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培養方案
⑴ 求南開大學經濟學金融學科人才培養方案
南開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南開大學創建於1919年,創辦人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抗日戰爭時期,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昆明組成舉世聞名的西南聯合大學,被譽為「學府北辰」。南開大學即秉承創辦人張伯苓制定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培養了以周恩來、陳省身、吳大猷、曹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才,為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南開大學是國內目前僅有的一所可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研究型大學。有22個專業學院,學科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軍全部12個門類。學校現擁有71個本科專業,206個碩士點,117個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覆蓋9大門類的4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8個省市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8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文化素質教育基地,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4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台。
南開大學有著廣泛的國際影響,與國際知名的一百多所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羅伯特.蒙代爾、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韓國前任總統金大中等被聘為名譽教授。
2007年,南開大學在山東建立在職研究生教學中心。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青島)教學中心依託青島文泰工商經濟學校建設,是進行在職研究生教育、培訓與發展的專門結構。中心利用南開大學自身強大的師資設計出一套高質量的在職研究生課程,培養具有專業基礎厚、創新意識強、適用范圍廣、綜合素質高的全面發展、適應山東半島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型、應用型和國際化高級專業人才。
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青島)教學中心的所有專業的在職研究生課程都由南開大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強科研能力的資深教授、副教授並且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親自來山東(青島)授課並擔任論文指導教師。2008年,經濟學院和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兩個學院率先在山東半島開展在職研究生教育。
青島文泰工商經濟學校(ScitaeBusinessSchool)前身為青島市北工商經濟學校,最初由青島市工商業聯合會於1988年創建。青島文泰工商經濟學校是山東半島專業的在職研究生培養基地和知名的涉外會計培訓機構。目前依託青島文泰工商經濟學校建設在職研究生山東(青島)教學中心的大學有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國家重點大學。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南開大學經濟學科是中國綜合性大學中最早建立的學科之一。經濟學院成立於1931年,從1935年開始培養經濟學研究生。2002年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金融學、經濟史、區域經濟學五個國家重點學科再次被列入「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金融系是南開大學年建校後最早成立的學科之一,始建於1920年。早於1979年金融系就開辦了全國第一個國際金融碩士點並於1984年被確定為博士點;1987年在全國重點學科評選中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國際金融重點學科,在2001年和2007年兩次全國金融學專業學科評選中連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目前是國內僅有的六個金融學專業重點學科之一。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前身是國際經濟學系,是全國第一個由高等院校設立的國際經濟系。國際經濟貿易系擁有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財政學三個專業的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世界經濟專業和國際貿易專業均是國家級重點學科。
2008年經濟學院委託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青島)教學中心開設金融學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
2008年中國大學評估結果:南開大學部分專業排名
專業
等級
全國排名
全國開設此專業的大學總數
國際經濟與貿易
A++
1
394
金融工程
A++
1
33
物流管理
A++
2
140
經濟學
A++
3
260
金融學
A++
3
221
政治學與行政學
A++
3
93
培養方案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日益突出,現代金融理論和技術已在發達國家得到了空前的應用和發展,並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面對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引進和發展風險投資理論和技術,培養現代金融投資的高級人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已成功開設9期金融學在職研究生課程。
2008年初公布的中國大學各專業評估結果,南開大學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專業都被評為A++級,金融工程專業排全國第一;金融學專業在全國開設此專業的221家大學里排名第三。
培養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員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素養,幫助學員能更好地結合理論和實踐,最終使其成為綜合性的管理精英;
2、 通過學習使具備條件的學員順利取得碩士學位,為其職業發展、評定職稱、晉升加薪做准備;
3、 同時為有數年職場經驗的在職學員提供一個相互學習與借鑒、擴大人脈圈和共享社會資源的平台。
培養對象
1、商業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中從事公司金融業務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或業務人員;
2、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從事招商引資、商務服務或金融行業管理的中高級管理人員;
3、企業從事財務管理、公司戰略管理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或業務人員;
培養方式
1、 本在職研究生課程學制為兩年,採取半脫產、每月一次集中面授的培養方式;
2、 授課教師全部為南開大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強科研能力的資深教授、副教授並且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
