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眾心成城文言文

眾心成城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7:29:11

『壹』 眾心成城文言文翻譯

景王不聽勸諫,終於鑄造了大鍾。景王二十四年,大鍾鑄成,樂工報告說樂音和諧。景版王告訴伶州鴆說:「權鍾聲不還是和諧了嗎。」伶州鳩答道:「陛下不明瞭其中的緣故。」景王說:「為什麼呢?」伶州鳩說:「君王製作樂器,百姓非常高興,這才是和諧。現在化費了財物而民眾疲憊,無不怨恨,臣不認為這是和諧。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說:『大家的志向可以成為城池,大家的說法可以把金子溶化』。三年裡面耗費錢財的事情做了兩件,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景王說:「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二十五年,景王去世,大鍾所奏的音聲不和諧。

『貳』 文言文 眾心成城 的翻譯

〔譯文〕 -二十三年,周景王為了鑄造無射樂鍾而打算先造個大的林鍾樂鍾。單穆公說:「不行啊。鑄造大錢已經奪去了民眾的資財,又要鑄大鍾來加重民眾的負擔。如果民眾的積蓄都被奪走,又加重他們的負擔,他們怎麼活下去?鍾不過是用來奏樂的,如果無射按大林鍾這樣的大鍾來造,耳朵無法聽到它的聲音。鍾聲是讓耳朵聽的,耳朵聽不見,就不算鍾聲了。猶如眼睛看不清楚的東西,不能硬讓眼睛去看。眼睛所能觀察的范圍,不過幾尺之間;其所能分辨的顏色,也不過一兩丈的距離。耳朵所能聽到的和聲在清音與濁音之間;其所能分辨的清、濁之音,不超過個人的能力所及。所以先王鑄造樂鍾,大小不超過樂音的標准,重量不超過一百二十斤。音律、長度、容量、重量都因此確定,錙銖分寸、斤兩丈尺的單位都由此產生。所以,聖人對此十分慎重。現在陛下所鑄造的鍾,耳朵無法聽到聲音,大小不符合規制,鍾聲中聽不出和聲,規格上不能成為標准,既無益於樂又浪費民眾財產,那有什麼用呢?---

-「樂音不過是讓耳朵能聽見,美物不過是讓眼睛能看到。如果樂音聽起來震耳欲聾,美物看起來眼花繚亂,還有什麼比這更糟的呢。耳朵和眼睛是心靈的樞紐,所以必須聽和諧之音而看正當之物。所聽和諧才能耳聰,所看正當才能目明。耳聰才能言語動聽,目明才能德行磊落。言語動聽而德行磊落,才能思慮純正。用這些來對待民眾,民眾才心悅誠服地感恩戴德,就能歸附於君王。君王有民眾的擁護來建功立業,因而能事無不成、求無不得,於是才能講求音樂。耳聽和諧之音而口說動聽之言,以此來制訂法令頒布於民眾,並用度、量來規范,民眾就會忘我勞作,不怠惰地服從,不走樣地完成事務,這是音樂所起的最大作用。口嘗味道而耳聽聲音,聲音和味道產生精氣。精氣在口為言語,在眼為視覺。言語用來申明號令,視覺用來觀時導行。用號令來修明政事,用行動來增殖財富。政治清明而財富增加,這是音樂所起的最大作用。如果視聽不和諧,出現耳鳴眼花,味入於口就不會精美,味不精美則精氣渙散,精氣渙散則無法和諧。於是就會有狂亂背理的言論,有胡塗混亂的看法,有錯亂不定的號令,有謬誤邪惡的准則,發布的政令失掉信用,刑法政事混亂不堪,行動違背季節,百姓失去依據而不知該如何出力,各自都有離散之心。君王失去了民眾,要做的完不成,要求的得不到,那還怎麼能愉悅快樂呢?陛下在三年之中就做了二件使民眾離心的事,國家可就危險了。」---

-景王不聽勸阻,去問樂官伶州鳩。伶州鳩答道:「臣的職責無法知道這些。臣聽說,琴瑟宜於演奏宮調,樂鍾宜於演奏羽調,磬石宜於演奏角調,笙簫是取其音聲悠揚,樂音低弘不逾越宮聲,尖細的不超過羽聲。宮聲,是樂音的主音,由它依次到羽聲。聖人保有音樂而珍惜生財,資財用來置備器用,音樂用來增殖財富,所以質重的樂器演奏尖細的音聲,質輕的樂器演奏低弘的音聲。因而樂鍾宜於演奏羽調,磬石宜於演奏角調,塤缶琴瑟宜於演奏宮調,笙簫取其音聲悠揚,鼓柷則音聲不變。---

