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①恥:認為……羞恥。 ②然:通「燃」,燃燒。③曾經④出使(4分)
小題2:B
小題3:①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現在在
哪裡?②其餘的人全都拿著兵器埋伏在門兩旁。(6分)
小題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2分)!
小題5:孝順、不辭辛苦、胸懷大志、智勇雙全等。
Ⅲ 文言文《投筆從戎》的翻譯
翻譯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班超為人有遠大志向,不拘小節。但在家孝順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勞動為恥辱。能言善辯,粗覽歷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跟到洛陽。家裡窮,常給官府僱傭抄書來養家。
長期的勞苦,(班超)曾經停下活,扔筆感嘆:「大丈夫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應該模仿傅介子、張騫立功在異地,來獲得了封侯,怎麼能長期在筆硯間忙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人物怎麼能了解壯烈之士的志向呢?」後來班超出使了西域,竟然立功被封為定遠候。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
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3)班超字仲升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文出自南朝宋時期·范曄的《後漢書·班超傳》。後漢書班超傳是選擇《後漢書》的一篇傳記,講述班超的生平。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作者簡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Ⅳ 班超字仲升……的譯文
《班超傳》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後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台令史。後坐事免官(節選)
譯文:
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徵召前往擔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一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後來,他去見一個看相先生,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你雖是一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後定當封侯於萬里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這算命的指著他說:「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里封侯的命相。」過了好久,明帝有一次問起班固:「你弟弟現在在哪裡?」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老母。」於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因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帶兵去與匈奴作戰,任命班超為假司馬,讓他率領一支軍隊去攻打伊吾,雙方交戰於蒲類海,班超殺死了很多敵人回來。竇固認為他很有才幹,便派遣他隨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國,國王廣接待他們禮節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變得疏忽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隨從人員說:「你們難道沒覺察鄯善王廣的態度變得淡漠了么?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來到這里,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服從誰好的緣故。頭腦清醒的人能夠預見到還未發生的事情,何況現在已明擺著呢?!」於是班超找來一個服侍漢使的鄯善人,誑騙他說:「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來了好些天了,現在住在哪裡?」這侍者一慌張害怕,就將實情全都招認了。班超便關押了這個侍從,將一起出使的三十六個人全部召集,與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時候,順勢用話煽動他們說:「你們諸位與我都身處邊地異域,要想通過立功來求得富貴榮華。但現在北匈奴的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廣對我們便不以禮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們縛送到北匈奴去,我們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們看這怎麼辦呢?」大家都齊聲說道:「我們現在已處於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馬決定吧。」班超便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的辦法,只有乘今晚用火進攻匈奴使者了,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一定會感到很害怕,我們正好可趁機消滅他們。只要消滅了他們,鄯善王廣就會嚇破肝膽,我們大功就告成了。」眾人提議道:「應當和郭從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動地說:「是凶是吉,在於今日一舉。郭從事是個平庸的文官,他聽到這事必定會因為害怕而暴露我們的行動計劃,我們便會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聲,這就稱不上是壯士了。」大家說:「好」。
