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文獻
① 梅花是四君之一,那其他三君子是什麼
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花、蘭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其文化寓意為: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創作出「梅花篆字」。
釋義
四君子者,梅、蘭、竹、菊。梅者,處士也。具有高潔堅貞之品德,且有玉骨冰肌之姿質。其形態,蒼老而矍鑠。為有暗香,非凡花可比。
菊
菊有傲骨嶙峋之態,能一枝獨秀,挺立於秋風中,不畏嚴霜。又喻晚節。菊,花之隱逸者也,令人忘慮消愁,怡然自得。菊之主要部分,為花、葉、莖。花易畫,葉最難;莖須得其勢,則生動有致。花之畫法:用淡墨先畫出五瓣,依次排列,作半弧形;此五瓣可別方向。再在兩瓣之間畫出第二層,如是繼續畫出三層四層,即成。著色者,有用淡墨畫成,賦以色彩;有直接用色,畫出花瓣。然後用濃墨,或色彩在半弧形處,點花心。葉者,花類之主要也。葉葉生於莖,與花有襯托之功。有鉤勒,有點丟二種:鉤勒者,以淡墨將葉之形態,鉤出外形,或賦以色彩。點丟者,將墨色濃淡調配妥當,以偏鋒之筆畫出:第一筆主葉,宜長;其餘二三四諸筆,在主葉左右分開,宜短。三筆集中處,作半圓形。再以濃墨視葉勢,鉤出葉脈。葉脈要有正側之分。葉之用色者,以花青,或青綠配墨,如法畫出有色之葉。花之莖,乃花朵之支架,使花能生動自然。花莖當畫於花朵之中下,不宜太直,直則呆板失勢,微彎曲以示迎風而舞。菊花種類繁多,故以普通菊花代表之,余則多作實物寫生,以助其成。以上引自君友會王愛君美術文獻四君子篇。
② 梅蘭竹菊是君子
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和淡泊的四種品格,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蘭竹菊分別指:梅樹,蘭花,竹子,菊花。因為它們具有自強不息的特點被人們稱為花中四君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③ 請教有知道美術專業期刊投稿網址的嗎
雅昌 更好
是中國藝術品最大的交流網站
http://www.artron.net/
這是雅昌期刊
http://qikan.artron.net/
下面這些都是國內 不錯的 藝術雜志
《典藏-古美術》 《典藏-今藝術》
《藝術當代》 《收藏界》
《大藝術》 《大美術》
《畫刊》 《藝術財經》
《CANS藝術新聞》 《當代藝術新聞》
《藝術與投資》 《國家畫廊》
《文物天地》 《藝術市場》
《中國書畫》 《收藏》
《東方藝術財經》 《東方藝術書法》
《東方藝術經典》 《東方藝術大家》
《收藏-拍賣》 《雕塑》
《美術文獻》 《書畫世界》
《芥子園》 《中國書畫報》
④ 什麼是美術學
網路名片
美術學專業畫集美術學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目錄
業務培養要求綜述
知識和能力
學科簡介 主幹學科
主要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美術學(師范類)?
就業前景
發展二級學科
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
無英文詞彙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理論探討
研究
重要意義
價值
開設院校業務培養要求 綜述
知識和能力
學科簡介 主幹學科
主要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美術學(師范類)?
就業前景
發展 二級學科
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
無英文詞彙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理論 探討
研究
重要意義
價值
開設院校展開 編輯本段業務培養要求
綜述
本專業教學以馬克思主義史學與文藝學原理作為指導思想,學生主要學習美術史論、美術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史哲知識,培養學生史與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學風。
知識和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全面理解和掌握美術學的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去闡述美術發展的規律;? 3.具有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邏輯思辯能力、綜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論表達能力;? 4.了解和關注美術學的理論動向及前沿課題;?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編輯本段學科簡介
主幹學科
藝術學、教育學?
主要課程
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中外畫論概要、古文字學與古代漢語、美術考古學基礎、書畫鑒定概論、美術與 相關書籍
攝影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繪畫寫生、攝影與暗房操作、古代美術遺跡考察及博物館專業實習。?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繪畫、雕塑?
美術學(師范類)?