-「施政就像奏樂,奏樂要求和諧,和諧要求均平。五音用來和諧樂調,十二律用來均平音聲。鍾磬奏出樂音,琴瑟笙簫衍成曲調,詩句用以表達,歌聲用以詠唱,笙竽發出和聲,塤缶加以裝飾,鼓柷規范節拍。各種樂器都能發揮作用稱為樂極,所發出的聲響匯集在一起稱為樂音,樂音和諧相應稱為和,高低音聲不相干擾稱為平。就像這樣,用金屬鑄成鍾,把石磨成磬,組合絲木為琴瑟,穿鑿匏竹為笙簫,用鼓聲調節而演奏起來,以與八方之風相應。於是陰氣不郁積,陽氣不散亂,陰陽有次序,風雨按時降,福祉頻臨,民眾多利,品物齊備而樂音和諧,上下逸樂,這就叫樂正。現在尖細的音聲越過了主音而干擾了樂律,耗費過度而損害了財用,樂律受到干擾而財用感到缺乏就有害於音樂。無射尖細的音聲為大林鍾低弘的音聲所抑制凌掩,不能動聽入耳,就不是和諧。聽起來低沉迂遠,就不是均平。既干擾樂律使財用缺乏,其音聲又不和諧均平,就不是樂官所能管轄的了。---

-「有和諧均平的音聲,便有繁衍增殖的財物。於是表達它的詩句符合道德,詠唱它的歌聲符合音律,道德和音律都沒有差池,用來溝通神人,神靈因此而安寧,百姓因此而順從。如果耗費財物、疲憊民眾來放縱個人的淫慾之心,入耳之音既不和諧,所奏之樂又不合法度,不僅無益於教化,而且離散民眾、激怒神靈,這就不是臣所得知的事了。」---

-景王不聽勸諫,終於鑄造了大鍾。景王二十四年,大鍾鑄成,樂工報告說樂音和諧。景王告訴伶州鴆說:「鍾聲不還是和諧了嗎。」伶州鳩答道:「陛下不明了其中的緣故。」景王說:「為什麼呢?」伶州鳩說:「君王製作樂器,百姓非常高興,這才是和諧。現在化費了財物而民眾疲憊,無不怨恨,臣不認為這是和諧。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說:『眾志成城,眾口鑠金』。三年裡面耗費錢財的事情做了兩件,恐怕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景王說:「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二十五年,景王去世,大鍾所奏的音聲不和諧。---

『叄』 說明必須要多人協作才能更好地治理內部的 古文 怎麼說

戮力同心
【解釋】:戮力:並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

【出自】:《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眾志成城
【解釋】: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自】:《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眾擎易舉
【解釋】:擎:往上托。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出自】:明·張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蓋眾擎易舉,獨力難支。」

『肆』 形容「完美的合作」可以用哪些古詩詞

1.節選《兵略訓》

作者:劉安及門客 撰

同其心,一其力 ,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

夫五指之更彈,不若卷手之一挃;
萬人之更進,不如百人之俱至也.用力諧,人盡其才,悉用其力。

強而不相敗,眾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

止如丘山,發如風雨,如此則戰無不勝。

2.《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代:辛棄疾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已,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3.《系辭傳上·第八章》:『』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4.《鷓鴣天·庾嶺移來傍桂叢》

年代: 宋 作者: 何澹

庾嶺移來傍桂業。繞花安敢望凌風。

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

冰照座,玉橫空。雪花零落暗香中。

有人醉倚闌干畔,付與江南老畫工。

5.

《壽崔帥卿七絕》

年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塞下人家盎盎春,又推余澤及流民。

慶州小范青州富,合作先生社稷身。

『伍』 求幾個以典故或古文代表人的問題。內有詳細說明,回答合適的分不是問題~~

1、「眾心成城」,出自:《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比喻團內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容
另:「萬眾一心」,出自:《後漢書·朱擕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千萬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2、「嶄露頭角」,出自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韓愈是說柳子厚初顯優異的才能。

另外,提醒樓主,《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寫的,曲水流觴是他跟朋友的聚會,不是李白。
「映階碧草自春色」,這句詩主要是寫景,一般不用它來代指諸葛亮, 你提到的「鞠躬盡瘁」正是諸葛亮的原話,也最能代表他的特點。

『陸』 公司宣傳語里有一句是「眾人所好,莫之能敗,其固如城也。」查了古文中應該是眾心所好,這個區別大嗎

眾心成城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基本釋義
指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 處
《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韋昭注:「眾心所好,莫之能敗,其固如城也。」

熱點內容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