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造文言文

造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4 06:25:54

1. 文言文造白糖中塞的意思

文言文造白糖中塞的意思?
「塞」sāi
堵,填滿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規。
堵住器物口的東西。
【原文】凡閩、廣南方,經冬老蔗,用車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為火色。其花煎至細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試,粘手則信來矣。此時尚黃黑色,將桶盛貯,凝成黑沙。然後以瓦溜(教陶家燒造)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於內。待黑沙結定,然後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最上一層厚五寸許,潔白異常,名曰洋糖(西洋糖絕白美,故名)。下者稍黃褐。
造冰糖者將洋糖煎化,蛋青澄去浮滓,候視火色。將新青竹破成篾片,寸斬撒入其中。經過一宵,即成天然冰塊。造獅、象、人物等,質料精粗由人。凡白糖②有五品,「石山」為上,「團枝」次之,「瓮鑒」次之,「小顆」又次,「沙腳」為下。
【翻譯】我國南方的福建和廣東一帶有過了冬的成熟老甘蔗,它的壓榨方法與前面所講過的方法一樣。將榨出的糖汁引入糖缸之中,熬糖時要通過注意觀察蔗汁沸騰時的水花來控制火候。當熬到水花呈細珠狀,好像煮開了的羹糊似的時,就用手捻試一下,如果粘手就說明已經熬到火候了。這時的糖漿還是黃黑色,把它盛裝在桶里,讓它凝結成糖膏,然後把瓦溜(請陶工專門燒制而成)放在糖缸上。這種瓦溜上寬下尖,底下留有一個小孔,用草將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等糖膏凝固以後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黃泥水從上淋澆下來,其中黑色的糖漿就會淋進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變成了白糖。最上面的一層約有五寸多厚,非常潔白,名叫「西洋糖」(西洋糖非常白,因此而得名),下面的一層稍帶黃褐色。
製造冰糖的方法是:將最上層的白糖加熱溶化,用雞蛋清澄清並去除掉面上的浮渣,要注意適當控制火候。將新鮮的青竹破截成一寸長的篾片,撒入糖液之中。經過一夜之後就自然凝結成天然冰塊那樣的冰糖。製作獅糖、象糖及人物等形狀的糖,糖質的精粗就可以隨人們自主選用了。白(冰)糖中分為五等,其中「石山」為最上等,「團枝」稍微差些,「瓮鑒」又差些,「小顆」更差些,「沙腳」則為最差。

2. 造古法墨 文言文翻譯

墨翁是吳槐市裡的人。曾經遊走到了荊楚這個地方,一次,他遇見有人傳授古代造墨的方法,於是說:「我如果賣這種墨的話,就完全可以有錢讀書了,何必像現在這樣急急切切地到處奔走呢?」於是就回家了,在自家門上寫上了「造古法墨」幾個字。親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 ,雖然他手背龜裂面色黑黃,但是他的形貌奇特古怪,穿著寬大的衣服,戴著高高的帽子。人們望見他,全都認為他是一個奇特的人。他經常研磨很多墨汁,愛好給他人寫一尺見方的字,所寫的字非常壯美。所製作的墨,有一定的價錢。價錢不合適,就不賣。所以別人的鋪子里人總是很多,而他的店鋪的人卻很稀少。
有一鄉客譏諷他說:「 你的墨汁雖然好,可為什麼賣不出去?」墨翁說:「 唉!我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別辛苦,就因為它製作的艱難,所以我不想賣出它太容易了啊。現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一些鄙俗的方法隨意製作,用低廉的價錢誘惑百姓, 看它雖然像黑色的玉,試用它卻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認為這是可恥的事。假如我要是想效仿他們這種制墨賣墨的行為,那就是對外打著賣古代墨汁的旗號,而內里卻拿著今天的不好的出賣,這么做可以嗎?再說,我的墨雖然賣不出去,可是看我的箱中,那些黑黝黝的墨汁還在,我有什麼可悲傷的呢?」於是(他)閉門謝客而作歌道:「守著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終身,看見那些賣假墨的人,我(為之羞愧)頭上冒汗。那鄉客聽這些話後說:「真是一位隱士啊!我們這類人吟誦著聖人的言論,嘴裡充滿著高尚的品德,僅僅是裝飾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譽的人,難道不愧疚(對)這位墨翁嗎?」說完,嘆息著離開了。
齊人高啟聽聞墨翁的話,認為足夠自我警醒,就寫下來為他作小傳。老翁名叫沈繼孫。但世人很少了解他,只是稱呼他叫墨翁。