3、 授課地點在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青島)教學中心-青島文泰工商經濟學校。
學位申請
1、 報名學員通過南開大學資格審查後可免試入學,由相應的培養學院寄發入學通知書;
2、 學員修完教學計劃的全部課程,並按南開大學研究生院規定通過課程考試,將由南開大學頒發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3、 符合條件的學員入學起四年內通過全國統考和論文答辯可申請獲得碩士學位。
學位考試
本在職研究生培養採取的是「先入學,後考試」的方式。院系組織的考試由任課老師出題並向學員提供復習資料。每年5月舉行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一考試」的科目為外語和綜合。針對英語水平統一考試的難度和題型,山東(青島)教學中心特開設了「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及申碩統考考前輔導班」,中外教聯合授課,每周一次,不僅可以幫助學員通過考試還可以大幅度提高學員的英語水平;「綜合」科目考試范圍和平時日常課程考試大體一致,所以歷屆學員的考試通過率較高而且論文答辯一次性通過率90%以上。
金融學課程設置
課程名稱
講師
職務
馬克思主義理論
趙鐵鎖
教授
英語
薛琛
教授
微觀經濟學
馬君潞
教授
宏觀經濟學
劉瀾飈
副教授
計量經濟學
周愛民
教授
公司財務學
王東勝
副教授
投資學
李雪蓮
副教授
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
張尚學
副教授
財政學
王新建
副教授
國際經濟學
曹華
副教授
高級商業銀行管理
李志輝
教授
國際金融研究
范小雲
教授
投資銀行業務與經營
高鳳龍
副教授
財務報表分析
張世榮
教授
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校友會
學員入學後即成為「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山東校友會」的會員。為了滿足學員職業發展和拓展網路的需要,在校學習期間班主任和班委將共同組織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論壇、講座、研討會、公司訪問以及其他各種聯誼活動,最大程度上給學員提供了交流知識、分享經驗、探討問題、擴大商機、增進友誼、共謀職業發展的平台。
同時,所有學員也是「文泰在職研究生校友會」的成員。文泰校友會匯聚和文泰合作的所有大學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大學的在職研究生,規模陣容強大,在這里學員可以結識各行各業的精英。
招生錄取
招生條件
1、 已獲得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且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可以申請碩士學位(工作未滿三年者可先入學,滿足條件以後申請碩士學位);
2、 大專以上學歷的優秀在職人員也可報名參加學習,成績合格由南開大學研究生院頒發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資格審查和錄取
1、 報名者須先在山東(青島)教學中心的網站上填寫資格預審表,資格預審通過後報名者須持身份證、畢業證、學士學位證原件(審查後退回)及復印件,一寸照片四張到山東(青島)教學中心現場確認。資格審查通過後將由南開大學相應學院寄發錄取通知書。
2、 08級春季班注冊時間為2008年3-4月;開學時間為2008年5月。「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及申碩統考考前輔導班」開課時間為2008年4月。
3、 金融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08年山東(青島)地區在職研究生培養名額為50名,其他各專業為30名。擇優錄取,額滿為止。
學費
1、 金融學在職研究生課程的學費為18000。
2、 山東(青島)教學中心開設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及申碩統考考前輔導班」,學員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自願參加。學費(3000元)由南開大學為學員支付,學員個人不需要繳納學費。
3、 學習期間所需的其他費用,比如教材費、考試費和論文答辯費將統一按照南開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院和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的規定統一收取,具體情況請咨詢山東(青島)教學中心。
⑵ 請教:川大通信工程本科培養方案!!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及網路、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信息系統及計算機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本知識和較高綜合素質,掌握信息檢測、傳輸、交換、處理及控制、網路規劃及設計的相關原理、技術、方法、設備,能在通信與電子系統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以及在國民經濟信息產業部門、國防工業、集團公司等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從事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信息技術的開發、集成、應用、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研發和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通信工程、移動通信、計算機通信、通信模擬應用等方面實踐的基本訓練,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熟悉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扎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基礎知識和外語綜合應用能力;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須的寬廣的基礎及專業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外語、電路理論、電子技術、信號處理、通信系統、寬頻及無線通信網路、信號處理、通信模擬、計算機軟硬體基本原理與應用等;
3、獲得良好的通信工程與電子信息等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在通信領域中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與開發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1~2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設計、開發、調試、應用、管理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團隊合作和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主幹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通信系統原理。
五、基本學制及修業年限:四年;三年~六年
六、必修課程學分及最低選修課程學分:
必修課學分:140; 最低選修課程學分:40
七、畢業最低總學分:180
八、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九、教學計劃進度表
以上是官方的。
通信那方面的專業還是電子信息學院的專業一些,也相對強一些。
⑶ 有人有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嗎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
2019-03-07
一、培養目標
1、畢業生在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具備忠恕任事、勤奮實乾的特質;
