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國家學科辦

國家學科辦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11:47

A. 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特色學科區別嗎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的重要補充,為進一步促進高等學校的學科建設,建立一個全面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學科體系,決定在國家重點學科評選的基礎上,從申報學科中再擇優確定一批水平較高的學科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培育對象,予以重點扶持。目前,我國共有28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7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在通知中指出,有關單位要參照《國家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重點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2007-2010)編寫提綱》的要求,制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規劃,該規劃是今後開展學科建設評估和下一輪申報評選國家重點學科的重要依據。

B. 國家學位辦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二級學科」名稱相同或相近的國內權威專業性學術期刊是什麼

國務院有專門的學科分類,現行全部學科分為哲學、經濟學等12大門類,代碼依次01、02、03、.....12
每個門類下有若干一級學科,比如政治學就是法學門類(03)下第三個一級學科(0303)
一級學科下面還有若干二級學科
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哲學門類(01)下第一個一級學科——哲學一級學科(0101)下的第一個二級學科(010101)

你考研的專業看下六位代碼,即可判別其所屬二級學科

比如你考的思想政治教育(030305)
就是 法學門類(03)政治學一級學科(0303)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030305)
其相同相近國內權威專業性學術期刊
就是必須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字樣這類的權威學術期刊,而不能是《社會縱橫++》之類跟「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二級學科名字無關的期刊
不知道我說清楚沒有

C. 國家重點學科有哪些

全國重點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該學科點近20年來穩步發展,2001年,被定為校重點發展學科,與外國哲學共建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又被評為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目前在編人員19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導師9名。教授中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學者,理論基礎扎實,外語好、思想活躍,並能把握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學科點在堅持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四個方向上同時擴展:向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最前沿的理論問題研究擴展、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擴展、向現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擴展、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擴展,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學科點具有服務於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的強烈意識,每年組織的上海重大熱點問題大型社會調查為各方面所關注,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外國哲學

該學科點"九五"期間被列入"211"建設重點學科,並設有教育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目前學科點在梯隊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居國內前列。有一支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研究面涵蓋較廣、水平較高的學術梯隊。9名博導中7名為中青年。大多數教師具有在歐美學習、研究、講學的經歷,專業基礎扎實,通曉多種西語,對中哲和馬哲也都有一定的造詣,能從事較高的前沿性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教學上已轉向以研究生培養為主,2001年在讀博士生達41名,博士後人員8名。學科點正逐步推廣外語授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等教材已經或即將出版,是體現最新研究水平的新編本。

科研成果突出,僅2001年1-10月,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兩種權威刊物以及由《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論文就有15篇,在國內同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承擔著多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國家社科、教育部重點基地等研究項目。

學科點自覺地使學科研究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文化建設服務,有突出成果,而且大多在國內領先。

每年都主辦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就各方面的問題與西方學者交流對話,主編了多部學術論著用英語在美國出版。

政治經濟學

該學科點自198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目前已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又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研隊伍穩定,第二代、第三代學術骨幹已成為中堅力量。其中,陸德明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新價值論"是上海市社科2001年唯一的重大課題,張軍和袁志剛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石磊和張軍的兩個教育部重大課題也是學科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人共同構成的有實力、有層次、有合作精神的科研教學隊伍,是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科研和教學中始終注重突出"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復旦特點",已形成了以此為主要風格的教學、教材和科研體系。最近出版的由蔣學模教授主編的《高級政治經濟學》、前不久出版的由復旦政治經濟學專業10位學者撰寫的"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十卷本叢書、洪遠朋教授主編的《經濟利益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根據學校"十五"規劃,學科將在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領域、新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以此形成新優勢。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的前沿,該學科有條件而且應該成為這個前沿上的一個陣地。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經濟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世界經濟研究和教學的系所之一,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大的影響。重新組合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基礎理論研究扎實、綜合研究能力較強的優勢,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共計出版專著與教材近10部,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10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課題11項,正在承擔的17項,共計有15部論文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前學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大國經濟、區域經濟等五個方面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問題。每一個方向都有博士生導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進行研究。

