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樂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1-21 16:18:30
Ⅰ 《送別 長亭外》的完整歌詞
《送別 長亭外》是作者李叔同寫的一首歌曲,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這種美國歌曲在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
歌詞如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1)三樂美術擴展閱讀
《送別》及李叔同(弘一法師):戊戌而下,及至五四,在中國當時文化人中,有一類很特別的人物,李叔同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國廣告畫始祖,使用裸體教學美術的第一人,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傳播西洋音樂的先驅者,創辦了中國第一本音樂小雜志。
他創造了諸多中國第一,被稱為民國第一奇才、第一全才,又是第一高僧。早在1905年李叔同就創作出版了《國學唱歌集》,為同時期歌曲精品。
李叔同之歌曲《送別》最具代表,影響最大,且故事特別多。弘一法師在寫《送別》這首歌詞時,還有一段動人傳說故事。「天涯五好友」之許幻園在木年冬天的舊上海,因破產揮淚向李叔同道別。隨後,李叔同含淚寫下《送別》這首傳世佳作。
「一音入耳來,萬事離心去」。李叔同的作品充滿了人生哲理,蘊藏著禪意,給人啟迪,寧靜淡雅。李叔同的詞象一杯清香的茶,清淡純凈,淡中知真味。
《送別》採用了美國J.P.奧德韋「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歌詞受日本詞作者犬童球溪《旅愁》的影響。我國電影《早春二月》(1964)和《城南舊事》(80年代中)曾將《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