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石溪記文言文翻譯

石溪記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1 13:02:12

文言文右溪記習題及答案

閱讀文言文《右溪記》,完成22~26題。(12分) 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2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解釋。(2分)①垂陰相蔭( ) ②乃疏鑿蕪穢( ) 2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清流觸石,洄懸激注。24、下面有關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則可為都邑之勝境」和「為溪在州右」兩句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B.因為右溪佳景無人賞愛,所以作者對它進行修葺與美化,以彰示此景。C.本文前一部分是記敘,介紹了小溪的位置、環境和特點。後一部分都是議論,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右溪「無人賞愛」的遺憾以及介紹名稱的由來。D.本文通過敘述右溪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寫這篇記的目的,表達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些許不滿。25、文中畫線句子從哪些角度描寫右溪的水?請分別舉例說明。(3分)26、右溪的自然景觀有哪些奇特之處?作者對右溪的喜愛與眷戀同王維在《山居秋暝》中的「 , 」兩句表達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妙。(3分) 【答案】22、①yìn 蔭庇,遮蔽;②huì 污穢,骯臟。(2分。每小題1分)23、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岩石,有的形成旋渦,有的激起浪花,有的激盪傾注。(2分。「觸」「洄」「懸」「激注」四個詞錯一個扣0.5分)24、C(2分)25、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如「南流數十步」寫溪水的「小」;「清流觸石,洄懸激注」描寫溪水觸石的各種形態。側面描寫(間接描寫):「攲嵌盤屈,不可名狀」表明怪石是被溪水沖激所致,間接地描寫了水勢,同時又交待了溪水所在的環境。(3分。描寫角度1分,每個0.5分;舉例說明2分,每個1分)26、怪石「攲嵌盤屈」、清流「洄懸激注」、木竹「垂陰相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3分。第一問2分,三個要點錯一個扣1分,錯兩個不得分;第二問1分)

