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幼兒美術教育的意義

幼兒美術教育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2-04 20:09:57

❶ 淺析少兒學習美術什麼意義以及重要性

論是兒童漫無目的的信手塗鴉,還是被成人視之為極具「藝術性」的佳作。孩子們每天都在饒有趣味地進行創作,這一活動本身洋溢著兒童天真、活潑的情感,是兒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無疑問,美術對兒童是有價值的,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與玩耍一樣,成為他們成長和自娛的重要實踐活動。那麼,我們的藝術教育將為兒童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美術活動對於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何在?
(一)、培養兒童的美感和審美情趣
藝術活動的最終目的在於:引導人們去發現美、欣賞美、並為我們的世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兒童美術教育的功能,從藝術學的角度來看,在於培養兒童對美的感受性,引導兒童審美觀的發展。兒童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帶有直覺性,雖然還很幼稚、膚淺,但已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他們喜歡色彩鮮艷、形象誇張的事物。我們可利用周圍現實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動兒童的心靈,並通過各種不同的美術活動,使兒童把自身對美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作之中,從中體味現實生活的美好,這種創造對兒童來說是很快樂的。
如果我們的兒童時期就學會了用美的眼光和標准對周圍的事物作出思考和價值判斷,具有藝術的心靈不被陳規陋習所束縛,成為欣賞藝術和創造藝術的主體,不言而喻,我們將來的世界將會是個怎樣子呢?從這一點上來說,美術教育才真正體現了它的價值所在。
(二)使兒童個性得到自然發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培養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美術教育是表現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最佳形式。教師應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利用現有的課程,創造性的教學形式,在尊重兒童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兒童的這一權利,並給予被承認的快樂。使兒童增進自我了解,自我肯定從而促進其自我成長。將來的社會是個多元化、個性化的社會,所有獨具個性的美的藝術和文化將在這里獲得展示,達到融合。因此,美術教育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勵兒童擁有自發的藝術傾向和創造。正如羅恩菲爾德所倡導的:「讓兒童以異於其他人的方式表達其獨特的思想和情感,並以此樹立自我表現的信心。」
(三)、挖掘兒童的創造潛能,培養創造能力
藝術活動的目的不在於培養多少職業藝術家,而在於利用這一手段啟迪兒童成為他人藝術的欣賞者和自己藝術的創造者。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創造,21世紀更需要富有創造性的人才,促進科技的日益進步,使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為美好。而人類社會也正是遵循這一規律更高一層次的向前發展。這是教育的總體目標。
每個兒童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和天賦。他們對各種各樣的形與色有著濃厚興趣,他們總是忘我地投入。發展兒童在美術活動中的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的主要方法,是為兒童提供足夠的時間和豐富多樣的材料,鼓勵他們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輕松、愉快地進行表現,在這一自然而然的過程中使兒童的創造性逐漸豐富。美術活動對他們來說,這一種感興趣的快樂的游戲。因此,無論孩子的天賦差異有多大,如何利用不拘一格的教育,使所有兒童從中愛益並獲得發展,這是我們教育的宗旨。
(四)完善兒童的人格
教育應面向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兒童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育的目的不是用世界准備好的知識觀念去教導兒童如何接受,而是如何使兒童成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立個體,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美術活動為兒童真正人格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條件。從某中意義上來說,兒童美術活動的實質就是人格化的過程。在美術活動創造的實踐過程中,包含了兒童對美的事物的感知、領悟,以及把這一體驗賦於自己的熱情和生命加以描繪,從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過程,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正如馬克思.德索認為的那樣,兒童繪畫時,決不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復寫,而是表現一個整體的世界.繪畫是兒童的一種內部語言,兒童經常藉助這一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美好的願望,瀉泄憤怒,流露憂傷。兒童的繪畫就像一面鏡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們的思想和心態以及對我們這個現實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我們應正確地把握兒童心理發展的實質,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點,不要以成人為中心,總想試圖教給點什麼,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擾,只會使兒童變的小心翼翼而帶有功利性地去迎和成人的意願,從而失去自主的人格。教育應順應兒童這種天真活潑情感的表現,使兒童成為一個獨立成長的個體,這也正是兒童發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

