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言文翻譯 !!
寇準,字平仲,原籍是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他少年時候就氣質英偉,性格豪邁,讀書精通《春秋》三傳。在他十九歲的時候就中舉要考進士。後來考上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累積升遷到了「殿中丞,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等官職。 淳化二年春,大旱,宋太宗趙光義找來身邊的大臣問時政得失,大家都以天數為借口打皇帝的馬虎眼。寇準回答說:「根據《洪範》的說法應是天人感應,大旱的原因,是因為刑法有不平的地方。」宋太宗很生氣,起身離開去了另外的房間。過了一會兒,皇帝召他問為什麼不公平,他說:「請皇上召兩個人前來,我就說出官宦的執法犯法和營私舞弊的地方。」皇帝發詔書召來二人後,寇準就說了:「祖吉、王淮同時違反法律受了賄,吉贓受賄少但是判了死刑;王淮因為是參政(副丞相)王沔的弟弟,貪污受賄上千萬,只不過得了個杖刑,而且還官復原職,難道這事公平嗎?」宋太宗轉過去問王沔,王沔馬上叩頭認錯,於是責備了王沔(降了官),而褒獎寇淮(升了官而且給予了更多的任用)。很快讓寇準做了左諫議大夫,第二年,皇帝任命他為參知政事(丞相)。
宋太宗在位有些時年的時候,馮拯等人上疏要求策立太子,皇帝很生氣,打罵了一頓後把他們降到了嶺南去做官,朝廷上下就沒有人敢提及這類事了。(有一次,寇準被人陷害,他和張遜在太宗面前激烈爭吵,相互揭短,使得太宗龍顏大怒。當下撤了張遜的職,也把寇準貶到青州當知州。)寇準剛被皇帝從青州召回到身邊重新任職,進到皇宮見到皇帝,寇準說:「因為陛下是在為全天下選儲君啊,不可以用後宮婦人、朝廷宦官的意見;也不可以聽信近臣的;只有陛下你自己親自選擇出來的才能讓江山社稷繼續興旺下去。」皇帝後來冊立襄王為皇太子。
宋真宗即位後,想讓准為宰相,但是有擔心他性格太剛直很難一個人單獨擔任。景德元年,把士安升遷為參知政事,寇準當時是集賢殿大學士,官位是副丞相,在士安(丞相)之下,寇準在當副丞相的時候,用人不以等級官銜高低,同朝為官的很多人對他這樣很不滿。後來,又罷免了一些官員,同朝的大臣因為這個人事變動為原因拿以往的規矩成例去見皇帝說寇準不依規矩成例辦事。他說:「當宰相的就是應該任用賢能罷免一些無能的官員不,如果都用慣例,那隻需要一個官就夠用了。」王欽若很嫉恨他。有一次在上朝後,寇準先退下了,王欽若就告訴皇帝:「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有政治社稷的功勞嗎?」皇帝回答:「是的。」王欽若又說:「澶淵那件事,陛下不認為很不好,反而說寇準有功,為什麼呢?」皇帝愕然,問:「為什麼?」王欽若說:「城下之盟,《春秋》一書上都認為是不好的。澶淵這件事的處理,其實就是是城下之盟。把萬乘之貴的皇上你去當城下之盟來處理,有多大的不好啊!」皇帝愀然,心情一下就不好了。
宋真宗得了風疾之類的病,劉太後在背後干預朝政,寇準見到了皇帝,說:「皇太子大家都對他有很大的希望,希望陛下考慮一下,為了大宋江山,傳位給太子,選擇賢良的大臣為太子輔佐。」皇帝同意了。寇準秘密命令翰林學士楊億起草昭表,請太子出來監國證,而且想讓翰林學士楊億輔政。不久計謀被泄漏,寇準被劉太後集團罷免了很多官職,只讓他當了太子太傅,後來封他為萊國公。乾興元年,再次被貶官出任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戶參軍。 在雷州過了幾年,就逝世了,衡州之命乃至,後來把他的靈柩送回葬在西京。老百姓很多都為了祭奠他,在祭奠他的路上哭泣,在他的墓碑附近,折斷竹子清理出空地,掛上紙錢作為悼念,又過了幾個月去看,他的墓碑旁的枯竹都長出了新的竹筍。大家為這個事覺得是上天的迴音,後來給他立了宗廟,每年都祭拜他。
Ⅱ 古文詞語翻譯,予始四望慘淡的予,泫然不能子自已也的已。
予始四望慘淡的予:
我,作者自稱
泫然不能子自已也的已:控制,剋制(自己的情緒)
Ⅲ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小題1:C 小題2:C 小題3:A
Ⅳ "周侯中坐而嘆曰"中,周侯因為什麼而嘆息(世說新語 新亭對泣文言文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
因為江山易主不能報效國家而感到嘆息。
出處的譯文 渡過長江的各位內人士,每遇到美好容的日子,就互相邀請在新享這個地方聚集,就著美麗的花朵,邊賞花邊飲酒作樂.周候在中間坐著,嘆道 :「風景跟往昔一樣,江山卻換了主人。」大家聽了都相視流淚.只有丞相怒氣豪邁,說:「應當共同合力效忠朝廷,最終光復祖國,怎麼可以相對哭泣如同亡國奴一樣!」
Ⅳ 文言文翻譯:帝數慰諭之,顧見其衣履垢敝,愀然謂曰:「卿可謂清貧。」
帝數慰諭之,顧復見其衣制履垢敝,愀然謂曰:「卿可謂清貧。」 翻譯: 皇帝多次寬慰他,見他的衣服鞋子破舊,很憂心地對他說:「你可真算得上清貧。」 字詞解釋: 數:數次,多次。 慰諭:用話寬解。 顧見:觀察發現。 垢敝:又臟又破,這里指破舊。 愀然:面色憂傷的樣子。 謂曰:對(他)說。
Ⅵ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語段,回答後面題目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C
Ⅶ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這是什麼古文
