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畫畫美術家

畫畫美術家

發布時間: 2020-11-23 04:34:55

Ⅰ 藝術家:只會畫畫 怎麼

喜歡畫畫的人,除了畫畫的時候讓人心情變好,會畫畫還可以從事很多工作,至於有哪些工作,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Ⅱ 藝術家分為那幾派文學繪畫等

西方畫派主要有: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尼德蘭畫派、荷蘭畫派、佛蘭德斯畫派、學院派、古典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巴比松畫派、拉斐爾前派、橋派、歐爾飛派、巴黎派、達達派、形而上畫派、抽象表現派、移動派、野獸派、超現實主義。下面就將這十九個畫派進行分別介紹。
佛羅倫薩畫派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個重要畫派。早期代表畫家有喬托(約1267~1337)、馬薩丘(1401~1428)、烏且羅(1394~1475)等。盛期代表畫家有達·芬奇(1452~1519)、米開朗基羅(1475~1564)、拉斐爾(1483~1520)。自14世紀起,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從當時經濟和文化中心的佛羅倫薩開始。這一畫派,在繪畫藝術方面,以人文主義思想為主導,改變中世紀繪畫平面裝飾的風格,繼承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藝術的傳統,運用科學方法認識造型規律,形成以集中透視來表現的、具有明暗效果和三度空間感的繪畫技法。題材雖多為宗教神話故事,但已用以表達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和願望。除油畫外,多創作大幅濕壁畫。16世紀下半葉後,隨著佛羅倫薩的經濟衰落、政治反動的趨勢,繪畫藝術也逐漸暗淡,畫家們盲目崇拜前輩的結果,逐漸走向「風格主義」以及藝術家流落到其他城市,威尼斯、米蘭、羅馬等畫派隨之蜂起。
威尼斯畫派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有藝術特色的畫派。威尼斯共和國14世紀起成為東西方貿易中心,經濟、文化日益繁榮,給繪畫藝術帶來了新起色。原受拜占庭影響,15世紀吸收了以喬托、達·芬奇、拉斐爾、米開的基羅等大師為代表的佛羅倫薩畫派的經驗,走上新的發展道路。該畫派代表畫家有喬爾喬涅(1477~1510)、提香(約1490~1576)、委羅內塞(1528~1588)等。他們於15世紀由維發利尼家族和伯利尼家族奠定基礎,至16世紀成為歐洲油畫創作中心,是其鼎盛時期。作品描繪豪華生活,歌頌人間幸福,充滿樂天、歡快、狂熱的情調,即使宗教題材也被世俗化,滲透著人文主義精神;構圖新穎,色彩絢爛,形式優美,具有濃厚的裝飾味,這就是義大利文藝復興鼎盛時期威尼斯畫派的特色。
尼德蘭畫派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部尼德蘭地區的繪畫流派。尼德蘭(相當於現在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和法國東北的一部分地區)在中世紀時,由於自由城市的建立及經濟逐漸繁榮,至15世紀尼德蘭美術得到了新的發展。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反映現實生活、描繪客觀對象,形成了獨立的學派,創造了表現人民日常生活的風俗畫和寫實的風景畫,並改進了油畫技法。代表作者有雕刻家斯柳特爾,建築家、雕刻家德·富里安特(1414~1575),畫家凡·艾克兄弟等。1579年荷蘭獨立後,尼德蘭美術發展為北方的荷蘭美術和南方的佛蘭德爾美術兩種不同的傾向,前者以林布蘭特為代表,後者以魯本斯為代表。
荷蘭畫派
17世紀荷蘭民族繪畫流派。荷蘭原為尼德蘭的北部,經過民族斗爭,擺脫了西班牙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的控制,於1579年獨立,成立了歐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本國的經濟和科學文化獲得迅速的發展。繪畫藝術的服務方向,從過去主要為宮廷貴族和教會轉向為新興資產階級和一般市民階層服務,繪畫作為商品大量湧向市場,用來布置家庭的小型、精緻的油畫普遍地發展起來,題材、風格等也有了顯著的變化。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動物畫開始真正作為獨立的藝術樣式流行,並取得突出的成就;肖像畫也十分發達,技術精湛,富有美感。他們的代表畫家有佛朗斯·哈爾斯(約1580~1666),倫勃朗(1607~1669),魯伊斯代爾(1628或1629~1682),維米爾(1632~1675),霍貝瑪(1638~1709)等。以倫勃朗成就最大。荷蘭畫派不同於當時其他國家、地區盛行的豪華、艷麗的藝術傾向,而是充滿著現實生活中的風土人情,以風格樸素、親切著稱,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風尚和情調,這是荷繪畫流派的民族特色。
佛蘭德斯畫派
17世紀佛蘭德斯民族繪畫流派。佛蘭德斯在今比利時、法國一帶地區,原與荷蘭統稱尼德蘭,屬西班牙領地。荷蘭經過民族斗爭,於1579年獨立,成為歐洲資產階級共和國之一。它的藝術充滿著新的活力,反映新興資產階級的風尚和情調,以及市民日常生活;而佛蘭德斯卻仍然受異族統治,繪畫繼續保持適應封建貴族和天主教會的需要,藝術表現為豪華、鋪張、浮誇的風格。題材的內容大量是宗教和神話傳說。代表畫家有魯本斯(1577~1640)、約爾丹斯(1593~1678)、凡·戴克(1599~1641)、達維特·泰尼爾(1610~1690)等。以魯木斯成就最大。這些畫家的作品具有民族氣節。因為獨立斗爭的失敗,更加激起了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對自由的渴望,強烈地反映在藝術上的民主傾向和宗教題材的世俗化,這就是佛蘭德斯畫派所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繪畫的發展又帶有民主性的傾向,這對歐洲美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學院派
