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況鍾文言文翻譯

況鍾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2 16:01:41

A. 況鍾的《明史》原文

況鍾,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 廉能者補之。鍾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鍾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清軍御史李立勾軍暴,同知張徽承風指,動以酷刑抑配平人。鍾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終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屬縣逋賦四年,凡七百六十餘萬石。鍾請量折以鈔,為部議所格,然自是頗蠲減。又言:「近奉詔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無人種者除賦額。崑山諸縣民以死徙從軍除籍者,凡三萬三千四百餘戶,所遺官田二千九百八十餘頃,應減稅十四萬九千餘石。其他官田沒海者,賦額猶存,宜皆如詔書從事。臣所領七縣,秋糧二百七十七萬九千石有奇。其中民糧止十五萬三千餘石,而官糧乃至二百六十二萬五千餘石,有畝征至三石者,輕重不均如此。洪、永間,令出馬役於北方諸驛,前後四百餘匹,期三歲遣還,今已三十餘歲矣。馬死則補,未有休時。工部征三梭闊布八百匹,浙江十一府止百匹,而蘇州乃至七百,乞敕所司處置。」帝悉報許。
當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鍾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餘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鍾皆協力成之。所積濟農倉粟歲數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韱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簿,防運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織造采辦及購花木禽鳥者踵至。郡佐以下,動遭笞縛。而衛所將卒,時凌虐小民。鍾在,斂跡不敢肆。雖上官及他省吏過其地者,咸心憚之。
鍾雖起刀筆,然重學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有鄒亮者,獻詩於鍾。鍾欲薦之,或為匿名書毀亮。鍾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務。遷御史。
初,鍾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遇鍾有恩。至是鍾數延見,執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曰:「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思忠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干。人兩賢之。
鍾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正統六年,秩滿當遷,部民二萬餘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吏民聚哭,為立祠。 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後守蘇者莫能及。鍾之後李從智、朱勝相繼知蘇州,咸奉敕從事,然敕書委寄不如鍾矣。

B. 文言文《況鍾廉政治府》的翻譯

是這個么??

況鍾,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為尚書呂震屬吏,呂震對他才能感到驚異,推薦授予他儀制司主事之官,後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正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於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之缺。況鍾得到尚書蹇義、胡氵熒等人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踢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求利,是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鍾於是蠲免煩荷之徵,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於民的,即上書朝廷講明。清軍御史李立在匈補軍戶時為政暴虐,府同知張徽秉承李立的心思,動輒用酷刑壓制平民改配軍籍。況鍾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蘇州府屬縣拖欠的賦稅共四年未收齊,總計七百六十餘萬石。況鍾請求適當改為征鈔,被戶部部議時否決,但從此後頗有所蠲免和減征。況鍾又曾上言:「近來奉詔召募百姓租種官民荒田,官田按照民田科則徵收,沒有人種的田地則免除賦稅額。崑山等縣百姓因為死亡、遷徙、從軍而除掉戶籍的,共三萬三千四百餘戶,所遺留的官田二千九百八十餘頃,應當減去賦稅十四萬九千餘石。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沒的,賦稅額卻依然存在,應當都按照詔書的規定辦理。臣所管轄的七縣,共計秋糧二百七十七萬九千多石。其中民因征糧僅十五萬三千餘石,而官田徵收稅糧就多達二百六十二萬五千餘石,有的田地一畝徵收達三石之多,輕重不均到這樣程度。洪武、永樂年間,下令給北方各驛站出馬役,前後四百多匹,定期三年發遣回還,如今已經三十餘年了。馬死就要補充,沒有完休之時。工部徵收三梭闊布八百匹,浙江十一府只征百匹,而蘇州一府就征達七百匹,請求敕令有關機構處理。」宣宗都予以批准。

當時,多次下詔減輕蘇州、松江的重賦。況鍾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奏免賦稅七十餘萬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況鍾都協助大力辦成。所積累的濟農倉存粟每年有幾十萬石,用來振濟災荒之外,還用來代交民間雜辦賦役和拖欠的租賦。

