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鄭覃文言文閱讀翻譯

鄭覃文言文閱讀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36:24

1. 文言文翻譯チ0ナ0新唐書李石傳チ0ニ3

李石,字中玉,是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孫。元和年中進士及第,征為涼國公李聽的幕府,隨從歷四鎮。李石有方略,任吏頗為精明。李聽每次征伐,一定要留李石主持後方事務。大和三年(829),任鄭滑行軍司馬。那時,李聽帶兵北渡黃河,令李石入朝奏事,在廷上答問明白清晰,文宗十分嘉許。
當時,宦官勢盛,凌駕朝廷。每到延英殿議事,仇士良等人往往舉李訓的事來批駁所有的陳請。李石從容地說「:擾亂京師的人是李訓與鄭注,但他們所以能夠入朝當權,不知是何人引薦的。」仇士良等人聽到這話,也覺內愧,沒話答對,囂張的氣焰頓削。縉紳們依賴他才得以稍稍寬心。
那時,宰相及眾吏卒因內亂死了很多,皇帝詔令在江西、湖南招募從人,李石上奏「:宰相上助天子,下管百官,倘若忠正無私,宗廟神靈,也會保佑幫助的,縱逢盜賊,也不可能傷害他。倘若心懷姦邪,培植權黨,陷害正直忠良,即使多加防範,鬼也會誅殺他的。所以,不需要另花錢招募,只需用金吾為衛、手力引從。」
這年十二月,中使田全操、劉行深巡邊回來,騎馬入金光門。路上人訛傳亂兵來了。整個京師驚慌失措,奔走逃跑,塵埃四起。兩省各司,甚至來不及著靴束帶,騎馬就逃。台省中的官吏也都逃走了。鄭覃也准備離開,李石說:「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應該坐鎮待定,宰相一走,中外就都亂了。假如真的有不測之亂,又能逃到哪裡去?宰相位尊望重,是人心所屬,不宜輕動。」說完繼續批閱文案,安靜如常。街里的一群無賴正望著皇城門,暗藏兵器,等待變亂好趁火打劫。金吾大將軍陳君賞率領眾人站在望仙門下。內史催促他關閉城門,陳君賞不動。到了黃昏,毫無變動,人心才安。
開成三年(838)正月,李石將入朝,騎馬到親仁里,突然有箭射來,射傷李石,馬受驚奔回,又有一人在坊門邊攔砍,幸馬跑得快,砍斷了馬尾,李石沒有傷著。天子知道後十分驚駭,派使者慰問,賜給良葯,又命六軍派衛士二十人護衛宰相。這一天整個京師震恐,百官中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李石也就留在家中堅持辭職。天子只好詔令仍掛相銜(平章事),出任荊南節度使。
武宗即位。會昌三年(843),加檢校司空,徙河東節度觀察使。那時正要伐澤潞劉稹,詔令以太原兵赴榆社援助王逢。李石調出橫水戍卒一千五百人,令別將楊弁率領前往。平日軍隊出發,每人賜縑兩段做制裝費,正逢財政匱乏,只發了一半,士兵埋怨,又催促他們快些上路,楊弁乘機挑動眾軍作亂,回軍將李石趕出。詔令李石以太子少傅身份分司東都,不久,檢校吏部尚書,任留守。死時年六十二歲,追贈尚書右僕射。