㈡ 翻譯文言文<右溪記>

這是與朱元思書的翻譯風停了,江面上的煙霧都消散盡凈,天與遠山都顯現著同樣的顏色。(我乘船)隨水流漂浮游盪,隨心所欲地隨船所致,欣賞景色。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里左右,其間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美景。 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江底游動的魚兒和細沙碎石,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迅猛的大浪像狂奔的快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高山)憑借著山勢,競爭著向上,相互比高遠;(群山)互相競爭著高聳筆直的向上,形成了成千成百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清越的泉聲。美麗的百鳥相互鳴叫,唱出和諧動聽的的嚶嚶聲。蟬兒長時間地叫個不停,猿猴也長時間地啼個不斷。那些像老鷹飛到天上一樣(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望見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忙於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遮蔽在上面,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相交掩映,有時可以(從枝葉的空隙中)見到陽光。 注釋 與朱元思書(1) 吳均 風煙俱(2)凈(3),天山共色(4)。從流飄盪(5),任意東西(6)。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7),奇山異水,天下獨絕(8)。 水皆(9)縹碧(10),千丈見底。游魚細石(11),直視無礙(12)。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17),負勢競上(18),互相軒邈(19),爭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泉水激(22)石,泠泠作響(23);好鳥相鳴(24),嚶嚶成韻(25)。蟬則千轉不窮(26),猿則百叫無絕(27)。鳶飛戾天(28)者,望峰息心(29);經綸世務者(30),窺谷忘反(31)。橫柯上蔽(32),在晝猶昏(33);疏條交映(34),有時見日(35)。 (1)《與朱元思書》,選自《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82版)卷七。本文為作者寫給朱元思講述行旅所見的信。一作《與朱元思書》。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里。 書:信函 (2)俱:全,都。 (3)凈:消散。 (4)共色:一樣的顏色。共,相同,一樣。 (5)從流飄盪:(乘船)隨著江流漂浮移動。從,順,沿。 (6) 任意東西: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願,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東西:方向,並非實指,向東向西。 (7)自富陽至桐廬:此句中的富陽與桐廬都在杭州境內,富陽在富春江下游,桐廬在富陽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從流飄盪」。則應為「從桐廬至富陽」。原文可能是作者筆下誤。至:到。許:表示大約的數量,上下,左右。 (8)獨絕:獨一無二。獨:獨特。 絕:妙到極處 (9)皆:全,都。 (10)縹碧:原作「漂碧」,據其他版本改為此。青綠色。 (11)游魚細石: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 (12)直視無礙: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即「甚於箭」,比箭還快。 甚:勝過。 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於」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馬。 (17)寒樹:耐寒而常綠的樹 (18)負勢競上:這些山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 負:憑借。競:爭著。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19)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山巒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這兩個詞在這里作動詞用。 (20)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山峰。 (22)激:沖擊。 (23)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24)好鳥相鳴:好,美麗的;相鳴,互相和鳴。 (25)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26)千轉(zhuàn):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轉,同「囀」(視版本而定),鳥婉轉地叫。這里指蟬鳴。 (27)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 (28)鳶(yuān)飛戾(lì)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在政治上追求高位。鳶,俗稱老鷹,善高飛。戾,到達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30)經綸世務者:治理政務的人。經綸,籌劃。 (31)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窺:看。 (32)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邊遮蔽著。柯,樹木的枝幹。 蔽:遮蔽。 (33)在晝猶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 晝:白天。猶:好像。 (34)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疏條: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日:太陽,陽光。 見:看見 作品注釋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條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右」,古以東為左,西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為之取名「右溪」。 [2]營溪:謂營水,源出湖南寧遠,西北流經道縣,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較大支流 [3]抵:擊拍,形容溪流滿涌,作者《游右溪勸學者》:「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4]悉皆:謂兩岸都是。 [5]欹嵌(qīqiàn):石塊錯斜嵌插溪岸的樣子;「欹」,通「攲」傾斜。盤屈:怪石隨著溪岸彎曲屈折的樣子。 [6]名狀:說出它們的狀態。 名,說出,名作狀。 [7]洄(huí):漩渦。懸:形容觸石濺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註: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8]垂陰:投下陰影。相蔭:彼此遮蔽蔭護。 [9]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隱者和歸隱的官宦。 [10]人間:謂世俗社會,主要相對隱逸而言,指仕宦於朝;嵇康《答山巨源絕交書》:「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其義同此。 [11]都邑:都會城鎮。勝境:風景優美的環境。一本「可為」上有「則」字。 [12]靜者:謂仁人;《論語·雍也》載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13]置州:謂唐朝設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設置南營州,太宗貞觀八年(634)改為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設江華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復稱道州。已來:同「以來」。 [14]之:指「無人賞愛」。悵然:惆悵抱憾的樣子。 [15]疏鑿蕪穢:謂疏通水道,開挖亂石,去除荒草雜樹。 [16]俾(bì):以便,准備。為:修築。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並且在這里種植。 [18]裨:補益,增添好處。形勝:優美的風景。 [19]為:因為。 [20]命:命名。 [21]銘:銘文,指作者為右溪所作的銘文。據作者《陽華志銘》、《五如石銘》、《浯溪銘》等其它同類作品,大多以銘文為主,前有小序。則本篇當同其例,應有銘文,此記屬序。但銘文已佚,後人為擬題作「記」。 [22]彰示:宣揚,告示。來者:後來的游者。 [1] 作品譯文 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匯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不能夠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岩石,便激起沖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的枝葉互相掩映。 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煙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為市民游覽的勝地,喜歡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可是自從道州成為州的治所以來,至今也沒有人來欣賞和關愛;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為此惋惜! 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栽上了松樹、桂樹,又種植了鮮花香草,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為「右溪」。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為了讓後來的人知道。 在應該是滿意答案了吧 累死我了

㈢ 右溪記 賞析 翻譯 字詞

【原文】
道州城西百餘步〔1〕,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2〕。水抵(3)兩岸,悉皆(4)怪石,攲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5〕。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6〕;在人間〔7 〕,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8〕。而置州已來〔9〕,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10)!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11〕,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 右溪 」(12) 。刻銘石上,彰示來者(13)。

【注釋】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條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右」,古以東為左,西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為之取名「右溪」。
[2]營溪:謂營水,源出湖南寧遠,西北流經道縣,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較大支流
[3]抵:擊拍,形容溪流滿涌,作者《游右溪勸學者》:「尤宜春水滿,水石更殊怪。」
[4]悉皆:謂兩岸都是。
[5]欹嵌(qīqiàn):石塊錯斜嵌插溪岸的樣子;「欹」,通「攲」。盤屈:怪石隨著溪岸彎曲屈折的樣子。
[6]名狀:說出它們的狀態。
[7]洄(huí):漩渦。懸:形容觸石濺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註: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8]垂陰:投下陰影。相蔭:彼此遮蔽蔭護。
[9]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隱者和歸隱的官宦。
[10]人間:謂世俗社會,主要相對隱逸而言,指仕宦於朝;嵇康《答山巨源絕交書》:「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其義同此。
[11]都邑:都會城鎮。勝境:風景優美的環境。一本「可為」上有「則」字。
[12]靜者:謂仁人;《論語·雍也》載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13]置州:謂唐朝設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設置南營州,太宗貞觀八年(634)改為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設江華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復稱道州。已來:同「以來」。
[14]之:指「無人賞愛」。悵然:惆悵抱憾的樣子。
[15]疏鑿蕪穢:謂疏通水道,開挖亂石,去除荒草雜樹。
[16]俾(bì):以便,准備。為:修築。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並且在這里種植。
[18]裨:補益,增添好處。形勝:優美的風景。
[19]為:因為。
[20]命:命名。
[21]銘:銘文,指作者為右溪所作的銘文。據作者《陽華志銘》、《五如石銘》、《浯溪銘》等其它同類作品,大多以銘文為主,前有小序。則本篇當同其例,應有銘文,此記屬序。但銘文已佚,後人為擬題作「記」。
[22]彰示:宣揚,告示。來者:後來的游者。

