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課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油性筆及瓷磚每幼兒人手一份。
知識內准備:帶幼兒觀察容柳樹,觀察其枝條和葉子的特徵。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認真觀察和大膽表現的能力。
學慣用弧線畫柳條,用點畫的方法畫春天柳條上的嫩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柳樹,說說枝條和葉子的的特徵。
2.教師示範柳條的畫法。
3.提出作畫要求:先畫枝條再畫柳葉;大膽作畫。
4.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柳枝的畫法。
5.展示幼兒作品並評價。
㈡ 中班小朋友美術課講什麼呢
多彩的魚 —— 幼教中班美術教案作者:Siny 文章來源:中國教師站cn-teacher 點擊數:166 更新時間:2006-12-25 7:06:22
多 彩 的 魚
教學目的: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用基本形去概括物體,並轉化為藝術的形,了解魚的造型特點、色彩及花紋。
教學重點:觀察分析魚的造型特點。
教學難點: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魚的畫、剪、插。
教具:多媒體課件,海洋背景圖,標題,泡沫,竹簽,萬能膠
學具:砂紙,油畫棒,剪刀,垃圾袋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引入新課:(5分鍾)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有五分之三都是藍色的海洋,在廣闊無垠的海洋里,生活著各種五彩斑斕、形狀各異的魚(1分鍾)
請小朋友注意觀察魚的形狀、顏色和花紋。
小朋友,我們看到了哪些不同形狀的魚呢?(展示各種魚,一共八條)
說的非常好,這些魚好看嗎?哪些地方好看呢?(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花紋)
說的很好,正是這些五彩斑斕的顏色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畫:多彩的魚(展示課題,黑板上面展示課題)
3、講解新課:(16分鍾)
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小畫家,你們看它是誰?請全班一起回答(青蛙)
(1)、對,知道嗎?這只小青蛙有一支神奇的筆,你們看,它畫出了什麼?全班一起回答(橢圓形)它可以作魚的哪一部分?(身子)接下來這只神奇的筆又畫出了什麼?
(2)、小朋友,小青蛙的比、筆為魚的身子添上了什麼?(添上嘴、眼睛、尾巴和鰭)添上這些之後,魚的外形就出來了,這就是畫魚的第一個步驟:外形(板書:1、畫外形)(2分鍾30秒)
(3)、現在小朋友猜猜看,小青蛙會給魚身上的空白處添上什麼?(給魚身上添上花紋)
現在小青蛙正在給魚身上添上花紋呢?這就是畫魚的第二個步驟:添花紋(板書:2、添花紋)知道嗎?這條魚的外形和花紋還可以變化呢,它的嘴巴變了、它的眼睛變了、身上的鰭、尾巴以及身上的花紋也都可以變化了(演示)
現在,我們還是回到原來的形狀上來,和海里五顏六色的魚相比,這條魚身上還缺少什麼呢?( 顏色)
對,接下來我們給它添上顏色,這樣,這條魚就完成了。同樣,這條魚身上的顏色也可以變化,大家說這個步驟應該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畫魚的第三個步驟:給魚身上塗上顏色(板書:3、塗顏色)。
小朋友,現在畫魚的方法大家都明白了嗎?明白的人請舉手。
大家請看,老師這里有一些基本形,哪一位能乾的小朋友能上來把它拼成一條魚。 (學生進行操作。)
魚已經拼好了,小朋友們說說他拼得好嗎?現在我們來給這條魚添上美麗的花紋和顏色。(3分鍾)
哪一位能乾的小朋友能上來拼出另外一條不同的魚。我們再給它添上美麗的花紋和顏色,這樣這條魚就變成了一條美麗的魚。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有清澈的海水,美麗的水草,小朋友請看(教師展示海洋背景)但是老師還覺得缺少了什麼?大家說一說還缺少什麼?對了,這裡面沒有游來游去、可愛的魚,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忙添一些魚進去,你們願意嗎?
