要太多的技術支撐,幼兒只需要接觸過幾次就能輕松掌握,他們對於這種操作也樂於掌握。上面的孩子畫得認真,下面的孩子看得比他們還認真!所有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了,老師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 3、通過PPT課件,能從簡單的圖形組合聯想出各種物體。 4、游戲:小酷和小瑪。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幼兒教育綱要》(試行)中也曾提到: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此時的幼兒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小酷和小瑪,我為他們提供一些物質准備:各種圖形及畫紙和筆再為他們配上柔美的《天空之城》音樂,使他們在優雅舒心的氛圍中更好的發揮想像。 5、作品展示。 幼兒的作品只有得到大家的肯定才會信心倍增,我把幼兒的作品照下來並展示在白板上,幼兒興奮的尋找著自己的作品並上台講述作品,最後請我的小酷和小瑪跟我回去吃點心,首尾呼應,活動也在輕松愉快中結束。 五、說教法: 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在活動中始終堅 持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在活動中遵循靈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 游戲法、提問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 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藉助環境條件(白板)集圖像、色彩和聲音於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游戲時注意加強輔導。 新《幼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 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故事導入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要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因而我設計了用繪本故事這一情節,並通過故事導入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幼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
④ 一個不會畫畫的老師'如何上好一節幼兒園的美術公開課(大班)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很奇怪耶,一個不會畫畫的人怎麼會去當老師?既然你已經選擇了幼師這個工作,其中的辛苦是你得去承受的。上好一節公開課主要是需要 1、周全的活動准備; 2、詳細的教案; 3、自然親和的教態,只要你根據你班上娃娃的美術技能水平設計一節適合大班的美術課,相信沒有什麼不能成功的,如果你是一名新老...師,你也可以多向一些老教師吸取經驗,多去聽幾節課,就沒什麼大問題了,祝你成功!
⑤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以『圓』為主題上一節公開課,麻煩各位幫幫忙~
我在小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這節美術課,當時是讓同學如何在有限的回工具內把一張正方答形的卡紙剪成最圓(具體什麼工具不記得了,只記得有直尺和筆)。最後美術老師公布的答案是用直尺和筆在正方形上畫對角線找出中心點,然後用筆插在中心點上將正方形旋轉起來就形成了最圓的圓。那節課至今還印象深刻的說~~
⑥ 幼兒園大班求一節美術公開課教案最好是詳案有由來的!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成干凈整潔的習慣。 活動准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隻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活動過程: a) 出示噴畫範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兒的學畫興趣。 老師:畫上是什麼動物?畫的前面沒有光也沒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麼會到紙上呢? b)學習噴畫的方法。 i.先將圖畫紙鋪平,再把自己喜歡的物形卡片放在紙上,然後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紗窗上來回刷),將顏色噴在紙上,這樣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為噴不到顏色而不變色,噴完後過一會將物形卡片輕輕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為了使畫面更漂亮,可以噴2或3種顏色:噴完一種顏色後,必須等晾幹才能噴另一種顏色。 c)提出要求,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d)請幼兒欣賞作品,說一說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引導幼兒從圖案排列美觀、色彩搭配好、噴色均勻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