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人才
A.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學科人才
組建之初,為應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緊迫戰略需求,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調集了包括蔡翹、胡經甫、黃鳴龍、沈克非、林國鎬、朱壬葆、宋鴻鏘、湯騰漢、周金黃、柳支英、周廷沖等一批大師名家。
1955年,軍事醫學科學院三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學家蔡翹、胡經甫、黃鳴龍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0年至今,軍事醫學科學院先後涌現出朱壬葆、謝少文、陸寶麟、周廷沖、孫曼霽、周維善、吳祖澤、賀福初、張學敏等1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德昌、秦伯益、王正國、殷震、黃翠芬、盛志勇、俞夢孫、沈倍奮、夏咸柱等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位居全軍首位。
此外,被英國皇家放射學院、美國放射學院分別授予「名譽院士」、「榮譽院士」的我國現代腫瘤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治療學奠基人吳桓興教授曾長期在這里工作。
在這片沃土裡,曾經締造出我軍迄今惟一的一對夫妻院士——周廷沖、黃翠芬;誕生過三對師生院士,其中朱壬葆先生、吳祖澤先生和賀福初是三代師生院士,黃鳴龍先生和周維善先生、周廷沖先生和孫曼霽先生是師生院士。錢信忠、潘世征、塗通今,我軍歷史上僅有的三位紅軍博士在此集結;殷希彭、潘世征、王道建等白求恩大夫的三位得力助手來院聚首;志願軍衛生部部長吳之理上任之後,我軍歷史上包括紅軍、新四軍、解放軍、志願軍在內的各個時期的衛生部長和兩度出任國家衛生部部長的錢信忠、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總後衛生部部長的賀誠等紅色醫學專家有如江河,最終注入軍事醫學科學院這片大海。
此外,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特殊使命還造就了柳支英、周金黃、張其楷、蔣豫圖、鄧蓉仙、李逸民、宋鴻鏘等一大批「無冕院士」,他們把最美好的人生時光奉獻給了共和國「三防」事業,在軍事保密科研領域功勛卓著,可謂看盡大漠孤煙,數盡長河落日,灑盡春秋熱血,寫盡赤膽忠誠,甘結無花之果,不留一點塵埃。
除了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還擁有119位將軍級科學家(包括25位一級研究員、18位二級研究員、76位三級研究員),有10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0位國家百千萬工程人才、18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0位中國實用工程求是獎獲得者、8位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8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位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13位總後一代名師、12位總後伯樂獎獲得者以及包括4位金星、22位銀星在內的眾多總後「三星人才」。 還有1個科研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基金獎;2個科研團隊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位全軍之首。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勵精圖治,軍事醫學科學院逐步建立了以60個國際、國家、軍隊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為支撐的科學研究體系;以理、工、農、醫、軍、管6大學科門類36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為依託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平戰結合、軍民兼容、以軍為主、寓軍於民的科學研究格局。
自1965年開辦研究生教育以來,軍事醫學科學院為國家、軍隊培養和輸送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達4700餘名。
B. 如何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引進培養,致力發展醫療技術,彰顯自身優勢,站在現代醫學的前沿。
今年,泌尿外科成功創建浙江省縣(區)級醫學龍頭學科,成功創建區醫學重點學科5個,目前醫院有浙江省縣(區)級醫學龍頭學科3個,區醫學重點學科8個;今年,浙江省中醫葯管理局科研立項2項,紹興市科技局科研立項2項;舉辦市級繼教項目10項,省級繼教項目1項;成功開展多個「高、精、尖」新技術項目,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推廣應用於臨床。
投入近100萬元建設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用於規范化培訓學員及全院醫護人員技能培訓。組建院級師資隊伍開展學術講座。積極組織西醫人員參加區醫學會教育中心舉辦的「西學中」學習班,推行中醫葯服務進病區,同時申報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葯工作示範單位創建。
築巢引鳳,廣招人才。今年公開招聘臨床碩士研究生及緊缺型專業本科生12人。對優秀醫學人才實行住房、租房補助,為高級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良好環境,今年為13位碩士生配套購房補助資金共65萬元,為12位碩士研究生兌現購房補助。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醫療水平不斷提升。
C. 如何把握學科專業人才成長規律的
把握學科專業人才成長規律,這就要求認識規律、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不斷提高人回才工作科學化水平。
人才答的培養、開發和使用是一門科學,遵循規律則事半功倍,違背科學則事倍功半。什麼是人才成長規律?就是人才成長過程中帶有普遍性的客觀必然要求。比如厚德育人規律。古人講,德領才、德蘊才、德潤才,不養德修身,難以成為有用人才,更難成為大家、大師。把握這一規律,就要把厚德作為培養人才的首要任務,努力造就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再比如競爭成才規律。所謂有比較才有鑒別,有競爭才有活力。人才成長的過程,是一個相互競賽、比學趕超、拼搏前進的競爭過程。把握這一規律,就要讓規則盡可能公平公正、程序盡可能科學公開,激勵人才在競爭中增強動力、開發潛能、脫穎而出。還有師承傳承規律、量才施用規律、成才黃金期規律、團隊成才規律等等,都是從古今中外眾多成才案例中總結出來的普遍規律。
D. 我國將加強急需學科專業人才培養了嗎
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門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版指導意見》。《權意見》提出,適度擴大博士研究生規模;加強國家戰略、國家安全、國際組織等相關急需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超前培養和儲備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相關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意見》提出,適應需求調整培養規模與培養目標,適度擴大博士研究生規模,加快發展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E. 中國將如何加強急需學科專業人才培養
2018年來8月27日報道,近日,源教育部等三部門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適度擴大博士研究生規模;加強國家戰略、國家安全、國際組織等相關急需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超前培養和儲備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相關人才。
「有關部門將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動態調整機制,實施國家急需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探索研究生招生計劃與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重點科技創新基地等相銜接的新路徑。」上述負責人強調。
在本科教育方面,《意見》指出,強化本科教育基礎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設作為「雙一流」建設的基礎任務,加快實施「六卓越一拔尖」 人才培養計劃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專業。
F. 什麼是學科拔尖人才
人才評價機制和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形成有利於優秀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一、什麼是「211工程」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G. 跨學科領域的人才有哪些
