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的藝術特徵
1. 藝術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拓展資料: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2. 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所謂形象性,是指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生動、具體、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藝術形象。普列漢諾夫曾經講過,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並非抽象的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這就是藝術的最主要的特點」。各個具體的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繪畫、雕塑、攝影、書法等塑造視覺形象,音樂塑造聽覺形象,戲劇、影視塑造綜合形象,語言藝術塑造不能直接感受到的文學形象等。但無論如何,形象性是任何藝術種類都不可缺少的,是藝術美的基本特徵。
2、主體性
藝術美還有一個基本點征,就是主體性。如前所述,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決定了藝術美必然具有主體性的特徵。毫無疑問,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生活並反映現實生活,但是,這種反映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情感,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所以,主體性作為藝術美的基本特徵之一,不但體現在藝術創作上,而且體現在藝術欣賞中。
3、審美性
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看,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它必須是人類藝術生產的產品;其二,它必須具有審美價值,即審美性。正是這兩點,使得藝術品和其他一切非藝術品區分開來,也使得藝術美與自然美區分開來。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 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
3. 繪畫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繪畫藝術具有以下主要的特點:
1、二維空間上創造出三維空間
繪畫是在二維空間上,依靠明暗和形象結構表現物象的凹凸,造成立體幻象,令觀者感到物、象是立體的。並通過物象大小、遮擋關系、透視變化和色彩變化、虛實等手法,造成深遠的空間效果。
2、不同畫種的藝術美
各種繪畫因工具材料和技法等因素,形成各畫種獨特的藝術趣味和畫家駕馭藝術語言的功力美感。中國寫意畫,是利用宣紙吸水的敏感性和洇暈墨色的藝術效果,講究線條要有力透紙背的力度美,用墨具有變化和厚重感,筆墨構成氣韻生動。
油畫,講究色彩要有渾厚、凝重和豐富、和諧的美感。版畫講究「刀味」、「木味」等和印製的美感。水彩畫講究水、色彩和筆法形成的明快、清麗、水分豐潤的藝術美。
(3)美術的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繪畫文化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以漢族為主、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畫家和匠師,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採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中國繪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岩畫,原始繪畫技巧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亦能抓注主要特徵,用以表達先民的信仰、願望以及對於生活的美化裝飾。
先秦繪畫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記載,如周代宮、明堂、廟祠中的歷史人物、戰國漆器、青銅器紋飾,楚國出土帛畫等,都己達到較高的水平。
秦漢王朝是中國早期歷史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大國,疆域遼闊,國勢強盛,絲綢之路溝通著中外藝術交流,繪畫藝術空前發展與繁榮。
尤其是漢代盛行厚葬之風,其墓室壁畫及畫像磚畫像石以及隨葬帛畫,生動塑造了現實、歷史、神話人物形象,具有動態性、情節性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畫風往往氣魄宏大,筆勢流動,既有粗獷豪放,又有細密瑰麗,內容豐富博雜,形式多姿多彩。
4. 美術的藝術特徵(魅力),800字
真善美的審美特性
「民間美術通常把現實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為自己的審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願和要求作為審美判斷和審美選擇的標准,將征服客觀世界、改造世界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和理想訴諸審美形式。」民間美術中的許多藝術形象和形式正是現代藝術家夢寐以求的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民間美術包含著精英藝術家創立的評判藝術標準的真、善、美,且達到至高無上的統一。「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現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國語·楚語》中石:「大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可知美即是無害,這不僅體現勞動人民美好的心願,也是民間美術的「美」的另一種含義。