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啟示
❶ 守株待兔古文大意、啟示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典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近義詞:墨守成規。 成語資料 守株待兔典故漫畫【讀 音】shǒu zhū dài tù 【用 法】作賓語、定語;指不知變通。 【結 構】連動式 【近義詞】刻舟求劍、墨守成規 【反義詞】通權達變 【同韻詞】寬宏大度、曉行夜住、穿房入戶 【造 句】 1 我們要主動出擊,不能守株待兔,否則會讓敵人跑掉。 2 思想不能太保守,要勇於探索,守株待兔是不會有收獲的。 3 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有創造發明了。 【燈 謎】柳[1] 【釋義】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成語典故 《韓非子·五蠹》記載: 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白話文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里幹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拚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根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里幹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 守株待兔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後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裡的苗因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柄。 [2]現在如果還要用以前的方法來治理現在的人民,就像守著一棵樹等兔子來撞一樣. 成語辨析 【正音】待:不能讀作「dǎi」。 【辨形】待:不能寫作「侍」。 【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劍」,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觀努力,只是存在僥幸心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劍」偏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了解情況變化,不知變通而採取錯誤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准備,守株待兔即可。 編輯本段成語示例 ◎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守株待兔之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這樣如同守株待兔,能有好日子過嗎? ◎他們哪裡知道,有位醫術不高神通廣大的醫生,利用給她常年患病的母親上門治病,早已博得她父母喜愛,正在守株待兔。 ◎在學習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沒有什麼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守株待兔只會讓機會擦身而過,只有不斷主動爭取,成功才屬於自己。 ◎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官員的愚笨。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文言文】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韓非子》 [簡譯] 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那個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野兔是不可能等到了,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今天想要用先王的政策,治理現在的百姓,就是和守株待兔一樣啊! [注釋] 耕——耕田種地 耕者——指農民。 株——樹木被砍伐後,殘留下來露出地面的樹根。 觸——碰到 走——跑,逃跑。 折——折斷 釋——放下 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農具,形狀像木叉,就是犁耙。 冀——希望。 復——再。 得——得到 。 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所恥笑。為:被 欲——想要。 者——……的人 [特殊句子]
❷ 文言文 守株待兔 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事物都在發展變化,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不能死守老規矩。
❸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譯
譯文
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出自《韓非子·五蠹》
(3)守株待兔文言文啟示擴展閱讀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比喻原來的經驗;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
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翻譯: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之輩。——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翻譯:我早就預料到了兄台你必定會親自出馬報效祖國,不會是死守教條的等閑之輩。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❹ 守株待兔文言文單個字意思和道理
原文:司馬光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內手不容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了:明白
釋:放下
去:走(開)了
❺ 文言文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❻ 守株待兔文言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聯想現實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
守株待兔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是有限的,人不能夠把偶爾的成功作為期待而耽誤美好的時光。
❼ 守株待兔文言文閱讀答案守株待兔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於意外,結果只能專是一事無成。 不勞而屬獲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把偶然的事件當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諷刺那些不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卻想有回報的人 這個成語故事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