2. 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譯.李固言字仲樞,其先趙人

【高中文言文全文翻譯.李固言字仲樞,其先趙人】
李珏的字叫待價,他的祖先來自趙郡,遷居淮陰。他早年失去了父親,侍奉母親以行孝出名。才二十歲,考中了明經科。李絳任華州刺史,見了他,說「:你額頭飽滿,不是一般人的相貌,明經太平常,不適合你。」他就又考中了進士中的高等。河陽節度使烏重胤上表要他到府中任職。他又考中拔萃被任命為渭南縣尉,後升任右拾遺。
唐穆宗登基,貪戀美酒女色,景陵才蓋土,就把李光顏從..寧、李訫從徐州召來,定於九月九日和百官大擺宴席。李珏和宇文鼎、溫余田、韋馞、馮約一起進諫說「:朝外人都說皇上召喚李光顏等人,要和群臣聚會。但年號沒改,陵墓才蓋土,三年心中悼念,全國都是一樣。現各地吊喪使者才走,去外國使臣沒回,下禁令和解禁,本是為使人行動一致,奏樂宴會,喪期不能在宮內進行。天子的舉動,被全國人效仿,不能不慎重。李光顏、李訫是忠心有功的臣子,正因深秋在邊境,防止異族入侵,如果下令征詢意見,託付邊疆事務,召他們來是可以的,難道把吃喝看得這么重要嗎?」皇帝雖然擱置了他們的意見,但優厚地慰勞、打發了他們。
鹽鐵使王播增收十分之五的茶稅來維持開銷。李珏上奏說「:專賣本是為接濟軍需,而且收茶稅從貞元年以後才有。
現全國沒有戰爭,卻突然增重稅來傷害國家根本,這是不行的第一點。茶被人飲用,和鹽、糧同為生活必需,如果收高茶稅,售價一定高,受害的首先是窮苦人,這是不行的第二步。山野里產量沒有一定,按斤收稅,以出售多為有利,如價格激增,買的人就少,能收多少稅呢?
這是不行的第三點。皇上剛登基,下詔懲罰橫征暴斂。現反而增收茶稅,一定使人民失望。」皇帝沒有採納。那時候,宮中建造百尺高樓,建築費很高,因此王播急於徵收,私下滿足皇帝的慾望。李珏因多次進諫不能留任,被貶出朝廷任下圭阝縣令。武昌節度使牛僧孺任命他為掌書記官。後調回朝廷任殿中侍御史。
宰相韋處厚說:「他是治國的人才,哪裡是掌監察的人才呢?」任命他為禮部員外郎。牛僧孺重任宰相,任命他以司勛員外郎、知制誥身份任翰林學士,後升任戶部侍郎。
當初,鄭注靠醫術陞官,唐文宗有天對李珏說:「你也知道有個叫鄭注的嗎?應和他談談。」李珏說:「我知道他,是個邪惡的人。」皇帝吃驚地說:「我的病能好,是鄭注的功勞,怎能不見一下他呢?」
鄭注從此恨李珏。到李宗閔因判罪免相,李珏給他申辯,被貶為江州刺史。後調任河南府尹,又調任戶部侍郎。