又稱「學院主義」。是17世紀開始,在歐洲各國官辦美術學院形成的繪畫流派。學院派的特點是標榜古代藝術傳統,迎合官方統治者需要,多取材於宗教傳說、神話故事,或創作奉承當代權貴的作品、形式死板、繁縟、浮華,藝術觀陳腐、守舊。以古典傳統的維護者自居,壓制和排斥主張革新的流派和其他學派的藝術創造和革新。這是學院派數百年來沿襲下來的歷史記實。學院派初創於15、16世紀的義大利,原系畫家協會性質,17世紀上半葉法國始設官方學院,有一整套藝術觀點、方法和數學的嚴密體系,並對此後其他國家創建的學院產生影響。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各種社會思潮的出現,不斷地影響學院,其內部藝術思想和風格也時有變化。今日官方學院亦聘請抽象藝術名流,已與舊時不同。學院派的代表畫家有法國的勒布朗、席羅姆、布拉柔,及俄國的勃魯尼等。
古典主義畫派
在18世紀中葉西歐興起的繪畫流派。主要在法國。其代表畫家有兩位,前期以路易·大衛(1748~1825)為代表。他的作品一般從古代神話傳說中選取嚴峻的題材,借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主義,迸發現實斗爭激情,這與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緊密聯系,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主義」。後期以安格爾(1780~1867)為代表,追求純藝術,為宮廷服務,變成因循守舊的官方學院派藝術的准則,被稱為「古典主義學院派」。雖然仍崇尚古典題材,但已失去了積極的意義。目的是為了迴避現實,正好與現實主義繪畫觀相異,但嚴謹的畫風對後世現實主義繪畫派產生一定影響。古典主義畫派在藝術形式上強調塑造性和完整性,嚴格按照古代藝術規范進行創作,重視理性而忽視感情,重視素描而忽視色彩。這就是古典主義畫派特色。他們重視形式的統一與調和,表現明確,輪廓明晰,以理智的、調和的畫法為理想。
浪漫主義畫派
繼古典主義之後,19世紀初葉在法國興起的繪畫流派。當時的法國人民受啟蒙主義思想影響,對現實不滿,而又充滿幻想和希望。要求「自由、平等、博愛」。浪漫主義畫派即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並在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時達到了頂峰。這個畫派在藝術上、哲學上的傾向,主張尊重個性,追求自由,注重想像。曾一度成為歐洲佔主導地位的藝術思潮。這時有許多資產階級藝術家一方面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在藝術上反對束縛創作發展的桎梏—古典主義和學院派;另一方面又對資產階革命成功後的現實感到失望。故浪漫主義運動隨著1830年革命的而漸趨衰落。法國的浪漫主義畫派在藝術上打破古典主義和學院派呆板、虛偽的畫風,注重個性表現和革新創造。題材多從現實生活和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選擇驚人事件,有一定的進步性。運用想像和誇張手法,從構圖動盪變化、色彩豐富、色調飽滿等多方面著手,充滿激越的情感。這種浪漫主義的畫風色彩,雖活動時間不長,但對西方近代繪畫產生深遠的影響。籍里柯(1791~1824)、德拉克洛瓦(1798~1863)等是此派的代表畫家。他們的作品,筆觸奔放,色彩強烈,畫面富有運動感。
巴比松畫派
19世紀法國風景畫派。巴比松是巴黎近郊一個小村,緊挨著風景優美的楓丹白露森林。19世紀30年代後,對現實不滿的畫家,常到這里小住或定居下來寫生作畫,以描繪自然風光來寄託民族情感和自由理想的風景畫家,被命名為「巴比松畫派」。該派主張走出畫室,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寫生,描繪真實、動人的自然風光。他們創作了許多出色地表現法國綺麗多彩的景色、贊美人民平凡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以新的精神作為法國印象派風景畫的先導。該畫派還博取荷蘭、英國風景畫之長,植根於法蘭西本土,開辟法國民族風景畫的道路。代表畫家有羅梭(1812~1867)、迪亞茲(1808~1876)、杜普萊(1812~1889)、杜比尼(1817~1878)、特洛楊(1810~1865)等。
拉斐爾前派
19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一個畫派。1848年英國畫家羅塞蒂·米萊司、亨特等為中心而興起的美術運動,是反抗當時學院派藝術的革新運動。因認為真正(宗教)藝術存在於拉斐爾之前,企圖發揚拉斐爾以前的藝術來挽救英國繪畫而得名。並得到藝術批評家羅斯金的支持。它主張繪畫應起宗教道德教育作用,題材應以聖經故事及富於基督教思想的文學作品為主,忠實地反映主題,描繪對象。代表畫家有羅塞蒂(1828~1882)、亨特(1827~1910)、密萊斯(1829~1896)等。隨後還出現了進一步把藝術變成理想的說教的「新拉斐爾前派」。代表畫家有布·瓊斯(1833~1898)、莫里斯(1834~1896)、克萊因(1845~1915)。這一畫派的畫風審慎而細致,用色較清新,反對學院派的陳規。這一藝術的革新運動,至19世紀末葉消失。
橋派
20世紀初德國表現派的一個組織。1905年在德勒斯登組成,創立者基爾比納(ErnstLrdwigKirchner,1880~1938)、海格爾(ErichHeckel,1883)、施米特·羅特夫(KariSchmidt-Rottiuff,1884~)等。他們都是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建築科學生,因熱心繪畫而聚合在一起,年少氣銳反對當時受印象主義影響的分離派,受到民間藝術、原始藝術的啟發,並受梵谷、孟克畫風的影響。他們強調繪畫必須表現畫家內在的自我,有些作品帶有象徵主義傾向。1906年邀請諾爾德、佩比修坦因(MaxPechstein1881~1955)加入為會員。1908年梵鄧肯加入。橋派活動至1913年,因彼此不和而解散。但是,這個運動卻成為表現主義的端緒,感動年輕一代的畫家。
歐爾飛派
由希臘神話中的音樂名手歐爾飛(Onpheus)之名而來,立體派的指導者詩人阿波里內爾,對德洛涅在1911年開始的新畫風,而稱為「立體主義的歐爾飛」。德洛涅原是立體派的一個分派「SectionDOr」,畫風脫離說明式的形象,進入純粹的立體主義方向,而企求憑想像與本能去創作,以抽象的形與色,組成律動感,在音樂的韻律與構成中,表現速度感與運動現象,等於結合立體派與未來派的一些要素。此派的代表者有:德洛涅、畢卡匹亞、克普卡等。
巴黎派
泛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活躍在巴黎的一群國際畫家。如義大利畫家莫迪利亞尼(AmedeoModigliani)、荷蘭畫家梵·鄧肯(CorneliusVanDongen)、俄國畫家史丁(ChaimeSoutine)、波蘭畫家基斯林格(MoiseKisling)、保加利亞畫家巴斯金(JnlesPascin)、夏卡爾(MarcChagall)及日本畫家藤田嗣治。20世紀初葉到第二次大戰前,法國繪畫的發展與這群外國畫家有很大關連。他們活動於巴黎畫壇,每個人的藝術體質仍潛流著地域傳統、並富有個性與情感,畫風獨樹一格。