2、扎實地掌握電氣、自動化、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領域扎實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及基本技能
和創新能力,具有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電子與信息、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和行業從事教育、科研、工程設計與技術開發、系統運行、經濟管理等工作的素質與能力;
3、所培養的畢業生在國內外具有一流競爭力,能夠勝任關鍵技術崗位、技術管理崗位和行政領
導崗位,有較強的創業能力。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路理論、電磁場理論、電子技術、控制理論、電機及其拖動理論、電力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和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學生畢業後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電力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力系統、電氣自動化等方面的研究、設計、應用和教學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及道德修養,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及自我更新能力;
2、掌握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科學基礎;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本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的前沿和發展趨勢;
4、獲得較好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系統開發方面的工程實踐訓練, 在本專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三、主幹學科與相關學科
主幹學科:電氣工程
相關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四、學制、學位授予與畢業條件
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條件:最低完成課內157學分,及課外實踐8學分,軍事訓練考核合格,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CET-4)),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方可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
⑷ 求一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林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專業本科生培養介紹
林學(陝西省名牌專業)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林學學科基礎理論,掌握林木遺傳育種、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資源經營管理、野生植物資源利用和城市林業建設等方面基本理論與操作技能,具有苗圃設計、造林規劃設計、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資源監測與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能力的研究型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設有森林保護方向)
主幹學科:林學、生物科學、植物保護學
相關學科:生態學
主幹課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遺傳學、生物技術概論、樹木學、森林生態學、森林計測學、林木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等。
就業方向及深造:畢業後主要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企事業和政府部門從事林業生物技術、林木培育、森林保護、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可繼續深造報考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保護學、森林經理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植物學、生態學和微生物學等學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亦可申請赴國外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⑸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制定依據什麼文件
環境工程專業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是一門與土木建築、化學工程、生物學、氣象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通過評價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用具體的工程、規劃和管理措施,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環境與資源,使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本專業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水、氣、固及物理性等污染防治,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及運營能力,制定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管理能力,以及環境工程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勇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奉獻的精神,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2、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3、在知識方面,要求掌握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礎知識。
4、在能力方面,要求掌握環境污染控制工藝與設備的設計方法,具有對環境科學技術與工程領域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發、設計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了解環境工程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在工程方面,受到環境工程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運營等基本訓練,了解環境工程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和標准。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四、專業特色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環境工程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和工程設計能力,特別是在有機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填埋處置、綠色交通體系構建及環境污染修復的生態工程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具有特色。
