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大道之行文言文

大道之行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3:22:47

㈠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㈡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的翻譯

一、「大道」「大同」都屬於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 二、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義,後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

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為人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僅僅只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僅僅只養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健康成長,(使)老年喪妻的人、老年喪夫的人、幼年喪父的人、老年喪子的人、殘疾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業,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享用);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所以姦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所以(家家戶戶)就不用關閉大門了,這就是理想的社會。

㈢ 大道之行也文言總結大道之行也這篇文言文,文言現象的總結.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②,講信修睦③.故人不獨親④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男有分⑥,女有歸⑦.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⑧;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⑨.是故謀閉而不興⑩,盜竊亂賊而不作⑾,故外戶⑿而不閉⒀,是謂大同⒁. 編輯本段注釋 ①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 ③〔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④〔親〕用如動詞,以……為親.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⑤〔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指職業. ⑦〔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⑧〔貨惡(wù)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意思是,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憎惡. ⑨〔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⑩〔謀閉而不興〕姦邪之謀不會發生. ⑾〔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⑿〔外戶〕泛指大門. ⒀〔閉〕關閉大門. ⒁〔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註: 一、「大道」「大同」都屬於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也可以有種種解釋.這一類字眼是不能翻譯也是譯不好的. 二、有些詞語在一定語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義,如「歸」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中就有了「及時婚配」的意思;「親」有親近義,但「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就有了「奉養」義,後一個「親」就專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譯的語句一概用直譯,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譯.編輯本段譯文 在上古所遵行的社會准則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德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養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夠終其天年,中年人能夠為社會效力,幼童能夠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卻不是為獨自享用;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所以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編輯本段相關介紹 在政治上最高理想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健康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這樣一來,姦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還人的事不會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說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參加國君在年終舉行的祭典,蠟,讀zhà),事畢,出遊於觀(讀guān,宮門外兩旁的樓台)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意思是魯國已經喪失了古禮).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學生)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賢),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趕上),而有志焉.」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編輯本段段落劃分 全文可分三層: 「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准則.這一句是總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也可以把社會財富包括進來)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由社會成員選舉產生.選舉的標準是「賢」和「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眾——用現代話來說,叫做「德才兼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說的.(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為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里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結論非常鼓舞人心.編輯本段相關問答 1、 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認識? 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准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 2、 文中所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的特徵? 文中的大同社會有以下基本特徵: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合適的安排(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尤其是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男有分,女有歸)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為己有. 3、 怎樣理解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 "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 相關成語 成語 天下為公 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解釋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出處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示例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萬古千秋業,~器. ★陳毅《湖海詩社開徵引》詩 【近義詞】:天下一家 【反義詞】:天下為家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成語 老有所終 發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解釋 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 出處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示例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編輯本段題目 1、給加粗字注音: ① 選賢與能 ② 講信修睦 ③ 矜 ④ 男有分 ⑤ 貨惡其棄於地也 2、解釋加粗詞: ① 選賢與能: ② 不獨親其親: ③ 男有分: ④ 是謂大同: 3、《大道之行也》選自________這本書,它是________家的經典之一,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被合稱為「五經」. 【參考答案】 1、jǔ mù guān fèn wū 2、① 通「舉」,推薦,選用 ② 以……為親 ③ 職分,指職業,職守. ④ 這 3、《禮記》 儒 《詩經》 《尚書》 《易經》 《春秋》

㈣ 大道之行也的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3
1. 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的一段話。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詞取消句子之間的獨立性,不譯。行,施行
4. 為:是,表判斷。
5.〔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6.〔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信:誠信。修:培養。
7. 獨:單獨,單單,只。
8.〔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9. 親其親:第一個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人;第二個親,父母。
10. 終:終老,終其天年。
11. 養:供養。
12.有所養:得到供養的地方。所,……的地方。
13.〔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指職業、職守。
15.〔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6.〔貨惡(wù)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意思是,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wù),憎惡。 藏:私藏。於:在。貨惡:賓語前置。
17.〔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力惡:賓語前置。
18. 是故:即「故是」,可譯為「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9.〔謀閉而不興〕姦邪之謀不會發生。閉,杜絕。興,發生。
20.〔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大道之行也
21. 故:所以。
22.〔外戶〕泛指大門。
23. 而〔是故謀閉而不興〕:連詞,表並列。
24.〔閉〕用門閂插門。
25. 謂:是。
26.〔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4譯文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所以人不僅僅以自己的父母當做父母,不僅僅把子女當做子女,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青年人能為社會效力,未成年人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但是不一定是要為自己謀私利。/(對於力氣,人們憎恨不把它從身上使出來的行為,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姦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興起。所以大門都不用關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5]

㈤ 大道之行也的古文意思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②講信修睦。③故(16)人不獨(17)親④其親(18),不獨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19),男有分,⑥女有歸。⑦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⑧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⑨是故謀閉而不興,⑩盜竊亂賊而不作,⑾故外戶⑿而不閉⒀,是謂大同⒁ 。①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②〔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③〔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修:培養。
④〔親〕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⑤〔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指職業、職守。
⑦〔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⑧〔貨惡(wù)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意思是,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憎惡。 藏:私藏。
⑨〔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⑩〔謀閉而不興〕姦邪之謀不會發生。興,發生。
⑾〔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⑿〔外戶〕泛指大門。
⒀〔閉〕用門閂插門。
⒁〔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⒂〔不獨子其子〕:把別人的孩子也當做自己的孩子。子,以……為子
(16)故:所以。
(17)獨:單獨。
(18)親:名詞,親人,父母。
(19)養:供養。

㈥ 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的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姦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㈦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的翻譯和原文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內親其親,不獨子其容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㈧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的翻譯

大道在天下實行時,把天下作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乾的人選拔出來。人們都講求誠信,培養和睦的氣氛。

㈨ 大道之行也古文翻譯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時候,天下就是人們所共有的,(人們)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備的人選舉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的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單贍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撫養自己的兒女,讓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成長,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姦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興起,所以(家家戶戶的)大門都不用關閉,這所說的就是理想社會。
出自:http://ke..com/link?url=ZuuaYxhDpwMAdo8kdrgAmfp_11G7Wss1IT7zUp7dS2LL5A2SUX7p6-jO1VqO42dqexkGZ-2DrOX48LBR3XoOCq

㈩ 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禮運篇》 原文: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人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發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翻譯:從前,孔於曾加過魯國的蠟祭。祭記結束後,他出來在宗廟 門外的樓台上游覽,不覺感慨長嘆。孔子的感嘆,大概是感嘆 魯國的現狀。言偃在他身邊問道「老帥為什麼嘆息?」孔子回答 說:『大道實行的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當政的時代, 我孔丘都設有趕上,我對它們心嚮往之。 「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 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 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各盡自己的職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們不願讓財物委棄於無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裡。人們擔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陰謀詭計被抑制而無法實現,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不會出現,所以連住宅外的大門也可以不關。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 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 為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的,並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作為堅固的防守。制定禮儀作為綱紀,用 來確定君臣關系,使父子關系淳厚,使兄弟關系和睦,使夫妻關系 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確立,劃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 的人;為自己建功立業。所以陰謀詭計因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 生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為 三代中的傑出人物。這六位君子,沒有哪個不謹慎奉行禮制。他 們彰昌禮制的內涵,用它們來考察人們的信用,揭露過錯,樹立 講求禮讓的典範,為百姓昭示禮法的儀軌。如果有越軌的反常行 為.有權勢者也要斥退,百姓也會把它看成禍害。這種社會就叫 做小康。」 參考資料: 網路知道

熱點內容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