達達派
1920年代歐洲各大都市興起的繪畫、雕刻和文學上的反抗運動。「達達」一詞的由來,原是札拉(TristanTzara)、巴爾(HugoBail)與希森白克(RichardHiilsenbeck)在法語詞偶爾發現dada一詞,他們即以此語作為反抗既成藝術運動的稱呼。1916年5月他們在自己發行的達達派雜志上首用此語。此派的興起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般人對人類希望的幻滅、產生虛無主義的哲學思想的背景下。達達派是對藝術傳統中所認為神聖的東西的一種抗議,它憤世嫉俗,對一切傳統價值都加以貶抑。此派的作品可說是幻想的、象徵的、嘲諷的,也是無定形的構成,採用一些藝術家普遍都不使用的材料。達達派先出現在瑞士的蘇黎世,後來發展到德國和法國,一直到1924年導致超現實主義的產生。代表人物除上述幾人外,尚有杜象、阿爾普、曼雷伊、艾倫斯特、修維達士、李比達等。60年代美國又出現了藝術趨向一新達達主義。杜象指出新達達主義是達達主義的死灰復燃,因為此派藝術家採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通俗物品來構成藝術品,將達達主義的觀念更推向極致。
形而上畫派
義大利近代繪畫的一支流派。基里訶(GiorgiodeChirico1888~1978)是此畫派的開創者。他說:「真正的藝術,應該是更完整、更深奧而復雜的,換言之,就是形而上學的藝術。」此即形而上繪畫名稱的由來。基里訶在1915年從巴黎回到義大利後,開始作畫,他愛好以人體模型、器具、幾何體組合成的畫面,追求形而上形態的特質,描繪謎樣的孤獨空間,在作品中牽引著夢幻與現實的觀念。形而上繪畫流行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5年(1915~1920),但它確實是與超現實主義有著關連,甚至有人說形而上繪畫是超現實主義的雛型。除了基里訶外,莫朗迪(GiorgioMorandi1890~1964)也是代表畫家。
抽象表現派
亦稱「紐約畫派」。(AbstractExpressionism)。從20世紀40年代紐約的抽象畫派運動發展而來,獨立於歐洲畫派之外,具有影響力的第一個美國畫派。亦稱「紐約畫派」(TheNewYorkSchool)或「行動畫派」(ActionPainting)。抽象表現一詞,原是德國批評家霍洛吉(OswaldHerog),在1919年時用來稱呼康丁斯基1910年代所作的主觀表現繪畫。到1944年,美國批評家詹尼士(SidneyJamis),首次以「抽象表現主義」稱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戰後所崛起的一群美國年輕的抽象畫家。這群畫家包括:帕洛克(JacbsonPollock1912~1956)、杜庫寧(WillemdeKooning1904~)、高爾基(ArshileGorky1904~1948)、馬查威爾(RobertMatherwell1915~)、葛特萊布(AdoiphGottlieb)、羅斯柯(MarkRothko1903~1970)、克萊因(FranzKline1911~1962)等人。後來,他們都成為抽象表現派代表畫家。美國批評家哈羅德·羅塞堡(HaoldRosenberg)認為這群美國畫家的創作,只是行動的結果,所以他把這種繪畫命名為「行動繪畫」。又因為他們都以紐約為活動的據點,而且在精神上也有共通的特點,因此又稱為「紐約畫派」。此派繪畫特點是使用巨大的畫布,畫面的任何部分都被認為同等重要,即構圖是沒有中心的滿篇幅;以線條、痕跡、斑點為符號去表現作者主觀的意識,展示出筆觸和質感,以及強烈的動作效果;利用作畫過程中的偶發事故,表現作者和作品間直接和意想不到的關系。這種注重內在心理表現的抽象藝術,促成美國現代繪畫第一次獲得世界繪畫領導權。
移動派
譯「巡迴展覽畫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俄國一批現實主義畫家組成的藝術團體,以在俄國各大城市進行美術展覽活動而著名。認為寫實繪畫要關注社會問題。他們在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等革命民主主義美學觀點指導下進行創作。有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農權制度的殘余及反映俄國人民的生活。創始人和領導是克拉姆斯柯依和彼羅夫,代表畫家還有列賓、蘇里科夫等。他們的作品對我國繪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野獸派
也稱作「野獸主義」,法國現代畫派之一。20世紀初葉法國興起的繪畫運動。1905年馬蒂斯等青年畫家參加「秋季沙龍」,批評家沃克塞爾指著被這群青年畫家作品包圍的雕刻家馬爾克所作的一件近於杜納得勒風格的學院派雕刻《小孩頭像》帶譏諷的口吻說:「看!一群野獸里的杜納得勒。」這句「野獸」的稱呼,便被一般人用來稱呼這群青年畫家。野獸派的歷史很短,1907即已達到頂點。他們強調繪畫要表現主觀感受,多用大色塊和線條構成誇張變形的形象,以求得單純化的裝飾效果。此派的名稱後改為「巴黎畫派。」其畫風和技法因人也各不相同。代表畫家有杜菲、馬蒂斯、德朗、盧奧、馬爾肯、凡鄧肯、甫拉曼克等。
超現實主義
1924~1929年法國作家布魯東(Breton)在巴黎先後發表兩次「超現實主義者宣言」,之後產生了超現實主義畫派,曾在倫敦、巴黎舉行畫展。此派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受到精神分析學影響,認為「下意認的領域」,包括夢境、幻覺、本能是創作的源泉,否定文藝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基本規律,反對美術上的一切傳統觀念。表現在藝術上則是潛意識中的世界,將生與死、過去與未來、真實和幻覺等在所謂「絕對的現實」的探索中統一起來,完全違反正常的思維規律。代表畫家有米羅、達利、馬松、艾倫斯特等。後來從繪畫、文學上的運動,影響到戲劇、攝影、電影、建築、雕刻和商業美術。
在致力於追求純藝術的現代派畫家看來,傳統繪畫攙雜太多的「非藝術的雜質」。實際上,西方傳統繪畫並不是不講藝術,只不過是在講究藝術性的同時,兼顧著諸多非藝術性的方面。這大概就是傳統繪畫區別於現代派繪畫的重要標志。傳統繪畫在藝術上的這種不純粹性,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西方傳統畫與現代繪畫差異,還反映在對於所謂再現的不同態度上。對於傳統繪畫來說,再現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說是西方傳統繪畫的基本目標。雖然相對於現代繪畫而言,西方傳統繪畫以「再現性」為其主要特徵,但是這種再現絕非對自然一成不變的描摹,這種寫實帶有濃厚的風格特色:時代的、民族的,以及藝術家個人的風格特色。