據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才報告》預計,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將達1220萬人,而第三產業人才缺口預計達325萬人。 1、護理學就業前景看好據衛生部統計,2015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2、民航業人才缺口24萬以目前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2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3、精算師將成高端人才目前,我國僅有百餘名精算師,我國未來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但目前每年高校精算專業的畢業生僅僅幾十人。 4、汽車服務人才全面緊缺汽車業在我國是重點產業之一。有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研發人才缺口50萬人,維修人才缺口80萬人。未來5年汽車人才全面緊缺,包括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5、微電子高端技術人才有統計數字顯示,北京市對該專業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職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個。可以說,微電子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 6、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隨著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未來的城鄉規劃將統籌,給大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7、物流類物流領域處於高速旦閥測合爻骨詫攤超揩發展階段,對行業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8、動漫設計目前,動漫正成為中國一項熱門行業,而動漫也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 9、房地產經營與評估房地產業還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對行業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10、現代醫葯類現代中葯及生物醫葯技術產業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的戰略性產業。入世後,我國最緊缺的人才:一是農業、信息、金融、財會、外貿、法律和現代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二是生物技術、環保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高層次科學技術人才;三是熟悉世貿組織規則、適應國際競爭需要和能夠參與解決國際爭端的專門談判人才;四是了解國際慣例、符合需要的外語人才;五是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按專業技術人才的口徑(指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並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統計,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相當於發達國家1/3-1/4;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僅占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7.5%,中專以下的人員佔一半以上,高級人才僅佔5.5%。此外,美國在企業從事研究開發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占其總量的80%,而我國在企業工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還不到全國總數的40%。一是專業結構不合理,教育、衛生、經濟、會計4類專業技術人員,佔了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現代醫葯、環保等工程技術人員遠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高新技術和復合型創新人才整體性短缺。二是行業、產業布局不均,農業、信息通訊、金融、保險、法律等行業的人才嚴重不足。三是分布失衡,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量85%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四是產學研脫節嚴重針對補充的補充:漫畫行業算是國家比較扶持的行業。專業技術人員60%集中在國有事業單位,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
H. 大學什麼學科有前途
未來十大熱門專業全縱覽
1.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根據信息產業部分析,「十五」期間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以高於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 ;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關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2.生物技術類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據了解,目前在全國年產值過億元的生物技術企業已蓬勃發展起來,各地把生物技術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但生物技術的開發需要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學素質,特別是具有創造能力和付諸實現能力的新型人才。生物科研人才近年來一直是國際人才競爭的焦點之一。我國目前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人才,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生物技術人才有極大需求。有關專家預計,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相關專業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3.現代醫葯類
全球現代醫葯技術產業繼續呈高速增長態勢,現代生物技術產業已經成為醫葯產業新的國際競爭焦點。有關專家指出,面對日趨直接而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我國發展現代中葯及生物醫葯技術產業已是勢在必行。特別是現代中葯產業不僅在世界發展較快,而且在我國也是增長較快的產業之一,目前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的戰略性產業。科技部已將「創新葯物與中葯現代化」列為「十五」期間國家12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相關專業
葯物制劑、制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葯學等。
4.汽車類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車專業也成為了社會上十分走俏的專業。汽車類專業人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汽車行業中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競爭焦點,比如精通外語的汽車設計人才、具備汽車技術背景的營銷人才、具備汽車銷售背景的IT類專業人才,以及汽車信貸、保險等金融人才年將繼續走俏。此外,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將持續看漲。
相關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
5.物流類
加入WTO後,隨著我國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搬運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國的相關行業和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將開展全面合作,這意味著,我國的現代物流將進入快速增長、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專家預計,今後1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物流業將接近或趕上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目前,國內需要600多萬中高級物流專業人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到2010年我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30萬至40萬,而目前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在5000人左右,物流規劃咨詢、物流外向型國際、物流科研這三種人才在業內最為缺乏。