培養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美術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畢業生具有的知識和能力同上列相近。主幹學科、修業年限、授予學位同上。
編輯本段就業前景
美術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美術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高等、中等學校進行美術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編輯本段發展
二級學科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高等美術教育和美術研究機構中原有的「美術史及美術理論」專業被陸續改稱美術學,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有關部門又將美術學定為藝術學 一級學科 下屬的與音樂學、戲劇學等並列的一個二級學科。從那時起,美術學正式作為一個二級學科在中國誕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美術學作為藝術學科的一個分支,涵蓋了視覺造型創作與美術史論研究的廣泛領域,是藝術學領域的支柱學科之一,在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這個重要作用尚未引起普遍的認識,與發達國家比,美術學的社會地位和普及程度相差甚遠。
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
美術學是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是一門研究美術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美術歷史的演變過程、美術理論及美術批評均是它的主要內容。美術學要研究美術家、美術創作、美術鑒賞、美術活動等美術現象,同時也要研究美術思潮、造型美學、美術史學等。此外,美術學還要研究本身的歷史 即美術學史,就像哲學要研究哲學史一樣 。美術學既可以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借鑒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文藝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對美術學的研究還可以同其他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美術學研究的邊緣地帶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學科,例如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美術市場學、美術信息學、美術管理學等等。這里,「美術」二字的涵義有時會擴大到書法及攝影等造型藝術領域。通過這一界定,美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包括美術史、美術批評與美術理論,構成了對「美術」這一現象的研究,這在我國已經形成美術學的基本框架。
無英文詞彙
然而遍覽歐美各地大學的學科設置,卻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的「美術學」的概念。至今還沒有與「美術學」對應的英文詞彙。歐美的美術史研究,且以德國為例分析,強調美術史本身的社會文化意義的派別影響最大。特別是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的研究方法成為美術史研究的主流,美術史巨子貢布里希更將圖像學的觀點進一步推延到人文學科的其他領域等等。在此意義上,美術史實際上是借美術的外殼,承載社會文化的歷史內容與含義。設在綜合性大學裡面的美術史學科,大都擁有獨立的系別。如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些知名大學均有美術史研究的專業。另外也有將考古與美術史並置的,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就有名為「考古與中國藝術史」。美術理論,美術批評學科,常設在綜合性大學的哲學系美學專業。當然,也有一批藝術院校有美術理論專業。 總之,國外還沒有一個可以能夠包含史、論、評含義的美術學概念。同時,也似乎不存在一個學科管理意義上的美術學。在中國古代美術文獻中,常常把畫評、畫史、畫論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例如南齊謝赫的著名批評著作《古畫品錄》便是這種體例。謝赫在這部著作開頭,就對畫品即繪畫評論做出概括,「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劣也」,接著對繪畫的功能和作用發表見解:「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覽。」這段話便是他的美術觀念和繪畫理論的表述。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即品評繪畫的六條標准: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這六條標准成為此後繪畫批評中的根本原則,也成為我國古代美學理論的重要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評理論和美術作品研究也可以進入史的范疇,中國古代畫論常將史和批評融匯其中。
編輯本段美術批評
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學科,它們卻構成美術學的基本內容。美術批評學可以作為美術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當然在批評學領域,美術批評學也可以作為批評學的一個分支,與文學批評學、音樂批評學等並列。美術批評運用一定的批評方法與原則,對美術作品的形式、語言、題材、內容、思想和風格進行品析、評判,揭示其價值,分析其優劣,或者對美術現象,美術思潮、美術流派、美術活動進行分析評價,揭示其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這種活動就是美術批評或者叫美術評論。美術評論和當前的創作實踐活動聯系比較緊密,批評家要參與美術活動,及時了解創作動向,推動創作活動的發展,美術批評家有時還可參與策劃美術展覽,組織創作研討等活動,因此美術批評也是一項操作性、現實性比較強的活動。而美術批評學則是從理論上總結批評規律,提出批評觀念、批評標准和方法,或者總結歷史上的批評成果,建立起理論形態的批評學科。