Ⅲ 中國著名的美術大師有哪些

1、趙惠民

趙惠民,藝名為趙壁,浙江紹興人,生於1922年,卒寸年。1959年被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會員,曾任景召鎮市政協常委,景德鎮市美協理事。

趙惠民從藝近60年,創作成果豐碩。他的瓷畫作品,多次選送國外展覽,屢獲國家和地方獎勵,有些還被中外工藝品館藏單位收藏。

1990年,他曾往北京專門為各友好國家領袖人物繪制肖像瓷畫,享譽京華。1975年,他為景德鎮市宇宙瓷廠裝飾設計《十二金釵》彩盤,由美國布萊德福特公司彩盤交換中心包銷,並由該公司包銷,批量進入歐美市場,所創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1990年;趙惠民應"彩盤中心"之瀲,前往美國考察陶瓷藝術和觀光。

趙惠民的作品先後發表於《景德鎮陶瓷》、《陶瓷美術》、《景德鎮陶瓷藝術名人錄》。《人民中國》美國出版的"藝術名人 名作"畫冊先後撰文和刊發圖片評介他的作品特色和藝術成就。

2、楊剛

楊剛,男,苗族,畫名:楊寅,人有「墨虎」之稱。1963年元月出生於湖南湘西,中共黨員,政協委員,畢業於北京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湘西州楊剛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省文本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建築工程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

多年以來,他憑借自己執著的性格、真誠的品質和絕佳的技藝,在繪畫與創新的領域中頻奏凱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譽滿神州大地,深深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在我國繪畫的事業上做出了強有力的貢獻,作品深入淺出,曾多次入選於中國和國際書畫藝術精品展。並在世界華商藝術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同時頒發了精緻的獎牌、獎杯與銅質證書。且分別被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紐西蘭等地的名人專家進行收集與珍藏。

且有眾多作品分別被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紐西蘭、義大利、土耳其等地的名人專家收集與珍藏。

3、李進

男,藝名李峻男,漢族。1940年3月出生於景德鎮。1960年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從師名家王大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工藝精著稱。他擅長動物。

現任中國輕工局陶瓷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世人稱道他的人物瓷畫"件件是精品"。

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頌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李進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研究,師從「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藝鍥而不舍。

他擅長陶瓷裝飾人物,兼工花鳥、動物。多次獲國家級一等獎獎勵。作品多為海內外收藏家收藏,多件作品發表在《中國陶瓷》、《收藏天地》等雜志書冊。傳略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 錄》和《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書典 。