3. 造活字印書法文言文翻譯

有的寫抄在竹子上叫做竹簡 有的寫在白色的絲織品上叫做帛書 絲織品太貴 不方便使用 到了漢代 有個叫蔡倫的人使用麻破布魚網昨原材料進行造紙而文章典籍憑著這種紙可以作為卷軸收錄,以後都使用手抄的書本了,但是這種手抄本的普及也很難 所以天下以藏書為貴~這種情況到了五代……………………有個官員國子監校正儒家經典 刻板復印來售賣~朝廷同意了 刻板印刷的方法由此而來 因此天下的書本開始多了起來 然而這種刻板工藝對工匠的技術要求很高 費時費力 所以有流傳下來的書籍然而人們都怕刻板印刷的費時費力 因此這些書籍不能流傳在世上

4. 造字所有的用法(文言文中)

造,文來言文用法歸納如自下:
1、動詞,到;到什麼地方去。如:造門、造朝、造訪、造謝、造告。這是「造」的本義,文言文中常見用法。
2、假借為「作」。動詞,製造;建造。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

3、由「作」引申:
a.培養。如深造;造就;造立。
b.寫作、制定。如造章;造說;造律(制定法律規則)。
c.行。如造惡。
d.創建。如造國;造設。
e.農作物種植,如早造;一年三造。
4、名詞,成就。如造士;造人(有成就的人)。
5、名詞,時代(時期)。如先造(初期);末造。
6、名詞,生辰八字、命運。如賤造(本人的命運或生辰八字)。
7、副詞,忽然,突然。如造然變色。

5. 蔡倫造紙文言文

《東觀漢記》

南宋 范曄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豐九年,監作秘劍及內諸器械,莫不精工容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譯文

自古以來都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蔡倫於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漁網造成紙。元興(漢和帝年號)元年上奏皇帝,皇帝誇贊他的才能,從此都採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說「蔡侯紙」。

(5)造文言文擴展閱讀:

造紙術爭議

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

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

6. 製造者用文言文怎麼

(現代文)製造者
(文言文)造者
(匠人)

7. 文言文 喻皓造塔 翻譯

它的譯文是:
錢氏來王朝統治兩浙時,自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氏帶人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說:「木塔上沒有鋪瓦,上面輕,所以才這樣。」於是鋪上瓦,然而木塔還是像原來一樣晃動。匠人無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贈送給她金釵首飾,詢問塔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每層鋪完了木板,便用鐵釘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匠師照喻皓說的辦法做,塔就穩定了。大概釘牢的木板上下緊緊約束,六個方位像箱子一樣相互連接,人走在樓板上,下及四周板壁相護持,塔自然不能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練達。

8. 《蔡倫造紙》的文言文翻譯

1、譯文:

自古以來都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蔡倫於是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

元興(漢和帝年號)元年上奏皇帝,皇帝誇贊他的才能,從此都採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說「蔡侯紙」。

2、原文: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永豐九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

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製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乾,而製成紙。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8)造文言文擴展閱讀:

一、人物簡介

蔡倫字敬仲,桂陽人。在永平(漢明帝年號)末年開始在內宮任職,建初(漢章帝年號)時期,擔任小黃門(太監官職名)。到漢和帝即位,升任為中常侍(太監官職名),參與政事。蔡倫有才能學問,盡心盡力,誠實謹慎,多次觸犯皇帝,陳述得失的道理。

每當到了休沐的時間,都閉門不接待客人,在田野中考察。後來升任尚方令(太監官職名)。成為後代製作器械的方法。元初(漢安帝年號)元年,鄧太後因為蔡擔任了很長時間的侍衛,封他為龍亭侯,封地有三百戶人口。後來擔任長樂太僕(官職名)。

元初四年,皇帝因為經史傳記等文字大多都沒有核實確定,於是選拔有名的讀書人謁者(學官名)劉珍以及博士(學官名)良史(史官名)聚集在東觀(宮殿名),校正各種典籍,派蔡倫監督這件事情。

蔡倫起初按照竇皇後的旨意,誣陷漢安帝的祖母宋貴人。等到竇太後駕崩,漢安帝開始親自處理各種政事,下令讓蔡倫自己到廷尉(法官名)那裡認罪。蔡倫恥於受辱,於是沐浴後穿戴整齊衣服、帽子,喝毒葯而死。他的封地被收回。

二、關於造紙術的爭議

史書上關於蔡倫造紙的記載十分簡略,只說他「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材料的選取、工藝的改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過程必然艱難曲折,涉及的技術問題也很復雜,擱在現代,寫幾十篇論文、幾部書都沒有問題。