編輯本段美術史
美術史是由美術史家和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美術作品、美術文獻、美術遺跡進行發 美術作品
掘、研究、探討,客觀地揭示美術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的科學。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美術史著作是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它開創了撰述中國美術史先河。西方美術史學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紀義大利畫家瓦薩里寫作的《大藝術家傳》。這部書記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畫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動和創作,為後人研究文藝復興美術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書首次出版於1550年。西方藝術史學科的真正建立應以18世紀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出版《古代藝術史》作為標志。這樣,中國的《歷代名畫記》早於瓦薩里約700年,早於溫克爾曼約900年。所以,中國美術史的學科建立實際上始於盛唐。
編輯本段美術理論
探討
是對美術問題的理論探討,通過對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及設計藝術作品也可以包括書法及攝影的功能與作用、基本特徵、形式、結構、語言、風格及其中的審美規律和思想活動,揭示美術的普遍特點與規律。美術理論在狹義上主要是指美術基本原理,在廣義上則可以包括美術美學、美術哲學、美術心理學、美術社會學等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術批評理論也是美術理論的組成部分,但鑒於美術批評理論和美術評論活動相對的獨立性,因此美術批評和美術理論常常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探討。
研究
在對美術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客觀地揭示作品的創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題材內容等,但當美術史家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探索時,也必然要與用一定的批評方法和藝術觀念及價值標准對作品做出評判,而在這一過程中,批評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美術史不可能完全離開美術批評。美術批評還是聯系美學、美術理論與美術史、美術作品的橋梁。由此看來,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三者成為美術學的基本內容。
重要意義
在經過以上的論述後,便可以知道《美術學博士生畢業論文文叢》這套選題的意義。這套書實際上是在檢閱著中國美術學研究的新水平,雖是博士生的成果,博士生的背後是導師。所以,這套書匯集的成果將包含著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學術智慧。與美術學研究的以往成果比,這批論文在學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均有新的發展,相信對我國的美術學建設乃至整個美術事業的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編輯本段價值
美術不僅僅是賞心悅目的生活課題,還是博大精深的學術課題,它反映著民族的歷史積淀,也預示著民族文化的發展,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狀況的標志,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狀況的標志。榮寶齋出版社正是站在這個高度上去對待這一選題,希圖讓更多的讀者通過這一套書不僅了解美術 包括東方和西方、古典和現代 ,也由此了解到中國文化的精神和人類的生存價值。
編輯本段開設院校
渭南師范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師范大學 雲南藝術學院 西藏大學 西安美術學院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 新疆藝術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美術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沈陽師范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沈陽大學 延邊大學 北華大學 吉林藝術學院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南京藝術學院 揚州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杭州師范學院 溫州師范學院 安徽師范大學 阜陽師范學院 安慶師范學院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贛南師范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聊城大學 煙台師范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河南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湖北美術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州美術學院 深圳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藝術學院 海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蘇州鐵道師范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華僑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長春師范學院 寧夏大學 佳木斯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雲南師范大學 