天一黑,班超就帶領兵士奔襲北匈奴使者的住地。當晚正好颳起大風,班超吩咐十個人拿了軍鼓,隱藏在屋子後面。相約:「一見大火燒起,就立刻擂鼓吶喊。」其餘人都帶上刀劍弓箭,埋伏在門的兩旁。於是班超親自順風點火,前後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驚慌。班超親手擊殺了三人,部下亦斬得北匈奴使者及隨從人員三十多人,還有一百多人統統被燒死在裡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訴了郭恂。郭恂一聽大驚失色,但一會兒臉色又轉變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舉手對他說:「你雖未一起行動,但我班超又怎麼忍心獨占這份功勞呢?」郭恂這才高興起來。接著,班超就把鄯善王廣請來,將北匈奴使者的頭髗給他看,鄯善舉國震恐。班超趁勢對鄯善王曉之以理,又安撫寬慰了他一番,於是接受鄯善王的兒子作為人質。班超回去向竇固匯報,竇固十分高興,上書朝廷詳細報告班超的功勞,並請求另行選派使者出使西域。漢明帝很贊賞班超的膽識,就下達指令與竇固:「象班超這樣得力的使臣,為什麼不派遣他,而要另選別人呢?可以提拔班超作軍司馬,讓他繼續完成出使的任務。」
班超再次接受了使命,竇固想叫他多帶些人馬,他說道:「我只要帶領原來跟從我的三十餘人就足夠了,如果發生意外,人多了反而更增加累贅。」當時,於闐王廣德剛剛打敗了莎車國,於是聲威大振,雄霸南道,而北匈奴又派了使者來監護他。班超西行,首先到達於闐國,廣德王態度禮節十分冷淡,而且這個國家的風俗很迷信神巫。神巫散布空氣說:「天神發怒了,你們為什麼想去歸順漢朝?漢使有一匹嘴黑毛黃的好馬,你們趕快把它弄來給我祭祀天神!」於闐王廣德聽了就差人向班超索取那匹騧馬。班超暗中已得知這一陰謀,但仍滿口答應獻出此馬,只不過提出要讓神巫親自來索取才行。不一會神巫來到,班超立即砍下他的腦袋,親自去送給於闐王廣德,並就此事責備他。廣德早就聽說班超在鄯善國誅滅匈奴使者的事,因而非常惶恐不安,便下令攻殺北匈奴的使者而歸降班超。班超重重賜賞了廣德及其臣下,於闐國就這樣安撫鎮定了。
那時,龜茲國王建是在北匈奴支持下上台的,他依仗著北匈奴的勢力,占據西域北道,攻破疏勒國,殺死國王,另立了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第二年春天,班超帶領部下取道小路,來到疏勒國,離兜題所居住的盤橐城只有九十里,預先派部下田慮去勸告兜題降漢。還告訴田慮說:「兜題本非疏勒人,疏勒國民一定不會為他盡忠效命的,他如果不肯投降,就將他扣押起來。」田慮到達那裡,兜題看到他孤單力微,一點也沒有歸降的意思。田慮乘他不提防,就突然上去擒獲他並捆綁起來。兜題手下的人大出意外,都嚇得逃走了。田慮派人飛馬馳報班超,班超馬上開赴城中,召齊疏勒文官武將,歷數龜茲王兜題的條條罪狀,另立原來國王的侄子忠做疏勒國王,疏勒人都興高采烈。新國王忠和他的下屬官員都請求殺掉兜題,班超不同意,為了顯示威信於西域,反把他釋放送走了。疏勒國因此與龜茲國結下了怨仇。
永平十八年,漢明帝去世。焉耆國借中國國喪機會,便攻陷了西域都護陳睦的駐地。班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兩國又屢屢發兵攻打疏勒國。班超固守盤橐城,與疏勒王忠互為首尾,但兵少勢單,一直堅守了一年多。漢章帝當時剛剛登基,考慮到陳睦全軍覆沒,恐怕班超勢孤力單,難以立足下去,就下詔召回班超。班超出發回國時,疏勒全國上下都感到擔心害怕,一個名叫黎弇的都尉說道:「漢使若離開我們,我們必定會再次被龜茲滅亡。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漢使離去。」說罷就拔刀自殺了。班超回國途中來到於闐國,國王以下的人全都悲號痛哭說:「我們依靠漢使,就好比小孩依靠父母一樣,你們千萬不能回去。」而且還緊緊抱住班超坐馬的腳,使馬無法前行。班超看到於闐國民堅決不讓他東行歸漢,又想實現自己最初的壯志,於是改變主意返回疏勒。疏勒國中有二座城池自從班超離去,又重新投降了龜茲國,而與尉頭國聯兵叛漢。班超捕殺了叛降者,又擊破尉頭國,攻殺六百餘人,疏勒國重新安定下來。
章帝建初三年,班超率領疏勒、康居、於闐和拘彌等四國軍隊一萬多人,攻佔了姑墨的石城,殺敵七百餘人。班超想要就此平定西域諸國,於是上奏朝廷,請求派兵說:「臣下曾經看到先帝想打通西域,因而向北進擊匈奴,向西域派出使者,鄯善國和於闐國當即歸附漢朝。現在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等國又願意歸順漢朝,共同出力,攻滅龜茲,開辟通往漢朝的道路。如果我們攻下了龜茲,那末西域尚未歸服的國家就屈指可數了。臣下心中獨自思量,我雖然原是個軍中小吏,卻很想像谷吉那樣在遠方為國效命,象張騫那樣在曠野捐軀。從前魏絳只是一小國的大夫,還能與諸戎訂立和盟,何況我今天仰承大漢的聲威,難道不能竭盡鉛刀一割的作用嗎?前漢議論西域形勢的人都說只有聯合了三十六個國家,就稱得上折斷了匈奴的右臂。現在,西域的各個國家,那怕是極邊遠的小國,沒有不願意歸附漢朝的,大小國家都十分高興,自願進貢的絡繹不絕,只有焉耆、龜茲二國不服從我們。臣下先前曾和三十六個部下奉命出使西域,歷盡艱難危困,自從孤守疏勒以來,至今亦已五年,對於西域的情況,我較為熟悉。曾經問過大小城廓的人,都認為依漢與依天一樣可靠。由此看來,蔥領的道路是可以打通的;蔥領一通,那麼就可以攻伐龜茲了。現在我們應該封龜茲國的侍子白霸為龜茲國王,派幾百名步騎兵護送他回來,與其它各國軍隊聯合作戰。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擒獲現在的龜茲王。以夷狄攻夷狄,這是最好的計策啊。臣下看到莎車、疏勒兩國田地肥廣,草茂畜繁,不同於敦煌、鄯善兩地。在那裡駐軍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不須耗費國家的財力物力。而且,姑墨、溫宿二國國王又全是龜茲國所冊立的,既不是那兩國的人,就會進一步相互對立和厭棄,這種情況必定會導致反叛和出降,如果這兩國歸降我們,那麼龜茲自然可以攻破了。我希望朝廷發下臣的奏章,看能否參照辦理,如果萬一獲得成功,我就是死了又何恨之有?臣下區區之身,承蒙上天保祐,暗中希望不至於馬上就死,能夠親眼看到西域平定、陛下舉起預祝萬壽無疆的酒杯,向祖廟報功,向天下宣布特大喜訊的日子。」
