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與文化
① 美術與文化,二者不可得兼.
作為一個美術生來說,學美術是自己的興趣,然而,正是因為我們投入了太多時間在我們的專業上了,所以就沒有太多時間去學好自己的文化,當然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在學好美術的同時,學好文化其實不難的,只要肯花比別人多的精力,其實相比較而言,美術比文化要難得多,因為美術是門藝術,它的范圍廣,而文化課它也就是固定的那麼幾門,而且只要用時間去背,去學就可以學好了
② 美術生好還是文化生好 美術生和文化生的區別
要看你自身的情況了,不過美術生高中混出來以後到了大學是選回藝術類及相關專業。答美術生也很累的,甚至比一般文化生要累得多,我就是一名美術生.....文化課教得好的學校還好,比較差的學校只能不停地加強專業,想從專業分上開出一條路
③ 傳統文化傳承與美術教育之間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結合民間工藝製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的東西得以發展。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本民族豐富的民間文化,由衷地感到驕傲,為我們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級的《江南民間美術》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綉、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同學們利用課余收集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願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後小組進行匯報。有的小組向同學們介紹了風箏的起源、流派、製作方法;有的小組介紹了各式各樣的中國結,及各種結的裝飾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組介紹了各種民間的玩具的形式、特點及民間玩具圖案的裝飾寓意??通過第一課時的討論、交流,同學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設計製作一隻風箏、放飛風箏、中國結的製作,在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對風箏文化、中國結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通過對風箏、中國結的學習、製作,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結合建築藝術的欣賞,領略中華建築的文化歷史,建築特色。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少兒版七年級的《建築與環境》單元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同學們發現傣族的竹樓布局靈活多樣,造型靈巧飄逸,四周以竹籬環繞,幽靜宜人,體現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侗族的鼓樓,不用一釘一鉚而銜接,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同時鼓樓又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使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三)結合名畫欣賞,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在課前我安排三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走進名家、名畫》欄目,通過一周一位學生輪流的交流,感受藝術家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同時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適時地滲透傳統文化,如在六年級美術教材中,在講各種不同的線的表現時,我通過讓學欣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等這樣一些具體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線條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賞畫,使學生對中國畫中的用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唯有在認知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造。
④ 談談美術與文化的關系
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含義和適用范圍,在東西方...
美術,甚至美術中的一個方面——繪畫。這便是東西方在"藝術"和"美術"兩個詞的含義和應用范圍上的差異。
⑤ 美術和文化那個更好
我覺的文化好過於美術,不過,這東西還是要看你自己,文化好過於美術,還是美術好過於文化,如果專是前者.我勸你屬學問化,畢竟美術比較難,而且又花錢,挺化不來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學問化確實挺累的.
這東西要看你自己的情況
⑥ 當一個美術生與文化生有什麼區別
美術生要兼顧術科和文化,文化生只需要兼顧文化就可以了。
首先美術生經濟壓力比文化生大,其次美術生要過聯考才可以報考藝術類的院校,不過只能以文科生進行高考。最後,美術生不是那麼好當的。
⑦ 「美術文化」的意思和概念是什麼
「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並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1]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應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2]
「我國的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與其它國家和民族的美術共同構成世界美術的多元文化。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能使學生較為全面地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理解美術文化,形成文化素養。」[3]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要讓學生較為廣泛地接觸中外優秀美術作品,拓寬美術視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內涵,提高鑒別和判斷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像。尤其要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理解。」 [4]
這是一個信號,釋放出這樣的一個重要信息:美術既是文化的載體,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種類型,因此美術學習不僅僅是美術技能技巧的學習,也不應該僅僅是美術知識的學習,而應該是在一種文化觀的觀照下的學習,應該讓學生在一種文化情境中理解美術,並通過對美術的學習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響。
從文化的角度看待美術學習,是現代美術教育的一種積極的拓展和重大的進步。在這種大的美術教育背景下,美術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會相應地對我們每一個美術教師提出新的要求。一個非常現實卻必須回答的緊迫問題是,一個只知道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教師能否適應這一要求?在走進文化的進程中,我們可以叩問自己:我准備好了嗎?
