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體育學科帶頭人

體育學科帶頭人

發布時間: 2020-12-02 19:05:39

A. 學科核心素養給體育學科教學帶來什麼影響

反映學科本質和教育價值,內涵清晰且可教可學,對個體和社會都有積極的意義。

在同一學科中,盡管為了可表述、可操作、可測評,而把學科核心素養分開來表述了3-6個,但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一個整體,核心素養是通過整體發揮作用的,需要從整體上去把握它。

每個學科核心素養劃分為3-5個水平,不同的核心素養在同一水平上進行整合,形成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的水平,以規范、指導過程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或高考命題。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體現了以下三條原則:反映學科本質和教育價值,內涵清晰且可教可學,對個體和社會都有積極的意義。

(1)體育學科帶頭人擴展閱讀:

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學科核心素養體現了學科性、科學性、教育性與人本性。它釐清了學科課程的育人目標,指明了學科教學與評價的方向,規劃並引領學科教育教學實踐。

2、學科核心素養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與提升,是學科育人目標的認知升級。

3、學科核心素養有助於建構課程育人的專業話語,打破學科等級化的困局,提供更具教育性的問責,消解分科與整合的對立,推動課程領域的專業對話,為國際范圍內解決課程建設同類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B. 學校體育教師常年組織帶訓運動隊,如何折算班主任

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一般來說體育教師不適當做班主任工作。但是職稱評審需要教專師要有班班主任齡屬。體育教師常年帶運動隊訓練,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定,體育教師帶運動隊訓練應算作一定的工作量。
各地區對體育教師帶隊訓練摺合班主任齡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我們青島市的規定是:體育教師帶運動隊訓練,每兩年摺合一年班主任齡。

