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夜遊文言文
① 語文文言文翻譯,秉燭夜遊,良有以也,……賢不見用,忠不見以之嘆
古人持燭在夜晚出行,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我貌賽潘安(古時美男子),則出行可以不用顧版慮.
不然,以我現在的容貌出現在當權地,則怕嚇到別人.
所在向來以書為伴,效仿孟子書中的那種做不到就不做的豪情,,羨慕那種拿著火把進入很深的洞穴的勇氣。沉醉在樹木欣欣向榮的生長,泉水慢慢流下的美景中。
我暢游在書的海洋中,用來滿足天地之間的樂趣。如果這樣的話,及時授予我皇帝的位子,我也會拋棄,怎麼能夠因為一個稱號的原因而舍棄了我心神上的高興呢?
我雖然康熙六年就到了京城,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和權貴有交往,上面所說的都是我的真心話,希望你能夠明察,那樣你就不會有「賢才沒有被重用,忠才沒有被提拔」的感慨。
② 文言文翻譯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唐〕李白
【題解】李白與諸從弟聚會賦詩,本文即為之而作的序文。從弟即堂弟。但唐代風氣喜聯宗,凡同姓即結為兄弟叔侄等,所謂從弟未必真有血緣關系。序中寫了欣賞美景、高談清論、飲酒作詩的情景。雖有「浮生若夢」等頹廢之語,但主要是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豪情逸興。全文僅百餘字,緊扣題目,句無虛設,而層次井然。以駢偶句式為主,鏗鏘動聽,而又瀟灑流動,無板滯之弊。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1〕;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2〕,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3〕。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4〕。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5〕。群季俊秀,皆為惠連〔6〕;吾人詠歌,獨慚康樂〔7〕。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8〕。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9〕。
——選自中華書局標點本《李太白全集》
天地是萬事萬物的旅舍,光陰是古往今來的過客。而人生浮泛,如夢一般,能有幾多歡樂?古人持燭夜遊,確實有道理啊。況且溫煦的春天用艷麗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將美好的文章提供給我們。於是相會於美麗的桃李園內,敘說兄弟團聚的快樂。諸位弟弟英俊秀發,個個好比謝惠連;而我的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康樂。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賞著美景,高遠的談吐已更為清妙。鋪開盛席,坐在花間;行酒如飛,醉於月下。不作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賦詩不成,須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數行罰。
(王運熙 楊明)
〔注釋〕
〔1〕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為寄,以死為歸,如《屍子》:「老萊子曰:人生於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固歸也。」又如《古詩》:「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此用其意。〔2〕浮生若夢:《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又《莊子·齊物論》稱莊周夢為胡蝶;「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意謂死生之辨,亦如夢覺之分,紛紜變化,不可究詰。此用其意。〔3〕秉:持,拿著。二句原出曹丕《與吳質書》:「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4〕大塊:指大自然。假:借。文章:原指錯雜的色彩、花紋。此指大自然中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上山川,以及動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5〕序:同敘。天倫:天然的倫次,此指兄弟。〔6〕季:少子為季,此指弟弟。惠連:謝惠連,南朝宋文學家。幼而聰慧,十歲便能作文。深為族兄靈運所賞愛,常一同寫作遊玩。〔7〕康樂:謝靈運,南朝宋詩人,名將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以寫作山水詩著名。〔8〕瓊筵:美好的筵席。瓊,美玉。羽觴:酒器,形如雀鳥。〔9〕金谷酒數:晉石崇有金谷園,曾與友人宴飲其中,作《金谷詩序》雲:「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
③ 文言文譯文
春夜宴桃李園序(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①;光陰者,百代之過客②。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③?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④。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⑤。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⑥。群季俊秀,皆為惠連⑦;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⑧。幽賞未已,高談轉清⑨。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⑩。不有佳作,何伸雅懷11?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12。
--------------------------------------------------------------------------------
【題解】
本文生動地記述了李白和眾兄弟在春夜聚會,飲酒賦詩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歡快心情。雖然作者因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流露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感傷情緒,但文章的基調是積極向上的。
