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美術作品
㈠ 世界著名畫家及作品
石魯(1919 - 1982)
1919年12月13日生於四川省仁壽縣,原名馮亞衍。中國現代中國畫家。代表作《金瓜》、《打倒封建》、《說理》。
徐悲鴻 (1895-1953)
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代表作品《八駿圖》、《愚公移山》。
齊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
陳逸飛(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
生於寧波,浙江鎮海人。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進入上海畫院油畫雕塑創作室,曾任油畫組負責人。1980年旅美後,專注於中國題材油畫的研究和創作。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聞名海內外的華人畫家。
張大千(1899~1983),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農歷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內江縣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灣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代表作《來人吳中三隱》、《石濤山水》、《梅清山水》、《巨然茂林疊嶂圖》。
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代表作《海濱》
關山月原名關澤霈,中國現代中國畫家。代表作《嘉陵江碼頭》、《岷江之秋》、《黃河冰封》及《祁連放牧》
劉海栗,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於江蘇常州。早期油畫代表作《夕陽》、《河邊》、《湖光》、《塞納河橋》、《林間信步》、《北京前門》等。
太多太多,給你說兩夜也說不完
㈡ 中外著名畫家美術作品及其表現形式特點
談到齊白石,對這位「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少中青年也許感到不熟悉,這里只從外國畫家對他的評價說起,談談白石老人的影響。
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曾說:「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
齊白石是我們所崇敬的大師,「是東方一位了不起的畫家!」(畢加索語)。齊白石與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等不同,齊白石不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家,其成功之處在於:他從文人畫家統治了數百年的中國畫領域,以一個農夫的質朴之情、以一顆率真的童子之心、運老辣生澀的文人之筆,開創出文人畫壇領域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得到了傳統文人階層與廣大平民百姓的交口稱贊,從而確立了齊白石在畫壇上的歷史性地位。他的繪畫充滿了泥土芬香、生活氣息,其作品既師造化又師古人,達到了民間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統一,寫生與寫意的統一,工筆與意筆的統一,無限生機躍然紙上。
1956年6月張大千曾去拜訪畢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見。張大千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畫家,最後還是見到了畢加索,畢加索不說二話,搬出一捆畫來,張大千一幅一幅仔細欣賞,發現沒有一幅是畢加索自己的真品,全是臨齊白石的畫。看完後,畢加索對他說:「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師神奇呀!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他還對張大千說,「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的藝術,你們中國的藝術……」「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西方一位大畫師,這樣評價齊白石,由此可見齊白石的價值。
齊白石把生活中感興趣的和較熟悉的一切事物統統都搬進了他的畫面上。他的選材突破了單純的民間畫、學院畫之間的森嚴界限,歷史上從未有過任何畫傢具有他這種罕見的表現現實世界的熱情,他把平凡普通的事物作為畫材從而使自己的畫達到了空前的豐富。
蛙聲十里出山泉名畫賞析關於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的鑒賞和評價
畫青蛙,只畫幾只蝌蚪逆水而游動,旁邊是山石。據說這是老捨出題,有好多畫家參與,最後公認齊白石的最好。為什麼呢?