C. 全班同學和一位老師上體育課只有一位同學帶手錶為什麼

一枝獨秀,鶴立雞群

D. 如何讓體育活動給學生帶來自信

《素質教育》年12月總第期供稿 作者:趙淑玲劉明軍飛體育課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趙淑玲劉明軍飛山東省壽光實驗中學 一、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老師講解、示範過多,技術動作分解過多,學生在沒有強度的狀態下一遍遍進行模仿練習,課中調整場地、隊形等無謂的環節浪費時間太多,學生失去了練習的過程就談不上體能的發展。無論是運動技能的掌握還是發展體能,都必須有一定的練習時間和適宜的練習負荷。我們提高練習的密度,控制適宜的負荷,不只是發展體能的需要,也是運動技能學習的需要。要盡量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盡量以比較小的分組,盡量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場地、器材和資源,進一步資源,使盡量比較少的人一組進行練習。這樣練習密度增加了,不僅有利於運動技能的掌握而且也有利於體能的發展。可是密度大了,學生就不願意了,那就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時刻刻關注學生興趣。一個人有了興趣,他才會去做,或者堅持做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提前做好學情調查。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在很多學生對體育運動不太感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設計上下功夫。新課程強調運用三大新型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但是,鍾啟泉老師在《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那本書里就明確地提出來,它們是傳統學習的有益補充,所以呢,我們不能因為現在新課程強調三大學習方式,就把傳統學習舍棄掉,而應該通過多種多樣的不斷變化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參與。而事實上,僅僅採用一種教學方式,是難以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的,僅僅採用一種教學方式也難以使學生體驗到體育和價值。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教學中要從興趣的發展規律出發,由有趣到樂趣到志趣,交替使用學生的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使學生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對體育感興趣,把培養興趣和現實理想教育結合,使之興趣強烈、穩固、持久。比如學生普遍不喜歡的耐久跑,如果一味地繞著操場跑,他們肯定不願意跑,甚至偷懶,如果變換一下方式,設計一個競賽游戲,可以結合當地的一些大事,既鍛煉了耐力又關心了時事。比如要會時可以用「火炬傳遞」,教師確定城路線,學生充當火炬手,讓他們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根據班級人數分成幾個小組比賽,先完成者為勝,可以用接力棒充當火炬。學生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烈,既培養了學生果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又提高了體能。 二、處理好游戲教學與運動技能教學的關系。游戲是屬於兒童階段的初中生最喜歡的活動形式,用游戲的形式進行運動技能教學對學生來說一定是非常受歡迎的。體育游戲是游戲的一個部分,它的特徵之一就是身體直接參與運動,要不然就不是體育游戲。那麼游戲有哪些特徵呢?第一是虛構,不是真實生活本身,如「拉網捕魚」游戲,它不是真的拉網捕魚;第二是自主,這是必須有的;第三是非功利性,游戲贏了並非要拿獎,它是自己對自己的獎勵。游戲的過程和結果是開放的,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想表現出最優秀的一面。游戲就是讓每個人把最優秀的東西可以表達出來,這就是游戲的本質,所以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時玩得很開心,樂此不疲。其實很多運動都是從游戲發展來的,游戲可以地運用到課的准備活動、技能教學和放鬆活動中。嘗試性地進行無限制的教學游戲,學生積極性很高,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烈。 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有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在你的課堂中學有所獲,關注到整個學生的發展,或者說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因為學生的體能、技能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肯定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體能、不同的體型、不同的學習技術,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企圖把學生放在一起齊步走,這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日本教學設計中的一個事例,在五對五打籃球的情況下,肯定有人打得好,有人打得差,有人投得准,有人投得不準,這是必然的,肯定有1、2、3、4、5名排出來,假如我們正常比賽,五打五,最後會出現最差的一個學生,在場上經常會是剛剛拿到一個球,其他的同學就喊「趕快傳過來」,為什麼呢?大家知道他投籃不準,當其他人都被防守住了,他在籃下是個空位的時候,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不行,也沒人傳球給他。好不容易搶到一個球,就傳給其他人,其他人有球的時候,即使他在最好的位置,也沒人傳球給他,這種情況下,他是很失落的,很可能選擇放棄。他是差了一點,但是其他人讓他顯得更差,更沒有自信,更覺得沒意思,所以選擇了放棄。根據這個情況,怎麼讓基礎差的孩子一樣抬起頭來呢?教師做了一個調控:五位同學,請你們根據每個人的水平,排一個序,五個人排出1、2、3、4、5名來。這時老師又說:排在最後的第5名,在接下去的比賽中,投中一球算五分;排在第4名的,投中一球算4分……排在第1名的學生,投中一球得1分——稱之為五分制與一分制,這就是調控。調控之後,一旦較差的學生在籃下空位時,就有同伴會傳球給他了,因為他一旦投中就得五分啊!這種教學就是調控,面對相對較弱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設計,進行調控。這種調控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去發揮自己的潛能,因為他們的潛能不一樣。我們創造一種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給每一個學生進步的機會,這種調控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目前的教學過程當中,用比賽的方式去激勵學生的積極性,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是怎麼去比賽?用什麼規則去比賽?這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正規比賽的規則有時不能直接都用到我們的學生當中去,否則學生當中肯定會有最差的,最差的肯定是被拋棄的,而這些學生更需要體育。對於所有的人而言,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我們要關注他們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基礎,制定不同的目標和評價標准,分層次教學。對於同一人而言,我們要關注他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等,通過我們體育課來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E. 我國體育產業的勃興給體育學專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機遇