奏章上達以後,漢章帝覺得這事情可以成功,就商議要派兵支援班超。平陵人徐幹一向與班超志同道合,他上書給皇上,自告奮勇前去幫助班超。建初五年,章帝就封徐幹為假司馬,讓他率領減刑的罪犯和自願出塞的兵士一千人趕赴班超駐地。起先,莎車國以為漢兵不會到來,便投降了龜茲國,而疏勒國的都尉番辰亦因此反叛,正好這時徐幹率軍趕到,班超就與他一起先打擊番辰,大獲全勝,殺敵一千餘人,活捉了很多俘虜。班超攻破番辰之後,想乘勝進攻龜茲國,但考慮到烏孫兵力強大,理應藉助他的力量,於是又上書朝廷道:「烏孫是西域大國,擁有十萬軍隊,因此武帝時曾將細君公主遠嫁和親,後來終於在宣帝朝得到過烏孫兵的援助。如今還需要朝廷派遣使者去招撫慰問,以使烏孫國能與我們同心協力,攻打龜茲。」章帝採納了這個建議。建初八年,晉升班超為將兵長使,並破格使用鼓吹幢麾,又晉升徐幹為軍司馬,另外派遣衛侯李邑護送烏孫使者回國,攜帶去贈送給大小烏孫王及其部屬的許多禮物。
李邑剛行至於闐國,正碰上龜茲在攻打疏勒國,他嚇得不敢繼續前進,就上書說開通西域的事業難以成功,又竭力誹謗班超,說他擁愛妻、抱愛子,在西域享樂,根本無意為國效忠。班超知道這事之後,慨嘆地說:「我本非德行高尚的曾參,如今又有接二連三的謗言,恐怕難免被朝廷上下懷疑了。」於是,便舍棄了愛妻。章帝知道班超一向忠誠,所以嚴厲地責備李邑道:「縱然班超擁愛妻、抱愛子是真的,但一千多思鄉念土的部下,為什麼都能與他同心同德呢?」並命令李邑到班超屬下,聽從班超的指揮調遷。還另有文書通知班超:若李邑能在西域任職,便留他共事,不行便遣送回國。班超得令就派李邑帶領烏孫國的侍子還歸京城。徐幹見了對班超說:「李邑在於闐時曾親口說你的壞話,想要敗壞溝通西域的大業。如今你何不依照皇上命令把他留在這里,而另外派人護送烏孫國侍子回洛陽去呢?」班超回答說:「你怎麼講這樣淺陋的話呢?正因為李邑毀謗過我班超,所以今天才讓他回去。只要我問心無愧,為什麼害怕人家的壞話呢?如果為了泄憤而留住他,就不是忠臣了。」
第二年,朝廷又派遣假司馬和恭等四人率領八百兵士前去協助班超,班超便發動疏勒、於闐兵攻打莎車王。莎車王暗底里派使者串通疏勒王忠,以重利誘惑他,疏勒王忠便決定反叛,勾結莎車王西逃,固守烏即城。班超於是另立疏勒王室的府丞成大為疏勒王,將不願謀反的人全部調動起來攻打叛王忠,雙方相持了半年,因為康居王派精兵援救,班超難以攻取烏即城。這時,月氏王與康居王聯姻不久,關系很親密,班超就派人贈送很多金銀錦帛給月氏王,讓他勸止康居王。康居王便撤了兵,還生俘了叛王忠,把他押回疏勒國,烏即城便只好向班超投降。又過了三年,忠去游說康居王,向他借兵回國,佔領了損中,並暗中與龜茲勾結,派人向班超假投降,班超心裡知道他們的陰謀,但表面上假裝答應接受投降。忠一聽大喜,馬上帶領輕騎來見班超。班超暗中埋伏下軍隊等候著,設下營帳,奏樂接待,酒過一巡之後,就高聲喝令部下將忠捆起來斬首,並就勢擊潰忠的隨從,殲敵七百餘人。西域南道就此暢通無阻。
第二年,班超征發了於闐等國的軍隊二萬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車,但龜茲王派左將軍糾合了溫宿、姑墨、尉頭等國五萬軍隊去援救莎車王。班超就召集了將校和於闐王商議道:「眼下我們寡不敵眾,唯一的辦法不如表面上各自散去,於闐軍從這里向東而去,我軍就從這里向西運動,可以等到昏黑鼓響後分頭出發。」並暗中放鬆對俘虜的看管。龜茲王打探到漢軍動向十分高興,親自率領一萬騎兵趕到西邊去攔截班超,另叫溫宿王帶領八千騎兵趕到東邊去狙擊於闐軍。班超得悉兩支敵軍已經分兵而出,便秘密地把各部兵力召集攏來,在雞叫時分飛馳奔襲莎車軍營,莎車軍一片驚亂,四方奔逃,班超追擊殲敵五千多人,繳獲了大量的牲畜財物,莎車王於是只有投降。龜茲等國只好各自撤退。班超從此威震西域。
想要看全部的原文 可以搜《班超傳》的網路
Ⅳ 投筆從戎文言文翻譯
原文:
《後漢書·班超傳》:
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Ⅵ 班超字仲升文言文翻譯,翻譯越少越好急救啊。保證好評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班超)做人有遠大志向,不修飾小細節。然而他內心孝順謹慎,在家中經常干辛勞的事,不以干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有口才,而且廣泛閱讀。永平五年,兄長班固被朝廷徵召做校書郎,班超與母親跟隨哥哥到洛陽去。家中貧困,經常被官府僱傭抄書籍來供養家中。長期勞累,曾經停下工作擲筆嘆息道:「大丈夫沒有別的志向與謀略,應當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於邊疆,來取得封侯的稱號,怎麼能一直從事在寫字、磨墨中呢?」大家都笑他。班超說:「眼光短淺的人怎麼知道壯士的志向呢?」
Ⅶ 班超投筆從戎文言文翻譯
一、翻譯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但在內心孝敬父母,辦事慎重,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不把干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
(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徵召前往擔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一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