如果答案是樂觀的,我們需要的是 「錦上添花」;如果答案是悲觀的,我們需要的是「亡羊補牢」。因此,不管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不管是需要「錦上添花」還是需要「亡羊補牢」,我們是否都需要走過一遍文化的田園,觀望一下文化的阡陌,來感悟文化、認識文化、親近文化。
關於文化的定義
文化,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它常常騰之於眾口——「學文化」、「有文化或沒文化」、「文化水平高」、「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古代文化」、「現代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在當今社會,似乎不說「文化」等於沒「文化」,不說「文化」無法表現「文化」,文化真是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
上述文化,名為文化,其實其內涵並不相同。二黑哥學的文化、弟妹兒女學的文化是一種文化,但主要指的是識字和各種學科基礎與基本技能,學得好自然可以稱為「文化成績好」、「文化水平高」。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古代文化、現代文化、大眾文化、精英文化……則是另有所指,所指為何?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
要使問題變得清晰起來,我們首要關心的問題自然是文化是怎樣被定義的。
文化被模糊地使用著,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似可意會,又難明確。於是,有心人喟嘆如是:文化是使用率非常高的詞語,但又是非常難以定義的詞語!難則難已,但天下之事何難於人類,於是眾多人熱衷於探討文化的內涵,以便給四處奔突的文化套上僵轡,讓人得以從各個角度得以靜觀,以便認識之,駕馭之。
學者們對文化的探尋精神和結果,足以感天動地,讓人肅然起敬。
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魯克在他們1951年所著的《文化:關於概念和定義的探討》一書中做了統計,在1871年到1951年間關於文化的各種定義就有164種之多。莫爾1965年的統計的關於文化的說法達到250種。以後,俄羅斯的學者克爾特曼則發現關於文化的定義多達400種。可見,文化問題的已經是學術界和社會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至今人們關於文化的定義的探討仍是前程遙遙,終點杳然。
翻看幾本權威的中國、外國的工具書,看文化是如何被定義的吧!
翻開《現代漢語詞典》,我們會發現對文化有三種解釋:「①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②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③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5]
我們看到,前兩種解釋與我們正在討論的文化的意義相關,第三種則與我們經常談到「學文化」、「文化成績」和「文化水平」的意義相關。
再翻開《不列顛網路全書》,我們發現對文化的解釋是:「人類知識、信仰和行為的整體。在這一定義上,文化包括語言、思想、信仰、風俗習慣、禁忌、法規、制度、工具、技術、藝術品、禮儀、儀式及其它有關成分。」 [6]
對文化還有一個經典性的定義,是由著名的英國文化學者泰勒(E.B.Taylor)於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所做的:「文化包括作為社會一名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全部能力與習慣。」[7]
在當代,一個比較有影響的文化定義是克羅伯提出的,他說:「文化是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徵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它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地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它們所帶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8]
你同意上述定義中的哪一個呢?如果難以決斷,請別忙著下結論。要正確地理解文化的含義,我們還需要從文化一詞的辭源學來加以追根溯源。
2.理解文化
我們知道,在英文中,文化一詞是culture,來源於拉丁文的cultura,其含義是栽培和培育。這一基本的含義對我們理解文化十分重要,因為眾所周知,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是不需要栽培和培育的,栽培和培育只能是人的行為。所謂栽培和培育指的是通過人工使植物的生長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來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後來此意轉化為教育、訓練,使人超越自然狀態,成為有教養或修養的人。這種轉化其實是基於一種同構關系,即將自然狀態的植物進行栽培和培育以達到人所需要的理想狀態與對自然狀態的人進行教化以達到人類社會所需要的理想狀態之間的同構。Cultura對植物是培育,對人類則是教化。理解這種關系並不困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也常常將兒童比作花朵,教師比作園丁嗎?兒童的成長猶如花的開放一樣,需要教師像園丁那樣去培育。
⑧ 美術與文化的關系
第一,它的內容是理想主義的。民間美術主要表現人們生活理想與精神理想。理想主義的藝術都具有浪漫成分。可以說民間美術(尤其是鄉土美術)不是現實和寫實的藝術。
第二,民間美術的核心價值觀是祥和。祥和是社會與人間一種很高的境界。它包括人際之間的和諧,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天人合一」。民間文化離不開團圓、祥和、平安和富裕這些概念,這是所有民俗的終極追求,也是民間美術千古不變的主題。
第三,民間美術有自己獨特的審美體系。這種理想主義的藝術,在表達方式上是情感化的,在藝術手段上主要採用象徵、誇張、擬人等,在色彩上持其獨有的生生觀和五行觀。由於民間美術多用於生活的裝飾,符號化和圖案化是其重要特徵之一。再有就是廣泛使用的與語言相關的諧音圖像——這是我國民間美術最具文化內涵與審美趣味的方式。
第四,我國民間美術地域性,體現其無比豐富的多樣性。傳統的民間美術(尤其是鄉土美術)是在各自封閉的環境中漸漸形成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不同歷史、人文、自然條件,致使各地的鄉土美術有其獨自的表現題材、藝術方式與審美形態。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這種地域個性鮮明的藝術,便成了獨有的文化財富。