學術隊伍整齊,梯隊合理,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有正教授8人,其中46歲至55歲6人,超過55歲的2人;副教授7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講師7人,基本上都是近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

金融學

我校在50年代初就開設了金融類課程,在國內較早就獲得了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主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均從美英獲得博士學位,並取得了先進的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分別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人事部(中組部、教育部)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全國模範教師等稱號。

近幾年,國際金融、數學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學科連續獲得多項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在SCI文章發表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在省部級(指國家四大獎及教學成果獎)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培養了獲得國際證書的我國第一位保險精算師和第一位金融分析師。專業特色鮮明,取得了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金融學科於2000年春就被列為校"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學科。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原名工業經濟學)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同類兩個原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發展與東方管理、產業組織與管理心理、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已培養了博士生百餘名、碩士生200名、博士後20多名,其中已有20名晉升為博導或教授,不少人提升為市長、廳局長、部長。

該學科點已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著作近200部,論文近1000篇,獲國家級國家教委、上海市各級獎項達46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5項。《產業經濟學》被教育部選定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重點教材。

開辦的"產業經濟學高級研討班",已經舉辦5期,培養了產業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多名。

該學科涌現了一批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形成了由一批博士生導師為主的、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該學科於1997年起,連年主辦"世界管理大會"、"現代國際經濟管理高級研討班"、"產業經濟與東方管理論壇"等國際學術性會議,共有3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參加,參加組織國際會議60餘次。

政治學理論

該學科點20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學科領域確立了優勢,建立了一支年輕化的學科建設隊伍,保證了學科建設持續發展的潛力。

已形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經過上海市5年重點學科項目的資助和學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學科的項目建設,在學科建設的硬體、軟體和人才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共培養政治學博士學位獲得者48人。

已出版論著近百部(包括在內地和香港出版了兩套有影響的政治學叢書),形成了重理論、重學術、重前沿的研究風格,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優勢。90年代以來,在基層民主政治、發展政治學、中國公民文化以及電子政府等新領域獲得新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充實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研究和教學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尤其是地方實際,在理論創新、人才培訓和政策設計等方面與地方黨委、政府形成密切的關系,使學科點成為直接服務於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區域優勢。

國際關系

該學科點是1988年首批全國高等院校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點"國際關系與全球問題"項目被列入"九五"期間"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初,屬於學科點的美國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具有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理論、大國對外戰略、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5個重點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是該學科點的傳統強項,基礎扎實,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大國對外戰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體性,其若干成果獲得廣泛重視。國際安全和軍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國內明顯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為近年來著重發展的新領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梯隊,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強。同時,學科點與美、歐、日、俄等國外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各兄弟單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漢語言文字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寬廣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漢語史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三十年代的《修辭學發凡》,五十年代的"廣義形態"理論,六十年代的《現代漢語》教材,八十年代的"三個平面"學說、《上海市區方言志》,九十年代的漢語動詞研究、吳語方言、修辭學史研究等,整體研究實力和理論水平明顯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思想活躍,不斷創新,進行符合漢語實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科點在保持原來學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將語言理論的研究成果逐步運用到現代科技、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

近年來,學科點的成果獲得了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餘個重要獎項。目前,5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承擔了國家和地方的重要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實力雄厚,50年代就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陣容。1981年,該學科點曾包含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各體文學均列入全國首批博士點(現合並)。教學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潛力厚實,僅1996年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1項,而且形成多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學科點為教育部所設國內唯一的中國古代文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涵蓋了古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且各方向配置有相當充分的研究力量。總體研究特色鮮明,能做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研究相結合、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不斷開辟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為國內少數佔領先地位的單位之一;因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該學科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播學