4、常宗林

常宗林,山東淄博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淄博市第十屆政協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刻專委會副秘書長、淄博常宗林篆刻藝術研究院院長、硯銘文化非遺項目傳承人。工書法、篆刻,精瓷刻和硯銘雕刻技藝。

代表作品有瓷刻《孫子兵法》,《道德經》,《人民幣系列瓷刻》等。

5、龐建新

龐建新,字念森,1958年生於上海,山東臨沂人。他自幼喜歡書畫雕刻,有極強的美術功底,中學時就用核桃雕刻出獲獎作品「核舟記」獲得全國性獎項。

在近四十年的玉雕生涯中,龐建新先生對中國玉雕事業兢兢業業,曾協助劉忠榮和張迎堯兩位大師撰寫學術論文,並且指導和培養了很多現今青年一代的玉雕新秀,在業界受到一致的認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歷年來作品曾獲:百花獎、神功獎、天工獎、玉龍獎等。在《中國工藝美術》雜志、上海美化生活(工美)雜志,《國家藝術》雜志,發表過多篇玉雕論文。

Ⅳ 有名的藝術家都有誰(畫畫的)

齊白石
純粹以中國文化為底蘊,厚積生活,洞察萬象,千錘百煉之後躍出藩籬,以絕大心膽開一代風氣。筆墨極精妙且簡練,平淡天成,把握住「意象」之最佳分寸,融至「俗」為至雅,化腐朽為神奇。故首屈一指。
黃賓虹
窮究千古翰墨精華,以至純華夏文人風骨暗合四海皆然之「道」、「法」。畫作似兵家野戰,於極亂極放縱中顯至精至一之鐵律。胸藏造化,神馳八荒;汪洋恣肆,變幻莫測。補美中不足之宇宙,立獨步古今之畫格。唯人間氣略遜白石,是以居次。
潘天壽
一指禪功,構成莫可搖撼半分之玄色神殿。筆扛九鼎,力挽萬牛;壯采雄姿,不可一世。揮布黑白以疊奇兀,抹化險怪竟成平川。上凌漢唐,下啟百代,堂堂正氣,驚世駭俗。是古今最具翰墨丹青本等工力者。然正因畫中人力奮成之感壓過其「彷彿天成」之趣,故爾當居齊、黃二老之後。
張大千
如川江在峽束澗深之河床中百轉千回後奔出夔門而後鋪天蓋地湧入大海:精研古今中外之藝,廣納雅俗文野之法,徘徊日久,蓄勢至深,一朝噴薄,撼天動地。中年之前雖已享極高畫名,作品其實尚在芸芸之中;唯晚年之「潑墨潑彩」,大氣磅礴,奇幻淵穆,不僅與向來之自我判若兩人,亦真與「五百年來第一人」之譽庶幾相稱。論其氣魄威名,似應為「四絕」之首,然細品其畢生之作,雖求「天成」而「人為」之感確更甚於天壽,且其悠長之回味亦稍次於以上三人,故名列第四。

陳子庄 傅抱石 徐悲鴻 李可染 林風眠
吳冠中 吳作人 石 魯 李苦禪 豐子愷
陳子庄
古論「外師造化,中發心源」之絕妙注釋。以純粹中國墨客之筆直抒道地中國文人之胸臆,落筆有形,有神,有意,有趣。更有無限廣闊之生活濃縮和無比深厚之歷史積淀。生命之形骸似已與筆墨之形式合二為一;八面出鋒之筆端,如同出魂之竅,恍然幻化作一塊塊有如嬰孩心田般純潔之凈土,--且源源不斷、永無衰竭。尺幅至小、用材至陋、技法至簡同氣魄至大、墨彩至精、內涵至豐形成奇異對照,並為其基本特質。以純正「寫」筆為當代真山真水開出一條可取之路而發揚光大賓虹,從而與白石、天壽等人新花鳥草蟲相對應,是其對畫道主要貢獻。因之列為神品第一。
傅抱石 以透闢之靈性,闡發綿綿不盡之幽情,若以畫對詩,則活脫脫恰似篇篇「楚辭」。其思細密清雅,學養渾涵豐厚,為畫, 自然格致入微,游戲三昧。作品於高古雅澹中顯露出一種現代文士對歷史與理想沉靜的感悟。筆力雄放不失精緻;彩墨蒼潤,更見滿紙光輝。西法對天宇萬物的觀照,不露痕跡地融入東方式的模糊混沌感覺之內。柔美悠長之韻味,舉世罕有其匹。精純典雅的完美感本在子庄之上,但就藝術首先應是藝術家自我生命本質之強烈表現這一角度而言,則顯然已遜子庄一籌,是以列居第二。

Ⅳ 我們國家畫畫藝術家誰最出名

暈,你問的是在我國家喻戶曉的畫家?還是中國畫家中誰出名?是在世的還是都包括?畫家還分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等等,你問哪個

  1. 沒有什麼最出名一說,又不是體育,沒有一二三,會有一些出名的人。在中國,老百姓最知道的畫家反倒是國外歷史上的,比如達芬奇、梵高、畢加索。

  2. 中國畫家老百姓最知道的當然是國畫家,唐伯虎、齊白石等

  3. 至於在世的,老百姓都不太清楚,我為什麼要強調老百姓,因為專業的人知道的畫家太多了,不一一舉例了。因為你首先要回答開頭的問題。

Ⅵ 世界上有名的美術家有哪些

1、達芬奇。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達芬奇的成就和貢獻回是多方面的。達答芬奇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鎮 芬奇鎮。他小時侯曾經拜佛羅基 奧為師,佛羅基奧首先讓他練習畫蛋,一畫就是幾年,然後才開始教他作畫,由於達芬奇打下了堅實的素描基礎,後來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2、梵谷。