❷ 少兒美術教育對孩子重要嗎

為什麼我們說少兒美術教育有利於孩子心智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是「視覺藝術」,能使得孩子腦、眼、手並用,因而它能促進身心的成長發育。
事實上,少兒美術活動也有利於孩子思維能力和多方面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發揮潛能與個性,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及正確的思維。
少兒美術教育不單純是繪畫技能的訓練,而是旨在育人,不單純是為培養小藝術家,更重要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代創造型的新人,通過教授繪畫技巧來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在此之上加以引導,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模式。
孩子學習繪畫,還能增長孩子各方面的知識,雖然畫的是同一個主題但每次的知識點和授課內容不一樣,要求孩子掌握的繪畫技能就不一樣,需要孩子仔細去觀察,這樣孩子能對自己所畫的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個新的繪畫內容就能讓孩子掌握一個新的知識點,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其實不在於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畫家,而是用少兒美術教育來引導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使他們成為全方位發展的新型人才。
孩子學習繪畫,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兒童繪畫是沒有固定的模式的,所以繪畫很自由的,那麼就是說繪畫的內容永遠都是新的,幼兒繪畫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有所創新,這就是要經常去嘗試,並且要從小養成一種好的思維習慣,不能去抄習別人的作品,要有自己的主見在裡面,這樣才是具有創造性的。
讓孩子多看多觀察多畫,對孩子是沒有壞處的,多讓孩子用手去體驗一下要畫的東西,那樣孩子接受的會更快,而且也會讓他們慢慢的知道不同的東西應該怎麼樣去畫才能更好,而這個也是不能急於求成的,效果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顯現出來的,是需要時間的,不能孩子畫了兩天畫不好就不讓孩子畫了,一定要給孩子充足時間讓孩子親身去體驗才最好。

❸ 如何認識理解兒童美術教育對中國未來教育的現實意義

現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要智力又要能力,臨陣磨槍當然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涉及到的這些基本能力最主要的是從幼兒抓起。因為學齡前是塑造將來能力、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現在只要是涉及到未來的都提倡從娃娃抓起。學齡前教育分為很多種,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樣樣不能少,今天我只就藝術教學中的美術教育對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和培養做一些淺解。

美術教育作為學齡前兒童發展和培養以後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以被人們普遍認識和重視。那麼,學齡前兒童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是如何體現的呢?美術教育對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具有那些意義呢?
首先,我們要初步了解一下幼兒美術的含義:幼兒美術專指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等極其簡單初步的內容。以其特有的可視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和社會生活的美,用其鮮明的形象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並能激發幼兒的審美觀念和造型智慧。
目前的學齡前教育,對幼兒的要求的是全面發展,幼兒教育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教育。我們應該讓幼兒在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美術教育也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在學齡前進行美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學齡前是人的藝術才能開始表現的重要時段,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有明顯效果,其中美術教育又是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現今許多藝術類學校主考的也是美術專業。學齡前兒童審美能力的提高,對他一生的精神素質和文化修養有著奠基作用。如美術欣賞「民族服飾娃娃」使孩子們不僅對連續圖案和對比色彩有了認識,而且還懂得了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的服飾是多姿多彩的。這種舉一反三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美術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從美術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幼兒大膽、主動、熱情而敏感,有的則呆板、懦弱、缺乏獨立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們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美術教育還可以開發幼兒智力。據研究表明:人腦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總體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長和教師重視的文字、數字,這些教育內容,則使幼兒左腦負擔過重,右腦鍛煉不足。這種現象有損於幼兒正常的和諧發展。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和誘導孩子們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這要通過想像和形象思維,有利於右腦的發育。
美術教育還可以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因為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想像是將外界事物重新組合,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操作是表現手段,也是再認過程。孩子在繪畫時,能靈活地運用三者。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幼兒畫畫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如大班畫「春天」,可以先做「春天在哪裡」的游戲,教師啟發孩子用眼睛在天空、花叢、草坪上尋找春已來到人間,孩子們也朗誦關於春天的詩歌,一邊用畫筆畫出自己的所見、所知和所想的事物,這樣他們在創造過程中會表現得想像力充分、情感豐富、思維積極性高,操作能力強。
美術教學活動還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很好的形式,而且我認為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強調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取決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豐富的想像力、靈活的思維能力和頑強的毅力等多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同時獲得良好發展的結果。美術教育活動恰恰能夠為幼兒提供在愉快的情緒中發現和創造的最好機會,提供培養毅力等有利條件。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通過孩子們創造性的美術活動促進孩子們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美術教育領域中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決定了他們是藉助想像來創造的,孩子們藉助於美術、製作藝術和游戲活動,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想像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發自內心的表現感受、體會、求同和求異的思維,我們稱之為童趣。童趣在美術作品中的表現也就是學齡前教育研究的最終目標。
我們要摒棄偏見的狹隘的看法,這不僅僅是教師,更是家長們要做到的,不能認為美術僅僅是技能上的,要深刻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從心理的角度分析,美術有助於發展人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特別有助於啟迪幼兒的心智,是訓練右腦功能和創造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對幼兒自身而言,他們更擅長於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和抒發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我們的祖先也是從象形文字開始我們的文明的,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是可以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激發與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為此,我們要採用新方法,新模式,從模仿學習中走出來,有意識地培養鍛煉幼兒的創造力。
由此可見,美術教育對於幼兒來說是不可忽視的。其他學科教育也都有各自的作用,那種認為教孩子畫畫、唱歌、跳舞是無用的,不如多教些讀、寫、算的觀點是錯誤的。能夠讓孩子在歡樂的童年裡,健康、全面的發展,這是我們教師、家長所希望的並應該努力做到的。所以說讓學齡前兒童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是很有其必要性的。
幼兒美術教育和幼兒園其他學科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彼此互相促進,相得益彰。例如,常識、語言等教學為美術提供了認識、理解事物的基礎,而美術活動所反映出的內容反過來又對其他學科起著重復、鞏固和提高的作用。這樣就強化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總之,從小培養學齡前兒童對畫畫的興趣,讓他們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益處。