傳播學是21世紀的"朝陽學科"。傳播學涵蓋了信息、新聞、宣傳、娛樂、廣告、公共關系等各種傳播現象,契合了當今全球信息化時代(包括知識經濟和網路媒介興起)的迫切需求,對於促進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科點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位置。起步最早,所在的新聞學院1929年建系,在中國及亞洲同行中歷史最為悠久。1956年即開始譯介國外傳播學成果;1978年又率先恢復傳播學的引進與深入研究,最早開設傳播學課程,並設立國內首批傳播學博士點、碩士點。1984年建立的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2000年擴建為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傳播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歷年來承擔各類項目80餘個,完成了一大批質量較高的學術成果,並擁有國內一流的圖書資料室、實驗室。

歷史地理

該學科點1982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是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培養了我國首批文科博士;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6年列"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組建為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同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0年學科點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單位;是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一批國內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梯隊結構比較合理。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的重點課題,完成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省部級及以上獎項;正在進行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項目實行廣泛國際合作,以一流學術與世界先進技術結合,有望取得世界第一的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博士、碩士,2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向高層領導提供了咨詢報告;國際交流頻繁,召開過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基礎數學

1981年該學科點被評為首批博士點,1988年被評為重點學科。1989年批准建立國家教委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994年批准成立"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國家教委所屬部門開放實驗室(現改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211工程"重點學科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自1982年以來,該學科點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省部級獎多項,其中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項,華羅庚數學獎1項、陳省身數學獎2項。其中1996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8年以來,有3位博士的論文分別入選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暢通,研究領域覆蓋面廣,有一支包括3名中科院院士、2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4名博導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應用數學

是原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我國首批博士點、"211工程"重點學科及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在應用數學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兩方面均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及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項。一直重視模型、加強基礎、關注應用,堅持教學改革,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數學人才,在人才培養、課程及教材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來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2項等獎勵。先後建立了"上海應用數學咨詢開發中心"、"友邦-復旦保險精算中心"及"中法應用數學研究所"等學術組織機構。

運籌學與控制論

該學科點於1985年被批准為博士點,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在科研、教學和與應用領域結合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相當的影響,尤其在控制理論方面。學科的工作被國際同行稱為"復旦學派"的工作。2001年,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國內有權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將有新的系列教材出版(部分已經完成,等候出版)。近年來,開展了數學金融學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有些方面在國外也屬領先。

理論物理

該學科點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理論物理三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時,也是"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光物理與離子束物理"之理論物理部分)和校"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研究工作曾獲國家和省部級各種獎勵,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承擔國家重大、重點、"863"、"973"等項目多項。目前正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0多項。自6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到目前為止已授博士學位42人。於志剛博士的論文入選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現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9名)、副教授5名,年齡結構合理,既有知名的資深教授,又有40歲以下教授6名,其中3名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一支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隊伍。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材料計算物理、粒子、核和場的理論、量子統計和介觀物理。重點建設的"物理計算和模擬實驗室",現初步具備了並行運算的能力,開拓了研究課題。

凝聚態物理

該學科1981年批准為國家首批博士點,1988年批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批准在該學科點內建設"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1996年列入"211工程"建設項目,2000年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項目。現已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國內同行中公認的我國凝聚態物理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8名、講師6名。分別在表面物理、低維半導體物理、計算凝聚態物理、磁學與強關聯電子體系、軟凝聚態物理等5個研究方向上開展工作。這些研究領域皆屬目前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主流,而且還與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及磁電子學器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光學

該學科點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光學學科之一,1988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次由國家組織的學科點和博士點評估中,均位於全國光學專業的前列。近幾年來獲得國家"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建設。

長期從事光學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科學研究,有很好的研究積累,1978年以來,已完成和正在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共15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包括國家級)各類獎項17項。屬國家物理學理科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1年以來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今後發展的兩個主攻方向(飛秒光科學、先進光子學材料和器件物理)均屬21世紀國際前沿科學和技術發展領域,研究成果不僅將顯著提高我國在光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並將適應我國21世紀信息技術領域及其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物理化學