赤壁賦 蘇軾 前赤壁賦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 《赤壁賦》文徵明書 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jiǎng),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zhǔ)。寄蜉蝣(fú 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f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客喜而笑,洗盞更(gēng)酌(zhuó)。餚(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gāo)。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bǎn)。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yáo),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bó)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lú)。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qiú)龍,攀棲鶻(hú)之危巢,俯馮(píng)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jiá)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piān xiān),過臨皋(gāo)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fǔ)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chóu)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Ⅷ 文言文高手進,幫忙解答一下
(1)門下吏白過官/渾愀然曰/既委有司/而復撓之/豈賢者用心邪/士或千里辭家以干祿/小邑主辦/豈慮不能/是歲擬官/無退異者。
(2)①(這個傢伙)前去一定被捉住,能平什麼賊?
Ⅸ 經典文言文
去找本《古文觀止》吧,多是經典篇章。中學課本中的古文多出自此書。
卷一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 二 周鄭交質 左傳 三 石碏諫寵州吁 左傳 四 臧僖伯諫觀魚 左傳 五 鄭庄公戒飭守臣 左傳 六 臧哀伯諫納郜鼎 左傳 七 季梁諫追楚師 左傳 八 曹劌論戰 左傳 九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傳 十 宮之奇諫假道 左傳 十一 齊桓下拜受胙 左傳 十二 陰飴甥對秦伯 左傳 十三 子魚論戰 左傳 十四 寺人披見文公 左傳 十五 介之推不言祿 左傳 十六 展喜犒師 左傳 十七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十八 蹇叔哭師 左傳 卷二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鄭子家告趙宣子 左傳 二 王孫滿對楚子 左傳 三 齊國佐不辱命 左傳 四 楚歸晉知罃 左傳 五 呂相絕秦 左傳 六 駒支不屈於晉 左傳 七 祁奚請免叔向 左傳 八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左傳 九 晏子不死君難 左傳 十 季札觀周樂 左傳 十一 子產壞晉館垣 左傳 十二 子產論尹何為邑 左傳 十三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左傳 十四 子革對靈王 左傳 十五 子產論政寬猛 左傳 十六 吳許越成 左傳 卷三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祭公諫征犬戎 國語 二 召公諫厲王止謗 國語 三 襄王不許請隧 國語 四 單子知陳必亡 國語 五 展禽論祀爰居 國語 六 里隔斷罟匡君 國語 七 敬姜論勞逸 國語 八 叔向賀貧 國語 九 王孫圉論楚寶 國語 十 諸稽郢形成於吳 國語 十一 申胥諫許越成 國語 十二 春王正月 公羊傳 十三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傳 十四 吳子使札來聘 公羊傳 十五 鄭伯克段於鄢 穀梁傳 十六 虞師晉師滅夏陽 穀梁傳 十七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禮記 檀弓 十八 曾子易簀 禮記 檀弓 十九 有子之言似夫子 禮記 檀弓 二十 公子重耳對秦客 禮記 檀弓 二十一 杜簣揚觶 禮記 檀弓 二十二 晉獻文子成室 禮記 檀弓 卷四 戰國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蘇秦以連橫說秦 戰國策 二 司馬錯論伐蜀 戰國策 三 范雎說秦王 戰國策 四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五 顏斶說秦王 戰國策 六 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策 七 趙威後問齊使 戰國策 八 庄辛論幸臣 戰國策 九 觸詟說趙太後 戰國策 十 魯仲連義不帝秦 戰國策 十一 魯共公擇言 戰國策 十二 唐雎說信陵君 戰國策 十三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十四 樂毅報燕王書 戰國策 十五 李斯諫逐客書 李斯 十六 卜居 屈原 十七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 卷五 漢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五帝本紀贊 史記 二 項羽本紀贊 史記 三 秦楚之際月表 史記 四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記 五 孔子世家贊 史記 六 外戚世家序 史記 七 伯夷列傳 史記 八 管晏列傳 史記 九 屈原列傳 史記 十 酷吏列傳序 史記 十一 游俠列傳序 史記 十二 滑稽列傳 史記 十三 貨殖列傳序 史記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史記 十五 報任少卿書 司馬遷 卷六 