梵谷是荷蘭人,但長年生活在法 國,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的畫家.和他 的同胞倫勃朗一樣,梵谷也喜歡為自己畫像 。

3、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個染坊主的兒子。他長期生活在故鄉,用畫筆裝飾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師提香,追求提香般絢爛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般結實的形體是他的目標。

Ⅶ 全球知名藝術家網站著名繪畫藝術家

全球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戴帆,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宇宙宣言」,涉及的藝術版領域包括宇宙權太空藝術、自動控制裝置藝術、生物材料、空間觀念藝術、計算機虛擬藝術、人工社會、超現實神話、園林建築、觀念攝影、海報裝置、觀念雕塑、數學繪畫、自然現象的藝術化等諸多領域 、奇異虛擬物種。

Ⅷ 美術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

2、進一步認識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在使用美術的語言上有著不同的方式,美術作品由此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徵和審美意韻。教學重點: 在於認識美術的語言,其中包括概念、內容及其形態分類。教學難點: 主要在於美術語言既是具體的、可分類的,又包含在整個美術作品之中,因而勢必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所以必須結合具體作品,調動學生以往的美術知識,通過多樣的美術作品來認識和講解。三:教具准備: 相關畫冊四:教材分析 ( A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國古代畫家吳道子和李思訓為例,說明美術家在美術語言的運用上是有差異的。 第二部分「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首先從三件具體的美術作品——五代畫家顧閎中的工筆重彩人物畫《韓熙載夜宴圖》、宋代畫家梁楷的寫意人物畫《潑墨仙人圖》和美國畫家克里福德·斯蒂爾的油畫《 1954 》開始直接的語言辨析,然後進入概念和知識的解釋,說明什麼是美術語言、美術語言所包含的內容以及三種基本的美術語言形態。 第三部分「美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語言的」,著重對具象藝術、意象藝術和抽象藝術進行具體的辨析,以使學生對這三種基本的美術語言形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B ) 作品分析 1954 (油畫, 1954 年) 克里福德·斯蒂爾(美國) 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 28.7 厘米× 335.5 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顧閎中(五代) 顧閎中( 907 — 960 )是我國五代時期南唐( 937 — 975 )的著名人物畫家,時任宮廷畫院待詔。維納斯的誕生(油畫, 1485 年) 波提切利(義大利) 桑德羅·波提切利 (1445 — 1510)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傑出畫家。早於達·芬奇 7 年出生於佛羅倫薩的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 14 歲時開始跟隨僧侶畫家利比學畫達 7 年之久。其後個人獨立作畫,多為宗教題材和古代神話故事題材,但他創作的作品如《三王韓拜》(聖經故事,約 1475 年)、《聖母頌》(聖經故事,約 1482 年),《維納斯的誕生》(神話故事,約 1485 年,一說 1482 年)、《春》(神話故事,約 1487 年)等代表作品,則是用人文主義思想,表現了充滿詩意柔情的世俗的情感與精神。在技法上重視寫實,巧妙地將人物和風景結合起來,其人體解剖和透視均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成為佛羅倫薩畫派的傑出代表。 我們從畫面中所獲得的一切感受,就是畫家用線條和色彩構成的形象所反映出來的,離開這些藝術語言,便無從獲得感知。潑墨仙人圖(中國畫) 梁楷(宋) 梁楷(生卒年不詳),祖居東平(今山東),南渡後客居錢塘(今杭州),宋寧宗嘉泰年間( 1201 — 1204 )為畫院待詔。善人物山水、鬼神道釋,亦能花鳥。他生活放縱不羈、嗜酒如命,又喜與和尚交往。傳說朝廷鑒於他在畫壇上的聲望而賜他金帶,而他卻掛帶而去,世稱「梁瘋子」。搜盡奇峰打草稿(中國畫) 石濤(清) 《搜盡奇峰打草稿》是該畫上的題款,後人以此題款作為該畫的標題。石濤在許多畫中的題款書寫的往往是自己的藝術主張。荷拉斯兄弟宣誓(油畫, 330 厘米× 425 厘米, 1784 年,巴黎盧浮宮藏) 達維特(法國) 達維特( Jacques-Louis David , 1748 — 1825 )出生在巴黎一個服飾用品商的家裡, 9 歲成為孤兒,由他的叔父比隆撫養。簪花仕女圖(絹本設色, 46 厘米× 180 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周(唐) 繁榮的唐代藝術,以人物畫為主流,一時名家輩出,周就是當時以人物畫馳名的丹青名家。周曾學張萱,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獨創了「周家樣」。這種「周家樣」突出地表現在他著名的「水月觀音」佛教造像中。