五、主幹學科與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主幹課程:土木工程制圖、工程力學、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
六、主要實踐教學及基本要求
主要實踐教學
基本要求
軍事技能訓練
完成解放軍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及綜合訓練
計算機基礎及繪圖實習
能夠使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的工程設計和計算等問題
微生物學實驗
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鞏固理論知識
環境監測實驗
正確掌握常用的化學分析和一般儀器分析手段
環境工程實驗
掌握廢水、廢氣、固廢處理的基本流程與方法
課程設計
掌握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步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環境工程初步設計
認識實習
加深對本專業所涉及領域以及專業基礎知識的認識
生產實習
強調理論知識與生產應用的聯系,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工程應用的基本知識
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環境工程初步設計、解決環境工程的實際問題
七、畢業學分基本要求
畢業總學分:
184
必修課學分
112
限修課學分
31
選修課學分
12
實踐、創新學分
29
八、課程設置細化表
課
程
類
型
課 程 名 稱
課
程
性
質
總
學
分
課內實踐教學學分
開 課 學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通
識
教
育
基
礎課
程
必
修
36
學分
限修
6
學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Thought Morals Accomplishment and Basic Law
必修
3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必修
2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必修
3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Ⅰ、Ⅱ
The Intro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pecial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Ⅰ、Ⅱ
必修
6
2
☆
☆
軍事理論
Military Theory
必修
2
1
☆
外語類
Foreign Languages
必修
16
☆
☆
☆
☆
體育Ⅰ~Ⅳ
Physical EcationⅠ~Ⅳ
必修
4
☆
☆
☆
☆
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限修
6
學分
2
☆
大學生心理健康
Mental Hygiene of college
2
☆
生命科學導論
An Introction to Life Science
2
☆
大學語文
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
知識經濟與創新
Intellectual Economy and innovation
2
☆
信息檢索
Searching Information
2
☆
英語V
College English V
2
☆
英語VI
College English VI
2
☆
大
類
學科
基
礎
必
修39
學分
限修6學分
高等數學I~II
Higher Mathematics I~II
必修
10
☆
☆
數學實驗C
Experimental Mathematics C
限修1
門
2
☆
數學建模C
Mathematical Modeling C
2
☆
大學物理A I~II
College Physics A I~II
必修
8
☆
☆
線性代數B
Linear Algebra B
必修
3
☆
數理方程C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C
限修
4學分
2
☆
數值計算C
Numerical Calculation C
2
☆
復變函數C
Complex Function C
2
☆
概率與數理統計B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
必修
3
☆
大學計算機基礎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cience
必修
3
1
☆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A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
必
修
3
1
☆
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Ⅰ~Ⅱ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Ⅰ~Ⅱ
必
修
5
☆
☆
有機化學
Organic Chemistry
必
修
2
☆
物理化學
Physical Chemistry
必
修
2
☆
專業
基
礎
必修
37
學分
土木工程制圖Ⅰ~Ⅱ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Ⅰ~Ⅱ
必修
5
☆
☆
工程力學C
Engineering Mechanics C
必
修
3
☆
環境工程概論
Intro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2
☆
環境工程原理(Ⅰ,Ⅱ)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5
☆
☆
環境工程微生物學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必
修
3
☆
環境監測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必
修
2
☆
工程流體力學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必
修
2
☆
水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必
修
5
☆
☆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Ⅰ,Ⅱ)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I ,II)
必
修
5
☆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必
修
3
☆
環境規劃與管理(雙語)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Management (bilingual course)
必
修
2
☆
專
業
課
程
限修
19學分
環境工程類課程
土建工程基礎
Fundamentals of Building Projects
限修4門
10學分
2
☆
物理性污染控制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3
1
☆
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Solid Waste
2
☆
環境工程設計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3
☆
環境工程技術經濟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economy
2
☆
環境工程施工技術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3
☆
環保設備基礎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2
☆
環境科學類課程
環境生態學
Environmental Ecology
限修4門
9學分
3
☆
環境經濟學基礎