民間創作的盡美意識是非常鮮明強烈的。對於『美』的深層內涵,創作者自身不一定有思維的自覺,因為它是天然自在,不容反省的,這就是美與善在本體意識中未經分裂的原始統一。通過長久的文化積淀和民族審美心理調試,真善美自然而然地統一在民間美術之中。民間美術對於至善的追求誕生於人們對生命生存的渴求與對祥和世界的殷切嚮往之中。這是其力量的源泉。以人為本,以善為價位取向,決定了它不是對客觀世界牽強附會的描述,沒有自以為是的說教,沒有無比晦澀的觀念。民間社會所有的祝願,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幸福都寄託在其中。「真」與「善」為民間美術的「美」提供了保證。民間藝人與民間社會「對美的要求並非是刻意的,對於『美』的深層內涵,創作者自身不一定有思維的自覺,因為它是天然自在,不容反省的,這就是『美』與『善,在本體意識中未經分裂的原始統一。」他們通過直覺把握了美的意味。在求善中抵達了真,真與善的統一中浮現了美,而美又啟示真,存儲了善,真與善統一在富有情味和憧憬的和諧心境之中。
5. 現代美術藝術特徵是什麼啊
關於現代主義繪畫,美術史論家是這樣下定義的,指20世紀以來具有前衛特色,與傳統藝術分道揚鑣的各種美術流派和思潮的繪畫藝術,如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流派眾多、復雜多樣。現代主義繪畫的藝術特特徵是什麼呢?茲分析如下:
特徵一:繪畫的表現形式從具象轉變為抽象或意象
現代主義繪畫與傳統繪畫相比有相當大的區別,以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和德拉克洛瓦的《希奧島的屠殺》為例。前者是現代主義繪畫立體主義的代表作,後者是傳統繪畫浪漫主義的精典作品,兩幅繪畫同樣都是表現戰爭題材,但是從作品的表現形式來看,卻是大相徑庭。《希奧島的屠殺》運用了明暗造型的方法,真實地刻畫了耀武揚威的侵略者和倒在血泊中絕望掙扎的孤立無助的受壓迫者的殘狀,是具象的畫面。而《格爾尼卡》的畫面滿是單純的幾何形和游動的曲線,相互交錯、拼帖成近似於抽象的牛頭、馬頭及一些肢離破碎的婦女、兒童,帶有平面的裝飾性特點,是半抽象的畫面。由此可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之一是,繪畫的表現形式從具象轉變為抽象或意象。畢加索為什麼不用寫實的手法來表現呢?他眼睛裡所看到的德國法西斯轟炸西班牙小鎮的景象顯然不是象他畫中所描繪的那個樣子,那他為什麼要進行變形呢?其實只要懂得和理解中國寫意文人畫的人,是很容易理解這一點的。中國寫意畫的最高境界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家常畫的「梅蘭竹菊」等,就與自然界的花卉植物不一樣,其中賦予了畫家的主觀情感和人格化的東西。如中國明代畫家徐渭的《墨葡萄圖》,那狂草般的筆法,水墨淋漓的效果,更多 的表現了筆墨韻味和畫家的心態,即通過變形的葡萄發泄出了畫家心中的郁悶之氣,是畫家仕途不得志和對當時明朝黑暗政治感到悲觀失望的一種心情寫照。那點點墨跡哪裡是畫,分明就是徐渭的淚跡。這就是中國寫意畫的特點――「借物抒情」。我們既然能理解徐渭的《墨葡萄圖》,也就不難理解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了。
特徵二:由再現客觀世界轉變為表現主觀世界
《格爾尼卡》正是以象徵性的手法、變形的形體和灰暗的色調,表現了戰爭的罪惡和災難的悲劇。畫面中牛頭是法西斯殘暴的象徵,肢離破碎的人體是人民殘遭迫害的殘狀,畫面上方的燈泡一樣的眼睛則是對法西斯暴行的揭露。那變形的形體相互交錯、拼貼組成了一種混亂的視覺效果和殘暴恐怖的氣氛,而這正是戰爭在畢加索腦海中的一種主觀反映,畢加索正是通過這些極度誇張、變形的圖式,表達了他對德國法西斯暴行的強烈仇恨。由此可見,現代主義繪畫的特徵之二,就是從傳統繪畫的再現客觀世界轉變為表現主觀世界。而這一點正與中國寫意畫的特點不謀而合,畫家不再以畫得與客觀世界逼真肖似為目的,而是以被描繪的對象為媒介,表現自己的情感、觀念、思想等主觀世界,將客觀對象按照主觀意圖進行變形或抽象化處理。
6. 藝術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藝術的基本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7. 簡述美術的基本特徵
一:在平面上創造立體空間
二:繪畫種類很多,但總的來說就是了兩類 寫實性繪畫 和表現性繪畫
三:不同畫種的藝術美。主要是由於各個畫種的工具材料,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各自具有不同的美感。
四:構圖是繪畫的基礎
①賓主關系明確,位置安排得當
②構圖結構形式與內容相統一。
③色彩與表現內容的統一。
④構圖要符合形式美法則,給人以形式美感
8. 美術的基本特徵
我下面給你介紹的地方里有一些關於美術的記錄片.bbc的.如果你英語好可以看看
在我的「用戶資料=>個人簡介」里有個網址。那裡是我美術方面的資料庫,你可以找你想要的資料或教程。你也可以直接在那裡的留言板上向我提問或留言。有問必答
9. 美術的藝術特點
美術的特點分為很多個時期,據我所知就有文藝復興時期,哥特時期回,巴洛克時期,洛可可答時期,新古典主義等,美術這樣東西不可以泛泛而談,要分得很細的。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指占據一定空間、具有可視形象以供欣賞的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中國還包括書法和篆刻藝術。「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也稱「造型藝術」
10. 美術的特徵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廣泛了!如果只是片面的回答,體現不了它的美術的靈魂!
例如:民間美術,古埃及美術,基督教美術,中國山水畫美術,時尚美術等這些都有它的基本特徵存在
簡單的理解下:
一是造型性,二是靜止性。
塑造形體是美術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美術的主要功能就是刻畫事物的外部形態,而塑造形體就是為了很好的表現各種事物的外部形態,是畫面達到一種更好的直觀效果。這就是美術這一藝術門類的巨大優勢,使人們從視覺上獲得更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