除此之外,周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他表現宮廷生活和貴族仕女的題材中。《唐朝名畫錄》中將其作品評為「神品」,尤其稱贊其仕女畫是「古今冠絕」。藍馬(油畫, 1911 年) 馬克(德國) 此圖為馬克的代表作之一。畫家運用響亮的藍色描繪出幾匹不同形態的馬,形體刻畫簡潔洗練,造型雄健強壯,馬匹的輪廓呈有力的弧線,與背景的山峰的起伏和流雲的走勢形成一組活潑跌宕的流動曲線,使畫面和諧統一,宛如一首雄渾激越的協奏曲。蝦(中國畫, 1946 年) 齊白石 齊白石兼擅詩、畫、印各藝,在繪畫上則以花鳥蟲魚聞名。其花鳥畫繼承徐渭、八大、石濤、金農、吳昌碩諸家筆墨精神,又融入民間藝術清新質朴的審美趣味。他以一個農民的本色和淳樸的情懷,運用老辣生澀的筆墨,突破了傳統文人畫和民間畫工的局限,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使作品呈現出明快、清新和詼諧的趣味和生命力。尤其是他的蝦,更以筆墨洗練、形象生動見長,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走下樓梯的裸女(油畫, 147.3 厘米× 88.9 厘米, 1912 年,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路易斯和沃爾特·阿倫斯堡藏) 杜尚(法國) 杜尚( Marcel Duchamp , 1887 — 1968 )生於法國布蘭維爾附近,是西方現代藝術中最有爭議和最有影響的一個人物。他在校時天資聰穎,在各個方面均表現了對繪畫的愛好。 1913 年,杜尚的《走下樓梯的裸女》第一次在紐約的軍械庫展覽中向觀眾露面,受到了極大的攻擊,被認為是「木瓦工廠里的一場爆炸」,它得到了「一種引起公憤的成功」。這樣的攻擊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據估計,有記載的參觀者就有 25 萬人之多,人們大都是沖著這幅畫去的。紅、黑、黃、藍構成(油畫, 1922 年) 蒙德里安(荷蘭) 1920 年,風格派最有影響的畫家和理論家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 1872 — 1944 )發表了自己的著作《新造型主義》,介紹了自己的觀點和理論。他認為現代人與自然的距離已相去甚遠,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抽象。牛頓色盤(油畫, 100 厘米× 73.7 厘米, 1912 年,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路易斯和沃爾特·阿倫斯堡藏) 庫普卡(捷克) 以畢加索為首的立體主義,當時被公認為是「正統的」(或稱「原發的」、「經典的」),但根據詩人和立體主義理論家阿波利奈爾的說法,實際上它已被分化成四股力量,其中「奧爾甫斯主義」即是其中之一。奧爾甫斯( Orpheus )這個詞,法語的意思是「同時的」,奧爾甫斯主義即指描繪事物在同一時間內的不同方面,也即光與色的同時性,故又稱「奧爾甫斯立體主義」。( C )名詞解釋 明暗 明暗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即物體因受光而產生明暗上的變化。「明暗」在中國傳統中往往以「陰陽」來描述,盡管「陰陽」原本是一個哲學概念,但也可以用在美術中來指事物一明一暗或一黑一白兩個對立統一的方面。空間透視 透視是表現空間的一個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中把對象「合理」地表現出來。但在不同的文化下對透視的認識也是不同的。西方自文藝復興開始就以科學的態度來認識和研究透視,形成了自己的透視觀。它表現透視的方法一是幾何透視,即利用形體的幾何形變化來形成透視空間;二是視覺透視,即利用事物的濃淡和色彩冷暖變化來產生空間透視的感覺;三是焦點透視,即利用事物向一個中心聚焦的辦法產生透視空間。而中國的辦法就不同,中國藝術採用移動的視點,因而形成了所謂的「散點透視」,即不同事物同時出現在同一畫面之中,通過其相互關系形成透視空間。構圖 構圖就是按照藝術家的需要把一些形象安排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機的聯系,以表達藝術家的某種意圖。但是這種「安排」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規則的。在西方,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就有許多藝術家和學者對美術中的構圖進行系統研究,形成了一門構圖學,專門研究構圖對於形象呈現的作用。在中國, 20 世紀以來也逐步建立起對構圖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對中國傳統美術中的構圖的研究,形成了一批突出的成果。肌理 是造型藝術特有的美感特徵,因所用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感覺。例如油畫和中國畫的肌理就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而不同。另外在許多當代藝術作品中已有對現實中的各種材料的大量使用,就形成了各種肌理效果。它之成為美術的語言之一,就在於不同工具和材料所表現出來的美感特徵已成為藝術家進行各種情感和觀念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學反思:美術作品鑒賞中必須要了解的重要部分,教學中要利用對語文字詞句構成的關系對比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對美術作品鑒賞中,對形象藝術語言的運用分析美術作品的重要作用。教學中以美術作品中的美術語言與語文語法之間關系為引導,引起關注 --- 深入討論 --- 感悟作用 --- 理解概念。