第五,還有一點很重要:它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種身體行為,手工藝術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為。手工藝術處處體現著藝人的生命情感,機器製作是沒有的。在進入工業化時代,手工技能的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遺產。
⑨ 如何理解美術與文化的關系200~500字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美術被設置成小學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是人類自上而下發展起來的精神產品,每件美術作品都是文化的化石,都是社會和人類發展的心影。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是一種文化學習。應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一.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來開闊學生視野,可以增加學生知識。 美術包括繪畫.建築.雕塑.工藝這幾種形式。而這幾種形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美術的悠久歷史,了解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美術。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泱泱大國,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更是應該的。我曾聽過這樣一節美術課《自畫像》,在這節課中教師除了為學生展示了自己的畫像外,還為學生展示了畢加索.梵谷等中外著名畫家的自畫像,並簡要的介紹了這些畫的形式及風格來歷。使學生了解到了不同形式的繪畫,認識到了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如果教師沒有為學生展示中外著名畫家的自畫像這一環節,只局限在教材上的自畫像,那麼學生們也就不會欣賞到不同風格的自畫像,不會了解到畫家們的不同情感,這樣必然不會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所以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是有必要的。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如果能在教材的基礎上開闊學生視野將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這樣也有利於進行教學。二.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民族意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學生學習美術課不應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這樣將會失去美術課的價值,美術課如同音樂課一樣,都屬於藝術課,除了應掌握一些應該會的技能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學生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一顆善於感受美的心靈。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例如我看過的一節低年級的欣賞課《民間玩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收集民間玩具。上課一開始,學生們就互相觀摩從家裡帶來的民間玩具,有說有笑,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並且教師以一隻泥公雞為例引導學生觀看一群雞吃食的錄像,讓大家思考民間玩具中的公雞和真的公雞有什麼區別,學生們各抒己見,接著教師又拿出一隻小布老虎,引導學生說出它與真的老虎的不同。教師並告訴學生民間玩具用的藝術手法是誇張.變形.以及民間藝人做這種玩具的用意。課的最後,學生欣賞了教材中各地的民間玩具圖片,教師還將自己收藏的一隻「泥咕咕」展示給學生們看,最後教師教育學生們說:「民間玩具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藝術品,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品種,然而卻正在消失,希望大家能像我一樣珍視收集其他民間玩具。」從學生們那專注興奮的表情來看,他們已經學會了以一種新的眼光看待民間玩具。這節課使學生們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是大有益處的。由上面兩個事例可以說明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是正確的,並應在教師中被廣泛實施。我們要「以人為本」本著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去教學。因為美術源於生活,滲透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應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永吉縣口前鎮第一小學 耿 煒
⑩ 學美術與文化,我該如何抉擇
首先,美術藝考並不是一條逃避的道路,真真正正憑自己實力參加過藝考的考生都懂得走這條路的艱難,如果僅僅是因為文化不理想想考美術,並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樓主很喜歡的話,那就另當別論,樓主現在才高一,如果從現在就開始准備,是來得及的,而且只要全心投入了,就一定能做得好。至於清華美院的話,在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上要求都比較高,如果樓主想要考清華美院的話,那在文化上也必須多下工夫,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
至於美術專業的發展趨勢來說,要看樓主最後落足於哪一個方向上,純藝術比較難考,而且以後就業面相對比較窄,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門路就另當別論了;設計就業范圍比較的廣泛,但中國現在會設計的很多,但是精於設計的很少,所以如果要學,就要學到最好。另外如果樓主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一下新媒體之類的藝術,比較時尚,這類人才目前也比較稀缺。
祝你一切順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