漢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高帝求賢詔 漢高祖 二 文帝議佐百姓詔 漢文帝 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漢景帝 四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漢武帝 五 過秦論上 賈誼 六 治安策一 賈誼 七 論貴粟疏 晁錯 八 獄中上樑王書 鄒陽 九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 十 答蘇武書 李陵 十一 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 十二 報孫會宗書 楊惲 十三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漢光武帝 十四 戒兄子嚴敦書 馬援 十五 前出師表 諸葛亮 十六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卷七 六朝唐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陳情表 李密 二 蘭亭集序 王羲之 三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四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五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六 北山移文 孔稚珪 七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八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 九 滕王閣序 王勃 十 與韓荊州書 李白 十一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十二 弔古戰場文 李華 十三 陋室銘 劉禹錫 十四 阿房宮賦 杜牧 十五 原道 韓愈 十六 原毀 韓愈 十七 獲麟解 韓愈 十八 雜說一 韓愈 十九 雜說四 韓愈 卷八 唐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師說 韓愈 二 進學解 韓愈 三 圬者王承福傳 韓愈 四 諱辯 韓愈 五 爭臣論 韓愈 六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 七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 八 與於襄陽書 韓愈 九 與陳給事書 韓愈 十 應科目時與人書 韓愈 十一 送孟東野序 韓愈 十二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十三 送董邵南序 韓愈 十四 送楊少尹序 韓愈 十五 送石處士序 韓愈 十六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韓愈 十七 祭十二郎文 韓愈 十八 祭鱷魚文 韓愈 十九 柳子厚墓誌銘 韓愈 卷九 唐宋文 柳宗元 1、駁復仇議 2、桐葉封弟辯 3、箕子碑 4、捕蛇者說 5、種樹郭橐駝傳 6、梓人傳 7、愚溪詩序 8、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9、鈷鉧沄西小丘記 10、小石城山記 11、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王禹偁 1、待漏院記 2、黃岡竹樓記 李格非 書《洛陽名園記》後 范仲淹 1、嚴先生祠堂記 2、岳陽樓記 司馬光 諫院題名記 錢公輔 義田記 李覯 袁州州學記 歐陽修 1、朋黨論 2、縱囚論 3、釋秘演詩集序
卷十 宋文 歐陽修 1、梅聖俞詩集序 2、送楊寘序 3、五代史伶官傳序 4、五代史宦官傳序 5、相州晝錦堂記 6、豐樂亭記 7、醉翁亭記 8、秋聲賦 9、祭石曼卿文 10、瀧岡阡表
蘇洵 1、管仲論 2、辨奸論 3、心術 4、張益州畫像記
蘇軾 1、刑賞忠厚之至論 2、范增論 3、留侯論 4、賈誼論 5、晁錯論
卷十一 宋文 蘇軾 1、上梅直講書 2、喜雨亭記 3、凌虛台記 4、超然台記 5、放鶴亭記 6、石鍾山記 7、潮洲韓文公廟碑 8、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剳子 9、前赤壁賦 10、後赤壁賦 11、三槐堂銘 12、方山子傳 蘇轍 1、六國論 2、上樞密韓太尉書 3、黃州快哉亭記 曾鞏 1、寄歐陽舍人書 2、贈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 1、讀孟嘗君傳 2、同學一首別子固 3、游褒禪山記 4、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
卷十二 明文 宋濂 1、送天台陳庭學序 2、閱江樓記 劉基 1、司馬季主論卜 2、賣柑者言 方孝孺 1、深慮論 2、豫讓論 王鏊 親政篇 王守仁 1、尊經閣記 2、象祠記 3、瘞旅文 唐順之 信陵君救趙論 宗臣 報劉一丈書 歸有光 1、吳山圖記 2、滄浪亭記 茅坤 青霞先生文集序 王世貞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袁宏道 徐文長傳 張溥 五人墓碑記
Ⅹ 文言文閱讀(20分)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B 小題4:D 小題5:B 小題6:(1)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2)水像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3)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
熱點內容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