況鍾為政,纖悉而且周密,他曾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勸善懲惡;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出納時行*作偽;設立綱運簿,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鏟鋤豪強,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以前,太監奉使織造采辦和購求花木禽鳥的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動不動便遭他們綁打。又有衛所將士軍卒,時常欺凌百姓。況鍾到任後,都斂跡不敢再放肆。雖然是上級官員和其他省的官吏經過蘇州的,也都從心裡對況鍾有所畏懼。

況鍾雖然出身於刀筆吏,卻重視學校教育,禮敬文人儒士,貧寒之家的讀書人多有受到他幫助的。有個名叫鄒亮的人,獻詩給況鍾,況鍾想要推薦他,有人寫了匿名書信詆毀鄒亮,況鍾說道:「這是想讓我更快地幫鄒亮成名。」當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鄒亮吏、刑二部司務,後升任御史。當初況鍾為吏員時,吳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員起家,任吏部司務,對況鍾有恩。到這時候況鍾多次請見,對待他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讓他的兩個兒子到自己屬下作事,說:「並非我沒有僕役,這是想藉此報答您。」平思忠家素來貧寒,從來不靠舊交情而有所請托。人們稱贊他們兩人都是賢德之人。

況鍾曾遭母喪,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請求他留任,朝廷為此下詔命他戴孝起復留任。正統六年,況鍾任期已滿應當升遷,府中百姓二萬餘人,前往巡按御史張文昌投訴,請求讓況鍾繼續任職。英宗下詔進況鍾食正三品俸祿,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況鍾死於任上。蘇州府吏民相聚哭悼,為他立祠致祭。

況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後任蘇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樣。況鍾死後李從智、朱勝相繼為蘇州知府,也都是奉敕書行事,但是敕書中信用倚靠的程度都趕不上況鍾了。(江麗 譯)

C. 況鍾懲吏的翻譯

原文: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鍾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譯文: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鍾於是蠲免煩荷之徵,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於民的,即上書朝廷講明。

D. 文言文在線翻譯器

(1)、蘇州地區賦稅繁多勞役沉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理的地方。
(2)、況鍾主持政務,細心而且周密。他曾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獎勵和懲罰。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進出時行奸作偽。

E. 「況鍾傳 況鍾乘傳至府」怎麼翻譯

《況鍾傳》是一篇文言文

「況鍾乘傳至府」的意思是: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

F. 況鍾懲吏文言文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明況鍾以吏員事尚書呂震,尚書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後遷郎中,知蘇州府。公初至府,佯不解事,諸吏抱案,環立請判。公顧左右問吏,吏所欲行止,公輒聽吏。吏大喜,謂太守暗愚,易欺。越三日,公召諸吏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欲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尚書奇其才 奇:____

(2)佯不解事 佯:____

(3)公顧左右問吏 顧:____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

3、況鍾在蘇州府是怎樣治吏的?(2分)

4、結合本文說說況鍾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1、(1)以為……奇 (2)假裝 (3)看

