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意義的文言文
黔驢技窮 兩小兒辯日 五柳先生傳
㈡ 求有教育意義的古文,不要太長
>>>>>>>>>>>>純手打,求採納<<<<<<<<<<<
不知道你是要做什麼用 講一些我喜歡的好了
篇目很多 我加了一點小說明 具體內容自己網路吧ORZ
《古文觀止》里的文章都很好
要說具體篇目的話:
《三字經》《千字文》古時候小孩子都是要背的咱就不說了
先秦部分:
《道德經》(名句可以熟記,我是很喜歡這本書的 5000字背下來妥妥的)
《離騷》(很難背 但卻回味無窮)
《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
《郢書燕說》《鄭人買履》(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呂氏春秋》里有很多流傳至今的寓言故事
秦漢魏晉南北朝:
前後《出師表》諸葛亮,這個必背沒的說啊
《陳情表》李密(雖然是高中課本的篇目之一 但完全不影響它的感情 必背)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唐宋遼金:
《封丘縣》高適(比較長的一首詩,但是我很喜歡,就寫上來啦)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長詩 背起來很爽)
《陋室銘》劉禹錫(從思想上講,我倒覺得周敦頤的《愛蓮說》更好,出淤泥而不染比兀自清高境界更高)
《讀<司馬法>》皮日休
《野廟碑》陸龜蒙(有點長)
《原道》《送孟東野序》韓愈(很長 但其中有幾段是很好的)
《師說》韓愈(韓愈的四篇《雜說》都很好)
《祭十二郎文》韓愈(「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可見此三文之價值)
《三戒》(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柳宗元
《岳陽樓記》范仲淹(不說了 必背)
前後《赤壁賦》蘇軾
《指南錄後序》文天祥(如果嫌長,可以只背連用21個「死」字的那一段,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浩氣逼人)
元明清近代: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賣柑者言》劉基(短小精悍 發人深省 )
《獄中上母書》夏完淳
《[南呂·一枝花] 不服老 》關漢卿(尾聲部分,就是「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的那段,寫的很有趣,且回味無窮,讀起來也頗有意思,朗朗上口)
《病梅館記》龔自珍
《少年中國說》梁啟超
《普告同胞檄稿》秋瑾
㈢ 急需短小精悍的古文!要有教育意義和翻譯!
這本書中有許多的.——————————————————————1.百六十二 石崇每與王敦入學嬉,見顏、原像而嘆曰:「若與同升孔堂,何必去人有間.」王曰:「不知餘人雲何,子貢去卿差近.」石正色曰:「士當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語人.」(袁評:雄而雅細.) 白話文譯文:石崇每每和王敦同到學宮去玩,看見顏回、原憲的象,石嘆息說:「倘若和他們同升孔子堂中,未必相距很遠.」 王說:「其他的人我不知道,子貢和你距離較近.」石嚴肅地說:「作為讀書人,應當使生活與名譽都達到美滿.怎麼至於用瓮牖為言來和別人說話?」(按:孔門弟子中,原憲生活貧困,住宅以瓮為牖,子貢卻富有.) 註:譯文來自蕭艾的《白話世說新語》.————————————————————2.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翻譯:謝太傅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與小一輩的人談論試問`不久`雪下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白雪紛紛像什麼?」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擬.」而謝無奕的虐人說:」不如用柳絮隨風飄飛來比擬.」謝太傅大笑起來`謝道韞是謝太傅大哥的虐人,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3.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翻譯:陳太丘和朋友相約而行`約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來`太丘便走了`等太丘走後`那個人便來了`陳元方剛7歲`在門外玩`那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元方回答說:」等您久不來`已經走了.」那人生氣了:」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自己卻丟下我不管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相約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來,您就是沒有誠信;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節.」那人慚愧極了,下車拉元方`元方跑進門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4.《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在中午,中午過了沒有到,太丘放棄等(他)走了,走後(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年齡是七歲,(正在)門外嬉戲.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回答說:「等您很久不到,已經走了.」友人便怒道:「不是人啊!跟人約了同行,棄我而走.」元方說:「您和我父親約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兒子嗎父親,就是無禮.」友人慚愧,下車牽他的手(表示歉意),元方進門不理睬.——————————————————————————5.《乘船》: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華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災難,有一個人想和他們同乘一條船,華歆就為難他,(不讓他上船),王朗(對華歆)說:"船還有位置,為什麼不給他上呢?"後面的敵人(向那人)追了過來.(這時)王朗就想拋下帶著的那個人.華歆說:"我之所以懷疑正是因為這樣啊.既然已經答應他讓他上船,怎麼可以現在拋下他呢?"因此,就當什麼事都沒 ——————————————————————————6.「林下風氣」出自《世說新語》「賢媛」篇 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游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王夫人」就是謝道蘊,「顧家婦」,應該是位張姓賢德,「林」指「竹林七賢」,《世說新語》中評價人物時,常以其為標准.這位尼姑對這兩位婦女的評價,是說「顧家婦清心玉映」,但只是閨房中出類拔萃的人物而謝道蘊具有「竹林七賢」的風骨,在氣質上勝過她
㈣ 有哪些頗具教育意義的古詩文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㈤ 有教育意義和深刻道理的寓言小古文有哪些
葉公好龍
兩漢 · 劉向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內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容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這個故事,用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㈥ 請你搜集幾個文言文故事,認真讀一讀,並把你有教育意義的話或有豐富哲理的話記錄下來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版雖聽之,一心以為有權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專心致志是下好圍棋的先決條件,教導我們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賣油翁
宋代:歐陽修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是一篇富含哲理與情趣的小品文章,通俗易懂,意味深長,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因此多年來為中學課本必選篇目。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於將熟能生巧這個大道理。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加以闡釋,達到了發人深省、心領神會的目的。
㈦ 有什麼短小卻有教育意義的古文
曾子殺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內。」妻適市來,曾子欲容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譯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孩子,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實現教育的方法。」 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們吃。
㈧ 體現領導對下屬有教育意義的古文、詞句、文言文有哪些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4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
5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8德不孤,必有鄰。
9才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
10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
㈨ 有教育意義的古文都有哪些
其實只要你悉心研讀,每篇古文都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有些比較明顯版,有些雖然是在講其他事物,但權如果從「教育意義」來看,亦頗有可觀之處。比如《馬說》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老師教導學生如此,欲尋一知己亦如此。
㈩ 文言文 景公之時,有什麼教育意義
「景公之時」講述了春抄秋末期齊相晏子委婉勸諫景公推己及人,關注天下貧苦百姓,撫恤生民的故事。表現了晏子體察百姓疾苦,時時不忘匡正君過的賢臣形象。
教育意義:
推己及人,是一種美德。自己溫飽能想到尚未得到溫飽的人,而且能夠想方設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溫飽。有些人能想到,也許還能說上幾句,可是,僅僅停留在想到、說及,僅僅表示同情、憐憫。
推己及人要有行動。晏子是想到了齊國還有人在挨飢挨凍,但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機會啟發景公來完成救濟飢寒這件善事。
只要我們時刻想到還有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們,總會找到幫助他們的辦法。尤其是有些地方遇到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我們應該想到受災害鄉親們的缺衣缺食缺水缺葯,更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困難。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