該學科點是原全國重點學科和"211工程"一期建設的重點學科,是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點一直處於國內最強的物理化學學科之列,是國內極少數研究方向比較齊全的物理化學學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學、納米多孔材料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理論催化、激光化學和分子反應動態學及電化學,基本覆蓋了物理化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非晶態合金材料催化、功能分子篩材料的合成和開發、多相催化反應和機理研究及小分子反應動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行列或國內領先水平。199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50餘項,多次承擔了"973"等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發表SCI收錄的論文近400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授權專利10項。同時注意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在開發銀催化劑系列、功能分子篩和鋰電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0年發表SCI論文近100篇,四分之三發表在國外刊物上。科研力量雄厚,既有院士,又有一批年青的骨幹,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和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36名教師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的佔60%以上。

電路與系統

該學科點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1999年獲得"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是ASIC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來,得到"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承擔科研項目95項,總經費1600萬,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在內的各級獎勵16項,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50多篇。學科充分發揮我校文、理、醫綜合性大學的優勢,適應信息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發展趨勢,注重與醫學、生物等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已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基礎雄厚的學科方向。在醫學超聲信息處理、遙感系統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在人工神經網路、數字信息處理與系統設計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並與生命科學、醫學結合逐步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目前承擔著"973"、國家計委、航天部等多個重大項目。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該學科點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首批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1993年成立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1994年建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1999年被定為"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997年列為"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2000年被列為校"重中之重"建設學科點之一。

該學科點主持"973項目"1項,承擔"973項目"(工程組織)子課題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3項,"863項目"1項,"攀登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和重點項目2項及青年基金項目7項。在"九五"期間,已發表SCI論文220餘篇,申請專利29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1996年以來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址: http://www.meplab.fudan.e.cn

生理學

該學科點為原國家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為當前的前沿領域且著眼於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

主編全國規劃教材《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著作。在研項目經費合計669萬元,已取得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1年申請發明專利3項。

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心肌重構機制的研究、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機制、血管新生的調控、膜蛋白相互作用機制等屬於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不但涉及到至今尚未解決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還與目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些重大疾病密切相關。

人才梯隊基本形成,現有8名教授,7名副教授,其中包括2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

神經生物學

1982年,原上海醫科大學成立了神經生物學教研室,1992年建立了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被評為博士點,1997年被定為"211工程"重點學科,1999年成為首批"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專業;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國內主辦和出版了《復旦神經生物學講座》,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1997年成立了跨多種學科的腦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7月,成立了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有的神經生物學學科。該學科被評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現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博士生導師10名。

近5年中,承擔"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重大或重點基金6項,總研究經費達1555.9萬。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182篇。主編並出版研究生教學用《神經生物學》教材。

遺傳學

該學科點是於1961年在全國高校中建立的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發展而來。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列入"211工程"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學科建設涉及遺傳學研究所、遺傳和遺傳工程系、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基因治療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0年,人類新基因研究課題組被自然科學基金委選為首批"創新科研群體"。

承擔了"863"和"973"子項目15項,國家攀登項目2項,傑出青年基金3項,國家重大自然科學基金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以及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以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為支撐組建了6個高科技公司,總資產達10億元以上。

5年來共發表SCI論文145篇,申報中國專利280項,國際PCT專利79項;舉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

生態學

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維持過程與機制、外來種入侵、基因多樣性與轉基因生物安全和城市生態等為重點;以長江河口濕地與相鄰三角洲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

在SCI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被廣泛引用;獲兩項國家級獎勵,承擔多項國際合作和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每年科研經費和論文大幅增加。學術帶頭人及骨幹均擔任學術機構或刊物重要職務。