2、當即下令打死幾個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弱的全部罷斥。

3、況鍾深知蘇州官場的積弊,先是假裝愚鈍,聽任官吏行事,繼而拿出實據懲治了常規官吏
4、況鍾是一個干練、通達、充滿睿智,並能依法辦事,善於謀略駕駛屬下的清官。

G. 文言文《張宗璉傳》的原文與翻譯

原文:
張宗璉,字重器,吉水人。永樂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錄囚廣東。仁宗即位,擢左中允。會詔朝臣舉所知,禮部郎中況鍾以宗璉名上。帝問少傅楊士奇曰:「人皆舉外吏,鍾舉京官,何也?」對曰:「宗璉賢,臣與侍讀學士王直將舉之,不意為鍾所先耳。」帝喜,曰:「鍾能知宗璉,亦賢矣。」由是知鍾,而擢宗璉南京大理丞。宣德元年,詔遣吏部侍郎黃宗載等十五人出厘各省軍籍,宗璉往福建。明年坐奏事忤旨,謫常州同知。朝遣御史李立理江南軍籍,檄宗璉自隨。立受黠軍詞,多逮平民實伍,宗璉數爭之。立怒,宗璉輒卧地乞杖,曰「請代百姓死」,免株累甚眾。初,宗璉使廣東,務廉恕。至是見立暴橫,心積不平,疽廢背卒。常州民白衣送喪者千餘人,為建祠君山。宗璉蒞郡,不攜妻子,病亟召醫,室無燈燭。童子從外索取油一盂入,宗璉立卻之,其清峻如此。
翻譯:
張宗璉,字重器,吉水人。永樂二年進士,初為庶吉士,後授刑部主事,負責審察廣東囚犯的罪狀。仁宗即位,升左中允。皇帝令朝臣薦舉所知賢才以備任用,禮部郎中況鍾薦舉宗璉。仁宗問少傅楊士奇:「別人都舉薦外官,而鍾舉薦京官,何故?」士奇回答道:「宗璉是個賢才,臣與侍讀學士王直正准備薦舉,不料況鍾先行一步。」帝高興地說:「鍾能知宗璉,也是個賢才。」於是提升宗璉為南京大理丞。
宣德元年,朝廷令吏部侍郎黃宗載等十五人至各省訂正軍籍,宗璉被派往福建。第二年因奏事有違皇帝旨意,而貶為常州同知。朝廷遣御史李立去整理江南軍籍,令宗璉隨從。李立聽信一些狡猾軍人的話,多強制平民充實軍隊,宗璉多次反對,立怒,宗璉立即匍伏地下請求鞭打,願代百姓而死,以免株連眾人。宗璉原出使廣東時,就十分廉潔,對人寬恕,現看到李立橫暴,內心不平,激憤攻心,終於病逝。常州百姓千餘人穿著白衣送葬,為他建祠於君山。
張宗璉在常州為官,不帶妻室兒女,病重請醫時,室內連燈也沒有。書童從外面要了一盂油來點燈,宗璉令他立即退還,其清貧如此。

H. 文言文《況鍾傳》的翻譯是什麼

文言文況鍾傳的翻譯是: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

I. 況鍾懲吏 文言文節奏

況鍾懲吏
出處:

原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立捶殺數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鍾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譯文: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鍾於是蠲免煩荷之徵,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於民的,即上書朝廷講明.

注釋:傳:驛站車馬。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 ,就職治事。多指政事 言牒:判案文書。 蠲:除去,免除
人物介紹:
況鍾(1383年-1442年),字伯律,號龍岡,又號如愚。江西靖安人。明朝著名廉官。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 廉能者補之。鍾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永樂四年(1406年)任靖安縣禮曹。十三年,由尚書呂震推薦,任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二十一年升本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以尚書蹇義等人推薦任蘇州府知府。當時蘇州府賦役繁重,很難治理。況鍾為人處事剛正廉潔,不懾於權勢,不畏於強暴,開始大力整頓吏治,懲治貪官污吏。還與江西巡撫周忱合作,減蘇州府稅糧,建造義倉,均徭役,免軍戶,招復流民,興修水利。後來蘇州人民為其立生祠,譽之為「況青天」。正統七年(1442年)卒,年六十。著有《況太守集》
本名 況鍾傳 字型大小 字伯律,號龍岡
出生時間 1383年。 去世時間 1442年

J. 古文翻譯:況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制。。。。。。

況鍾,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立,請判牒。鍾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制。。。。。。
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況鍾於是蠲免煩荷之徵,定立教民條文,事情有不便於民的,即上書朝廷講明。

起初為尚書呂震屬吏,呂震對他才能感到驚異,推薦授予他儀制司主事之官,後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正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於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之缺。況鍾得到尚書蹇義、胡濙等人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賜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來謀取利益,因此號稱最難治之地。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犢。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大喜,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當即下令打死幾人,將屬僚中貪贓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罷斥,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

熱點內容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
物理的應用題 發布:2025-07-12 06:29:51 瀏覽:204
初一下學期地理 發布:2025-07-12 06:27:41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