原來,欣賞藝術作品(包括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都離不開鑒賞者的生活經驗,,人們依據做平所寄託的意象,也就是畫面的形象,喚起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像,從中就會感受到一種藝術美,將畫面還原成生活現實。
具體來說,由畫面上那幾只蝌蚪,我們想到,蝌蚪是青蛙的卵變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談情說愛的日子,他們不停鳴叫,,這就是「聽取蛙聲一片」。所以說,沒有青蛙就沒有蝌蚪,換句話說,有蝌蚪必定有青蛙。
再看畫面上的蝌蚪,它們逆水而游,並非順水而下,這意味著,這里是它們的故鄉,這里有它們的爸爸媽媽,它們不能離開這里。那它們的父母又在何處呢?也許,它們正躲在旁邊的大石底下,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的子女在嬉戲呢。只不過,畫面上沒畫出它們罷了。
主要作品:
蝦趣圖 千帆過盡圖 古人造像
齊白石墓
位於海淀區魏公村西南原湘潭公墓內。墓南北向,佔地88平方米,墓地為方形磨石拼接而成,兩墓並立,西側為其繼室胡寶珠之墓,周圍植有松牆。1982年重修,碑文為李苦禪所書。齊白石(1863-1957),傑出的中國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
齊白石墓墓地是質朴無華,和他那水墨畫卷一樣。墓前的碑石是用花崗石鐫刻的,字是篆體。這是齊白石生前親自預備下的,上面寫著「湘潭齊白石墓」六個大字。旁邊是他繼室胡寶珠的墓。
齊白石作品集
《蛙聲十里出山泉》、《古樹歸鴉 》、《 逋蝶 》《羅浮覓句圖》 、《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傳》、《齊白石全集》
㈢ 中國古代著名畫家代表作
1、《洛神賦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制(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2、《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又名《天王送子圖》、《釋迦降生圖》)是唐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紙本墨筆畫,一說宋人摹本。該作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全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描繪一位王者氣度的天神端坐中間,兩旁是手執筋板的文臣、捧著硯台的仙女,以及仗劍圍蛇的武將力士面對一條由二神降伏的巨龍。
第二段畫的是一個踞坐在石頭之上的四臂披發尊神,身後烈焰騰騰。神像形貌詭異,頗具氣勢,左右兩邊是手捧瓶爐法器的天女神人。
第三段即《釋迎牟尼降生圖》,內容是印度凈飯王的兒子出生的故事。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釋迎牟尼降生時,他的父親抱著他到寺廟朝謁見自在天神的情景。
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當是佛教與中國本土變化至唐日趨融合之勢所致。此圖意象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像奇特,令人神馳目眩。
3、《天女獻花圖》
《天女獻花圖》是劉松年在宋代所創作的國畫,現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
此圖中天女手捧花藍,邊舞邊散,對面菩薩神情安逸,微笑觀看,周圍幾位羅漢則已被天女的舞姿所吸引,面露欣賞之色。圖中除了菩薩頭戴寶冠,身披瓔珞,保持了傳統的造型特點以外,其餘形象都似由凡塵中人脫胎而來,具有寫實生動的效果。
4、《游春圖》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作的繪畫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 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還有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干,遙攝全景,人物布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5、《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㈣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
國際藝術界2009年選出了中國目前最厲害的十個畫家。資格是會對藝術有很大的創新,對國際尊重和欣賞的態度,仍然在世的畫家。十位畫家依次是吳冠中、趙無極、丁紹光、范曾、歐豪年、黃永玉、范光陵、陳丹青、高占祥、劉國松十位。實力也是不分上下。
在1958年雲的作品之後,他的畫開始沒有標題,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開始擺脫一切束縛,肆意揮灑他的畫風,以各種創新組合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感受。在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注入了更多的溫情和安逸,當年的激情和對立逐漸融入到了雲彩或水氣中。人們也發現了他的改變,如果說文字是他們創作的里程碑,那麼色彩的運用就是擴大了藝術家的繪畫語言。他曾說“我不怕死亡,也不怕老去,只要我能拿起畫筆我就無所畏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一幅作品,要比上一張更出色,更自由。
㈤ 著名畫家的作品及代表作
東晉的顧愷之,代表作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
唐代畫家吳道子,代表作《天王送子圖》
宋代的首推張擇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圖》,當然像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也是一絕。
元代的王繹,代表作《楊竹西小像圖》
明代的好像有唐伯虎,代表作《《山路松聲圖》,還有山水畫初師董其昌,代表作《高逸圖》
明末清初的朱耷,就是八大山人,代表作《孔雀竹石圖》《孤禽圖》
清代的有鄭燮,揚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雙松圖軸》、《竹石圖軸》、《叢竹圖》
現代的著名的有潘天壽,陸儼少,李可染,黃賓虹,張大千,齊白石,李苦禪,傅抱石,徐悲鴻,范曾,這些都是國畫大師級的人物。當然漫畫鼻祖豐子愷也很不錯,我最喜歡的就是他的《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了
㈥ 藝術 繪畫 著名畫家及代表作
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
正因為他是一個全才,所以他也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他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
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㈦ 有什麼出名的美術作品
要什麼流派的呀,本人比較喜歡表現主義畫派和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可以自己看看蒙克,霍貝瑪,達利,畢加索,勃魯蓋爾等人的作品,建議看看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迄今拍賣史上最貴的一幅畫),蒙克的《吶喊》(被譽為「心靈的現實主義」超喜歡),米勒的《牧羊女》,梵高的《向日葵》(13朵的那幅最有名),達利的《記憶的永恆》.....自己是比較喜歡這些,每次看都有感動,上面的人寫的都是復印過來的吧,真不知道他們看過那麼多嗎,氣憤!!!!!!