有11位博士生導師。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學國家級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基地"為依託,基礎設施精良。被列為校"985工程"重點學科。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該學科點源於1958年創立的半導體物理專業,是全國最早開始集成電路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授予權及博士後流動站,並設"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建有"ASIC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建重點學科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獎項25項,專利18項。1996年來承擔"973"、"863"、省部級以上等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SCI、EI論文近200篇,出版專著8本。一系列科研成果已向"復旦微電子公司"、"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等轉移,產生了顯著的效益。近年來,形成了"SOC設計方法和技術"和"超深亞微米/納米薄膜與器件技術和微機電系統"研究方向。

被列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已被正式批准在浦東建立"復旦-張江微電子研究院"。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該學科點成立於1927年,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4年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被列為"211工程"和校"985工程"扶植學科;目前在神經形態與神經再生、影像解剖與計算機三維重建、心血管形態與血流動力學、淋巴解剖與腫瘤淋巴轉移、肝臟學與樹突狀細胞研究、視網膜發育等前沿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九五"期間承擔科研項目24項,爭取經費600萬元,發表論文21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

D. 什麼是學科門類,學科大類,專業

學科門類,對具有一定關聯學科的歸類,是授予學位的學科類別。

學科大類,即一級學科,包括以下2種提法:

1、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在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設置中,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

2、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GB/T 13745)。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

專業,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各個專門領域,大學為了滿足社會分工的需要而進行的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專業的本質內涵,表明了專業的范圍、對象和功能,而「專門領域」是大學區別於其他層次教育的特徵之一。



(4)國家學科辦擴展閱讀

專業歷史發展

1、專業的開創,以工具為代表的先進技術的開創

人類的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直到古代中國著名的四大發明,原始的石匠、銅匠、鐵匠、木匠等,作為原始的專業雛形,仍然流行於家庭作坊。

2、現代專業的發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開創了人類的現代專業的發端

現代工業的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人類貢獻了非常多的發明,包括至今仍然使用的白熾燈、電話;出現了工廠、作坊等為單元的工業原始結構。在這些地方,長期從事不同的產品加工和服務分工,出現的是現代工業專業化分工的原型。

3、現代專業的出現,以教育、工業等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為代表的現代專業的出現

由於大量的社會化分工,不斷的催生了教育實踐和工業、商業實踐,為某一特定的人群的工作的名稱和工作內容的規劃、設計、研究,促進了新職業的專業化理念傳播。

4、現代化專業模式,以專業化的培訓、教育、人才培養為代表的現代化專業模式

由於規模化的工業發展,需要對於某種特定的技能、技術、科學理論、科學研究、科學試驗、科學檢測、科學評測的人才群體,進行大規模的人才人力輸出,滿足社會和企業的巨量需求,所以奠定了現代的、信息化條件下的專業的基本概念。

5、專業的分化和合並,專業的高度發展的結果就是專業的分化和合並

由於社會科學技術的高度迅猛發展,人類在享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傳統的專業的發展變化,伴隨高科技化的逐步前進,不斷的分化出新的專業,並且轉變為大量的社會和企業職業需求,人們呼喚更加專業的引導及服務,並且提高專業的科技含量,比如:防靜電行業、工業自動化培訓。

6、知行合一,專業之本實踐道

專業知識的積累靠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專業的本質是科學與規范人類的知與行。知行合一於具體專業的項目計劃及領域邊界之內方謂達之作業規范。

