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①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建設原則
按照「分步實施,動態調整,滾動支持」的原則進行:
⒈ 分步實施:「111計劃」是項目、人才、基地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的計劃,創新引智基地的布局採取分批的方式,積極穩妥地推進。
第一批:2006年度設立智能信息處理科學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5個左右創新引智基地,遴選范圍為已進入國家「985工程」的高等學校。
第二批:2007年度設立現代無線信息網路基礎理論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40個左右創新引智基地,遴選范圍為進入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學校。
第三批:2008年度設立寬禁帶半導體與微納電子學創新引智基地等35個左右創新引智基地,遴選范圍為進入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高等學校及部分有國家重點學科的高等學校。
⒉ 動態調整:2006-2008年「111計劃」布局工作完成後,工作重心由基地的選擇過渡到水平的提升。創新引智基地將實行「總量控制,優勝劣汰,動態調整」的管理機制。對已設立的創新引智基地運行2年後進行中期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動態調整的重要依據。
⒊ 滾動支持:對創新引智基地的支持將採取分階段滾動資助的辦法。根據中期評估結果對合作成效好、水平提升快、協調組織得力的創新引智基地將加大支持力度;在資助期結束後對工作特別優秀的,將適當給予獎勵。
②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實施管理
⒈ 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制定「111計劃」整體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
⒉ 「111計劃」以項目形式實施,每年第二季度根據本規劃發布下一年度實施方案,採取「統籌規劃、限額申報、專家評審、擇優建設、動態管理」的原則。
⒊ 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成立「111計劃」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管理辦公室。領導小組由各主管部門部級領導和相關司級領導組成,負責計劃的宏觀指導和決策;管理辦公室由教育部科技司、國家外專局教科文衛司相關業務處人員組成,負責計劃的具體實施。
⒋ 高等學校是創新引智基地建設的依託單位,應成立由校級領導牽頭,科技處、外事處、人事處共同參與的「111計劃」校級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定本校引進海外人才的相應政策,建立有利於創新引智基地發展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並負責與其相關的協調、實施和管理工作。
⒌ 領導小組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專家委員會,作為學術咨詢機構,負責創新引智基地的評審、評估和監督工作。
⒍ 領導小組根據專家委員會評審結果審核確定創新引智基地名單和資助經費。
7. 各創新引智基地根據計劃,瞄準學科前沿,自主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選派國內科研骨幹赴國外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從事合作研究、積極爭取承擔國內外重大科研任務,提升學科國際競爭力,力爭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⒏ 創新引智基地建設期為5年,運行2年後,由領導小組委託專家委員會對基地的學科發展、人才引進與培養、合作研究進展等進行中期評估。對評估結果好的,給予滾動支持;對明顯未達到計劃要求、難以完成預期目標的,將停止或暫緩資助。在總數不變的原則下,有進有出,吸納符合條件的進入創新引智基地行列。
⒐ 創新引智基地建設期結束後,由領導小組委託專家委員會對基地建設進行綜合驗收,並按一定比例評選出優秀創新引智基地,給予表彰和獎勵。
⒑ 項目執行期間所發表的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資料、鑒定證書及成果報道等,均須標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資助」(Supported bytheProgramme of Introcing Talents of Discipline to Universities)中英文字樣和項目編號。
③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經費籌措
⒈ 「111計劃」專項經費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及高等學校主管部門共同籌措,在年度預算計劃中單列。其中列入「985工程」的高等學校項目經費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共同籌措,未列入「985工程」高等學校項目經費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和高等學校主管部門共同籌措。「十一五」期間,國家外國專家局投入不少於3億元,教育部和其他高等學校主管部門投入不少於3億元。
⒉ 創新引智基地經費,根據引進人才的需要和績效評估結果,分年度報送預算審核撥付。
⒊ 經費主要用途:
⑴ 聘請海外人才的國際旅費、津貼、住房、醫療等開支;
⑵開展科學研究所需的科研業務費、實驗材料費、人員費、助研津貼和其他相關費用,原則上不用於購買3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
⑶ 創新引智基地配備的國內優秀科研骨幹赴國外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從事合作研究、短期訪問及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所需費用;
⑷ 其他與創新引智基地相關的費用。
⒋ 「111計劃」專項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規定,並接受財務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
解釋權:本規劃及「111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由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負責解釋。
④ 清華和北大哪個好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確實是國內頂尖高等學府,絕對是全國排名TOP2的大學。首先這兩所大學,是各類世界高校排行榜中,大陸高校排名最高的院校,兩家高校在頂尖期刊刊登的文章數量和引用數量都要比其他高校多得多,從這一點上來講,他們兩家絕對是頂尖大學。事實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家高校絕對是國內第一流的大學,因為他們兩家獲得經濟資源也要更多一些,畢竟很多學術來自「錢」的支撐,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的大學趕不上發達國家大學的重要原因。
大學一旦形成優勢,很難被撼動,這主要是因為,大學不僅僅需要「資本」來支撐,更需要積淀和認可,當形成了社會認可,就不在缺乏優秀學生,結果進入良性循環,勢力會越來越大,實力會越來越強,無法超越,更無法撼動,畢竟人人都喜歡強者,資本也是如此。
⑤ 華中農業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名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專業大二的學生,首先向大家推薦的就是彭克美老師。動科動醫專業的許多課本都是他所編寫的。不僅專業能力強,老師還去過日本留學,日語也超級棒。作為一名動科動醫專業的學生,剛進大學就經常聽學長學姐提起他的名字,語氣里充滿著對他的敬佩與仰慕。只是很可惜彭克美老師已經退休了,不會再教我們專業課了。但是!!!還有一種途徑能聽到他的課,那就是報名動科動醫學院舉辦的骨骼拼裝大賽,賽前的培訓是由彭克美老師上的!!!!雖然只有短短幾節課,但是真的讓人收益匪淺。
(上圖為胡素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