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效仿傅介子和張騫出使外國立功,以封侯,怎麼能夠老是干抄抄寫寫的事情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後來,他出使西方國家,最終立下功勞,封了侯,最後遇見一人,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你雖是一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後定當封侯於萬里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
這算命的指著他說:「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里封侯的命相。」過了好久,明帝有一次問起班固:「你弟弟現在在哪裡?」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老母。」於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因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十六年,皇帝派遣他與同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後,鄯善王廣禮節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後來忽然就變得馬虎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從屬官員說:「難道沒有覺察出廣對待我們禮節疏薄了嗎?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來了、他猶豫不決、不知何去何從的原因。
聰明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就能覺察出來,何況現在形勢已經很明朗了呢?「於是把西域的侍者召來,詐他說:「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裡?「西域侍者驚恐萬狀,把具體情況全部交代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最好的辦法,只有借著夜色用火攻擊匈奴人,讓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驚害怕,這樣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消滅。消滅了這些敵人,鄯善人就嚇破膽了,我們就大功告成了。「眾人說:「好。「
剛入夜,就帶領著官兵直奔匈奴人的營地。正遇上大風呼嘯,班超讓十個人帶著鼓藏到敵人住房的後面,跟他們約定說:「看到大火燒起來後,你們一定要一齊擊鼓大喊。「其餘的人全部帶著兵器埋伏在門兩旁。班超於是順風放火,房前屋後的人一齊擊鼓吶喊。
敵人驚嚇得亂了營。班超親手殺了三人,官兵們斬殺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餘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燒死。班超於是召見鄯善王廣,把匈奴使者的頭顱拿給他看,鄯善全國上下震驚懼怕。
二、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班超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
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其後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台令史。後坐事免官。十六年,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奮,後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邪?「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善。「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
會天大風,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後,約曰:「見火然,皆當鳴鼓大呼。「餘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餘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超於是召鄯善王廣,以虜使首示之,一國震怖。
三、出處
東漢范曄《後漢書·班超列傳》

(7)班超字仲升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一、文學常識
班超投筆從戎是歷史的美談。後來他果真率領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匈奴對鄯善的挑撥,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在西域活動前後達31年,封為定遠候,如願以償。後人用《投筆從戎》來形容文人從軍和棄文就武。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二、主人公簡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年),抵達洛陽,被拜為射聲校尉。不久後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班超位列其中。
班超個人作品
《全後漢文》有《請兵平定西域疏》、《上書求代》、《上言宜招慰烏孫》、《敕吏田慮》、《答任尚書》。
定遠侯
班超因功被封為定遠侯,他的封地在今陝西漢中鎮巴縣,該縣在清朝以前隸屬於西鄉縣時曾設「定遠廳」即源於此。而定遠侯後亦喻稱駐守或出使西北邊疆地區的使者﹑大臣等。