E. 國家重點學科vs國家重點實驗室

這是不同的概念

( 1 )國家重點學科概述
國家重點學科[1],又稱全國重點學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院校中,對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進行詳細考核後,擇優確定並計劃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是評定二級學科的最高等級。
原國家教委於1986年在全國高等院校中開展首次重點學科評選。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要求
一、國家重點學科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學科方向:對推動學科發展、科技進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學術隊伍:有在所在學科學術造詣高、有一定國際影響或國內公認的學術帶頭人,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梯隊;
人才培養:培養博士生的數量和質量於全國同類博士點前列;
科學研究:已形成有較大影響的學術特色,取得一定數量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且承擔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研究項目;
條件建設:教學、科研條件居全國同類學科先進水平,具有較強的與相關學科相互支撐的能力和獲取國內外信息資料的先進手段;
學術氣氛濃厚,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躍。
二、教育部對申請國家重點學科的要求
申請學科須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且至少已正式招收一屆博士生,並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申請學科應屬「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期間教育部批復預審的原「211工程」學校中的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
申請學科在「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期間曾獲得省部級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教學科研獎勵。
申請學科為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社科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的重要組成部分。[2]
申請學科所在一級學科已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評估歷史
第一輪評估:
1986年至1988年,當時的中國國家教委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首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
第二輪評估:
2001年至2002年,中國教育部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並在2002年公布的第二輪評選結果。此輪共評選出了323個二級學科的964個國家重點學科,平均每個二級學科誕生2.98個國家重點學科。
在國家重點學科總數的前十名中,只有兩所高校位於中國中、西部(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明顯強於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
第三輪評估:
2006年至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在定期考核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由教育部按有關程序經過考核重新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由教育部按照確定標准和程序,從符合條件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直接確定;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增補,將與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相結合,經選優推薦並通過專家評審後增補。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
由於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於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國家重點學科評比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3]
名次 學校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 省、自治區、直轄市 所屬地區
1 北京大學 131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 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113 北京市 華北地區
3 復旦大學 86 上海市 華東地區
4 浙江大學 70 浙江省 華東地區
5 南京大學 61 江蘇省 華東地區
6 中國人民大學 58 北京市 華北地區
7 武漢大學 46 湖北省 中南地區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5 安徽省 華東地區
9 南開大學 44 天津市 華北地區
10 四川大學 43 四川省 西南地區
11 上海交通大學 41 上海市 華東地區
12 北京師范大學 40 北京市 華北地區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40 黑龍江省 東北地區
14 廈門大學 38 福建省 華東地區
14 中山大學 38 廣東省 中南地區
16 華中科技大學 37 湖北省 中南地區
16 西安交通大學 37 陝西省 西北地區
18 中南大學 33 湖南省 中南地區
19 吉林大學 32 吉林省 東北地區
20 天津大學 29 天津市 華北地區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8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2 中國農業大學 23 北京市 華北地區
23 山東大學 22 山東省 華東地區
24 大連理工大學 21 遼寧省 東北地區
24 同濟大學 21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6 東南大學 20 江蘇省 華東地區
27 第二軍醫大學 19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8 華東師范大學 18 上海市 華東地區
29 重慶大學 17 重慶市 西南地區
30 北京理工大學 16 北京市 華北地區
30 東北大學 16 遼寧省 東北地區

說明:
並列的高校,按高校校名中文全稱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評估方式
各高校根據自身科學研究實力,向中國教育部門申報若干個國家重點學科,由中國教育部門統一組織評選。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覆蓋了全部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所有該二級學科實力較強的高校都會參評。如果某校申報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即表示中國教育部門認定該校在該二級學科的科學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頂尖水平。由於國家重點學科的評選標准嚴格,寧缺勿濫,往往出現某個二級學科沒有國家重點學科的情況。另外,如果某所高校的某個二級學科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後科學研究水平下滑,有可能在下一輪的評選中被撤銷。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學科目錄