文章寫得瀟灑自然,精彩的駢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注釋】
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 者:用在主語後面,表示語音及語氣上的停頓。 逆旅:旅館。逆,迎,迎止賓客的地方。
②過客,過路的旅客。
③而:連接上文,表示順承關系。 浮生:謂世事無定,人生短促。這是舊時對人生的消極看法。漢賈誼《鵬鳥賦》:「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幾何:多少。
④秉燭夜遊:謂及時行樂。秉,執。《古詩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良:實在,的確。 以:原因,道理。也:表示肯定語氣。
⑤陽春:溫暖的春天。 煙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塊:大自然。《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期名為風。」成玄英疏:「大塊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稱。」清人俞樾認為「大塊」就是地。見《諸子評議》卷一。 文章:錯綜美麗的色彩或花紋。這里指錦綉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園:即花園。 序:歡舒,暢談。 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系。
⑦群季:諸弟。古人兄弟按年齡排列,稱伯、仲、叔、季。 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陳郡陽夏人。謝靈運的族弟,當時人稱他們為「大小謝」。作者藉以贊譽諸弟的才華。
⑧吾人:即吾。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我」。 詠歌:吟詩,做詩。 康樂:即謝靈運。他在晉時襲封康樂公,所以稱謝康樂。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詩人,善於描繪自然景色,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這里是作者藉以自愧。 獨慚:猶言自愧。
⑨幽:沉靜,安閑。 清:清雅。
⑩瓊筵:比喻珍美的筵席。南朝齊謝眺《始出尚書省》詩:「既通金閨籍,復酌瓊筵醴。」 坐花:坐在花間。 飛:形容不斷舉杯喝酒。 羽觴:古代喝酒用的兩邊有耳的杯子。 醉月:即醉於月下,中間省去介詞「於」。上一句的「坐花」結構相同。
11伸:抒發。 雅懷:高雅的情懷。
12依:按照,根據 金谷酒數,泛指宴會上罰酒的杯數。晉朝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園。石崇常在園中同賓客飲宴,即席賦詩,不會做的要罰酒三杯。石崇《金谷詩序》中有「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的句子。
【譯文】
天地是萬物的旅舍,時光是百代的過客。人生飄浮無常,好似夢幻一般,歡樂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間游樂,確實是有原因的!何況清明溫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召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派錦綉風光。現在聚會在桃李芬芳的花園里,暢談兄弟間的樂事。諸弟聰明過人,都有謝惠連的才華。大家詠詩歌唱,唯獨我不能和謝康樂相比而感到羞愧。靜靜地欣賞春夜的景色還沒有完了,縱情的談論又轉向清雅。擺出豪華的筵席,坐在花叢中間,酒杯頻傳,醉倒在月光之下。沒有好的詩篇,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有作詩不成的,按照金谷園的先例,罰酒三杯。
④ 文言文以的翻譯
以 yǐ
動詞義:
1、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義:用。
以,用也。——《說文》
以,用也。——《小爾雅》
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傳·定公十年》
純以形式。——蔡元培《圖畫》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
2、使;令。
向欲以齊事王攻宋也。——《戰國策》
3、憑借;仗恃。
富國以農,距敵恃卒。——《韓非子》
4、認為;以為。
我以日始出。——《列子·湯問》
5、做;從事。
教育事業最有意義,情願終身以之的。——葉紹鈞《倪煥之》
名詞義:
1、原因;緣故。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詩·邶風》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2、無固定職業的人。
以閑民。——《拾雅》
候疆候以。——《詩·周頌》
介詞義:
1、把;拿。表示對事物的處置。
俱以情告。——《世說新語·自新》
以刀劈狼。——《聊齋志異·狼三則》
2、依;按;憑。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或前提。猶言憑、根據。
何以謂之文。——《論語》
以殘年餘力。——《列子·湯問》
以我酌油知之。——宋·歐陽修《歸田錄》
以大中丞撫吳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以鄉人子謁余。——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以其智力為也。——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3、在;於。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范圍。
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斷刑論》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余以乾隆。——清·姚鼐《登泰山記》
4、從;自;由。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
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潛夫論》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史記》
連詞義:
1、為。如:以身殉職(為忠於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以為後圓(為以後作打算)。
2、因為;由於。表示行為產生的原因。
以貪勤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獨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齋志異·促織》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清·袁枚《祭妹文》