❹ 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少兒美術教育

很高興為您解答!少兒美術教育的價值不會有一個統一的標准答案,不論是提升藝術素養,綜合審美還是其他,大多數家長的目的並非讓孩子以後成名成家,借用英皇教育體系中的一句話「讓孩子收獲一段難忘且愉悅的學習經歷」,是的,讓藝術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快樂和成就,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在一個越來越技術化、綜合化和多元化的社會里,藝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美國藝術教育聯盟認為「作為普及教育的一部分,在面對那些給人高雅感和提升人的靈魂的聲音、想法、手勢和身體方面的作品時,學會欣賞、領會、創造及評價,這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或許這也正是藝術教育的魅力所在!如滿意請採納!

❺ 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為什麼

一 幼兒教育是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作好各種准備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疇包括身體、智力、情感、思維、 語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過各種各樣具體的教育活動實現的。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教 育的組成部分,是實現幼兒教育總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傳授藝術而進行的教育,也不 是為少數有藝術天分的兒童而存在,而是在總目的指導之下的具體目的,所以可稱之為目標。 目標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術教育發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導思想也有一個演變的 歷史過程。 將圖畫、手工等活動納入教育課程之內開始於一個世紀前的英國和德國,由於產業革命的發展,人們深感 工藝教育的需要。在當時,美術被認為是可以培養觀察能力,使頭腦細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識和技術的學科, 所以初期的美術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為出發點的,而且都從幾何形入手,然後進入寫生,對幼兒也以同樣的方 法去教,只不過難易不同罷了。 20世紀初,很多心理學家對兒童的美術研究開始興盛,如凱爾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們積 累了很多兒童繪畫的研究成果,結果使歐美的美術教育開始了變革。奧地利的法郎茲·西澤克(Cizek)提出了 革命性的主張,提出不要給兒童強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兒童的發展階段進行教育,並使兒童的創造性 得以實現。在以後的年代裡,英國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國的羅溫菲德(Lowenfeld)也對美術 教育理論作出突出的貢獻。里德指出「兒童藝術是人的表現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錯誤的,藝術應為教 育的基礎,通過美術來發揚光大兒童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是美術教育應有的基本態度。」羅溫菲德也認為藝術教 育「不是為傳授藝術而進行的教育」,而是通過藝術來塑造人格。在藝術心理學的領域里,美國的魯道夫·阿 恩海姆(Rudo If Arnheim)對視覺與認識與思維的深入研究為通過美術教育培養人的創造力奠定了基礎。正如 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樣「藝術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沒有這種敏銳的感受力,任何一個領域的創造 思維都將是不可能的。」 與創造性的美術教育相呼應的是以德國包豪斯(Bauhaus)造型設計學校為代表的現代造型藝術潮流。包豪 斯將一切造型領域里共同的基礎內容作為學習內容教授給學生,取得了效果並推動了「構成」的發展,這不但 對生產和造型藝術有極大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美術教育。圖案、手工這些教育內容被重新加以認識。抽象化 、象徵化的表現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漸被認同。美術教育同人的生產和生活愈加密切,美術教育的范疇廣為 擴展。 綜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術教育已由寫實和抽象兩個方向發展而來,並和心理學、教育學相結合,成為 以藝術施教,借藝術來培養智力、創造力、人性與社會性的教育。「通過藝術而進行教育」成為大多數國家美 術教育的指導思想。 二 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指導思想,集中體現在幼兒園教育《綱要》中對美術部分的闡述上: 「在幼兒觀察物象的形狀、顏色、結構等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用繪畫和手工(泥工、紙工、自製玩具等) 充分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中的 美的欣賞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發展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術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對於這一闡述,可以認為是我們過去對幼兒美術教育目標的認識。筆者認為,首先應肯定這一闡述的意義 ,它在促進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將具有參照意義。同時也應指出,時代發展 了,認識也發展了,這一闡述已不適應今天我們對幼兒美術教育的理解以及未來對幼兒美術教育的需要,主要 意見有以下幾點: (一)未脫離以成人對美術的理解來看待幼兒美術活動,以客觀反映論對待幼兒美術活動,因此不適合幼 兒美術活動的心理特點與表現特點。必然將幼兒美術引入寫實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夠,反而使活動范疇受到局限。如「繪畫、手工(紙工、泥工、自製玩具等 )」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動來概括。再如「觀察力、想像力」,我們知道,幼兒美術活動會有助於智力的 發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等多種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來概括。 (三)創造力是區別於智力的一種能力,也是美術教育最為突出的一種功能特徵,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關 系,難以清晰地認識和記住這一重要的目標。 對於以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三個領域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當然是不錯的,但是幼兒美術教育中的 美育內容重要的是對幼兒進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視覺對形式美的認識與理解,這是區別於其它美育形式的主 要特徵。另外,用「欣賞力」一詞,是過高的目標,幼兒的美育主要在於培養幼兒對美的事物的知覺與感受, 尚難達到欣賞力的程度。 根據以上幾點意見,筆者認為,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目標應重新修正。 為使目標及其闡述更為科學,我們首先必須對幼兒的美術活動的性質有比較清晰的認識。眾所周知,幼兒 美術不同於成人概念上的美術,和中、小學的美術教育也不同,這並不是難易程度或循序漸進的問題,而是由 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所決定的。他們不會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狀、顏色、結構去表現,而是用心靈對知覺 樣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現。幼兒美術如同原始人類的藝術活動一樣,是他們認知和表現的一部分,可以說它是 一種混合體,它既是幼兒自身本能的慾望的表現,又是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反映,既是體質、智力的體現,又是 情感、態度的表達,既是游戲、又是學習,既有模仿,又有創造。