相關專業
物流管理、現代物流等
6.新材料類
新材料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十五」計劃開始以來,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機械製造業、電子信息製造業、汽車工業、建築業等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原材料在質量、性能與數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術產業將帶動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別是電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長,生物醫用材料以約20%的速度遞增。此外新型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加;復合材料的需求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樹脂基的復合材料。
相關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稀土工程等。
7.環境能源類
環保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環境保護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較快,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產業的發展之快,效益之顯著,無疑是環保技術人員的研究與開發的結果。但目前,我國環保產業面臨嚴重人才不足,現有的環保技術人才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環保技術人員按環保從業人員的5%計算,將需要50萬人。而我國現有的環保技術人員離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培養環保技術人才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會的認可以及中國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使得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專業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資源環境與科學等。
8.管理類
因為加入WTO和申奧成功將直接帶動我國外經外貿的大發展,所以,管理類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大增將指日可待。在現代企業中,一個優秀企業家的作用超過了100名優秀工程師、1000名優秀工人。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轉換企業產權、機制以及企業法人實行招標制、年薪制,實際上就是將企業的管理大權交到職業企業家手中。而據我國近三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外方代理人正以每年500%以上的速度遞增,目前在不少大城市已形成一個職業階層。不管是外企還是國企,高層管理人員的價值越來越看漲。所以,盡管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剛畢業的時候可能做的並不是管理的工作,但是過幾年之後,有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將會成為搶手貨,MBA仍將是企業爭奪的對象之一。
相關專業
工商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9.法律類
目前我國律師人才十分缺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取得律師資格的專職律師還不到2萬人,平均每10萬人口只有兩名律師,而聘請律師的企業也只佔全部企業的千分之幾,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律師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時,隨著全民的法律意識逐漸在增強,企業的法律意識也在增強,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對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大大提高。法律專業因此成為未來熱門專業之一。
相關專業
法學、國際法、國際經濟商業法、國際商法等。
10.營銷類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已經滲入到各種各樣的企業,人們對市場營銷的觀念也將有更深的認識,所以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將繼續看好,並有繼續升溫的可能。而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商品化發展和商品房信貸業務的日益紅火,購買商品房已成為絕大多數國人的首選投資,房產商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中最有效的促銷手段就是聘用房產推銷員。而隨著小轎車的大幅降價及國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小轎車在21世紀進入中國三分之一以上家庭已不再是神話,因此,汽車營銷人員也將走俏職場。再有保險推銷人員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艱苦創業」之後,也將成為21世紀的熱門職業。所以,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整體需求會增大。
I. 如何加強科室學科建設和人才梯隊建設
某位企業家朋友的話語或許能道出這個老闆群體的整體憂慮:「對外招聘是一個快速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空降兵到來後,其管理風格能否與企業氛圍相適應,在短期內很難看出來,而企業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走彎路。」
對於公司的發展,除了必不可少的資金支持之外,智力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融資已經不再是難事,只要企業手中的項目足夠吸引人,大批風投資金就會一涌而至。但相較於資金問題,人才的儲備就並非易事。
這種擔憂,是目前中小民營企業家普遍的思想意識。對他們而言,內部培養人才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在這種情況下,人才梯隊建設就顯得很有必要。
所謂人才梯隊建設,就是未雨綢繆地培養該各種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儲備,當一些人才變動後能及時補充上去和頂替上去,同時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進行培訓或鍛煉,這樣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彷彿站在梯子上高低有致一樣,因此稱作梯隊建設。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有效避免因為人才外流或者大規模擴張而導致的人才斷層。
在現階段,也有許多企業都在堅持按照梯隊建設的標准來培養人才,但往往會走入誤區,不得其所
第二種誤區,則來自於普遍的「領導提拔」。
通常企業人才的選拔依賴於上級領導的印象,而喪失公開、公正、公平的概念,而且領導的目光難免會固定在某個范圍,不能全面評價,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出現「千里馬」長期埋沒的現象。
接下來,部門經理根據條件對員工進行考察,並理清計劃培養人數量及時間,發現有符合梯隊建設的人員,上報人力資源部備案。人力資源部填寫備案,並及時與成員溝通其自己的興趣方向,優勢及劣勢,確定未來發展方向。
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目前「儲備人才」的概念。只有在原有崗位的人獲得晉升之後,現有確定的補充人才才有機會晉升,這樣的人才儲備就變成了「人盯人」的怪圈。一旦後備人才遲遲得不到提拔,會認為是上級在刻意打壓,給公司整體人才建設機制埋下禍根。另外這種後備人才計劃范圍過小、目標性過於明顯,一旦某人被定為後備人才,其他人員就會感覺喪失了發展機會,隨之帶來的就是消極怠工。
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專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來做這件事。在大體框架確定後,將該制度在公司內部宣講,告知全體人員工作參與競聘,形成競爭機制;同時讓部門負責人充分理解並支持和配合,將計劃貫徹落實到部門中去,在全公司形成一個人才培養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