四平師范學院 集美大學 鞍山師范學院 錦州師范學院 上海大學 廊坊師范學院 太原師范學院 江南大學 鹽城師范學院 浙江大學 湖州師范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 淮南師范學院 井岡山師范學院 山東大學 濟南大學 德州學院 淄博學院 臨沂師范學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南陽師范學院 洛陽師范學院 荊州師范學院 襄樊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韓山師范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雲南大學 玉溪師范學院 延安大學 漢中師范學院 天水師范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內蒙古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山東建築工程學院 泰山學院 周口師范學院 咸寧學院 零陵學院 汕頭大學 湛江海洋大學 綿陽師范學院 咸陽師范學院 河西學院 九江學院等
⑤ 美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美術學是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是一門研究美術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美術歷史的演變過程、美術理論及美術批評均是它的主要內容。美術學要研究美術家、美術創作、美術鑒賞、美術活動等美術現象,同時也要研究美術思潮、造型美學、美術史學等。此外,美術學還要研究本身的歷史 即美術學史,就像哲學要研究哲學史一樣 。美術學既可以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借鑒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文藝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對美術學的研究還可以同其他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美術學研究的邊緣地帶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學科,例如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美術市場學、美術信息學、美術管理學等等。這里,「美術」二字的涵義有時會擴大到書法及攝影等造型藝術領域。通過這一界定,美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包括美術史、美術批評與美術理論,構成了對「美術」這一現象的研究,這在我國已經形成美術學的基本框架。
20世紀80年代,一個新詞「美術學」在中國學術界開始使用。在90年代初,中國的高等美術教育和美術研究機構原有的「美術發展歷史及其理論」專業被改為美術學,90年代中期國家有關部門又將美術學定為藝術學一級學科下屬與音樂學,戲劇學等並列的一個二級學科。所以到90年代,美術學正式作為一個二級學科在中國誕生,並得到很快的發展,對美術學學科的研究及時美術學的研究對象的探討也開始進行,本人於1997年在《美術學研究》叢刊第一集(長江文藝出版社)以發刊辭的形式發表「加強美術學學科建設」一文,該文並於1997年第4期《美術觀察》上發表,引起討論。在該文中本人對美術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研究方法作了一個初步的界定:
美術學是人文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門研究美術現象及其規律,研究美術歷史的演變過程、研究美術理論及其批評的科學,換句話說,美術學要研究美術家、美術創作、美術鑒賞、美術活動等美術現象、同時也要研究美術思潮、美術理論、美術美學、美術史學。此外,美術學還要研究本身的歷(即美術學史,就像哲學要研究哲學史一樣。美術學即可以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借鑒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文藝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對美術學的研究還可以同其他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美術學研究的邊緣地帶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學科,例如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美術市場學、美術管理學等等。
在這一界定中,美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包括美術史、美術批評與美術理論。美術批評學可以作為美術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當然在批評學領域,美術批評學也可以作為批評學的一個分支,與文學批評學、音樂批評學等並列。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三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學科,什麼是美術批評呢?美術批評是由批評家、哲學美學家,藝術理論家及美術家等人,運用一定的批評方法與原則,對美術作品的形式、語言、風格、題材、內容進行品析、評判,揭示其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或者對美術現象、美術思潮、美術家群體及美術流派,美術活動進行分析評價,揭示其內在規律和美術發展趨勢,這種活動就是美術批評或者叫美術評論。美術評論和當前的創作實踐活動聯系比較緊密,批評家要參與美術活動,及時了解創作動向,推動創作活動的發展,美術批評家有時還可參與策劃美術展覽,組織創作研討等活動,因此美術評論也是一項操作性、現實性比較強的活動。而美術批評學則是從理論上總結批評規律,提出批評觀念、批評標准和方法,或者總結歷史上的批評成果,建立理論形態的批評學科。