❻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有哪些

根據現代化心理學的研究,3-6歲的幼兒常常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維的,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器官能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幼兒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來充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因而,特別容易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是對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活動。美術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從小培養起來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參加美術實踐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的發展,因為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藝術的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過各種美術手段具體表現出來的,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發展了對美的表現力。幼兒在不斷變化的美術實踐活動中,不斷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現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二.美術教育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1.美術教育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幼兒畫畫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人的大腦信息80%來源於視覺。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能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因有的求知慾。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幼兒畫畫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靠表象作畫。而表象取決於感知,感知又離不開觀察、記憶和想像。通過教師的引導促使幼兒去觀察,經過觀察又將物體(如:汽車)的形象牢牢記在腦子里。在畫畫之前再經過回憶,然後將物體(汽車)畫出來。這樣也發展了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在物體(汽車)的周圍畫上其他物體(樹木、樓房、行人)或塗抹上不同顏色等,又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發展。兒童表現美的過程就是創造美的過程。因此,幼兒經常堅持畫畫,將有助於他們思維的發展,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2.美術教育有利於增強幼兒雙手的靈巧性
幼兒在畫畫或做手工的過程中,總是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的,
為了使幼兒掌握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就要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並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得准確,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穩健和協調。如:執筆、畫線、塗色、捏泥、折紙、剪貼等。這些動作對於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群的發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種動作的協調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關繫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 可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人體內的各個器官乃至每一塊肌肉,在大腦皮層中都有它的代表區域,即管轄它的神經中樞,而其中手指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佔的區域最廣泛。如:大腦皮層中光大拇指的運動區就相當於整個大腿運動區的十倍。手的動作又是和思維活動直接聯系的,信息從手傳導到大腦,又由大腦傳導到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相應的運動區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愈來愈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展思維起著積極的參與作用。
三.美術教育能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個性心理品質,是指幼兒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是興趣、愛好、能力、氣質和性格的總和。它是在一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美術教育活動,就具有形成和發展幼兒個性心理品質的特殊作用。
美術教育對幼兒來說,主要是強調感受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無論教幼兒繪畫還是教幼兒手工,都離不開激發幼兒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正確地實施幼兒美術教育,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社會情感的發展,有益於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於改善他們整個學習的性質,使其積累到一些愉快學習的體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術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
通過美術活動可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使之富於同情心,善於和勇於幫助同伴解決困難,擺脫困境,並為同伴的進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 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取決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豐富的想像力、靈活的思維能力和頑強的毅力等多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同時獲得良好發展的結果。美術教育活動恰恰能夠為幼兒提供在愉快的情緒中發現和創造的最好機會,提供培養毅力等有利條件。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通過幼兒創造性的美術活動促進幼兒良好

❼ 美術教育在幼兒階段的重要性

幼兒時期創造力和想像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早點讓孩子接受美術教育,
可以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❽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最重要的是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給予幼兒親身體驗的機會。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3、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熱點內容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