【譯文】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1〕,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並入營溪(2)。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3)。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岩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還有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4),垂下蔭影相互遮蔽(5)。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游覽和居住的(6);如果在人煙輳集的地方(7),也可成為城市居民游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8)。可是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以來(9),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悵然惋惜(10)!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11),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為 「 右溪 」(12) 。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讓後來的人知道(13)。

㈣ 元結的《右溪記》的全文翻譯

原文: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

譯文: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向南流幾十步遠,流入營溪。

原文: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嵌盤屈,不可名狀。

譯文:溪水到達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有的傾斜,有的凹陷,極不規則,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原文:清流觸石,洄懸激注。

譯文:清澈的溪流沖擊岩石,有的形成漩渦,有的捲起浪花,有的激盪傾注。

原文: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譯文:岸邊有美樹奇竹,垂下綠蔭相互遮蔽。

原文: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

譯文: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就應當是隱士遊玩居住的地方;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就可以成為繁華都市的名勝風景區,喜愛清凈的人植樹建亭的地方。

原文: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譯文:然而設置州府以來,沒有人欣賞喜愛;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感到很失落。

原文: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

譯文:於是疏理開鑿荒蕪污穢的地方,使它變為亭台和屋宇,種植松樹和桂樹,加上香草,以增加景物之美。

原文: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譯文: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就命名它為「右溪」。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訴後來的人。

南流數十步

南:向南

合營溪

合:匯合

水抵兩岸

抵:到達

悉皆怪石

悉皆:全是

攲嵌盤屈

攲:傾斜

攲嵌盤屈

嵌:凹陷

不可名狀

名:說出

不可名狀

狀:形容

清流觸石

清:清澈

清流觸石

觸:沖擊

洄懸激注

洄:漩渦

洄懸激注

激註:激盪傾注

垂陰相蔭

蔭:遮蔽

此溪若在山野

若:如果

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則:就

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宜:應當

在人間

人間:人煙稠密的地方

可為都邑之勝境

為:成為

而置州已來

而:然而

而置州已來

置:設置

而置州已來

已:通「以」

為之悵然

悵然:失意的樣子

乃疏鑿蕪穢

乃:於是

乃疏鑿蕪穢

疏:疏理

乃疏鑿蕪穢

鑿:開鑿

乃疏鑿蕪穢

蕪:荒蕪

乃疏鑿蕪穢

穢:污穢

俾為亭宇

俾:使

俾為亭宇

為:變為

植松與桂

植:種植

兼之香草

兼:加上

以裨形勝

以:用來

以裨形勝

裨:增益

為溪在州右

為:因為

遂命之曰「右溪」

遂:便

遂命之曰「右溪」

命:命名

彰示來者

彰:明白

彰示來者

示:給„„看

㈤ 《右溪記》的全文及翻譯

《右溪記》

唐代:元結

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曲,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白話譯文:

從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條小溪。這條小溪向南流幾十步遠,匯入營溪。兩岸全是一些奇石,有的傾斜嵌疊,有的盤曲迴旋,不能夠用言語形容。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岩石,水迴旋而流,激水觸石濺起高高的浪花,激盪傾注;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陰影互相掩映。

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間田野,就是很適合避世隱居的人和隱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煙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為都會城鎮的勝地,仁者休憩的園林。但是自從道州成為州的治所以來,至今也沒有人來欣賞和關愛;我在溪水邊走來走去,為它而惋惜!