Fundamental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
☆
環境影響評價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3
☆
環境法學
La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
☆
環境化學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
☆
環境地質學
Environmental Geology
2
☆
註:1、形勢與政策課程開課學期為1-7學期,每學期16學時。
2、課程設置細化表中未包含學生可任選的12學分課程。這12學分學生可在全校開設的所有選修課中選修。
九、主要實踐教學設置細化表
課程名稱
課程
性質
學分
開課學期
短1
短2
短3
學期
課內
實踐
環節
軍事技能訓練(含軍事理論)
必修
2
第一學期
大學物理實驗I~II
必修
2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有機化學實驗
必修
1
第三學期
物理化學實驗
必修
1
第三學期
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
必修
2
第五學期
環境監測實驗
必修
1
第五學期
環境工程原理實驗
必修
1
第六學期
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技術
必修
2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技術
必修
2
第六學期
第七學期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技術
必修
1
第六學期
計算機基礎實習
必修
0.5
☆
計算機繪圖實習
必修
0.5
☆
認識實習
必修
1
☆
課程設計
必修
2
☆
生產實習
必修
2
☆
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必修
8
第八學期
課外創新實踐環節
社會實踐、文化素質教育實踐、研學活動等
必修
2
註:課外創新實踐環節包括(·社會實踐活動·文化素質教育實踐·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參加個性化實驗室項目·修讀創新類課程·參加學科競賽·提交研學作品(製品、設計、論文、報告、規劃、軟體等)及相關資料·發表論文(含參加國際、國內各級學術活動提交論文並被錄用或作報告)·聽科技、學術報告並撰寫與報告相關的材料,如文獻綜述、評論等·現代工業創新實踐證書等·校團委的揚華杯(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其他研學活動)
十、文化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1、嚴格控制課內學時,加強對教師備課和上課情況的檢查,鼓勵以小、精、活的方式組織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積極開展課堂外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介入專業老師的科研課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和競賽。
3、在理論教學方面,要允許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不同的見解,甚至對某些理論問題和方法提出質疑,教師應愛護和支持學生這種積極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在實踐教學方面,要注重學生的大膽設想和實際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在實驗結果上的新設想,同時,指導老師應盡可能讓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課題,給學生提供一個施展其創造能力的用武之地。
⑹ 大學培養方案中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分別,請問如何界定
1、專業基礎課:復
高等學校和制中等專業學校中設置的一種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必要基礎的課程。
同一科類的各個專業,基礎課程大致相同。
它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必修的重要課程。不同的專業有各自的一門或多門專業基礎課,同一門課程也可能成為多門專業課的專業基礎課。
2、專業核心課程:
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根據培養目標所開設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
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科學技術和發展趨勢,培養分析解決本專業范圍內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課程
指一個專業中開設的富有該專業特色,以該專業中以及相對應的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論和技能為內容的課程。
3、如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課:語文、英語、高等數學、思想道德、計算機、法律基礎……
又如考研專業課:第一門政治、第二門外語,第三門數學或業務課一(有的專業不考數學),第四門業務課二或專業課
(6)學科培養方案擴展閱讀
大學課程分類:
1、必修課:公共基礎必修課、學科基礎必修課、學科基礎限定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實踐教學環節
2、選修課: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專業自由選修課
⑺ 華中師范大學的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表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原旅遊學院)現轄地理學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和旅遊學系,設置了旅遊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地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中國投資環境研究中心和地理教育研究室等科研機構,並建有賓館與酒店培訓部、賓館模擬室、語音室、地理信息系統試驗室、自然地理綜合試驗室、多媒體室、地質標本室、氣象站、地理科學與旅遊管理資料中心等輔助教學系統,是武漢地區旅遊教育培訓定點單位和湖北省暨武漢市地理學會掛靠單位。
全院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4人。另聘請中外兼職教授7名,其中院士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近50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共80餘人。
地理科學(師范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旅遊管理三個專業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區域經濟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課程與教學論四個專業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政府經濟學專業、歷史文獻學專業的地學史與歷史地理方向、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與發展戰略方向面向全國招收博士研究生。本院的學科專業文理兼備、理學和管理學兼有。
近10多年來,學院承擔了3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有50餘項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獲獎。"十五"期間,學院總體發展構想是以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需要為導向,以本科教學為依託,以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為標志,構建一個完善的、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一、地理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地理