開成年間,楊嗣復受皇帝寵信,推薦李珏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李固言又都要好。他們三個人在朝中掌權,和鄭覃、陳夷行等人觀點對立,雙方都態度一致,互相呼應,宗派更嚴重了。李珏多次辭職,沒有批准。皇帝曾自言自語地說:「我治理國家十四年,雖然沒能治理得極好,但像今天這樣太平也少有了!」李珏說「:治理國家像調養身體,趁身體健康,要調整好,使身體健康發展,如仗著健康就大意,疾病就產生了。在國家沒有禍亂時,還想到欠缺之處,禍亂會產生嗎?」
杜..掌管度支有功勞,皇帝想任命他為戶部尚書,為這問宰相們,陳夷行回答說「:衡量獎懲任官免職,希望皇上自己決斷。」李珏說:「先帝倚重宰相,國家事務先讓他們評價辨別,所以定官名叫平章事。君臣互相依靠,才能使天下太平。如果任命每位官員,處理每件事都由皇帝決定,還要宰相做什麼?隋文帝為小事操勞,懷疑臣下,所以兩代就亡了國。皇上曾對我說:『竇易直勸告我,凡是宰相想任命官員,五個只批准三個,二個只批准一個。他應該勸我挑選宰相,不應勸我懷疑宰相。』」皇帝說:「竇易直這話真淺薄。」皇帝又說「:貞元初年政務確實不錯。」李珏說「:德宗皇帝晚年喜歡聚斂錢財,藩鎮用進貢來邀寵,官吏得以在賦稅外勒索,這是他在位時的弊病。」
皇帝說「:國君減輕賦稅,節約用度,可以嗎?」李珏說:「貞觀年間,房玄齡、杜如晦、王王圭、魏徵給太宗皇帝獻計,也就是這!」皇帝很尊敬地採納了。提升封他為贊皇縣男爵。
當初,庄恪太子去世後,皇帝想立陳王為太子。後來皇帝去世了,宦官召宰相商量該立誰,李珏說:「皇帝已命立陳王了!」後來唐武宗登基,人們都替他擔心。他說「:我只知報告皇帝說過的話,哪管宮中的事?」皇帝管理朝政後,他多次稱引《尚書·無逸篇》來勉勵皇帝。當時潞州劉從諫獻高頭大馬,滄州劉約獻白色鷹,李珏請求退還掉向全國表示崇尚節儉。後升任門下侍郎,又擔任唐文宗山陵使。遇上秋天下大雨,靈車走到安上門陷到泥里,不能前進,被免職任太常卿。最終因立皇帝時的議論,被貶為江西觀察使,後又貶為昭州刺史。
唐宣宗即位,他調任郴、舒兩州刺史,後任太子賓客掌管洛陽分署。又升任河陽節度使,免去額外賦稅和過去欠債一百多萬。後被召進朝廷任吏部尚書,他離開時,倉庫儲蓄是剛去時的十倍。不久任檢校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他認為自己是重臣,從道義上不應因在朝廷外任職而不管,上表請求立皇太子維系全國人的心。江淮天旱,他開倉賑救逃荒的,用軍隊節余和儲備的糧食按半價發給人民。後去世了,享年六十九歲,贈官司空,賜謚號叫貞穆。
當初,淮南三位節度使都在任去世,有人勸他換官署住處,他說:「皇帝令我鎮守揚州,這就是居住治事處,怎能離開?」到他病重了,部下到卧室看他,他只遺憾州里有酒稅錢但神策軍卻常被大商人盤剝,剛上奏,還沒有答復,一句話沒提家裡的事。他生性很少慾望,妻子早逝,他不買小妾和侍女,也沒人上門送東西。據說淮南的人感激他的恩德,他死後,到皇宮請願,要樹碑刻上他的事跡。