我國體育產業的復興給體育學專業的學生帶來很好的機遇,全民鍛煉需要更多的教練,更多的體育人才。

F. 上體育課時老師叫同學投籃,然後那位同學帶上藍色帽子問:「我頭藍沒

郭亮郭陽 寒假陪訓班 央視3 越戰越勇

G. 信息技術給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教學帶來哪些變化

課堂景觀正在改變
目前,許多學校都在整合公用教育資源,以方便教學使用和統一管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國外的微課程大多由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制訂學習計劃,它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的互動式學習過程。它一般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互聯網平台進行10鍾左右的教學。它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微型在線視頻課程。它具有以下特點:主題突出、針對性強;以微視頻為核心,資源構成多樣;學習情景真實、交互性強;注重教學設計、適合自主學習;製作技術簡單、使用靈活方便等。它打破了傳統學校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教學。目前我國一些中小學校開展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涉及課件製作、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需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
教學組織形式正在改變
「教育雲」使得傳統的學校教育有了新的模式。 「國家教育雲」計劃在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師生信息素養的提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促進了中小學校主動參與課堂變革的熱情。「教育雲」計劃造就了無界學校和網聯學校, 「教育雲」支持下的教育教學數字化傳播方式,打破了時空疆界,不同學校教師可以進行一體化教研,促成了無邊界學校、互聯學校的產生。同時為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國內一些學校開始嘗試「走班制」教學,傳統的一成不變的固化班級模式也被打破了。由此可以說,傳統的教學組織模式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
教師授課方式正在改變
在信息技術時代,教師如果還是翻著教材,看著教學參考書,然後挑燈備課,堅持「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黒板一本書」的課堂教學方式,恐怕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甚至無法在當今的學校生存下去了。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在學校里以傳授知識為主,他通常先分析教材、學情進行備課,然後到課堂上講授知識或者技能,引導學生學習,課後再批改學生作業或者輔導學生。雖然一般教師也會參加培訓學習或進修,但主要還是以大學階段的知識作為基礎。在相對穩定的傳統社會中,教師通常較少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
當代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需要有網路技術背景下駕馭教育教學的能力。信息社會的基礎教育,具有教育社會化、學習生活化的特徵,學生學習需要有針對性、個性化、差異性和實效性,這都要求教師改變故步自封的狀態。教師必須從傳輸知識的教書匠、學生學習的裁判者,轉向啟發學生的幫助者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師。當今的教師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學習新知識,具有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新觀念與新思維,並具有掌握新的信息技術的能力。二是製作微課的能力。如何在教材中選取恰當知識點,並把它拍攝成10分鍾左右的微課,需要將教學能力與數字化技術結合起來。三是與學生、家長及其他教師的網路交往的能力,即在虛擬空間中聚集各方力量來指導學生的能力。四是掌控新形勢下課程教學的能力。例如,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微課,如何讓學生思考和獲取微課中的知識點,設計學生的導學案與任務單,等等。
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改變
我國中小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是以考試為中心。在校學習以課堂為中心,老師成了知識的代言人,有統一的教材、學習內容與學習進度,教師以講解為主,學生以上課聽講、課後做作業為主,然後參加測驗和考試,平時在學習中也著重培養自己的應試能力。它的弊端之一是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學習目標,缺少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學生與家長等各個層面的交流,也就是說學生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互動式自學。弊端之二是缺少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針對性差,沒有以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為標准,不能有力促進學習的積極性,容易產生差生。
無論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尊敬狀態」,還是以學生為中心,「兒童是太陽,教師是月亮,教師必須站在學生背後」,學生傳統的學習模式都是在同一個場所——教室里學習,在聽同一位教師講課,在用同一本教材學習相同的內容。這種學習方式無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一位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幾十名學生,要進行個別化教學,也必定是一句空話。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要有選擇地學習,是很難做到的事。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各種新型課堂,比如在應用微課視頻進行學習時,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時間和場所,已經熟悉了解的內容可以快進或者跳過去,沒看懂的可以多看幾遍,自己沒搞清楚或者無法理解的可以在線請教老師,也可以與其他同學交流……這種授課方式將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一刀切學習方式的弊端也將得到剔除。

H. 信息技術的應用給體育課堂教學帶來什麼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體育教學應該將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中心位置,學生內有了運動的興趣,容他們才會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才能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小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有賴於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引起。想讓課堂教學氣氛高漲、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就要大膽的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I. 我的體育老師中,馬克在學校帶的什麼太陽鏡

這種叫做飛行員款的,最早是博士倫公司設計發明的,是因為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內員反映在高空飛行觀容察海面時被海水反光搞得眼睛很痛。麥克阿瑟則是第一代的廣告明星,他的經典裝扮就是穿軍裝,戴雷朋RB3025墨鏡,嘴裡咬著玉米穂煙斗。到現在,幾乎每個品牌都會有一個飛行員款式,全部都是模仿的雷朋最經典的RB3025 飛行員款,而雷朋的世界第一品牌的江山起碼有一半就是RB3025打下的。
從照片看不出品牌,但是我可以肯定不是雷朋RB3025,雷朋的鏡腿要秀氣很多,非常的細,而且不怕海水腐蝕,上面的鐳射刻字十分清晰,是真的鍍18K金。這個是需要技術的,沒有多少個品牌可以做到這么細。在設計驗證中,雷朋RB3025需要放在紫外光UV-B環境下接受72小時的照射,然後還要做72小時鹽霧測試才算合格,比ISO太陽鏡標准要嚴格至少10倍。
望採納。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