現在就請大家用油畫棒在你們的砂紙上畫出漂亮的魚,小朋友說好不好?大家要注意,在畫的時候,我們要把魚畫大一些,這樣我們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清楚了。最後用剪刀把它剪下來用雙面膠把它粘在竹片上,讓魚兒自由地在大海裡面遨遊,這就是最後一個步驟:剪出魚的外形,(板書:剪外形),請小朋友們注意,我們要把剪下來的廢棄物裝在什麼地方?(垃圾袋裡面)現在開始繪畫。(2分鍾)
4、 教師巡迴輔導(18分鍾)
5、小結:
現在海水裡面有這么多的魚,大海顯得更漂亮了。選擇兩、三個魚進行評講。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現在,由於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環境的污染,大海里魚的種類越來越少了,有的甚至已經滅絕了。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海洋,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板書: 奇異的魚 1、畫外形 2、添花紋
3、塗顏色 4、剪外形
㈢ 中班美術教案《圓圓的月亮》
設計意圖
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兒繪畫的源泉,來自於生活中各種物體在頭腦中的影像,讓幼兒動手學畫,首先要給幼兒提供繪畫內容的相關資料,實物、圖片或是錄影帶等,為幼兒提供切實的生活體驗。因此,設計了美術活動《爬到月亮上》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發揮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動腦、動手去製作,創造出多姿多彩畫面。通過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引導幼兒學習去感受美、欣賞美並創造美的情趣。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橫禍經驗,感受作品表達的內容。
2、能自由想像和創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教學准備:
1、掛圖。
2、《美工》第9頁。
教學過程:
一、爬樓梯
談談爬樓梯的經驗
1、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爬樓梯呢?樓梯是什麼樣子的?你怎麼爬的?
2、還有什麼好辦法爬樓梯?一次爬幾個台階?你覺得爬樓梯像什麼?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創造情境
我們前面聽過一首歌,再聽聽好嗎?月亮爬到了天空中,我們一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們沒有翅膀,不會飛,我們的飛機也飛不了那麼高。還是讓我們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2、欣賞米羅的作品《犬吠月》
(1)我們來看看藝術家做了一把怎樣的梯子。這個梯子有多高?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畫里的人到月亮上了嗎?
(2)畫畫上什麼地方最明亮?什麼地方最暗?你覺得畫家為什麼要畫成這樣?你最喜歡畫里的哪個地方?為什麼?
3、幼兒自由想像和創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三、作品欣賞和交流
1.分享成果:請每個小朋友將作品放於桌子中間,小朋友之間相互之間欣賞作品。
2.幼兒評價哪個小朋友做的最漂亮。
3.教師總結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美術教育最富有意義的,就是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應把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應該盡量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感情。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作力。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畫畫。相信通過這樣踏實的實踐,孩子們的美術能力會更好。
美術創作是一個極端個別化的活動,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構想與表現,但個人的思路畢竟是有限的。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創作思路和獨特表現,既不會對集體產生干擾,也不會限制其他幼兒的創造。相反,我認為是對幼兒創造的推動。但如果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後,幼兒再想學習、創造、超越的契機已經錯過了,其意義就非常小。
我堅信,只要不斷地引導幼兒感知、欣賞他人的作品、激發幼兒美感和創造興趣,他們的繪畫水平、鑒賞水平都會有質的變化。假如一味的急於求成,埋怨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他們的作畫興趣,扼殺他們的創作慾望。
㈣ 中班美術欣賞課《竹子》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用各種感官來感知竹子:「竹子是什麼版樣的?小朋友可以用眼權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聞,可以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欣賞布置在活動室的《春竹圖》國畫,激發幼兒嘗試畫國畫的興趣,並讓幼兒討論竹枝、竹葉怎麼用毛筆畫。
3、教師介紹國畫材料的使用方法,示範如何使用筆、顏料,要注意什麼事項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自己喜歡的竹子。
活動延伸:讓家長和幼兒在家自製竹子的小物品或小玩具,指導幼兒學習正確使用刀、小鋸子等工具。
㈤ 中班美術課適合畫什麼畫
兒童畫的教學為主,,想像力為主。。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興趣的階段。。目標不應該定版太大。。第權一位的答案顯然是一堂工藝美術課。。上工藝美術課。對中班的孩子來說用剪刀首先對孩子安全造成危險,,在小學低年段這樣因為帶剪刀出現的事故就有很多。。最好以繪畫為主,。這樣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㈥ 中班美術活動鑒賞教案《蒙娜麗莎》
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而在幼兒園繪畫領域的人物畫繪畫活動中,常常出現幼兒不理解人物內心情感變化,無法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很難靈活地運用畫筆來創作,唯有機械地臨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針對這一點,我展開了圍繞以人物有趣的表情變化為主線,符合中班年齡特點,貼近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撫慰功效的主題式繪畫活動。本節課為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時,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與創意的游戲情節和操作環節等,旨在啟發幼兒通過初步觀察喜怒哀樂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變化;給予幼兒發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從而發展其想像力與創造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教學重點)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3.鼓勵幼兒細致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教學准備:
1.幼兒用具准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准備:音樂、展台。
教學過程:
1.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 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 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著小鏡子學一下。
4. 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裡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5. 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裡藏著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里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 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啟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7. 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游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 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2. 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3. 結合日常生活,啟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 在區角游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5. 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