Ⅷ 投筆從戎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佣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譯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安陵人,是徐縣令班彪的小兒子。為人有遠大志向,不拘小節。但在家孝順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勞動為恥辱。能言善辯,粗覽歷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跟到洛陽。家裡窮,常給官府僱傭抄書來養家。長期的勞苦,曾經停下活,扔筆感嘆:「大丈夫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應該模仿傅介子、張騫立功在異地,以得了封侯,怎麼能長期在筆硯間忙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人物怎麼能了解壯烈之士的志向呢!」
Ⅸ 翻譯文言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一點不感到難為情。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
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徵召前往擔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一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後來,他去見一個看相先生,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你雖是一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後定當封侯於萬里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這算命的指著他說:「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里封侯的命相。」過了好久,明帝有一次問起班固:「你弟弟現在在哪裡?」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老母。」於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後來因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帶兵去與匈奴作戰,任命班超為假司馬,讓他率領一支軍隊去攻打伊吾,雙方交戰於蒲類海,班超殺死了很多敵人回來。竇固認為他很有才幹,便派遣他隨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國,國王廣接待他們禮節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變得疏忽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隨從人員說:「你們難道沒覺察鄯善王廣的態度變得淡漠了么?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來到這里,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服從誰好的緣故。頭腦清醒的人能夠預見到還未發生的事情,何況現在已明擺著呢?!」於是班超找來一個服侍漢使的鄯善人,誑騙他說:「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來了好些天了,現在住在哪裡?」這侍者一慌張害怕,就將實情全都招認了。班超便關押了這個侍從,將一起出使的三十六個人全部召集,與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時候,順勢用話煽動他們說:「你們諸位與我都身處邊地異域,要想通過立功來求得富貴榮華。但現在北匈奴的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廣對我們便不以禮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們縛送到北匈奴去,我們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們看這怎麼辦呢?」大家都齊聲說道:「我們現在已處於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馬決定吧。」班超便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的辦法,只有乘今晚用火進攻匈奴使者了,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一定會感到很害怕,我們正好可趁機消滅他們。只要消滅了他們,鄯善王廣就會嚇破肝膽,我們大功就告成了。」眾人提議道:「應當和郭從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動地說:「是凶是吉,在於今日一舉。郭從事是個平庸的文官,他聽到這事必定會因為害怕而暴露我們的行動計劃,我們便會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聲,這就稱不上是壯士了。」大家說:「好」。
天一黑,班超就帶領兵士奔襲北匈奴使者的住地。當晚正好颳起大風,班超吩咐十個人拿了軍鼓,隱藏在屋子後面。相約:「一見大火燒起,就立刻擂鼓吶喊。」其餘人都帶上刀劍弓箭,埋伏在門的兩旁。於是班超親自順風點火,前後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驚慌。班超親手擊殺了三人,部下亦斬得北匈奴使者及隨從人員三十多人,還有一百多人統統被燒死在裡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訴了郭恂。郭恂一聽大驚失色,但一會兒臉色又轉變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舉手對他說:「你雖未一起行動,但我班超又怎麼忍心獨占這份功勞呢?」郭恂這才高興起來。接著,班超就把鄯善王廣請來,將北匈奴使者的頭髗給他看,鄯善舉國震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