但史官卻十分吝嗇,只用了不足20個字全部交代完了。不過,這個記載雖簡略,卻很確切,認定紙的發明人是蔡倫,長期以來,成為定論。但近些年來,頗有人提出異議。

人們認為紙是蔡倫發明的主要是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後漢書》的大部分原始史料,來自東漢官修史書《東觀漢記》。

《東觀漢記》是東漢漢明帝劉庄在位時期(公元58年-公元75年),由大學士劉珍、班固等人執筆編寫的國史。其中蔡倫傳這一篇,又是後來崔寔、曹壽和延篤等三人奉東漢漢桓帝之命在公元151年補寫的。

這時距離蔡倫去世才30年。作者跟蔡倫是同時代人,因此有學者認為,《東觀漢記》記述的內容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9. 華和造在古文中有什麼意思

1、華古同「花」,花朵。
從當中剖開,即半破。
▪華[kuà]
▪華離:指國與國之間疆界犬牙交錯。
2、
造,就也。――《說文》
咸造勿褻在王庭。――《書·盤庚》
凡四方之賓 客造焉。――《周禮·司門》
造於西階下。――《儀禮·士喪禮》
造飲輒盡。――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明日造朝。――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造玉清宮。――宋·沈括《夢溪筆談》
公子縶讀其回書,已識透其狐疑之意。乃單車造於廬柳,來見呂卻。——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
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3)又如:造劫歷世(佛教語。來到人世間經歷一番苦難生活);造歷幻緣(佛教語。去到人世間經歷一番像夢幻一樣的情緣);造適(尋訪);造勝(訪求勝跡);造門(上門;到別人家去)
(4)拜訪 [尊貴者] [call to pay respect;pay a visit]
庾公造周伯仁。――《世說新語·言語》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秦王大悅,尊尉繚為上客,與之抗禮,衣服飲食,盡與己同,時時造其館,長跪請教。」
造予,予以此圖質之。——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
(5)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訪);造府拜瞻(敬辭。到府上去拜訪);造請(前往問候、拜見);造謁(造請);造謝(登門致謝)
(6)假借為「作」,製造;製作 [make;build;create]
復造候風地動儀。――《後漢書·張衡傳》
王將伐吳,造船於蜀。――《晉書·吾彥傳》
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夢溪筆談·雁盪山》
(7)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惡(作惡);造逆(開始纂逆作亂);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樣製造);打造(製造);建造(建築;修建)
(8)虛構;偽造 [cook;fabricate]
我生之初,尚無造。――《詩·王風》
(9)又如:造言生釁(造謠生事);造言(造謠);造語(造作謠言);造言生事(造設謠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實)
(10)培養;造就;創造 [form;bring up;create]
屈原造為憲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天造草昧。――[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民國肇造。――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又如:創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創造文字);造懷(抒寫胸懷)
(12)撰寫;匯集 [compile]
非禹,益不不能行遠《山海》不造。――王充《論衡》
(13)又如:造冊(編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制定 [work up;formulate;work out]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5)又如:造施(制訂並實施);造律(制訂律令);造設(制訂建立)
(16)建立 [set up]
遂遷許都,造我京畿。――《三國志·武帝紀》
(17)又如:造立(建築;建造);造邦(創立國家);造國(新創立的國家);造誼(創立新義);造說(立說)
(18)[學業等]達到的程度或境界 [achieve; attain; result]
小子有造。――《詩·大雅·思齊》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離婁下》
(19)又如:造玄(達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於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達到微妙的境界);造微(達到精妙的程度);造極(達到極高點)

10. 造酒之法文言文翻譯

是這篇文章嗎?
很久沒上課,都忘了,大概是這樣!
《造酒》明.江盈科
原文:
一人問造酒之法於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歸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並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於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異於是!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請教釀酒的方法。酒家告訴他:「一斗的米,加上一兩酒引(酒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摻和,這樣過了七天,就變成酒了」
然而這個人比較健忘,回家後用了二斗水,一兩酒引,這這樣摻和起來做酒了,過了七天後嘗一嘗,還跟水差不多,於是就跑過去責怪酒家,說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釀酒之法,酒家說:「你肯定沒有按照我說的方法去做呀。」這個人說:「我是按照你說的做的:用二斗水,一兩酒引子。」酒家問他:「米放了沒有?」他低下頭想了想說「是我忘記放米了!」
啊,連酒最基本的東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釀酒卻釀不出酒,反而生氣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當今世上的不少求學的人,忘記去打基礎,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結果什麼也學不了,不跟這個人是一樣的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