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起了亭閣,栽上了松樹、桂樹,又種植了鮮花香草,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為「右溪」。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訴後來人。

注釋:
1、道州:州名,唐時屬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縣。

2、營溪:河流名,發源於今湖南省寧遠縣南,流經道縣,北至零陵縣西入湘水。

3、攲(qí欺)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的樣子。

4、休木:一本作「佳木」。休,美好。

5、陰:樹蔭。蔭:遮蓋。

6、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隱士。

7、人間:與前文「山野」對稱,指有居民的地方。

8、靜者:喜歡清靜的人。

9、置州已來:成為州的治所以來。

元結:中唐前期文學家,字次山,號漫叟 、聱叟 ,河南魯山人。元結少時不羈,十七歲從師於元德秀。天寶六年(應舉落第後,歸隱商余山。天寶十二年進士及第。安史之亂中,曾率族人避難於猗玗洞,因號猗玗子。

乾元二年,唐肅宗召其進京問策,上《時議》三篇,受到賞識。後被任命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史翙幕參謀,抗擊史思明叛軍,保全十五城。唐代宗時,任道州刺史,調容州,政績頗豐。

大歷七年入朝,同年卒於長安。他與顧況、王建等人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先驅。其詩文注重反映政治現實和社會矛盾,文風力求擺脫六朝以來雕飾華靡的弊病,清淡簡潔,純真自然。唯過於質朴,文采稍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元次山集》,編有詩選《篋中集》。

(5)石溪記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一、層次

1、描寫小溪的環境清幽秀美;

2、感嘆小溪不為人所賞識,作者修葺之後將其命名為「右溪」。

這篇散文著重描寫了右溪的自然風光,記敘了對它整修的過程。行文流暢簡潔,文筆雋永淡雅,風格純真自然,狀物記事,層次分明,僅用一百餘字,便把右溪的自然情趣描繪得歷歷在目。文章感慨於道州。

城邊一條無名小溪,這里石奇泉清、草木蔥郁,環境優美異常,但長期不為人所知。因無人賞愛而蕪穢冷落,作者藉此寄託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身世憤忿,以及因坎坷遭遇而愛惜才用的情懷。

二、創作背景:

《右溪記》作於唐代宗廣德、永泰年間,當時作者元結正在道州刺史任上。元結於唐代宗廣德二年赴道州刺史任時,由於幾經兵荒馬亂,加上「西原蠻」少數民族的侵犯,道州「人十無一,戶才滿千」,「城池井邑,但生荒草,登高極望,不見人煙」。

作為刺史,元結施行仁政,「為民營舍造田,免徭役」。此文記敘的對道州城西一條風景秀麗的小溪加以整治的前後經過,正是元結造福民眾、政績斐然的一個有力佐證。

㈥ 《石溪記》字詞的翻譯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並入營溪。溪回水兩岸,全都是怪石答,它們傾斜凹陷,迴旋盤曲,姿態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岩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還有美麗珍奇的樹木和青竹,垂下蔭影相互遮蔽。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就應當是隱士遊玩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煙稠密的地方,也可成為繁華都市的名勝風景區,和喜愛清靜的人植樹建亭的地方。可是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以來,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感到失意惋惜!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為「右溪」。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讓後來的人知道。

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感,先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先描繪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

㈦ 文言文<<石溪記>>譯文

是《右溪記》吧,下面的合適嗎》?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專條小溪。它向屬南流幾十步遠,並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岩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還有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蔭影相互遮蔽。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游覽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煙輳集的地方,也可成為城市居民游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可是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以來,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悵然惋惜!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為「右溪」。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讓後來的人知道

㈧ 石溪記原文及譯文

應該是右溪記吧
右溪記 元結
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嵌盤屈,不可名狀。 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譯: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並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岩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還有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蔭影相互遮蔽。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游覽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煙輳集的地方,也可成為城市居民游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可是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以來,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悵然惋惜!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又種植了松樹、桂樹,還鋪植保護坡岸的香茅,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為「右溪」。現在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讓後來的人知道。

㈨ 右溪記全文翻譯和賞析

譯文:
在道州城西邊一百餘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匯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迴旋盤曲.姿態奇特.不能夠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撞擊著岩石.便激起沖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邊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蔭影相互掩映.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隱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煙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為市民游覽的勝地.喜歡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可是自從道州成為州的治所以來.至今也沒有人來欣賞和關愛,我在溪水邊徘徊.為此惋惜!於是進行疏導開通.清除掉雜亂的草木.建造了亭閣.栽上了松樹.桂樹.又種植了鮮花香草.來增益它優美的景緻.因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為[右溪".把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為了讓後來的人知道.
賞析:
本文盡管著墨不多,卻抓住了景物的基本特徵,既有具體的描繪,又傳示空間布局整體性的和諧,給人以美的感受。整個環境以「小溪」為中心物像,皆以「岸石」、「竹木」,三者各具風格,自成一趣。文中寫三者的典型語句分別是:(水)洄懸激注、(石)欹嵌盤屈、(木)垂陰相蔭。

㈩ 石溪記一條翻譯

珍貴的樹木和稀有的竹子垂下的樹蔭相互交錯

熱點內容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