3. 鄭覃,故相珣瑜之子 的翻譯

鄭覃,是死去的宰相珣瑜的兒子。這里的故指的是死去的意思

4. 帝嘗顧鄭覃曰,覃老矣,當無妄,試諭我猶漢何等主的翻譯

帝嘗顧鄭覃曰:「覃老矣,當無妄,試諭我猶漢何等主?」

出處:《新唐書·列傳·卷五十六》

部分原文:帝嘗顧鄭覃曰:「覃老矣,當無妄,試諭我猶漢何等主?」覃曰:"陛下文、宣主也。"帝曰:"渠敢望是!"

人物釋義:鄭覃(?-842年),唐文宗年間任宰相,被視為牛李黨爭中李黨的領袖之一。官至太子太師,後以病辭官。武宗初授司空。

翻譯為現代漢語:皇帝曾對鄭覃說:「覃已老了,見多識廣,說說看我相當於漢朝哪一個君主?」鄭覃說:「陛下有如漢朝的文帝、宣帝。」皇帝說「:我哪裡敢與他們相比啊?」

註: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5. 翻譯下面文言文

陳夷行,字周道,潁川人。祖忠,父邑。夷行,元和七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寶歷末,由侍御史改虞部員外郎,皆分務東都。太和三年,入為起居郎、史館修撰,預修《憲宗實錄》。四年獻上,轉司封員外郎。五年,遷吏部郎中。四月,召充翰林學士。八年,兼充皇太子侍讀,詔五日一度入長生院侍太子講經。上召對,面賜緋衣牙笏,遷諫議大夫、知制誥,余職如故。九年八月,改太常少卿,知制誥、學士侍講如故。
開成二年四月,以本官同平章事。三年,楊嗣復、李珏繼入輔政。夷行介特,素惡其所為,每上前議政,語侵嗣復,遂至往復。性不能堪,上表稱足疾辭位;不許,詔中使就第宣勞。七月,以王彥威為忠武節度使,史孝章為邠寧節度使,皆嗣復擬議。因延英對,上問夷行曰:「昨除二鎮,當否?」夷行對曰:「但出自聖心即當。」楊嗣復曰:「若出自聖心當,即人情皆愜。如事或過當,臣下安得無言?」帝曰:「誠如此,朕固無私也。」夷行曰:「自三數年來,奸臣竊權,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釒尊柄。」嗣復曰:「齊桓用管仲於讎虜,豈有太阿之慮乎?」上不悅。
仙韶院樂官尉遲璋授王府率,右拾遺竇洵直當衙論曰:「伶人自有本色官,不合授之清秩。」鄭覃曰:「此小事,何足當衙論列!王府率是六品雜官,謂之清秩,與洵直得否?此近名也。」嗣復曰:「嘗聞洵直幽,今當衙論一樂官,幽則有之,亦不足怪。」夷行曰:「諫官當衙,只合論宰相得失,不合論樂官。然業已陳論,須與處置。今後樂人每七八年與轉一官,不然,則加手力課三數人。」帝曰:「別與一官。」乃授光州長史,賜洵直絹百疋。夷行尋轉門下侍郎。
上紫宸議政,因曰:「天寶中政事,實不甚佳。當時姚、宋在否?」李珏曰:「姚亡而宋罷。」珏因言:「人君明哲,終始尤難。玄宗嘗雲:『自即位已來,未嘗殺一不辜。』而任林甫陷害破人家族,不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不可移權與人。」嗣復曰:「夷行之言容易,且太宗用房玄齡十六年、魏徵十五年,何嘗失道?臣以為用房、魏多時不為不理,用邪佞一日便足。」夷行之言,皆指嗣復專權。
文宗用郭薳為坊州刺史,右拾遺,宋邧論列,以為不可。既而薳坐贓。帝謂宰相曰:「宋邧論事可嘉,邧授官來幾時?」嗣復曰:「去年。」因曰:「諫官論事,陛下但記其姓名,稍加優獎。如不當,亦須令知。」夷行曰:「諫官論事,是其本職。若論一事即加一官,則官何由得,不免有情。」帝曰:「情固不免,理平之時,亦不可免。」上竟以夷行議論太過,恩禮漸薄。尋罷知政事,守吏部尚書。
四年九月,檢校禮部尚書,出為華州刺史。五年,武宗即位,李德裕秉政。七月自華召入,復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6. 馮宿,東陽人文言文翻譯