教學和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地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基本思想
方法;掌握教育法規,掌握並能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教師素質和從事
地理教學的基本技能;了解地理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關專業、
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識,並獲得廣泛的人文和科學修養;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地理教學
的基本能力;掌握資料收集、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一定
的科研能力。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英語四級以上水平,並有一定的聽、說、寫的能力,
熟練使用計算機。
培養對象:四年本科學歷,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幹學科:地理學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測量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
環境保護、教育心理學、地理教學論、計算機輔助教學、人文科學基礎、地理科學導論。
主要實驗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主要專業實踐:自然地理學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地理野外綜合考察、地理教學實踐。
⑻ 求助會計學的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專升本層次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心的,具有良好的協作與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及競爭能力的優秀人才;系統地掌握會計學專業所必需的一般基礎知識、專業基本理論、專業知識與專業基本技能與方法,熟悉國家有關財務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本專業畢業生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從事財務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並且能夠參與企業高級決策與管理工作。
二、主幹學科與相關學科
主幹學科:會計學、財務管理學
相關學科:經濟學、金融學
三、專業特點及培養要求
培養方案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和特色。會計學專業的特點在於不僅要求掌握會計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突出了計算機和數理分析方法在該學科的廣泛應用。會計學專業著重強化了會計信息系統方面的教學。通過學習,要使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及准則;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尤其是具有較高信息素養和技術的應用型人才。
四、學制及學習形式
本專業層次為專科起點本科,採用學分制,學制 2.5 年,學習期限 2.5~6 年。學習
形式為利用網路課件、課件光碟及網上答疑等網路教育方式,在學習中心的協助管理下自主進行學習。
五、主幹課程
國際金融學 國際貿易 微觀經濟學 管理學原理 國家稅收 宏觀經濟學 VF 及其應用 管理會計 內部控制制度 資產評估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 高級財務會計 電算化會計 公司財務分析 會計制度設計等。
六、課程總體設置及學分分配
項
目
門 數
學分數
百分比%
公共基礎課
7
19
23
專業基礎課
7
21
26
專
業
課
8
26
32
選
修
課
1
15
19
總
計
23
81
100
七、教學要求
1.本專業要系統地學習所有必修課及 15 學分的論文課。
2.課程考核方式有開卷考試、閉卷考試、考查。
3.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上機、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等。
八、畢業條件
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學分(81 學分),且統考課程全部合格,方能畢業
九、選課說明與要求
1、課程設置表中各模塊選課要求
(1)公共基礎課必修 19 學分,其中思想政治課程 3 學分;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 13學分,線性代數、遠程教育學習學 3 學分;
(2)學科課程必修 47 學分,其中,專業基礎課 21 學分,專業課 26 學分;
(3)集中實踐 15 學分
2、實踐課的說明與要求
(1)上機:對要求上機實踐的課程,由學習中心負責安排學生集中上機、輔導。
(2)實驗:對有實驗要求的課程,學院建立網上在線實驗課堂,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在線學習,並進行實驗報告。
3、集中實踐的說明與要求
(1)畢業論文(設計):從第四學期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確定任務書、工作計劃、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各環節稿件等。
(2)畢業論文答辯:論文答辯採用「申請學位的學生答辯+自願申請參加答辯的學生」相結合的方式,即申請學位的學生必須參加答辯,不申請學位的學生可自願申請參加答辯;不參加答辯的學生成績計為及格或不及格」。
⑼ 求河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的培養方案!!
河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的培養方案如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比較廣泛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在教育、外經貿、醫葯、文化和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教學、翻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雙語方向的學生還應兼具較強的法語、俄語或德語語言應用能力。 主幹學科與相關學科:主幹學科:英語語言文學相關學科: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 主幹課程: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英語筆譯、英語口譯、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語言學概論、高等數學。 主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生產實習,工程訓練,語言技能實踐,社會實踐。 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文學學士學位。 畢業條件:最低完成180學分(課內)+8學分(課外)。其中必修115學分、選修32學分、集中實踐33學分、課外實踐8學分。雙語方向學生最低完成180學分(課內)+8學分(課外)。其中必修126學分、選修21學分、集中實踐33學分、課外實踐8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