Ⅸ 西方美術派別西方繪畫的五大流派當代藝術家作品當代油畫作品欣賞

戴帆(DAI FAN), 當代全球先鋒藝術大師之一,作品經常引起轟動效應和社會各領域的專廣泛關注 ,他的藝屬術極具沖擊性,造成最大的心理效果。他將空間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發明概念等手法,賦予空間全新的表現力和復雜性。大爆炸——「古老的張力」宇宙萬物誕生的空間;超體——飛向太陽;星球撞擊——從毀滅中誕生的空間;胚胎宇宙/宇宙生殖;黑洞漩渦——意識之謎;異骨骼——不明物質;宇宙生命的建築演化;宇宙沸騰;宇宙鏡鑒——創造不可能的世界;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圖冊;「氣」的宇宙;水星球;反饋的變種;宇宙人體建築;妖魔宇宙與時間的方向:死亡的保存與轉化。

Ⅹ 美術家的故事

徐悲鴻

江蘇省宜興縣內有條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橋名屺亭橋。徐悲鴻於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母親魯氏是位淳樸的勞動婦女。
徐悲鴻9歲起正式從父習畫,每日午飯後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還能為鄉里人寫「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13歲隨父輾轉於鄉村鎮里,賣畫為生,接濟家用。背井離鄉的日子雖然艱苦,卻豐富了徐悲鴻的閱歷,開拓了其藝術視野。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並想借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遠的徐悲鴻在20歲時再度來到上海,開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一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贊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他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藝術觀念影響下,他對只重筆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貶薄,認為只有唐代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五代黃筌,北宋李成、范寬等人的寫實繪畫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為的支持下,他觀摩各種名碑古拓,潛心臨摹《經石峪》、《爨龍顏碑》、《張猛龍碑》、《石門銘》等,深得北碑真髓,書法得以長進。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蘊藉朴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旅歐深造 孜孜不倦
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深深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悲鴻每日樂此不疲地進行西洋畫的基本功訓練,上午在巴黎美術學校學習,下午去敘里昂研究所畫模特兒,有時還抽空去觀摩各種展覽會。此期間他有幸結識了著名畫家柯羅的弟子藝術大師達仰,每星期日攜畫到達仰畫室求教。達仰「勿慕時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畫的藝術思想對他影響較大,使得他沒有追隨當時法國日漸興盛的現代派畫風,而是踏踏實實地鑽研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學院派藝術,在繼承古典藝術嚴謹完美的造型特點的同時,掌握了嫻熟的繪畫技巧。留學4年之後,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達到可與歐洲同時期的藝術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由於北洋政府一度中斷學費,徐悲鴻被迫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在那裡,徐悲鴻仍然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到博物館臨摹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並且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各種動物,以提高自己的寫生能力。
當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便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他抓緊每一寸時光,在名師們正規而系統的訓練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鑽研下,繪畫水平日漸提高,創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體、風景為主題的優秀的素描、油畫作品,如《撫貓人像》、《持棍老人》、《自畫像》等。
徐悲鴻在旅歐的最後階段還先後走訪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義大利的米蘭、佛羅倫薩、羅馬及瑞士等地。美麗的異國風光令他陶醉,歐洲繪畫大師們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淺。長達8年的旅歐生涯,塑就了他此後一生的審美意趣、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
技融中西 名垂畫史
學有所成的徐悲鴻在32歲這一年回到中國,開始在國內投身於美術教育工作,發展自己的藝術事業。他參與了田漢、歐陽予倩組織的「南國社」,積極倡導「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國精神」。他陸續創作出取材於歷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繪畫,這些畫作借古喻今,觀者從中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畫家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真摯之情。1931年日軍侵華加劇,民族危亡之際,徐悲鴻創作了希望國家重視和招納人才的國畫《九方皋》;1933年創作了油畫《徯我後》,表達苦難民眾對賢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國畫《愚公移山》,贊譽中國民眾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奪取抗日最後勝利的頑強意志。除此之外,還創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貧婦》等現實題材,《灕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題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動物題材的作品。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在擔任政務、行政工作的同時,仍筆耕不輟地進行創作,滿腔熱情地描繪新中國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為戰斗英雄畫像,到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為勞模、民工畫像,搜集一點一滴反映新中國建設的素材。不幸的是,這一切藝術活動因畫家過早地離開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鴻的作品,無論是油畫、國畫還是素描,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他在油畫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義的光與色的表現與古典主義嚴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結合。在早期中國油畫家中,傑出者首推徐悲鴻。在素描方面,徐悲鴻成績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繪畫訓練的習作,為他的國畫和油畫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又是具有欣賞和研究價值的藝術品。其一生中,僅畫人體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鴻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很深厚。他是國畫創新的藝術實踐者,在繼承傳統繪畫的基礎上第一個把歐洲古典現實主義的技法融入到國畫創作中,創制了富有時代感的新國畫。以人們熟知的畫家的馬畫為例,從這類作品中既能欣賞到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造型和筆墨之美,又能觀察到物象局部的體面造型和光影明暗。
徐悲鴻憑藉著他的天才智慧、堅毅的精神和畢生的努力,成為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少有的能夠全面掌握東西方繪畫技法的藝術大師。

1、達·芬奇畫蛋
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塑家韋羅基奧的作坊當學徒。
達·芬奇來到作坊以後,老師韋羅基奧就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認為老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老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
達·芬奇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完成《基督受洗》
達·芬奇:基督受洗關於《基督受洗》的創作,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來韋羅基奧受聖薩爾賓諾教堂的委託繪制《基督受洗》,全畫的人物雖已畫完,但是還剩下背景沒有畫,根據規定本應在一年前完成任務,因此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韋羅基奧心須在復活節前交畫,否則受罰。這時離復活節僅七天了,可是韋羅基奧又不願敷衍了事,他決定帶著達·芬奇去希莫尼湖寫生,然後再畫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韋羅基奧受寒感冒,高燒不止。
由於任務緊迫,韋羅基奧只好命自己得意的門生達·芬奇來畫背景。達·芬奇寫生完畢,趕回佛羅倫薩,反復琢磨體會老師的創作意圖,模仿老師的畫風,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全畫。第二天早晨,當達·芬奇揭開畫布時,他驚呆了。
原來,老師以達·芬奇作模特兒畫的那個手捧聖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師兄們刮掉了。他感到事態非常嚴重,時間又緊迫,他下定決心,不辜負老師的委託,為了維護老師的榮譽,他當機立斷,自己動手來補畫這個天使。他找出老師原來的畫稿,以自己為模特兒,對著鏡子,重畫捧衣天使。韋羅基奧康復歸來,看到《基督受洗》時,激動萬分,他伸出雙手緊緊抱住達·芬奇的肩膀興奮地說:「它是如此的完美,看來我以後只能去拿雕刻刀了。」從此達·芬奇聲名鵲起,成為佛羅倫薩有名的畫家了。

熱點內容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