新唐書·馮宿傳翻譯

馮宿的字叫拱之,婺州東陽縣人。
他父親馮子華,在父母墓邊搭棚守喪時,有靈芝、白兔出現,人稱他家為「行孝的馮家」。
馮宿在貞元年間和弟弟馮定、叔伯弟弟馮審和馮寬一起考中了進士,徐州節度使張建封任命他為掌書記。張建封去世了,他兒子張忄音被軍人脅迫主管留守事務。李師古想趁喪期收復原屬自己的土地,張忄音很擔心。當時,王武俊集結軍隊想利用矛盾,馮宿寫信勸王武俊說:「張元帥和您結為兄弟,想一起努力使河南、河北歸順皇帝,全國人沒有不知道的。現張元帥去世,年幼的兒子被騷亂的軍人脅迫,國內不能受朝廷信任,境外有強敵威逼,您怎麼能袖手旁觀呢?您如果能啟奏皇帝不忘張元帥過去的功勞,赦免張忄音的罪,讓他到朝廷請罪,那麼您就有平定禍亂的功勞,挽救張家的恩德了。」王武俊高興了,就奏報皇帝,任命張忄音為留後。馮宿不想輔佐張忄音,跑到浙東觀察使賈全府中效力,張忄音討厭他離開自己,上奏貶他為泉州司戶參軍。
後皇帝召他任太常博士。王士真去世了,他兒子王承宗不服從朝廷命令,朝廷就沒給他賜謚號,馮宿認為他生前的功勞不能忘記,就呈報了好謚號,表示不忘他的忠心。馮宿兩次陞官後任都官員外郎。裴度任彰義軍節度使時,任命他為判官。淮西平定後,他被任命為比部郎中。長慶年間,升任知制誥。牛元翼調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因被王廷湊包圍,就任命馮宿主持留守事務。他回京後,升任中書舍人,後派他出京任華州刺史,他為避父親的諱不願上任,改任左散騎常侍、兼集賢殿學士。後又任河南府尹。
洛陽宮苑使姚文壽放縱部下搶奪百姓的田地,後藏到軍營里,官吏不敢去抓。河南府大集會,那部下和姚文壽一起來了,馮宿把他抓住用杖刑打死了。馮宿後任過工部和刑部侍郎。撰有《格後敕》三十篇,在當時流傳。他多次晉爵後被封為長樂縣公。
後升任東川節度使,他修好了城牆,添置軍械十多萬件,有詔命將多餘的鎧甲送給黔巫道。涪水多次沖毀人民房屋,馮宿修築堤防,當地百姓都受了益。
他病重了,遇上要判罪人重刑,他家裡人請求寬恕罪人,他說:「壽命長短由上天決定,違法來求神保佑,我不敢做。」後去世了,享年七十歲,贈官為吏部尚書,賜謚號叫懿。他頭腦清醒時說不要厚葬,將生前寫的書放在墳墓里。
他兒子馮圖的字叫昌元,連續考中了進士和博學宏辭科。大中年間,官當到戶部侍郎、判度支。
馮寬曾任起居郎。
馮定的字叫介夫,身材魁梧。和馮宿名聲一樣大,人們把他們比作漢代的馮野王和馮立兩兄弟。於由頁在襄陽時,馮定步行去拜見他,他手下官吏不肯通報,馮定掉頭就走。他聽說後,斥責了官吏,送給馮定五十萬文錢,在轄區邊境上追上了馮定,馮定退還他送的錢,寫信責備他不禮敬士人,他很慚愧。
馮定以優等考中了進士,被浙西節度使薛草用為幕僚,後任戶縣尉和集賢殿校理。開始,馮定因為守喪時,哭壞了身體,多次請病假,大學士懷疑他不敬懶惰,免去了他的職務。後多次陞官後任祠部員外郎,又出京任郢州刺史。有官吏告他強奪百姓妻子,侵吞倉庫錢財,御史審訊無罪。但被判遊玩飲宴不節制被免職。後又被任用為國子司業,兩次陞官後任太常少卿。唐文宗曾命排練開元年間的《霓裳羽衣舞》,M.233mR.cOm用《雲韶》樂伴奏,在朝廷上檢查。馮定率樂師站在宮殿上,神色莊重像雕塑一樣。皇帝對他感到驚奇,問學士李珏是誰,李珏說是馮定。皇帝高興地說「:難道是能寫古詩的那人嗎?」又親自吟誦他的《送客西江》詩,召他上殿,賞給他宮中上好的錦緞,並命獻上他所有的作品。後又升任諫議大夫。
這年,因李訓、鄭注起事失敗,殺死了很多大臣,朝廷內外人心惶惶。到改年號後,皇帝到前殿上朝,仇士良請求派神策軍持兵器守衛宮殿大門,馮定極力爭論才否定了。他又請求准許左右史跟隨宰相到延英殿去記載他們的談話,宰相不高興了,調他任太子詹事。鄭覃兼任太子太師時,想在尚書省聚會,馮定根據禮書認為應當在詹事府聚會,有詔同意馮定的意見。議論的人認為他很正直。後調任衛尉卿,在左散騎常侍任上退休。此後去世了,贈官工部尚書,賜謚號為節。
當初,源寂出使新羅,看到那個國家的人流傳馮定的《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出使吐蕃,住處屏風上寫有馮定的《商山記》。由此可見他的名聲已在異族傳開了。
馮審的字叫退思,開成年間,任諫議大夫,後任桂管觀察使,又當過國子祭酒。國子監有孔子碑,武則天時樹的,唐睿宗寫的標題。馮審請求鏟去「周」字改為「唐」字。後他官當到秘書監。
他兒子馮緘的字叫宗之,乾符初年,任過京兆尹和河南尹。

熱點內容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