美術史是由美術史家和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美術作品、美術文獻、美術遺跡進行探討,發掘、研究,客觀地揭示一定的美術作品在材料、時間、內容、形式上的特徵,考證和發現新的美術史實,揭示美術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美術史著作是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寫作的《歷代名畫記》,宗白華先生稱贊此書是:「亘古不朽的著作」,這部書產生於公元九世紀,共十卷,結構恢宏、內容博大精深。卷一至卷三,共十五篇文章,卷四至卷十為歷代畫家小傳和品評,包括自軒轅至唐代會昌年間372位畫家,這部分內容屬於繪畫實際評論,記錄了唐代會昌以前畫家的生平、藝術作品和風格,同時還引述和評論了唐代及以前的重要的畫評、畫史及畫論作品,包括顧愷之、謝赫、姚最、竇蒙、張懷璀、孫暢之、李嗣真、裴孝源、朱景玄等人的作品,《歷代名畫記》開創了系統的中國美術史先河。西方美術史學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紀義大利畫家瓦薩里寫作的《大藝術家傳》。這部書記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畫家和雕家的生乎、活動和創作,為後人研究文藝復興美術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書首次出版於1550年。西方藝術史學科的真正建立應在18世紀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出版《古代藝術史》的時候。中國的《歷代名畫記》建立美術史學科早於瓦薩里約七百年,早於溫克爾曼約九百年。
美術理論是對美術問題的理論探討,通過對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及設計藝術等作品及美術家、美術創作、美術的功能與作用、美術的基本特徵、美術作品的形式、結構,語言、風格、美術鑒賞活動、美術的審美特徵、美術和其他藝術的異同點等內容的研究,揭示美術的普遍特點與規律,美術理論主要是對美術的基本原理進行探討,美術理論在狹義上主要是指美術基本原理,在廣義上則可以包括美術美學,美術哲學、美術心理學、美術社會學等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術批評理論也是美術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但鑒於美術批評理論和美術評論活動有一定獨立性,美術批評和美術理論可以分成二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探討。
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學科。它們構成美術學的基本內容。關於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在西方當代存在不同的意見。20世紀30年代義大利藝術批評家文杜里在其《藝術批評史》中曾談到,當時法國響起了一陣權威的聲音,堅持三種學科的分立。藝術史應該提供所有的藝術作品,對這些作品無須去批判它們,也無須加以評論,而以盡可能豐富的文獻說明實事;藝術批評應以符合美感要求的原則對藝術作品進行批評;美學則就普遍意義上將藝術的界說加以體系化,文杜里反對這種三科分離的觀點,他還引用康德的原則,即任何脫離了直覺的概念都是空洞的,任何脫離了概念的直覺都是盲目的。文杜里還認為將藝術的歷史和藝術的批評分離,是把「藝術史推向謬誤的最嚴重的情況」,他還進一步認為「如果一件事實不是從判斷作用的角度加以考察的,則毫無用途;如果一項判斷不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之上的,則不過是騙人。」實際上藝術史和藝術批評,我們認為是緊密相關的,在對藝術史的研究中,當然最重要的是客觀地揭示作品的創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題村內容等,但當藝術史家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探索時,也必然要與用一定的批評方法和藝術觀念及價值標准對作品做出評判,而在這一過程中,批評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藝術史不可能完全離開藝術批評。藝術批評還是聯系美學、藝術理論與藝術史,藝術作品的橋梁,美學與藝術理論是對藝術普遍特點與規律的抽象,他們提供藝術觀念、美學價值標准及藝術的普遍原則,通過藝術批評而運用到藝術史與藝術作品的評判中。當然在藝術批評的實踐過程中,也可以總結、發現、創造新的批評觀念、批評原則與方法。同時藝術批評還可以為美學與藝術理論提供新的批評理論材料及新的有關藝術史與作品的研究成果,激活美學與理論思維,促進美學與藝術理論的發展。藝術批評也可以從對作品的批評過程,對藝術活動與想像、思潮的關注中,了解藝術動態,總結藝術經驗,從而上升到藝術批評理論建設的高度,由此看來,藝術批評與藝術史、藝術理論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
關於美術批評與美術史及美術理論的關系,我們還可以從文學批評、文學史與文學理論的關系中得到相應的啟示,美國當代文學批評家與文學理論家雷內·韋勒克在《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一文中轉引他在其專著《文學理論》中的意見,呼籲這三門學科有進行合作的必要。「它們互相蘊涵的徹底程度使人不能想像有脫離文學批評或文學史的文學理論,或者有可以脫離文學理論或文學史的文學批評,或者有可能脫離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文學史。」韋勒克甚至想過要取消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的區分,他主張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不可能完全分開,相互之間有著包容的關系。