說明:表中數據摘自高校網站

學校名稱 國家重點學科數
網上數據截止時間 2003年10月30日
北京大學 81
清華大學 49
復旦大學 40
南京大學 28 2003年10月30日
浙江大學 24
武漢大學 20
西安交通大學 20
中山大學 20 2003年11月2日
中國農業大學 19 2003年9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 2004年3月22日
哈爾濱工業大學 18
南開大學 18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8 2003年3月
中南大學 17 學校2003-2004年度報表
北京師范大學 16 2002年8月29日
吉林大學 16 2004年3月
上海交通大學 16 2003年12月19日
重慶大學 16
華中科技大學 15 2003年11月
四川大學 15
天津大學 13 2003年9月
廈門大學 13 2003年12月1日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11
北京理工大學 11
東南大學 10
石油大學 10
同濟大學 10 2003年9月30日
西北工業大學 10 2004年1月4日
大連理工大學 9 2003年9月
南京農業大學 8 2003年10月
北京科技大學 7
中國礦業大學 7 2003年9月16日
東北大學 7
中國地質大學 7
北京中醫葯大學 6 2003年9月
電子科技大學 6
華東師范大學 6 學校2002年度統計公報
華南理工大學 6 2004年2月16日
華中農業大學 6 2004年1月1日
蘭州大學 6
山東大學 6 2003年9月30日
西南交通大學 6 2003年5月27日
北京交通大學 5
南京理工大學 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
中國海洋大學 5
東華大學 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4
哈爾濱工程大學 3
河海大學 3
華東理工大學 3 2002年4月24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
武漢理工大學 3
湖南大學 2
北京化工大學 2
大連海事大學 2
華北電力大學 2
北京體育大學 1
合肥工業大學 1
總計 719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供稿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 2 )國家重點實驗室
很多高校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不過最多的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最多,985的大學一般都有一個以上,少數除外。極少數211高校有一兩個。地方二流本科都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過現在的國家實驗室含金量最大,很多一流大學都在向國家申請建設,未來幾年應該會有很多建成。
以下是清華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是其他學校或中科院合辦)。
http://www.tsinghua.e.cn/qhdwzy/kxyj.jsp
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分室) 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萃取分離分室) 集成光電子學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實驗區)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國家)電子顯微鏡中心

F. 「學科專業為經國務院學位辦備案後,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專業」什麼意思

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用六位碼表示。二級學科無法申請成為一級學科,但是可以申請成為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而一級學科一旦申請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級學科都可申請成為博士學位授予點。

《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二級學科是組成一級學科的基本單元。二級學科設置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與所屬一級學科下的其他二級學科有相近的理論基礎,或是所屬一級學科研究對象的不同方面;

(二)具有相對獨立的專業知識體系,已形成若干明確的研究方向;

(三)社會對該學科人才有一定規模的需求。

(6)國家學科辦擴展閱讀:

《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

第十條 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原則上由學位授予單位依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的學科目錄,在一級學科學位授權許可權內自主設置與調整。

(一)二級學科目錄每5年編制一次。由教育部有關職能部門在對現有二級學科的招生、學位授予和畢業生就業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將已有一定數量學位授予單位設置的、社會廣泛認同的、且有較大培養規模的二級學科編製成二級學科目錄。

(二)學位授予單位根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結合本單位學科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條件,按本一級學科學位授權許可權,可在二級學科目錄內,自主設置與調整本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

G. 什麼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它與國家重點學科的區別是什麼謝謝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的重要補充,為進一步促進高等學校的學科建設,建立一個全面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學科體系,教育部決定在國家重點學科評選的基礎上,從申報學科中再擇優確定一批水平較高的學科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培育對象,予以重點扶持。目前,我國共有28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7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教育部在通知中指出,有關單位要參照《國家重點學科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重點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2007-2010)編寫提綱》的要求,制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規劃,該規劃是今後開展學科建設評估和下一輪申報評選國家重點學科的重要依據。

H. 機構設置與學科結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國家公益性科學事業單位,主要開展地球科學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研究及國土資源地質調查研究,承擔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工作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任務。中國地質科學院幾經改革、調整、發展,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土資源部「科技興地」核心力量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創新研究基地。

