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狼的啟示

文言文狼的啟示

發布時間: 2020-12-04 01:48:25

A. 「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文言文

從狼的角度出發復:像狼一樣的惡制人不管多麼狡猾,最終還是要失敗的。

從屠夫的角度出發: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必須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1)文言文狼的啟示擴展閱讀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B. 從《狼》一文言文中,學到了什麼啟示

1.對於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存有幻想,要善於斗爭敢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諷刺像狼一樣的惡回人,不論怎樣答狡猾,終歸要失敗
這篇文章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兇狠狡詐的特性,表現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用人勇敢機智把它們殺死的道理。

C. 《狼》這篇文言文給人的啟示

狼雖然貪婪凶惡,狡詐陰險,擔憂十分愚蠢,在有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類面前專,終究難逃滅屬亡的命運.對待像狼一樣的黑暗勢力,不能妥協退讓,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不要被貌似凶惡的事物嚇到,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論是狼或人,只要貪婪狡猾,貪圖利益,終將滅亡,;我們應該學習屠戶勇敢的精神.狼無論多麼貪婪,狡詐,在機智勇敢的人的面前終究會失敗的.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惡勢力,不要存在幻想,不要妥協退讓,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做人不能貪得無厭,面對困境要隨機應變,不能被假象迷惑,要保持清醒

D. 「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文言文)

從狼的角度出發: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多麼狡猾,最終還是要失敗的。版

從屠夫的角度出發:對待像狼一樣權的惡人必須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4)文言文狼的啟示擴展閱讀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E. 初一語文問題:《狼》這篇古文給我們什麼啟示

從狼的角度看——貪婪會使自己喪命;從屠夫的角度看——分清主次,生命重於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

F. 狼子野心文言文 這則寓言能給人哪些啟示

給人的啟示是:

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人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狼一樣凶惡的東西喪失警惕,會是非常危險的。狼嗜人(肉),是狼的本性,怎麼能夠因為它不利於人,就認為是有野心,是不好的呢?世間的萬物,各有其本性,相生而相害(制衡),這是普遍規律。

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實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狼總是要吃人的,縱然是「狼子」,縱然是「頗馴」,只要有機會,就會露出它們的本性。

(6)文言文狼的啟示擴展閱讀

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晝寢廳室,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寢,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

譯文:

一個有錢人家,偶爾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和家狗混在一起喂養,狼和狗相安無事。兩只小狼漸漸長大,很馴服了,富室主人竟然忘了它們是狼。一天,富室主人白天躺在客廳里睡覺,聽到群狗嗚嗚地發出怒吼之聲,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一個人。

富室主人再次就枕准備睡覺,狗又像先前那樣吼叫,他便假睡來等著(觀察情況)。富室主人(發現)兩只狼看到他沒有醒,正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了狼不讓(它們)上前去。富室主人就殺了狼,取了它們的皮。

狼有凶惡的本性,實在是沒有誣蔑它們啊!那凶惡的本性,只不過是被深深地隱藏著罷了。它們表面上假裝親昵,而背地裡卻心懷不軌,還不單單有這么點野心。野獸本性不用多說,為什麼人還要來飼養它們,而給自己留下禍患呢?

出處:《閱微草堂筆記》——清·紀昀

G. 文言文狼二則給我們的啟示

貪婪本性,欺詐伎倆,爪牙銳利.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H. 文言文直譯(屠夫殺狼加上所有分析加啟示)

一、原文: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三事皆出於屠;則屠人之殘暴,殺狼亦可用也。

二、注釋

1、暮:傍晚。

2、為:被。

3、伏:躲藏(也有人說是埋伏,躲藏更符合當時情景。

4、可以:可:可以 ;以:把。

5、計:方法。

6、遂:於是就。

7、死:殺死。

8、盈:滿。

9、豕 :豬。

10、如 :好像。

11、則:就;那麼

12、股:大腿。

13、屈:彎曲。

14、負:背。

15、方:才[2]。

16、烏:哪裡,怎麼。

17、死之:殺死它。

18、苫(shàn):用草編的席子。

三、譯文

有一個屠戶,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進去趴在裡面。凶惡的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一隻爪子,於是屠戶急忙捉住狼爪,不讓它離開。

但是沒有想到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裡吹氣。(屠戶)用力吹了一陣兒,覺得狼不怎麼動了,才用繩子把狼腿綁起來。

出去一看,只見狼渾身膨脹,就像一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嘴也無法閉上。屠戶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戶,誰有這個辦法呢?

四、啟示

1、關於狼的啟示:壞人的狡猾手段有很多,所以我們要鍛煉出一雙慧眼

2、關於屠夫的啟示:遇到像狼一樣狡猾的壞人,我們要像屠夫一樣敢於斗爭,善於斗爭。

(8)文言文狼的啟示擴展閱讀:

屠夫殺狼:

一、狼一則

原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歘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則稍卻;既走,又從之。屠無機,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即竟歸。

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之,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齶,如魚吞餌。時狼革價昂,直十餘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可笑矣。

譯文:

1、一個屠夫賣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經晚了。在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匹狼。狼不斷的窺視著屠戶帶著的肉,嘴裡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戶跑了好幾里路。屠戶感到很害怕,於是就拿著屠刀來比劃著給狼看,狼稍稍退了幾步,可是等到屠戶轉過身來繼續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

2、屠戶沒辦法了,於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這樣狼夠不著),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來取肉。於是屠戶就把肉掛在鉤子上,踮起腳(把帶肉的鉤子)掛在樹上,然後把空擔子拿給狼看了看。就這樣狼就停下來不再跟著屠戶了。

3、屠戶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曉,屠戶前去(昨天掛肉的地方)取肉,遠遠的就看見樹上掛著一個巨大的東西,就好像一個弔死在樹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屠戶因為害怕)小心地(在樹的四周)徘徊著向樹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來(樹上懸掛著的)是一條死狼。

4、(屠夫)抬起頭來仔細觀察發現,狼的嘴裡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已經刺穿了狼的上顎,那個情形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餌。當時市場上狼皮非常昂貴,(這張狼皮)能值十幾兩金子,屠戶的生活略微寬裕了。

5、就像爬上樹去捉魚一樣,狼本來想吃肉,結果遭遇了禍患,真是可笑啊!

二、狼二則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1、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2、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3、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後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裡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4、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裡的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

5、他剛剛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後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6、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I. 古文<狼三則>給了人們什麼啟示

給人們的啟示是:禽獸再怎麼狡猾,也斗不過機智的人。無論動物多麼貪婪和狡猾,在勇敢和機智的人的面前終究會失敗的

J. 狼子野心文言文給我們的啟示

①告訴人們大多數壞人就是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難以改變的。要警惕像狼一樣陰險狠毒的人,
兇殘者本性難移。(對狼而言)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而言)
②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實質。
③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狼總是要吃人的,縱然是「狼子」,縱然是「頗馴」,只要有機會,就會露出它們的本性。那些本性不改的壞人又何嘗不是呢?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動,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無。

熱點內容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