在中國古代美術史與美術評論文獻中,常常將美術批評、美術史、美術理論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例如南齊謝赫的著名批評著作《古畫品錄》就是這樣,從「畫品」的標題來看,和南朝梁代鍾嶸的《詩品》,南朝梁代庾肩吾的《書品》一樣,都是藝術批評著作。謝赫在這部著作開頭,就對畫品即繪畫評論做出概括,「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劣也」,接著對繪畫的功能和作用發表見解:「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覽。」這段話是他受到孔婦儒家哲學觀的影響,認為繪畫的作用也是興成教化、勸戒賢愚,這可以說是他的美術觀念和繪畫理論的表述。接下來,謝赫提出繪畫六法,即品評繪畫的六條標准,「雖畫有六法,罕能盡該,而自古及今,各善一節。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這六條標准後來被推崇為「六法經淪,萬古不移」,成為此後繪畫批評中的根本原則,也成為我國古代美學理論中的重要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評理論和美學與美術理論是相通的。《古畫品錄》分一,二、三品,共評價了自三國以來,兩晉南朝宋齊時期的十七位畫家,如評陸探微,將他放在第一品第一人,說他「窮理盡性,事絕言象。包前孕後,古今獨立,非復激揚所能稱贊,但價重之極乎,上上品之外,無他寄言,故屈標第一等。」謝赫將六法作為批評原則運用到批評實踐中,認為只有陸探微與衛協於六法「備該之」,將陸探微列為上上品,還覺得委屈了他,而衛協則雖不該備形妙,但頗得壯氣,「凌跨群雄,曠代絕筆。」這都是典型的中國古代繪畫評論文本。今天我們來看謝赫對這三品十七位畫家的評論,不也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最重要的資料嗎?對我們了解研究三國至南朝宋齊的繪畫史也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由此看來,在中國古代,繪畫評論與繪畫史也是緊密相聯的。
⑥ 中國傳統美術的特點是什麼
一、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中國畫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則。中國字畫講究氣韻、追求意境。一個畫家應具備「畫得像」的功夫。但如果作品有形無神,那麼即使畫得再像也不是中國畫所要達到的目的。有形無神的畫是存在的,而有神無形的畫是不存在的。寫形是為了傳神、為了暢神。形可在「似與不似之間」。
二、中國畫以線、墨為主,講究筆法,追求「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講究骨法用筆。這些都是對筆墨內涵的要求。「骨法」又作「骨力」,指書寫點畫中蘊蓄的筆力。它是構成點畫與形體的支柱,也是表現神情的依憑。畫家以挺勁的筆法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到形象中,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在造型過程中,畫家的感情就一直和筆力融在一起。筆所到之處,留下的盡為畫家感情活動的痕跡。
三、中國畫在色彩上以墨為主。中國畫雖也講究隨類賦彩,但最重要的是畫面整體效果。為了整體的需要,對象的色彩可以做大的變動。在中國畫中,墨是中國畫必不可少的基本色。墨分為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種。每一種墨色若運用得巧妙、適當,則會呈現豐富的變化。
傳統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人景融合,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意境。繼承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創新的前提是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當然,對傳統繪畫的繼承並不是不加思考地繼承,而是有選擇地繼承,且要適應時代的發展。
⑦ 美術學和美術史論的關系
美術學專業為美術史論、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 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中外畫論概要、古文字學與古代漢語、美術考古學基礎、書畫鑒定概論、美術與攝影基礎 美術史是由美術史家和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美術作品、美術文獻、美術遺跡進行發掘、研究、探討,客觀地揭示美術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的科學。 美術史論即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美術學專業的一個下屬學科。主要課程:中外美術史、美術概論、中外畫論概要、古文字學與古代漢語、 美術考古學基礎、書畫鑒定概論、美術與攝影基礎
⑧ 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概況
20世紀的中國,中華民族經歷了一個由被欺凌到當家作主、自立於世界的過程;中國的文化也從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色彩逐漸演進到民主的、科學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態,毫無疑義有自己的獨特性,但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也必然體現ZO世紀中國文化發展的相同經歷。這套《百年中國美術經典文庫》所載,是一個世紀以來有歷史價值的、有時代特點的美術文獻和美術論著。這就很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美術在20世紀大文化背景下,通過從繼承傳統到吸收外來藝術,從提高藝術家自身修養到關注生活、關注社會,並從勞動人民中吸取營養等方面,最終實現了中國美術的進步和發展。今天的中國美術,無論是理論還是創作,都處於非常活躍和繁榮的時期。之所以能形成這種局面,百年來美術界幾代人的竭思盡智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溫故而知新。在世紀之交編輯出版這套《百年中國美術經典文庫》,不僅只是向我們揭示了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歷史,更重要的意義,是可以啟示我們在新的21世紀中如何發展我們的美術事業,開創我們更為輝煌的歷史。
⑨ 中國比較知名的美術刊物都有哪些
天津人美復《中國油畫》 ——經常有陳丹制青的文章,還算有點學術性
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美術研究》、《世界美術》 ——世界美術還是很好,起碼介紹不少其他國家的藝術,算是經典了。
天津美術學院學報《北方美術》 ——區域性的雜志
江蘇美術出版社《江蘇畫刊》 ——廣告很多,但好文章偶爾也能看到。
中國美協主辦 《美術》 ——太官方了,我個人不喜歡看。
中國藝術研究院 《美術觀察》 ——很學術,很理論。
湖北人美《美術文獻》——以前很好,現在好像也有點光為賺錢的意思了。
現在這些專業刊物都成了賺錢的手段了,沒辦法。沒有幾個都是好文章,語言犀利的。但每個刊物每期也都會有幾篇好文章,只是比例比以前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