㈧ 五代畫家黃筌的繪畫作品有哪些
五代畫家黃筌不僅表現對象珍奇,在畫法上非常工細,設色濃麗,顯出富貴之氣。同一時期畫家徐熙開創「沒骨」畫法,他以落墨為格,雜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氣迥出。後來,黃筌之子黃居寀、居寶,徐熙之孫徐崇嗣、崇矩都是當時花鳥畫重要畫家。
這一時期,當時花鳥畫壇以「黃徐異體」為旗幟,花鳥畫一科臻於圓轉成熟。黃氏父子有《寫生珍禽圖》、《山鷓棘圖》存世,其作風、技法,先用細淡的墨線勾出物象的輪廓,然後再根據對象不同質感在相應輪廓內渲染色彩,所以其作品可以達到高度真實性和生動性。
㈨ 某畫家創作了一幅美術作品,畫家將美術作品原件出售給了某甲。問:這幅美術作品的著作權屬於畫家還是屬於
1 享有 著作權復是智力成果 不是依制附於美術作品的 原件的轉移 消滅 著作權無關
2不需要 同上
但是這道題有一個有趣的問題 1問中 美術作品的元件轉讓 按著作權法 展覽權也轉讓 這樣與2問中 畫家轉移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時 應當告知畫院 不然 原件作者行駛展覽權 是合法的 可能損害畫院的利益
㈩ 介紹一些著名的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1. 萊昂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位畫家,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岩窟中的聖母》等,以上三副畫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
2.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也是. 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他與達·芬奇、拉斐爾並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大理石雕塑《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作,大家最熟悉的雕塑還有《大衛》等。他最重要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和西斯廷祭壇壁畫《最後的審判》等。
3. 魯本斯(1577-1640):德國人,巴羅克風格的代表畫家。他擅長繪制宗教、神化、歷史、風俗、肖像以及風景畫,是17世紀西方成就最大的畫家之一。主要作品有《豎起十字架》、《畫家與夫人伊莎貝拉》、《劫持》、《亞馬遜之戰》、《亞當與夏娃》等。
4. 倫勃朗(1606-1669):17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代最具象徵性的藝術大師。他多才多藝,畫肖像、人物群像、風景,還畫一些極為精美的銅版畫。在荷蘭乃至全歐洲的繪畫史上所佔的地位,是與義大利文藝復興諸巨匠不相上下的。成名作是《蒂爾普醫生的解剖課》,最後一幅畫是《浪子回家》。據統計,他一生留存下來的作品有油畫600幅、蝕刻版畫350幅、素描1500幅。
5.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1780-1867):19世紀法國傑出的古典主義畫家,代表作有《路易-弗朗索瓦-貝爾坦像》、《里維埃夫人肖像》,《俄狄浦斯解開斯芬克斯之迷》、《瓦品松的浴女》、《宮女》、《泉》等。
6. 保羅·塞尚(1839-1906):法國人。是後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繪畫革新家,他與凡·高、高更一起被後人稱為後印象主義畫家。塞尚畢生追求表現形式,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造,堪稱「現代繪畫之父」。重要的作品有《誘拐》、《野餐》、《玩牌者》、《一籃水果》、《維克托·肖凱》、《大浴女》等。
7. 克勞德·莫奈(1840-1926):出生於巴黎,是印象畫派代表人物,注重人對生活的感覺和印象,主張到大自然中去,尊重自然和人的感覺印象,其影響力極為深遠。莫奈是第一位以他的繪畫深入探討這種視覺現象的藝術家。主要代表作《塞納河畔》、《綠衣女子》、《印象·日出》、《聖·拉扎爾火車站》、《睡蓮》等。
8. 文森特·凡·高(1853-1890):荷蘭人,他是19世紀偉大的藝術巨匠,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他的創作在藝術發展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推動了繪畫色彩方面的大膽創新、增強了綜合形體的表現力。代表作有《吃馬鈴薯的人們》、《織布者》、《有柏樹的玉米地》、《向日葵》、《夜晚露天咖啡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