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古稱
古希臘美術史上的荷馬時期最早的造型藝術作品是幾何風格的陶瓶,造型簡朴,大小不一,用於敬神和陪葬。這些陶瓶上畫滿了各種簡單而有規則的幾何畫飾,這是希臘本土構成性裝飾的表現,這一類型的作品起初都沒有人物的裝飾圖案,直到公元前8世紀才有明確的人物形象出現。
除幾何形陶瓶外,此期陪葬用的小雕像也是幾何形的,沒有細節刻畫,因此,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幾何風格時期」。
B. 中國古代美術家的合稱(如沈周,、文徵明、仇英、唐伯虎並稱「吳門四家」)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據李玉棻《回甌缽羅室書畫過答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鳳翰、華嵒、閔貞、邊壽民等,說法很不統一,今人取「八」之數,多從李玉棻說。
從康熙末年崛起,到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去世,前後近百年。他們繪畫作品為數之多,流傳之廣,無可計量。僅據今人所編《揚州八怪現存畫目》記載,為國內外20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及研究單位收藏的就有8000餘幅。他們作為中國畫史上的傑出群體,已經聞名世界,把徐渭的潑墨手法發揮到頂峰。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鱔、李方膺、高鳳翰、李勉,先後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見,或試畫,或授職。乾隆八年,弘歷見到鄭燮所作《櫻筍圖》,即吟誦了「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弘歷南巡時,封鄭燮為「書畫史」。羅聘嘗三游都下,「一時王公卿尹,西園下士,東閣延賓,王符在門,倒屣恐晚;孟公驚座,覿面可知。」
C. 古代如何稱呼搞平面美術創作的人呢
古代叫匠人,民間俗稱根據具體畫什麼分為「畫棺材頭的」,「畫廊畫的」,「畫年畫的」,而年畫後來因為有了雕版印刷,更多的印出來的而非畫出來的等等。
因為古代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平面,只有少數寺廟有壁畫,還有就是大戶人家畫一些長廊門頭等地方,但這些都是少數人家才有的,而民間畫的最多的就是棺材,古代的棺材上都要有彩繪,有時候棺材面不夠畫了,還要再加上彩繪帛畫放在棺材裡,這個都是手繪的。所以「畫棺材頭」成了古代行業性美術的一個代表,而廊畫,年畫等反而因為從業人員少沒有什麼影響力。
不過這些人都是相同的,沒有嚴格的界限,畫棺材頭的也會去畫廊畫等。
不過這些人都是畫匠,屬於「匠人」的行列,而琴棋書畫中的「畫」在古代屬於文人雅士的專利,類似於現在的那些畫家詩人,而廣告人,可能更多的要類比於古時畫匠了。
D. 中國畫的由來,及古代中國畫叫什麼名字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內,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容」,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文人墨客是以具體畫種或題材為名稱的,例「山水、花鳥、寫意、工筆等」更有詳細點的加上了作者、作品名稱、作品篇幅等。例如「張擇端工筆長卷清明上河圖」如果要一概而論的話,文人稱之為「丹青」。
(4)美術古稱擴展閱讀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
山水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E. 被現代美術作家稱之為「中國古代的現實主義傑作」的作品是
清明上河圖
F. 繪畫有哪些別稱
1、畫圖:「畫圖恰似歸家夢,竿里河山寸許長。」辛稼軒一語道破了繪畫以少勝多的奧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稱奇。「畫圖」二字不僅指畫幅,後來也多用作比喻,如趙樹理的小說,構成了一幅幅農村生活的畫圖。畫成的畫,俗語又稱為「畫兒」。
2、無聲詩:畫雅稱「無聲詩」。古人認為畫雖不能吟哦,但有詩意。故稱為無聲詩。蘇東坡《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溪光亭》:「溪光自古無入畫,憑仗新詩與寫成。」
3、平畫:壁畫有一別稱曰「平畫」,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雜畫》:「馮清,陝部閿鄉人,善畫橐施,兼工平畫。」「橐施」即駱駝。
4、國畫:中國畫又簡稱為國畫,指我國傳統的繪畫。
5、寫生:中國畫中的花果草木禽鳥畫又稱為「寫生」,古代將萬物稱為「橫生」,人稱為「縱生」,所以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和作畫的方式叫寫生。
6、畫像:人像畫又叫「畫像」。《宋史·蘇軾傳》:「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說明蘇東坡在杭州民眾中是頗有威望的。
(6)美術古稱擴展閱讀:
中國繪畫,分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科,也有兼工帶寫。這三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工筆畫用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
寫意畫用簡練、豪放、灑落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寫意畫在表現對象上是運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豐富的聯想,用筆雖簡,但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熟練,能得心應手,意到筆隨。從唐代起就有這兩種繪畫風格。
有的介於兩者之間,兼工帶寫,如在一幅畫中,松行用寫意手法,樓閣用工筆,使兩者結合起來,發揮用筆、用墨、用色的技巧。按世界性文化藝術進程,中國繪畫廣義地指傳統中國畫,既有狹義的相互獨立,也有廣義地與西方美術融合融匯,其主要表現為藝術構思和圖畫寓意的顯著不同。
G. 中國古代對美術的主要稱謂
丹青
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漢書·蘇武傳》:「內竹帛所載,丹青所容畫。」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民間稱畫工為「丹青師傅」。也泛指繪畫藝術,如《晉書·顧愷之傳》:「尤善丹青。」
H. 為什麼美術史家把古埃及藝術稱為來世的藝術
這與古埃及的文化和宗教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埃及發源於尼羅河,同時尼羅河以及沙漠,提供了埃及的創造素材和主題,也激發了埃及人的創造靈感,而埃及的宗教,同樣是起源於對自然界的動物或其它事物的崇拜,每年對尼羅河泛濫的觀察產生了「再生」的觀念,因此可見埃及的藝術是於自然界、宗教和創造者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古埃及的藝術,便是在「不滅」和「再生」的宗教信念和「為了來世」的理念的培育之下而發展的。
給樓主推薦的參考資料,《張夫也——古埃及藝術評析》、《古埃及藝術發展》、《埃及藝術圖冊》
I. 中國古代繪畫作品名稱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北宋畫家張擇端
其他的中國傳世名畫,作者及名稱:(按朝代排列順序)
•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 唐.閻立本《步輦圖》
• 唐.張萱 周昉《唐宮仕女圖》
• 唐.韓滉《五牛圖》
•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 清.郎世寧《百駿圖》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 清.郎世寧《百駿圖》
J. 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被稱為百代畫聖的畫家是誰
吳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