中國地質科學院目前由院部、地質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所、地質力學研究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岩溶地質研究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等8個事業單位組成,擁有8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和6個院級重點開放實驗室;設有研究生部、博士後流動站,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8個博士學位授予專業和11個碩士學位授予專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地球科學計劃全國委員會秘書處、世界數據中心中國地質學科數據中心、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質遺產北京辦公室等國際地學組織與相關機構及中國地質學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全國地層委員會掛靠在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通過科技體制改革和學科結構調整,將原有學科整合為5個學科群、25個重點研究領域及5項公益類工作。5個學科群包括:大陸地質與地球動力學、成礦作用和資源評價、地下水資源與表層動力學、地殼變形與地質災害動力學、應用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探測及分析測試技術。形成了10個優勢領域:①大陸動力學研究;②地球生命起源和古生物研究;③同位素地質研究;④成礦作用研究與礦產資源評價;⑤地應力測量與地殼穩定性評價;⑥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環境調查評價;⑦實驗測試技術方法;⑧勘查地球物理;⑨應用地球化學;⑩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裝飾—新的中國地質科學院辦公樓實景圖

(北京市西城區阜外百萬庄大街26號)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中國地質科學院科學技術委員會

主任:陳毓川

副主任:董樹文李廷棟

委員:陳毓川李廷棟張宗祜肖序常袁道先許志琴盧耀如任紀舜鄭綿平趙文津楊文采朱立新董樹文吳珍漢尹明龍長興侯增謙耿元生王春書王瑞江毛景文石建省王弭力劉敦一王小鳳季強肖克炎楊振宇羅立強張永波劉再華呂國印

中國地質科學院第五屆學位評定委員會

主席:李廷棟

副主席:朱立新董樹文鄭綿平

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安建王登紅龍長興毛景文石建省朱祥坤肖序常陳毓川吳珍漢吳淑琪吳樹仁楊經綏楊永亮楊振宇侯增謙姚建新袁道先聶鳳軍高銳韓子夜

I. 國家一級學科和特色專業的區別

國家一級學科和特色專業的區別:
國家一級學科有兩個標准:
①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在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設置中,一級學科是學科大類,二級學科是其下的學科小類。根據2011修訂版,共設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110個一級學科。例如,理學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理學等十餘個一級學科。
②國家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GB/T 13745)。它是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由國家科委與技術監督局共同提出,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根據2009修訂版,共設5個門類(自然科學類、農業科學類、醫葯科學類、工程與技術科學類、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8個一級學科。例如,自然科學類下有數學、物理學、地球科學等八個一級學科。
特色專業:是高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專業。具體而言,特色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准、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

J. 全國規劃辦22個學科劃分,是哪22個科學

(1)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2)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3)社會學;(4)法學;(5)政治學;(6)哲學和邏輯學;(7)宗教學;(8)理論經濟學;(9)應用經濟學;(10)教育學;(11)心理學;(12)體育學;(13)中國語言文學;(14)外國語言文學;(15)新聞傳播學;(16)藝術學;(17)歷史學和考古學;(18)民族學;(19)工商管理;(20)公共管理;(21)圖書檔案學;(22)新興交叉學科及其他。

熱點內容
有機化學王積濤 發布:2024-05-22 00:08:42 瀏覽:731
葫蘆絲教學視頻映山紅 發布:2024-05-21 20:05:30 瀏覽:335
ram是什麼 發布:2024-05-21 16:01:12 瀏覽:622
監禁姊妹教師在線觀看 發布:2024-05-21 15:35:50 瀏覽:86
老師打課代表屁股 發布:2024-05-21 14:58:40 瀏覽:84
草酸化學性質 發布:2024-05-21 12:29:51 瀏覽:351
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 發布:2024-05-21 10:11:15 瀏覽:804
銅鼎中學 發布:2024-05-21 06:44:28 瀏覽:484
雨蝶舞蹈教學 發布:2024-05-21 03:19:29 瀏覽:975
師德楷模民主測評表 發布:2024-05-20 21:52:21 瀏覽:622