以數諫故。——《史記·陳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3、和;而。表示並列關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載以來。——清·周容《芋老人傳》
一雞瞥來,徑進以啄。——《聊齋志異·促織》
4、則;那麼。表示條件關系。
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戰國策》
5、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蘇洵《六國論》
以至於寸。(才達到一寸。)——《後漢書·列女傳》
6、表目的或結果等。
智叟無以應。——《列子·湯問》
助詞義:
1、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質量、范圍之類的界限。
日觀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記》
2、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整節奏。
微我無酒,以敖以游。——《詩·邶風》
3、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語氣。
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戰國策》
4、加在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如:可以;得以;能以。
⑤ 文言文炳燭夜遊的全文翻釋
曹參的隨從侍吏厭惡他們,但不能對他們怎麼樣,就請曹參到園中遊玩
採納一下
⑥ 急!!找一句話,大概翻譯是「…老年學習像秉燭夜遊…」原話是古文的。
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
⑦ 「秉燭夜遊」的意思
秉燭夜遊的解釋如下:
拼音:bǐngzhúyèyóu
秉:拿著;握住,舊時比喻及時行樂。秉燭夜遊,謂執燭照亮,夜間遊玩,形容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又作「炳燭夜遊」。
【近義詞】:及時行樂
【反義詞】:居安思危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及時行樂,也形容珍惜光陰。
(7)秉燭夜遊文言文擴展閱讀:
成語出處:
出自曹丕《與吳質書》:「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之句。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之句,後人遂以「秉燭夜遊」喻及時行樂。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一「思」字。以後又引申出秉燭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均襲此意。
⑧ 翻譯古文
古人持燭夜遊,確實有道理啊。況且溫煦的春天用艷麗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將美好的文章提供給我們。
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①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②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③,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④。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⑤俊秀,皆為惠連⑥。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⑦。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⑧以坐花,飛羽觴⑨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⑩
【字詞注釋】
①選自《李太白全集》。②逆旅:旅館。③秉燭夜遊:拿著蠟燭作長夜之游。④大塊:指天地。文章:指文采煥發的自然景物。⑤群季:諸弟。⑥惠連:南朝詩人謝靈運的族弟謝惠連。⑦獨慚康樂:自愧無靈運之才。謝靈運襲封康樂公。⑧瓊筵:比喻珍貴的筵席。⑨羽觴(sh1ng):橢圓形兩邊有耳的酒杯。觴:酒杯。⑩罰依金谷酒數:按金谷園宴客先例,罰酒三杯。
【詩文翻譯】
天地是萬事萬物的旅舍,光陰是古往今來的過客。而人生浮泛,如夢一般,能有幾多歡樂?古人持燭夜遊,確實有道理啊。況且溫煦的春天用艷麗的景色召喚我們,大自然將美好的文章提供給我們。於是相會於美麗的桃李園內,敘說兄弟團聚的快樂。諸位弟弟英俊秀發,個個好比謝惠連;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康樂。正以幽雅情趣欣賞著美景,高遠的談吐已更為清妙。鋪開盛席,坐在花間;行酒如飛,醉於月下。不作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如賦詩不成,須依金谷園宴客先例,罰酒三杯。
⑨ 請幫忙翻譯這段古文
古人持燭在夜晚出行,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我貌賽潘安(古時美男子),則出行可以不用顧慮.
不然,以我現在的容貌出現在當地,則怕嚇到別人.
所在向來以書為伴,效仿孟子書中的那種做不到就不做的豪情,,羨慕那種拿著火把進入很深的洞穴的勇氣。沉醉在樹木欣欣向榮的生長,泉水慢慢流下的美景中。
我暢游在書的海洋中,用來滿足天地之間的樂趣。如果這樣的話,及時授予我皇帝的位子,我也會拋棄,怎麼能夠因為一個稱號的原因而舍棄了我心神上的高興呢?
我雖然康熙六年就到了京城,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和權貴有交往,上面所說的都是我的真心話,希望你能夠明察,那樣你就不會有「賢才沒有被重用,忠才沒有被提拔」的感慨。
⑩ 文言文翻譯張岱的陶庵夢憶,閏元宵幫忙翻譯一下,謝謝
砎園,水盤繞縈回其中,而充分利用了水,但是園子的布局安排又彷彿沒有水。主建築壽花堂,以堤、小眉山、天問台、竹徑為界。曲折悠長,這是利用了水。
內宅部分,以霞爽軒、酣漱閣、長廊、小曲橋、東籬隔離開,非常幽深,這也是利用了水。
砎園面對著龐公池,以鱸香亭、梅花禪房截斷,顯得安靜而閑遠,這又是利用了水。
砎園沿著城牆一帶修築,以貞六居、無漏庵、菜園及鄰居小戶遮護,幽靜而安閑。對水的利用也算到極致了。而水的神色意旨還是歸於龐公池的水。龐公池,別人拋棄,我則充分利用,使之專一地映襯砎園,彷彿眼睛再也不看別人,衷腸不為他人所牽轉,嘴不應答別人。卧龍山蜿蜒游動,多次曲折而欲親近龐公池水,而龐公池水彷彿都不看它一眼。人家都說砎園善於用水,而最終得水之大力。我祖父在的時候,砎園極其華麗。有一次兩個老人在園中盤桓賞玩,其中一個說:竟然是蓬萊仙居一樣啊。另一個老人啐他說:那邊哪有這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