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掩映

文言文掩映

發布時間: 2020-11-23 03:02:19

⑴ 柳的詩句及賞析 學習古文的方法

詠柳⑴

【唐】 賀知章

碧玉⑵妝⑶成一樹⑷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⑸。

不知細葉誰裁⑹出,

二月⑺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

【譯文】

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風啊!

【題解】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賞析】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李商隱的《柳》是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的一首七絕。詩寫的是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後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句句寫柳,而全篇不著一個「柳」字;句句是景;句句詠物,而又句句寫人,抒發對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嘆之情。詩中經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嘆身世的生動寫照。

贈柳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五律】 類別:【未知】

章台從掩映,
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
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
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
青樓撲酒旗。

【注釋】:
《贈柳》,其實就是詠柳。詠而贈之,故題曰「贈」。前人認為此詩有本事,馮浩並認為系為洛陽歌妓柳枝作。由於年代久遠,別無旁證,真實情況,已難考知。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這一首同他別的那些詠柳詩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處,而是非常廣闊的地域。「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首聯就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秀色千里。

「掩映」、「參差」,是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在春天。由「從」(任從)到「更」的變化,把柳的蓬勃生機,渲染得更加強烈。次聯「風流」、「婀娜」,則是寫柳的體態輕盈。柔長的柳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姿態是非常動人的。「見說」是聽見別人說,包括古今之人對柳的贊賞。「來當」句是說自己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表現出詩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從廣闊的背景上,對春柳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寫出了她嫵媚可愛的風姿。

下面接寫柳色綿延不斷。一到春天,路旁堤畔之柳籠煙罩霧,蔥蘢翠綠,望之令人心醉。詩人的目光,正是被這迷人的柳色所牽引,向前移去,直到橋邊,眼看柳色就要被隔斷,可是跨過橋去,向旁一彎,卻又順著長堤,向前延伸,最後雖然眼中已望不見柳,但心中彷彿仍然見到青青的柳色向遠方伸去。「行」作「行蹤」、「蹤跡」解。「意相隨」既指春柳傍隨長堤而去,也指詩人的心為柳所系,緊隨不舍,最後直至青樓酒旗、柳花似雪之處。「青樓」、「酒旗」是人間繁華之地;飛花似雪是春柳盛極之時。「忍」即忍心之意,字里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花飛似雪,固然美極盛極,然而繁華已極,就意味著離凋謝不遠。兩句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也把人的愛惜之情寫到極點。紀昀評此詩雲:「五、六句空外傳神,極為得髓。結亦情致可思。」(《李義山詩集輯評》)這四句,意境很美,言外之意不盡,很耐人尋味。

清代王士禛說:「詠物之作,須如禪家所謂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堂詩話》)此詩全篇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且,仔細玩味,又會發覺它們既是寫柳,又象是在寫人,字里行間,彷彿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風流韻致,婀娜多情,非常逗人喜愛。她也許是詩人的友人,也許就是詩人的情人,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分離了。詠柳即詠人,對柳之愛憐不舍,即對其所愛之人的依戀與思念。似彼似此,亦彼亦此,不即不離,正是此詩藝術表現的巧妙之處。馮浩說此詩「全是借詠所思」(《玉溪生詩集箋注》),大旨是不錯的。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於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盪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雲,舞筵上紅裙飄轉,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蕭殺、凄涼的環境。詩中經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榮,寫秋柳之衰,構成強烈的反差。嘆己之少年得志,老來沉淪失意。

古今詠柳詩詞集萃

采 薇 《詩經·小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注]《詩經·小雅·採薇》寫的是出徵士兵保家衛國懷念親人和鄉土的情思,這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以楊柳作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詩。其大意是:當初我們出征啊,楊柳飄拂依依;如今我們歸來啊,卻是雨雪漫天紛飛。
詠 柳 [宋]曾 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並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如夢令 《紅樓夢》
豈是綉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此詞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人物史湘雲所寫的「詠柳」詞,讀來別有生趣。
鷓鴣天 詠柳
意在閑閑
雨過新晴五月天,一時光景盡清妍。
籠煙流翠添嬌態,間有蝴蝶舞蹁躚。
柳腰瘦,葉眉歡。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慣作離情訴,我今翻成嫵媚篇。
[注]這是一位網友所寫的「詠柳」詞,有古人遺風,更具時代新意。

熱點內容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